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凝結高度

鎖定
大氣中未飽和的濕空氣上升達到飽和開始凝結的高度。
中文名
凝結高度
外文名
condensationLevel
相關術語
雲底高度
學科分支
動力氣象學 大氣物理學

凝結高度描述

空氣上升過程中温度下降,當到達一定高度會達到空氣的飽和温度,繼而空氣中的水汽發生凝結,此時距離地面的高度稱為起始凝結高度;空氣在起始凝結高度以上,會繼續發生凝結,之後凝結過程所在高度稱為繼續凝結高度。 一般習慣上將起始凝結高度稱為“凝結高度”。氣象上使用的凝結高度還包括以下三種 [1] 
(1) 實際凝結高度:依據探空資料測得的空中水汽飽和區的下邊界高度。
(2) 估計凝結高度:根據地面觀測資料估計的高空水汽飽和區的下邊界高度。
(3) 預報凝結高度:根據現有的資料預測得到的未來空中水汽飽和區下邊界高度。

凝結高度凝結高度與雲底高度

凝結高度常被認為是雲底高度,但事實上兩者存在差異。凝結高度指的是水汽飽和區的下邊界,雲底高度指的是可見雲體的下邊界,二者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不一定重合。雲的濕度總體上在98%~102% [2]  之間,曾有人在雲的邊緣測得相對濕度僅有70%,可知雲內的空氣不都是飽和的。因此,雲底高度並非凝結高度,有時候雲底高度低於凝結高度。

凝結高度抬升凝結高度與對流凝結高度

抬升凝結高度未飽和的濕空氣塊與外界環境沒有熱量交換的狀態下被抬升而達到飽和的高度,就是抬升凝結高度(Lifting Condensation Level,簡稱LCL)。
對流凝結高度未飽和的濕空氣塊垂直上升過程中,保持與外界環境沒有熱量交換,則它達到凝結狀態時的高度為對流凝結高度(Convective Condensation Level,簡稱CCL),一般即為對流雲的雲底高度。
參考資料
  • 1.    楊軍,陳寶君,銀燕.雲降水物理學:氣象出版社,2011
  • 2.    Pruppacher H, Klett J. Microphysics of Clouds and Precipitation. Atmospher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 Library Vol.18,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