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凍融侵蝕

鎖定
凍融侵蝕是由於土壤 [1]  及其母質孔隙中或岩石裂縫中的水分在凍結時,體積膨脹,使裂隙隨之加大、增多所導致整塊土體或岩石發生碎裂,消融後其抗蝕穩定性大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順坡向下方產生位移的現象。
中文名
凍融侵蝕
外文名
freeze-thaw erosion
分佈地區
凍土地帶
表現形式
冰凍風化和融凍泥流

目錄

凍融侵蝕分佈

凍融侵蝕主要分佈於凍土地帶。世界上凍土總面積約3500萬平方公里,佔地球大陸面積的25%。俄羅斯和加拿大是凍土分佈最廣的國家。。中國凍土主要分佈在東北北部山區、西北高山區及青藏高原地區,面積約215萬平方公里,佔國土總面積的22.3% [1] 
中國的青藏高原以及一些高寒山地,在高山雪線附近,凍融侵蝕非常明顯。這裏坡度陡峭、土層淺薄,森林的形成和發育均較困難,地面濕度晝夜變化劇烈,凍融交替頻繁,土體脹縮顯著,地表草皮易於斷裂蠕動,塊狀凍融岩土沿凍土坡面下滑滾落現象普遍。這種“山剝皮"式的獨特侵蝕現象在整個曖季都可發生,常給山區河流提供大量泥沙。在極地冰緣地區,由於人為不合理的開發,植被破壞,裸露凍土解凍加快,不僅降低了土壤原有的抗蝕能力,而且解凍處地下冰融化所形成的裂隙以及解凍地表的沉陷,又促進了融雪徑流的彙集,導致溝蝕的發展。這種溝蝕不僅取決於地表徑流的大小,還與溝道凍土的消融速度有關。此外中國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在黃土層下部有紅土層出露的坡麓和溝道兩側,常有細小泉水外溢,冬季低温時,泉眼附近形成富冰凍土,並有大量冰凌積聚,冰雪融化土壤解凍時,土壤處於過飽和含水狀態而呈塑性泥流緩慢向下移動 [1]  ,這祌凍融泥流常可淤塞溝道,危害嚴重。
由於温度和地表物質的差異,凍融侵蝕引起凍土反覆融化與凍結,從而導致土體或巖體的破壞、擾動、變形甚至移動。凍融是高寒凍土區塑造地形的主要營力。

凍融侵蝕表現形式

凍融作用表現形式主要為冰凍風化和融凍泥流 [1]  冰凍風化是凍土區最普遍的一種特殊物理風化作用。滲透到基岩裂隙中的水凍結時不僅可把岩石脹裂(冰劈作用),而且由於膨脹所產生的壓力還可以向外傳遞,把裂隙附近的堅硬岩層壓碎形成石塊和更細的物質,為其他外力作用創造了有利條件。融凍泥流是在凍土區平緩至中等坡度(17°~27°)的斜坡地形下,夏季融化的上部土層沿着下伏冰凍層表面或基岩面向坡下緩慢滑動的現象。
不同地區、不同坡向和地貌部位,接受太陽輻射能多少、積雪厚度、凍土深度和解凍速度不同。保護和恢復斜坡上的植被,增強根系固土能力,延緩融雪速度,分散調節地表徑流,是控制凍融侵蝕的主要途徑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編輯委員會,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中國水利百科全書》第二版.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