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凍土筆記

鎖定
《凍土筆記》是由古嶽創作的長篇報告文學,首次刊於《中國作家》雜誌紀實版2019年第5期, [4]  首次出版於2020年11月。 [2] 
《凍土日記》以凍土生態系統為題材,通過展現作者在達森草原的見聞和經歷,表達出其對凍土生態系統問題、草原退化問題、人和自然關係問題的直觀感受和深入思考,文字質樸,情感真摯,集中體現了作者的精神境界與文學造詣。 [4] 
作品名稱
凍土筆記
作    者
古嶽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字    數
15萬字 [2] 
首版時間
2020年11月 [2] 

凍土筆記內容簡介

《凍土日記》由14篇短文組成,不僅聚焦人與自然的關係,還以作者歷時一年的田野調查為基礎,圖文並茂地以作者探訪達森草原的個人所見所聞描述了青藏高原凍土地帶的現狀和往昔,並向讀者傳授有關凍土變化的知識。此外,作品並非純粹描寫生態,其中還寄託了一定的人文與歷史思考,呼籲讀者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 [2]  [4] 

凍土筆記作品目錄

歐沙
鄰居·牧人
鄰居·鼠族的鳴叫
最後的冰川
凍土地帶
牧場·卓巴倉
拉姆德欽和東珠
糌粑
嘉洛和貢拉措的童年
刻在石頭上的文明史詩
源·瓊果阿媽
牧人·羊·畜羣和曰子
文扎·源文化之問
後記 [2] 

凍土筆記作品鑑賞

《凍土日記》以凍土生態系統為題材進行寫作,融入大地、書寫日常、思考高遠,內容厚重且豐富,既是報告文學創作上的一次深入的拓展,又是一部結合了藝術性、思想性和紀實性的具有相當水準的生態文學作品。作品通過展現作者古嶽在達森草原的親身經歷和見聞,表達他對凍土生態系統問題、草原退化問題、人和自然關係問題的直觀感受和深入思考,呈現出更宏闊更長遠的自然觀、歷史觀和價值觀,同時也給讀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此外,《凍土筆記》最可貴之處就在於其不僅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數據反映氣候變化下的大自然變化,同時也將人類在這片土地上的生存狀態進行了詳細的呈現,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凍土日記》在《中國作家》雜誌上一經發表就以精湛的文學品質以及獨特的視野和情懷引起了各方關注。而作者古嶽通過展現草原上發生的故事、人們的生存狀況以及自然環境的變化,在對達森草原凍土生態系統的冷靜敍事中深入思考,表現出作者對三江源當下及未來的生態環境的憂慮,也體現了古嶽作為一名作家的責任心。作者古嶽雖然只是一名記者,但卻一直在關注青藏高原和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變化,他在作品中只想反覆表達一個觀點“生態環境跟整個國家整個民族整個人類都有關係,需要我們每個人重視”。 [4] 

凍土筆記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1月,該作品獲得第八屆徐遲報告文學獎 [1] 

凍土筆記作品評價

《凍土筆記》的內容厚重豐富,可被稱為“大散文”,其作者以一顆善良之心、敏感之心、眾生平等之心觀察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描寫大自然,展現草原上發生的故事和人的生存狀況,文筆生動,情感真摯,有着對達森草原凍土生態系統的冷靜敍事和深入思考,呈現出更為宏闊長遠的自然觀歷史觀,藝術性、思想性和紀實性相結合,是一部具有相當水準的生態文學作品。(《中國藝術報》評) [3] 
《凍土筆記》既是人和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合唱,也是各民族和諧共生的合唱,充分體現了強烈的地域性、知識性、民族性、思想性和文學性。(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何建明評) [4] 

凍土筆記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凍土日記》
2020年11月
青海人民出版社
978-7-225-06101-6 [2] 

凍土筆記作者簡介

古嶽,又名野鷹,本名胡永科,藏族,高級記者,中國作協會員,自然書寫者。全國宣傳文化系統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曾獲第五屆“地球獎”、第八屆徐遲報告文學獎、青海省文學藝術獎等。已出版作品《誰為人類懺悔》《生靈密碼》《坐在菩提樹下聽雨》《巴顏喀拉的眾生》《草與沙》《凍土筆記》《源啓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誕生記》等10餘部。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