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凌蔑

鎖定
凌蔑,漢語詞彙,拼音是línɡ miè,解釋為凌辱蔑視。
中文名
凌蔑
拼    音
línɡ miè
釋    義
凌辱蔑視
出    處
《南史·柳元景傳》

目錄

凌蔑解釋

1、凌辱蔑視。 [1] 
2、淩蔑:侮辱,輕視。
3、凌衊:猶凌蔑。

凌蔑出處

《南史·柳元景傳》“神情慠佷,凌蔑將帥。”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弗慄恃國》:“恃其族姓,凌蔑人倫,恃其博物,鄙賤經法。”
宋·蘇軾《論葉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狀》:“臣忝為侍從,出使一路,温叟似此凌蔑肆行,臣若不言,必無人更敢論列。”
清·褚人獲《堅瓠八集·方滋饋燭》:“時胡澹庵謫嶺南,檜黨多凌蔑之。”
清·袁枚《續子不語·麒麟喊冤》:朕命白虎馱邱生來,原惡其自矜漢學,凌蔑百家,挾天子以令諸侯,故有投畀豺虎之意。
魯迅《準風月談·二醜藝術》:“依靠的是權門,凌蔑的是百姓。”
明·馮夢龍《智囊補·上智·陳希亮等》:“高麗入貢,使者凌蔑州郡押拌,使臣皆本路筦庫,乘勢驕橫,至與鈐轄亢禮。”
宋·周密《齊東野語·趙伯美》:“先朝典故,凌衊宰相,罪在不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