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凌家灘玉龜

鎖定
凌家灘玉龜是新石器時代文物 。在安徽含山縣凌家灘遺址 [1]  旁一處距今4500年的墓地出土,長9.4釐米,高4.6釐米,寬7.5釐米厚0.3-0.6釐米。
出土時,這片精美的玉版夾在玉龜殼中間,應為一套組合。
玉龜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上面鑽有數個左右對應的圓孔。玉版中部琢有小圓圈,並以直線→,準確分割為八等份,大圓外又有四個→,指向玉版的四角,玉龜和玉版表面上給我們呈現出來的似乎就是最簡單的數字和方位,而真正深入瞭解它時,才知道這是一個複雜的數位及宇宙系統之謎。
兩片玉龜甲上均有鑽孔,龜背數八,龜腹數五。如果上下疊加,中間是五,兩側各是四,與真實烏龜背甲數是一致的。
玉版上八個方向表示方位,左右各五個鑽孔。 [1] 
中文名
凌家灘玉龜
9.4釐米
4.6釐米
7.5釐米

凌家灘玉龜文物特徵

玉灰白色。器圓雕,分龜背甲和腹甲兩部分。背甲(M4:35),圓弧形,北上有脊,龜紋,兩邊各對鑽二圓孔,兩孔之間雕刻凹槽,背甲尾部對鑽四個圓孔。腹甲(M4:29),中部較平,兩邊側略弧。腹甲的兩側與背甲鑽對應處也對鑽兩圓孔,腹甲尾部對鑽一圓孔,這些上下對應的孔應是栓繩固定之用。出土時長方形刻紋玉片夾龜腹背甲之間。

凌家灘玉龜歷史價值

圖1 玉龜(下)和玉片(上) 圖1 玉龜(下)和玉片(上)
含山縣凌家灘遺址旁一處距今4500年的墓地中發現一件玉龜和一件長方形刻紋玉片,被收入我國第一部全國範圍內考古出土古代玉器的大型考古和收藏工具書——《中國出土玉器全集》中,它們極可能是迄今所知的中國最古老的占卜用具。
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專家認為,玉龜分背甲和腹甲兩部分,上面鑽有數個左右對應的圓孔,應是為拴繩固定之用。出土時,玉片夾在玉龜腹、背甲之間,玉片長11釐米,寬8.2釐米,上面刻有八角星紋。專家説,玉龜和玉片放在一起,説明這兩件玉器既不是日常生活用品,也不是裝飾品,而是具有某種宗教意義的用品。

凌家灘玉龜用途

玉龜是一種占卜工具。這件玉龜與長方形玉片疊壓在一起同時出土,反映兩者有緊密聯繫,應為占卜工具。玉片所顯示的意義,説它有度數,有方隅的形象,應毫無問題;圖1中以八數為天地的維綱,自然可見。這無疑是一件嶄新而能引人人勝的思想瑰寶。特別令人關注的是,玉片夾放於龜甲裏面,和文獻所説 "元龜銜符"(《黃帝出軍訣》)、"元龜負書叩 (《尚書中侯》)、"大龜負配(《龍龜河圖》)若出一轍,真是匪夷所思。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