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凌則民

鎖定
凌則民(1911-1942)國民革命軍陸軍第5軍96師288團團長字堅瑜。男,1911年出生,湖南平江人。早期先後就讀於平江縣啓明女校附屬小學、天嶽書院明傖中學,後考入黃埔軍校第6期步兵科。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副團長等職。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凌則民任第36軍第96師288團副團長。1939年參加桂南會戰,凌則民奉命率部猛攻崑崙關,重創日軍,因軍功榮升上校團長。戰鬥中,凌則民左腿中彈負傷,被送往後方醫院治療。1942年初,凌則民晉升為少將團長,隨第96師編入遠征軍第5軍戰鬥序列,遠征緬甸,抗擊日軍。4月,第96師奉命抵平滿納阻敵。日軍第55師團和第18師團主力在空軍、重炮和坦克的掩護下,向該師猛攻。該師利用既設陣地逐次抵抗,與敵人苦戰8天。 因平滿納以北地形多為開闊平坦,很少要隘可以利用。日軍不斷增兵,將凌則民團包圍,該團堅守陣地,苦戰日久,糧彈缺乏,傷亡慘重,凌則民率餘部官兵反覆衝殺,直至犧牲。 [1] 
中文名
凌則民
外文名
min ze ling
別    名
字堅瑜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11年
逝世日期
1942年
畢業院校
黃埔軍校六期
出生地
湖南省平江縣城關鎮
性    別

凌則民人物生平

凌則民(1910~ 1942),字堅瑜。湖南平江人。上校團長。追贈陸軍少將。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步科畢業。
1929 年5月分發部隊,歷任國民革命軍排長、連長、營長等職。
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軍國主義者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一致奮起抗擊日寇。凌則民時任陸軍第三十六軍第九十六師第二八八團副團長。1939 年參加桂南戰役,崑崙關爭奪戰,戰功卓著升任上校團長。
1942 年組織中國遠征軍,第九十六師編入遠征軍第五軍入緬作戰。凌以此引為平生無上光榮之事,“以戰死異域,馬革裹屍還”等語,與部屬共勉。3月中旬,第二八八團受命擔任臘戍機場防守任務,並警備滇緬公路,後又奉命增援盟軍到平滿納。3月下旬,第九十六師奉命抵平滿納(今譯內比都)集中;軍參謀長羅又倫來傳達平滿納會戰計劃,後因英軍的全線崩潰,使遠征軍中路軍陷於孤立,隨時有被東西路敵軍截斷後方被包圍殲滅的危險。於是,4月18日撤離平滿納,放棄會戰。日軍第55、第18兩個師團兵力向該師猛攻,與日軍作戰八日,予敵以沉重打擊。因平滿納地形開闊平坦,很少要隘可以利用,在敵優勢兵力下,該師傷亡慘重。4月18日夜,第九十六師趁夜北撤,師主力轉進耶麥升,第二八八團撤守平滿納以北九公里的也真村(伊洛瓦底江東岸)控制着公路線。從此,第九十六師以逐次抵抗狙擊敵人。19日,日軍第18師團發現我軍放棄內比都( 平滿納)會戰,即以山炮、野戰榴彈炮向平滿納公路鐵路追擊轟擊,並以騎兵、坦克猛烈進攻,晨7時許,在平滿納以北九公里處發生激戰,第二八八團第二營長率部阻擊敵騎兵,激戰中營長陣亡,共傷亡60多人,敵騎被擊退。20日第二八八團發現日軍車隊,凌團長即令部隊在公路邊梯次擺開,陣地與公路形成“L”形,一頭截住公路,其餘與公路形成平行線,火力集中在公路上。準備出其不意,集中火力全殲來犯之敵。當日軍車隊進到陣地前50公尺時,平射炮首先開火,轟擊坦克。其他火器猛烈射擊,打得日軍抱頭鼠竄,頃刻間車上車下屍橫遍地,其後衞逃走,大部被殲,計擊斃日寇400多人,擊毀敵坦克二輛、裝甲車三輛、汽車三十多輛,其他武器彈藥、乾糧甚多。21日,敵人因昨日正面攻擊失敗,今日改取側翼包圍戰術。在正面佯攻,敵主力從也真村以東遷回包圍。我團雖曾派部隊阻擊敵包抄部隊,終因寡不敵眾,無力阻截。師部急調第二八七團增援,在村北五六里的河北岸進行阻擊。同時,師部認為在吉同崗、也真村地區完成三天阻擊任務已達目的;不宜在此持續下去,影響逐次抵抗任務的完成。遂令第二八六團向北轉進,第二八八團立即突圍,向第二八七團靠攏。第二八八團團長凌則民決定配合第二八七團對敵作戰。向東較易突出重圍,但凌則民不願放棄夾敵人之良機,決定正面留置小部隊掩護,主力從北面向敵軍正面攻擊。凌則民不知敵軍多隱伏於森林中和大樹上,其軍事行動正好落人日軍圈套。戰鬥一打響,我軍損失慘重,到午後5時,才突出重圍。此役我軍陣亡有團長凌則民、副營長1人、連長4人、排長9人,士兵800多人。
凌則民團長殉國後,國民政府明令追贈凌則民為陸軍少將。中國遠征軍人緬參戰總兵力10萬人,由於中、美、英史迪威、羅卓英和杜聿明在平滿納會戰,作戰方針上發生分歧與爭論,指揮不統一,又分散使用兵力,犯了兵家大忌,最後於5月8日史迪威、羅卓英放棄領導,逃往印度。尤其英軍只顧自己撤退,缺少協同,而有意貽誤戰機,使遠征軍傷亡六萬多,其中五萬死於野人山,遠征軍傷亡慘重。 [3] 

凌則民歷史評價

凌則民具有標準軍人的素質和氣概,治軍嚴明,自身正直清廉,與士兵同甘苦,如當時國民黨部隊中的輸送連定員180人,一般實額僅150人左右。缺額軍餉例由團長私吞。而凌團輸送連足額180人。其閒時,輸送連營運煤炭,食鹽收入7000餘元。凌以之充士兵醫藥,伙食補助之用。守衞彬文那之初殲敵1000餘人,獲上級頒發獎金5000銀元,凌全數分發部下。平時,凌赤腳草鞋,早起出操均與士兵同。全團士兵和同僚莫不稱頌。 [2] 
參考資料
  • 1.    民政部優撫安置局編. 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M].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2015.11:315.
  • 2.    湖南省平江縣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彙編. 平江縣誌[M]. 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1994.07:717-718.
  • 3.    何蘭生編著. 中國抗日將領英烈譜 下[M]. 北京:團結出版社, 2014.01:460-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