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冷鐓機

(專利)

鎖定
《冷鐓機》是黃山盛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於2014年7月23日申請的發明專利,該專利申請號為2014103522234,公佈號為CN104174802A,專利公佈日為2014年12月03日,發明人是葉君子、張小榮、張小華、楊宏兵、張騰、張帆。 [1] 
《冷鐓機》公開了一種冷鐓機,包括機體,機體上設置有主馬達、傳動系統、線性送料裝置、旋轉夾鉗、切刀系統、可調式的陽模推出機構和封閉後託;主馬達設置於機體的第一端,主馬達的輸出端設置有傳動系統;線性進料裝置設置於機體的第二端,進料裝置的一側設置有封閉後託;旋轉夾鉗和陽模推出機構設置於機體的中部,切刀系統設置於旋轉夾鉗的下方。開動機器的主馬達後,由主馬達通過傳動系統驅動線性送料裝置、旋轉夾鉗、切刀、陽模推出機構等部分,實現進料、切料、鐓鍛、製品推出等加工步驟。該發明的冷鐓機,具有能提高傳動效率並實現高速傳動、提高冷鐓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等優點。 [1] 
2020年7月17日,《冷鐓機》獲得安徽省第七屆專利獎優秀獎。 [2] 
(概述圖為《冷鐓機》的摘要附圖) [1] 
中文名
冷鐓機
公佈號
CN104174802A
公佈日
2014年12月3日
申請號
2014103522234
申請日
2014年7月23日
申請人
黃山盛鋭重工機械有限公司
地    址
安徽省黃山市歙縣經濟開發區
發明人
葉君子、張小榮、張小華、楊宏兵、張騰、張帆
代理機構
北京科億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代理人
湯東鳳
Int.Cl.
B21J9/06(2006.01)I、B21J9/18(2006.01)I、B21K27/02(2006.01)I、B21J13/10(2006.01)I、B21J13/12(2006.01)I
類    別
發明專利

冷鐓機專利背景

冷鐓機是在室温下將棒材或線材的頂部加粗的鍛造成形設備,是一種以墩為主專門用來批量生產螺母螺栓等緊固件的專用設備。冷鐓機採用冷鐓的方法將螺栓、螺釘的頭部鐓出,可儘量減少切削工作,直接成型為需要的形狀和尺寸,不僅能夠節省大量材料,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生產效率,顯著提高鐓出零件的機械強度。因此,在冷鐓機的組成機構中,每一個分支機構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截至2014年7月,已有的卧式冷鐓機主要包括機體、主馬達、傳動系統、後託、主軸、夾鉗、進料機構等部分組成。
2014年7月以前的卧式冷鐓機中,傳動系統主要是採用連桿傳動的方式。這種連桿傳動則為擺動動作,擺動到前極限,立刻向後極限擺動,相當於間隙運動,整個動作受慣性,能耗的影響,不易高速運動。在機體上,設置有用於將製品推出模腔的陽模,陽模相應地設置有陽模推出機構,2014年7月以前的陽模推出機構中,需要更換推出凸板,才能實現陽模推出機構的長度調節。這種陽模推出機構,對於不同製品需要更換推出凸板,存在有更換推出凸板麻煩、調整不方便、通用性差等問題。截至2014年7月,已有的冷鐓機中,後託基礎部件安裝採用凸板、滾輪接觸式安裝,兩零件在運動過程中不帶有聯動性,要確保它們的時刻接觸,需要外加輔助力來完成。現行的多工位冷鐓成型機鐓鍛的主要內容是:將坯料定位在母模模腔位置,公模藉助主滑板的衝擊力,將坯料推進母模模腔進行鐓鍛成型。鐓鍛的工藝依據產品的簡易情況從而決定冷鐓機的工位數。夾鉗裝置在冷鐓機中的主要工作就是為了實現坯料的定位,坯料的傳送。
截至2014年7月,市場上的冷鐓機夾鉗裝置主要分為兩種,平移鉗和翻轉鉗。平移鉗:將工件以直線方式定位、傳輸至下一工位。有開閉鉗動作,主要用於螺栓類產品。翻轉鉗:在工件傳輸過程中,將工件翻轉180°,即將工件的公模母模方向互相,定位後鐓鍛。無開鉗動作,一直處於閉鉗狀態,主要用於螺母類產品。現行兩款鉗子的工作方式是:將夾鉗部件安裝在夾鉗滑板(夾鉗座)上,滑板通過搖擺臂的左右擺動以完成工件的定位、傳輸。有些產品的工藝需要雙向鐓鍛,同時配合安裝上述兩款夾鉗裝置可實現,但是對於一些超短異性特殊產品,不僅需要翻轉定位,同時也需要夾鉗張開之後才可鍛造。因現行兩款夾鉗的侷限性,不能同時滿足所有條件,對於此類產品的生產,一直是業內的困難點。而市場上的送料裝置動力源來自於傳動連桿帶動的搖臂前後運動,搖臂的往復動作,帶來的慣性與不及時,難以高速度送料。2014年7月以前的冷鐓機中,切刀裝置的體積龐大,切刀傳動由切刀主副箱體,切刀連桿,S型板等大件組合而成。S板推出切料,然後藉助彈簧回位,整個過程相對比較笨重,不宜高速度運行。 [3] 

冷鐓機發明內容

冷鐓機專利目的

《冷鐓機》是為避免上述已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冷鐓機,以提高傳動效率並實現高速傳動、提高冷鐓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 [3] 

冷鐓機技術方案

《冷鐓機》包括機體,所述機體上設置有主馬達、傳動系統、線性送料裝置、旋轉夾鉗、切刀系統、可調式的陽模推出機構和封閉後託;所述主馬達設置於所述機體的第一端,所述主馬達的輸出端設置有所述傳動系統;所述線性送料裝置設置於所述機體的第二端,所述線性送料裝置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封閉後託;所述旋轉夾鉗和所述陽模推出機構設置於所述機體的中部,所述切刀系統設置於所述旋轉夾鉗的下方。
該發明的冷鐓機還具有以下技術特點:
所述傳動系統包括三角帶皮帶輪、小齒輪、主齒輪、過渡齒輪、後託齒輪、後託鏈輪、調節鏈輪、移鉗鏈輪、傳動鏈條和進料鏈輪;所述主馬達的輸出端通過所述三角帶與所述皮帶輪相連接,由所述主馬達通過所述三角帶驅動所述皮帶輪轉動;所述皮帶輪的輪軸上設置有所述小齒輪,所述小齒輪與所述主齒輪相齧合;所述過渡齒輪與所述主齒輪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與所述過渡齒輪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的輪軸上設置有後託鏈輪;所述後託鏈輪、所述調節鏈輪、所述移鉗鏈輪和所述進料鏈輪之間通過傳動鏈條相互連接並傳動。所述線性送料裝置包括進料箱、進料凸輪、進料控制擺臂、進料長短擺臂、壓料機構和傳動軸;所述壓料機構包括上壓料塊、下壓料塊、壓料控制凸輪、靜壓料塊臂和動壓料塊臂;所述進料凸輪、進料控制擺臂、進料長短擺臂、上壓料塊、下壓料塊、壓料控制凸輪、靜壓料塊臂、動壓料塊臂和傳動軸均設置於所述進料箱上;所述進料凸輪由所述進料鏈輪驅動;所述進料凸輪依次帶動所述進料控制擺臂和進料長短擺臂運動,實現進料動作; 所述壓料控制凸輪與所述進料凸輪同軸設置,二者均設置於所述傳動軸上;由所述進料凸輪帶動所述壓料控制凸輪轉動;壓料控制凸輪的轉動分別通過靜壓料塊臂和動壓料塊臂同時控制上壓料塊和下壓料塊的動作。
所述旋轉夾鉗包括拉桿、旋轉軸座、旋轉軸、開鉗臂、開鉗軸、翻鉗塊、移鉗塊、移鉗片、鉗座軸、夾鉗臂、夾鉗片、開鉗凸輪、開鉗滾輪、開鉗擺杆和開鉗螺絲;由所述移鉗鏈輪驅動所述開鉗凸輪轉動,所述開鉗凸輪轉動帶動所述開鉗滾輪運動;所述開鉗滾輪固定於所述開鉗擺杆的一端,所述開鉗擺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開鉗螺絲,所述開鉗螺絲位於所述開鉗臂的上方;所述開鉗擺杆的中部固定於夾鉗本體上的夾鉗支點上;所述開鉗凸輪帶動所述開鉗滾輪運動時,開鉗擺杆能圍繞所述夾鉗支點轉動,通過開鉗螺絲敲擊開鉗臂實現夾鉗片的張開動作;拉桿作直線運動的同時帶動位於旋轉軸座上的旋轉軸轉動;位於所述旋轉軸上的鉗座軸、夾鉗臂和夾鉗片隨着旋轉軸的轉動,實現由所述夾鉗片夾取的坯料零件的傳送和定位動作;翻鉗塊一側與旋轉軸裝成一體,翻鉗塊另一側與鉗座軸活動安裝;移鉗塊與鉗座軸活動安裝,每個移鉗片連接兩個或多個移鉗塊。 所述切刀系統包括保護切刀板、剪料切刀板、定位切刀板、回位彈簧和切刀支點;所述剪料切刀板位於所述保護切刀板和所述定位切刀板之間,所述剪料切刀板的左端與回位彈簧的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剪料切刀板固定於所述切刀支點上並能圍繞所述切刀支點轉動。
所述陽模推出機構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設置有推出曲軸、推出連桿、推出傳動齒輪、第一推出齒輪、第二推出齒輪、推出長度控制凸輪、推出擺臂、推出凸板、主滑塊和推出滾輪;所述推出曲軸設置於所述基座上,所述推出曲軸上設置有推出連桿;所述推出傳動齒輪設置在所述推出曲軸的一端,由推出傳動齒輪帶動所述推出曲軸轉動;在推出傳動齒輪內側的位置上,所述推出曲軸上還設置有第一推出齒輪,所述第一推出齒輪和第二推出齒輪相齧合,第二推出齒輪與推出軸連成一體;推出軸上設置有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所述推出擺臂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推出滾輪;其中一個推出滾輪與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相抵接,另一個推出滾輪與所述推出凸板相抵接以帶動推出凸板運動;所述主滑塊與推出凸板相固定連接。 [3] 

冷鐓機改善效果

與2014年7月以前的技術相比,《冷鐓機》有益效果體現在:該發明的冷鐓機傳動部件由鏈輪、齒輪取代了原來的連桿傳動。鏈輪傳動為同一方向無間隙旋轉,是一個連貫動作。而連桿傳動則為擺動動作,擺動到前極限,立刻向後極限擺動,相當於間隙運動,整個動作受慣性,能耗的影響,不易高速運動。並通過過程中帶動的調節鏈輪來控制整個鏈輪系的鬆緊度,已達到機構運動的要求。
該發明的冷鐓機具有以下幾個技術特點:
(1)線性送料裝置,將材料以直線傳送方式運輸到切刀口。線性送料裝置具有送料動作快、送料精度要高和送料機構的穩定性高的優點。該發明的線性送料裝置的動力傳動來源於鏈輪鏈條的傳遞,在設備運轉過程中,鏈輪始終保持同一方向運動,加速、減速響應及時。線性送料利用結構的優越性,壓料區的原理等同於台虎鉗,上下兩個鉗口將材料緊緊抱住,通過送料動力源完成材料的運輸。由於改善了送料裝置的傳動動力源,壓料區的壓料原理,從而大大保證了此款線性送料的穩定性。
(2)旋轉夾鉗裝置與現行夾鉗裝置相比其優越性還表現在:現行夾鉗裝置將夾鉗部件安裝在夾鉗滑板上,拉桿拉動夾鉗滑板還包括安裝在滑板上的夾鉗部件,整個鉗架的總量遠遠超過旋轉夾鉗的旋轉軸旋轉的力度。重量的減輕對於實現高速鐓鍛提供了前提保證。零部件的免拆裝,零部件的通用性更加確保了鐓鍛產品的精度與質量。旋轉式夾鉗,此款鉗子的主要優越性在於解決了傳統超短零件在生產過程中因受開閉鉗的時間限制無法生產的格局。夾鉗在工藝需要翻轉時無需更換任何零件即可實現。繞圓周旋轉、開閉鉗時間可任意調整達到大開口狀態,從而簡化了複雜零件的鐓制工藝,並提高生產效率。
(3)切刀片的安裝以及調整都能在機外進行,方便操作,工作效率高。整個切刀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定位方便快速。
(4)可調節式陽模推出機構,在整機運動時間不變的前提下,不更換任何一個零部件,就能夠完成一個很大幅度的長度調節。原有的陽模推出需要更換推出凸板,才能完成長度的調節。而且可調節陽模推出的推出長度是帶有連續性的,在推出位差內的任意數值都可以實現。
(5)封閉式後託,所謂封閉式後託就是基礎部件安裝方式全部採取連接式安裝,部
件的運動自身都帶有聯動性、強制性。原後託基礎部件安裝採用凸板、滾輪接觸式安裝,兩零件在運動過程中不帶有聯動性,要確保它們的時刻接觸,需要外加輔助力來完成。聯動性、強制性的優越性在於為能夠實現高速度運轉,高精度生產,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6)在冷鐓機的母模座內置有一個廢料槽。傳統的鐓鍛工藝所產生的廢料,通常都是由後託帶出落入廢品槽,這樣不僅給生產高精度的產品帶來不利,而且對於高速度的運行也有一定的阻礙。當在母模座內開置了廢料槽,生產時產生的廢料直接由模具內落入母模座廢料槽。簡單方便,快速高效的生產,便於工藝的安排。 [3] 
該發明的冷鐓機,其陽模推出機構的長短可自由調節,採用封閉式後託,母模座內置廢料槽,可快速調整切刀,精準線性送料,不加裝擋料器,旋轉式夾鉗,專用成品夾鉗,遠距離無插銷方式移鉗,整機無傳動連桿,基礎傳動全由齒輪、鏈輪鏈條傳遞。該發明的冷鐓機,具有能提高傳動效率並實現高速傳動、提高冷鐓機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度等優點。 [3] 

冷鐓機附圖説明

圖1《冷鐓機》的冷鐓機的立體圖一。
圖2該發明的冷鐓機的立體圖二。
圖3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傳動系統的主視圖。
圖4該發明的冷鐓機的線性進料裝置的主視圖。
圖5圖4的線性進料裝置的壓料機構的主視圖。
圖6圖5的壓料機構的左視圖。
圖7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立體圖。
圖8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開閉鉗動作原理圖。
圖9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開鉗和閉鉗示意圖。
圖10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旋轉示意圖。
圖11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移鉗示意圖。
圖12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切刀系統的主視圖。
圖13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切刀系統的俯視圖。
圖14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切刀系統的去除保護切刀板後的切刀向上回位的示意圖。
圖15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切刀系統的去除保護切刀板後的切刀下切的示意圖。
圖16該發明的冷鐓機的陽模推出機構的主視圖。
圖17該發明的冷鐓機的陽模推出機構的俯視圖。
圖18該發明的冷鐓機的陽模推出機構的後視圖。
圖19該發明的冷鐓機的封閉後託的主視圖。
圖20該發明的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的翻鉗示意圖。
圖1-19中標號:1主馬達,2傳動系統,201三角帶,202皮帶輪,203小齒輪,204主齒輪,205過渡齒輪,206後託齒輪,207後託鏈輪,208調節鏈輪,209移鉗鏈輪,210傳動鏈條,211進料鏈輪,3線性送料裝置,301進料箱,302進料凸輪,303進料控制擺臂,304進料長短擺臂,305上壓料塊,306下壓料塊,307壓料控制凸輪,308靜壓料塊臂,309動壓料塊臂,310傳動軸,4旋轉夾鉗,401拉桿,402旋轉軸座,403旋轉軸,404開鉗臂,405開鉗軸,406翻鉗塊,407移鉗塊,408移鉗片,409鉗座軸,410夾鉗臂,411夾鉗片,412開鉗凸輪,413開鉗滾輪,414開鉗擺杆,415開鉗螺絲,416夾鉗支點,5切刀系統,501保護切刀板,502剪料切刀板,503定位切刀板,504回位彈簧,505切刀支點,6陽模推出機構,601基座,602推出曲軸,603推出連桿,604推出傳動齒輪,605第一推出齒輪,606第二推出齒輪,607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8推出擺臂,609推出凸板,610主滑塊,611推出滾輪,7封閉後託,701底座,702第一轉動軸,703後託控制凸輪,704第二轉動軸,705後託主動搖臂,706副調整座,707調整塊,708調整螺栓,709後託長度副調整杆,710後託滑塊座,711搖臂連接杆,712位置顯示器,713後託長度調整螺栓,714後託保險裝置,715頂杆法蘭,716回位擺臂,717被動搖臂,718第三轉動軸,8夾鉗傳動箱體,9機體。 [3] 

冷鐓機技術領域

《冷鐓機》涉及一種冷鐓機。 [3] 

冷鐓機權利要求

1.《冷鐓機》包括機體(9),所述機體上設置有主馬達(1)、傳動系統(2)、線性送料裝置(3)、旋轉夾鉗(4)、切刀系統(5)、可調式的陽模推出機構(6)和封閉後託(7);所述主馬達(1)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第一端,所述主馬達(1)的輸出端設置有所述傳動系統(2);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第二端,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封閉後託(7);所述旋轉夾鉗(4)和所述陽模推出機構(6)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中部,所述切刀系統(5)設置於所述旋轉夾鉗(4)的下方;所述傳動系統(2)包括三角帶(201)、皮帶輪(202)、小齒輪(203)、主齒輪(204)、過渡齒輪(205)、後託齒輪(206)、後託鏈輪(207)、調節鏈輪(208)、移鉗鏈輪(209)、傳動鏈條(210)和進料鏈輪(211);所述主馬達(1)的輸出端通過所述三角帶(201)與所述皮帶輪(202)相連接,由所述主馬達(1)通過所述三角帶(201)驅動所述皮帶輪(202)轉動;所述皮帶輪(202)的輪軸上設置有所述小齒輪(203),所述小齒輪(203)與所述主齒輪(204)相齧合;所述過渡齒輪(205)與所述主齒輪(204)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206)與所述過渡齒輪(205)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206)的輪軸上設置有後託鏈輪(207);所述後託鏈輪(207)、所述調節鏈輪(208)、所述移鉗鏈輪(209)和所述進料鏈輪(211)之間通過傳動鏈條(210)相互連接並傳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鐓機,其特徵是,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包括進料箱(301)、進料凸輪(302)、進料控制擺臂(303)、進料長短擺臂(304)、壓料機構和傳動軸(310);所述壓料機構包括上壓料塊(305)、下壓料塊(306)、壓料控制凸輪(307)、靜壓料塊臂(308)和動壓料塊臂(309);所述進料凸輪(302)、進料控制擺臂(303)、進料長短擺臂(304)、上壓料塊(305)、下壓料塊(306)、壓料控制凸輪(307)、靜壓料塊臂(308)、動壓料塊臂(309)和傳動軸(310)均設置於所述進料箱(301)上;所述進料凸輪(302)由所述進料鏈輪(211)驅動;所述進料凸輪(302)依次帶動所述進料控制擺臂(303)和進料長短擺臂(304)運動,實現進料動作;所述壓料控制凸輪(307)與所述進料凸輪(302)同軸設置,二者均設置於所述傳動軸(310)上;由所述進料凸輪(302)帶動所述壓料控制凸輪(307)轉動;壓料控制凸輪(307)的轉動分別通過靜壓料塊臂(308)和動壓料塊臂(309)同時控制上壓料塊(305)和下壓料塊(306)的動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鐓機,其特徵是,所述旋轉夾鉗(4)包括拉桿(401)、旋轉軸座(402)、旋轉軸(403)、開鉗臂(404)、開鉗軸(405)、翻鉗塊(406)、移鉗塊(407)、移鉗片(408)、鉗座軸(409)、夾鉗臂(410)、夾鉗片(411)、開鉗凸輪(412)、開鉗滾輪(413)、開鉗擺杆(414)和開鉗螺絲(415);由所述移鉗鏈輪(209)驅動所述開鉗凸輪(412)轉動,所述開鉗凸輪(412)轉動帶動所述開鉗滾輪(413)運動;所述開鉗滾輪(413)固定於所述開鉗擺杆(414)的一端,所述開鉗擺杆(414)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開鉗螺絲(415),所述開鉗螺絲(415)位於所述開鉗臂(404)的上方;所述開鉗擺杆(414)的中部固定於夾鉗本體上的夾鉗支點(416)上;所述開鉗凸輪(412)帶動所述開鉗滾輪(413)運動時,開鉗擺杆(414)能圍繞所述夾鉗支點(416)轉動,通過開鉗螺絲(415)敲擊開鉗臂(404)實現夾鉗片(411)的張開動作;拉桿(401)作直線運動的同時帶動位於旋轉軸座(402)上的旋轉軸(403)轉動;位於所述旋轉軸(403)上的鉗座軸(409)、夾鉗臂(410)和夾鉗片(411)隨着旋轉軸(403)的轉動,實現由所述夾鉗片(411)夾取的坯料零件的傳送和定位動作;翻鉗塊(406)一側與旋轉軸(403)裝成一體,翻鉗塊(406)另一側與鉗座軸(409)活動安裝;移鉗塊(407)與鉗座軸(409)活動安裝,每個移鉗片(408)連接兩個或多個移鉗塊(40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鐓機,其特徵是,所述切刀系統(5)包括保護切刀板(501)、剪料切刀板(502)、定位切刀板(503)、回位彈簧(504)和切刀支點(505);所述剪料切刀板(502)位於所述保護切刀板(501)和所述定位切刀板(503)之間,所述剪料切刀板(502)的左端與回位彈簧(504)的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剪料切刀板(502)固定於所述切刀支點(505)上並能圍繞所述切刀支點(505)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鐓機,其特徵是,所述陽模推出機構(6)包括基座(601),所述基座(601)上設置有推出曲軸(602)、推出連桿(603)、推出傳動齒輪(604)、第一推出齒輪(605)、第二推出齒輪(606)、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推出擺臂(608)、推出凸板(609)、主滑塊(610)和推出滾輪(611);所述推出曲軸(602)設置於所述基座(601)上,所述推出曲軸(602)上設置有推出連桿(603);所述推出傳動齒輪(604)設置在所述推出曲軸(602)的一端,由推出傳動齒輪(604)帶動所述推出曲軸(602)轉動;所述推出曲軸(602)上還設置有第一推出齒輪(605),所述第一推出齒輪(605)和第二推出齒輪(606)相齧合,第二推出齒輪(606)與推出軸連成一體;推出軸上設置有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所述推出擺臂(608)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推出滾輪(611);其中一個推出滾輪(611)與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相抵接,另一個推出滾輪(611)與所述推出凸板(609)相抵接以帶動推出凸板(609)運動;所述主滑塊(610)與推出凸板(609)相固定連接。 [3] 

冷鐓機實施方式

參見圖1,《冷鐓機》包括機體9,所述機體上設置有主馬達1、傳動系統2、線性送料裝置3、旋轉夾鉗4、切刀系統5、可調式的陽模推出機構6和封閉後託7;所述主馬達1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第一端,所述主馬達1的輸出端設置有所述傳動系統2;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第二端,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的一側設置有所述封閉後託7;所述旋轉夾鉗4和所述陽模推出機構6設置於所述機體9的中部,所述切刀系統5設置於所述旋轉夾鉗4的下方。如圖1-2,開動機器的主馬達後,由主馬達通過傳動系統驅動線性送料裝置、旋轉夾鉗、切刀、陽模推出機構等部分,實現進料、切料、鐓鍛、製品推出等加工步驟。原料通過線性送料裝置實現進料,然後通過切刀實現切料工作,旋轉夾鉗夾取切斷後的坯料,進行鐓鍛加工。鐓鍛加工後,由陽模推出機構帶動陽模將成品推出。
該發明的冷鐓機,其陽模推出機構的長短可自由調節,採用封閉式後託,母模座內置廢料槽,可快速調整切刀,精準線性送料,不加裝擋料器,旋轉式夾鉗,專用成品夾鉗,遠距離無插銷方式移鉗,整機無傳動連桿,基礎傳動全由齒輪、鏈輪鏈條傳遞。所述傳動系統2包括三角帶201、皮帶輪202、小齒輪203、主齒輪204、過渡齒輪205、後託齒輪206、後託鏈輪207、調節鏈輪208、移鉗鏈輪209、傳動鏈條210和進料鏈輪211;所述主馬達1的輸出端通過所述三角帶201與所述皮帶輪202相連接,由所述主馬達1通過所述三角帶201驅動所述皮帶輪202轉動;所述皮帶輪202的輪軸上設置有所述小齒輪203,所述小齒輪203與所述主齒輪204相齧合;所述過渡齒輪205與所述主齒輪204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206與所述過渡齒輪205相齧合;所述後託齒輪206的輪軸上設置有後託鏈輪207;所述後託鏈輪207、所述調節鏈輪208、所述移鉗鏈輪209和所述進料鏈輪211之間通過傳動鏈條210相互連接並傳動。
冷鐓機的主馬達開啓後,通過三角帶驅動皮帶輪轉動,從而帶動與皮帶輪同軸的小齒輪轉動,小齒輪驅動主齒輪轉動,主齒輪驅動過渡齒輪轉動,過渡齒輪帶動後託齒輪轉動,與後託齒輪同軸的後託鏈輪也隨之被帶動,後託鏈輪通過所述傳動鏈條帶動所述調節鏈輪、移鉗鏈輪和進料鏈輪一起轉動,從而驅動整個冷鐓機的旋轉夾鉗、線性送料裝置等系統運動,開始工作。如圖3,傳動部件由鏈輪、齒輪取代了原來的連桿傳動。鏈輪傳動為同一方向無間隙旋轉,是一個連貫動作。而連桿傳動則為擺動動作,擺動到前極限,立刻向後極限擺動,相當於間隙運動,整個動作受慣性,能耗的影響,不易高速運動。 [3] 
傳動系統由主馬達通過三角皮帶帶動皮帶輪轉動,再由皮帶輪帶動主齒輪轉動,完成運動及力矩傳輸。主齒輪通過過渡齒輪將傳動1:1的傳給後託齒輪。與後託齒輪同軸的後託鏈輪通過鏈條帶動移鉗鏈輪及進料鏈輪,同時完成移鉗及進料的動作;並通過過程中帶動的調節鏈輪來控制整個鏈輪系的鬆緊度,已達到機構運動的要求。
所述線性送料裝置3包括進料箱301、進料凸輪302、進料控制擺臂303、進料長短擺臂304、壓料機構和傳動軸310;所述壓料機構包括上壓料塊305、下壓料塊306、壓料控制凸輪307、靜壓料塊臂308和動壓料塊臂309;所述進料凸輪302、進料控制擺臂303、進料長短擺臂304、上壓料塊305、下壓料塊306、壓料控制凸輪307、靜壓料塊臂308、動壓料塊臂309和傳動軸310均設置於所述進料箱301上;所述進料凸輪302由所述進料鏈輪211驅動;所述進料凸輪302依次帶動所述進料控制擺臂303和進料長短擺臂304運動,實現進料動作;所述壓料控制凸輪307與所述進料凸輪302同軸設置,二者均設置於所述傳動軸310上;由所述進料凸輪302帶動所述壓料控制凸輪307轉動;壓料控制凸輪307的轉動分別通過靜壓料塊臂308和動壓料塊臂309同時控制上壓料塊305和下壓料塊306的動作。
如圖4-6為線性進料裝置的結構圖,由主馬達通過一系列傳動,帶動進料鏈輪轉動,進而帶動進料凸輪轉動並通過傳動軸同時帶動壓料控制凸輪的轉動。進料凸輪帶動與其相關聯的進料控制擺臂,由此而帶動進料長短擺臂。進料長短擺臂可通過上下調節來改變行程,以滿足進料的長度要求。
壓料控制凸輪的轉動通過靜壓料塊臂和動壓料塊臂同時控制上壓料塊和下壓料塊的動作,以完成料的線性傳送。線性送料裝置,將材料以直線傳送方式運輸到切刀口。對於線性送料裝置最大的要求就是要快、準、穩。快,即送料動作要快。該發明的線性送料裝置的動力傳動來源於鏈輪鏈條的傳遞,在設備運轉過程中,鏈輪始終保持同一方向運動,加速、減速響應及時。而市場上的送料裝置動力源來自於傳動連桿帶動的搖臂前後運動,搖臂的往復動作,帶來的慣性與不及時,難以高速度送料。準,即送料精度要高。線性送料利用結構的優越性,壓料區的原理等同於台虎鉗,上下兩個鉗口將材料緊緊抱住,通過送料動力源完成材料的運輸。原送料裝置利用上下的進料輪將材料壓緊,輪子與材料的接觸面積只有一個點,再加上材料在輪子上易打滑,因此,現進料通常都需要加長進料長度,而後在進料的前端加裝擋料裝置來實現送料的準確性。穩,即送料機構的穩定性高。由於改善了送料裝置的傳動動力源,壓料區的壓料原理,從而大大保證了此款線性送料的穩定性。
所述旋轉夾鉗4包括拉桿401、旋轉軸座402、旋轉軸403、開鉗臂404、開鉗軸405、翻鉗塊406、移鉗塊407、移鉗片408、鉗座軸409、夾鉗臂410、夾鉗片411、開鉗凸輪412、開鉗滾輪413、開鉗擺杆414和開鉗螺絲415;
由所述移鉗鏈輪209驅動所述開鉗凸輪412轉動,所述開鉗凸輪412轉動帶動所述開鉗滾輪413運動;所述開鉗滾輪413固定於所述開鉗擺杆414的一端,所述開鉗擺杆414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開鉗螺絲415,所述開鉗螺絲415位於所述開鉗臂404的上方;所述開鉗擺杆414的中部固定於夾鉗本體上的夾鉗支點416上;所述開鉗凸輪412帶動所述開鉗滾輪413運動時,開鉗擺杆414能圍繞所述夾鉗支點416轉動,通過開鉗螺絲415敲擊開鉗臂404實現夾鉗片411的張開動作;拉桿401作直線運動的同時帶動位於旋轉軸座402上的旋轉軸403轉動;位於所述旋轉軸403上的鉗座軸409、夾鉗臂410和夾鉗片411隨着旋轉軸403的轉動,實現由所述夾鉗片411夾取的坯料零件的傳送和定位動作;翻鉗塊406一側與旋轉軸403裝成一體,翻鉗塊406另一側與鉗座軸409活動安裝;移鉗塊407與鉗座軸409活動安裝,每個移鉗片408連接兩個或多個移鉗塊407。所述移鉗鏈輪通過一個傳動箱體8帶動所述拉桿和開鉗凸輪運動。拉桿由移鉗鏈輪轉動帶動傳動箱體8裏面的凸輪,凸輪帶動擺臂,擺臂擺動使拉桿運動。
如圖7-11和圖20,旋轉夾鉗安裝在位於機體上的夾鉗本體上,開閉鉗動作的完成藉助開鉗擺杆的上下襬動,敲擊開鉗臂,實現旋轉夾鉗的開啓。開鉗擺杆以支點定位、凸輪的相位差做槓桿運動。拉桿的左右移動,帶動旋轉軸旋轉。安裝在旋轉軸上夾鉗部件跟隨旋轉軸旋轉實現坯料零件的傳送、定位動作。翻鉗塊一側與旋轉軸裝成一體,另一側與鉗座軸活動安裝。鬆開翻鉗塊,鉗座軸可在翻鉗塊內自由旋轉,鎖緊翻鉗塊,抱死鉗座軸,鉗座軸不可旋轉。移鉗塊與鉗座軸活動安裝,鬆開移鉗塊,鉗座軸可自由旋轉,鎖緊移鉗塊,抱死鉗座軸,鉗座軸不可旋轉。移鉗片連接兩個或多個移鉗塊。工藝需要翻轉時,鎖緊翻鉗塊,鬆開移鉗塊,完成翻起動作。工藝不需翻轉時,鬆開翻鉗塊,鎖緊移鉗塊,移鉗塊藉助移鉗片的連接構成單個或多個平行四邊形,利用平行四邊形原則,完成移鉗動作。翻鉗、移鉗動作的變換,整個過程不需更換任何一個零部件,即可快速完成。 [3] 
旋轉夾鉗裝置與現行夾鉗裝置相比其優越性還表現在:現行夾鉗裝置將夾鉗部件安裝在夾鉗滑板上,拉桿拉動夾鉗滑板還包括安裝在滑板上的夾鉗部件,整個鉗架的總量遠遠超過旋轉夾鉗的旋轉軸旋轉的力度。重量的減輕對於實現高速鐓鍛提供了前提保證。零部件的免拆裝,零部件的通用性更加確保了鐓鍛產品的精度與質量。
旋轉式夾鉗,此款鉗子的主要優越性在於解決了傳統超短零件在生產過程中因受開閉鉗的時間限制無法生產的格局。夾鉗在工藝需要翻轉時無需更換任何零件即可實現。繞圓周旋轉、開閉鉗時間可任意調整達到大開口狀態,從而簡化了複雜零件的鐓制工藝,並提高生產效率。截至2014年7月,市場上的夾鉗裝置主要分平移鉗和翻轉鉗。平移鉗:將工件以直線方式定位、傳輸至下一工位。有開閉鉗動作。翻轉鉗:在工件傳輸過程中,將工件翻轉180°,定位後鐓鍛,無開鉗動作。有些產品的工藝需要雙向鐓鍛,同時配合安裝上述兩款夾鉗裝置可實現,但是對於一些超短異性特殊產品,不僅需要翻轉定位,同時也需要夾鉗張開之後才可鍛造。因現行兩款夾鉗的侷限性,不能同時滿足所有條件,此時,旋轉式夾鉗就滿足了這些要求。旋轉夾鉗是一項重大的技術突破,旋轉夾鉗的誕生解決了眾多現行夾鉗無法生產的格局。
遠距離無插銷方式移鉗,整機無傳動連桿,基礎傳動全由齒輪、鏈輪鏈條傳遞等等這一系列的結構優化,都旨在保證用户操作方便,快速,安全,設備運行快速,穩定,精準為目標。
該發明的旋轉夾鉗,解決了傳統超短零件在生產過程中因受開閉鉗的時間限制無法生產的格局。夾鉗在工藝需要翻轉時無需更換任何零件即可實現。繞圓周旋轉、開閉鉗時間可任意調整達到大開口狀態,從而簡化了複雜零件的鐓制工藝,並提高生產效率,真正體現了零件成型機的優越性。
所述切刀系統5包括保護切刀板501、剪料切刀板502、定位切刀板503、回位彈簧504和切刀支點505;所述剪料切刀板502位於所述保護切刀板501和所述定位切刀板503之間,所述剪料切刀板502的左端與回位彈簧504的一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剪料切刀板502固定於所述切刀支點505上並能圍繞所述切刀支點505轉動。傳動鏈輪207的輪軸上面裝有剪料凸輪,剪料凸輪帶動剪料擺臂上下動作,完成剪料。如圖12-15快速調整切刀,切刀面由三片切刀板組成,一片完成快速定位,一片用於剪料,另一片用於保護作用。快速調整切刀的工作原理類似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用的剪刀,以一點定位為支點,切刀片安裝於剪料切刀板上,通過在支點上的上下襬動,從而將材料剪斷。切刀片的安裝以及調整都能在機外進行,方便操作,工作效率高。整個切刀裝置,體積小,重量輕,安裝、定位方便快速。而現行切刀裝置的體積龐大,切刀傳動由切刀主副箱體,切刀連桿,S型板等大件組合而成;S板推出切料,然後藉助彈簧回位,整個過程相對比較笨重,不宜高速度運行。
所述陽模推出機構6包括基座601,所述基座601上設置有推出曲軸602、推出連桿603、推出傳動齒輪604、第一推出齒輪605、第二推出齒輪606、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推出擺臂608、推出凸板609、主滑塊610和推出滾輪611;所述推出曲軸602設置於所述基座601上,所述推出曲軸602上設置有推出連桿603;所述推出傳動齒輪604設置在所述推出曲軸602的一端,由推出傳動齒輪604帶動所述推出曲軸602轉動;在推出傳動齒輪內側的位置上,所述推出曲軸602上還設置有第一推出齒輪605,所述第一推出齒輪605和第二推出齒輪606相齧合,第二推出齒輪606與推出軸連成一體;推出軸上設置有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所述推出擺臂608的兩端各設置一個推出滾輪611;其中一個推出滾輪611與所述推出長度控制凸輪607相抵接,另一個推出滾輪611與所述推出凸板609相抵接以帶動推出凸板609運動;所述主滑塊610與推出凸板609相固定連接。電機帶動小齒輪203,小齒輪203帶動主齒輪204,主齒輪204帶動推出傳動齒輪604。 [3] 
如圖16-18可調節式陽模推出,在整機運動時間不變的前提下,不更換任何一個零部件,就能夠完成一個很大幅度的長度調節。原有的陽模推出需要更換推出凸板,才能完成長度的調節。而且可調節陽模推出的推出長度是帶有連續性的,在推出位差內的任意數值都可以實現,原有陽模推出卻不能,更換什麼數值的凸板,就只能推出相應的數值。 推出曲軸上安裝有推出傳動齒輪,傳動齒輪帶動安裝基座上的第一推出齒輪,第一推出齒輪和第二推出齒輪相齧合,第二推出齒輪與推出軸連成一體。推出軸上裝有推出長度控制凸輪,推出長度控制凸輪包括兩片凸輪,兩片凸輪為一個完整凸輪,其中一片與軸鎖緊,另一片可在軸上轉動。推出長度控制凸輪下側方有推出擺臂,推出擺臂上有推出滾輪,推出滾輪與推出長度控制凸輪相互接觸,推出擺臂另一側有彈簧回位裝置。主滑板裝於基座上,主滑板上安裝推出凸板,推出凸板與推出擺臂下側的推出滾輪相互接觸,推出凸板下方有彈簧回位裝置。
如圖19所示,所述封閉後託7包括底座701、第一轉動軸702、後託控制凸輪703、第二轉動軸704、後託主動搖臂705、副調整座706、調整塊707、調整螺栓708、後託長度副調整杆709、後託滑塊座710、搖臂連接杆711、位置顯示器712、後託長度調整螺栓713、後託保險裝置714、頂杆法蘭715、回位擺臂716、被動搖臂717和第三轉動軸718。底座上安裝的零部件有第一轉動軸、第二轉動軸、第三轉軸軸,後託長度調整螺栓,後託長短副調整座。第一轉動軸上裝後託控制凸輪,第二轉動軸上裝後託主動搖臂,第三轉動軸上裝後託被動搖臂。副調整座上有調整塊和調整螺栓。主動搖臂上裝後託滑塊座。後託滑塊座內配有後託滑塊,後託滑塊連接後託長度副調整杆與後託搖臂連接杆,使之成為一個活動整體。被動搖臂上連接有大頂杆回位擺臂,被動擺臂與回位擺臂之間有彈簧保持。大頂杆可在後託長度調整螺栓內移動,大頂杆中間有一個法蘭台階,台階用於長度定位作用。大頂杆上還裝有後託保險裝置,保險裝置分為上保險蓋、下保險蓋、保險銷、保險大法蘭。底座前方有兩個螺桿,螺桿支撐安裝有一塊板,該板上裝位置顯示器,位置顯示器上的數值能即使反映當前後託長度。 [3] 

冷鐓機榮譽表彰

2020年7月17日,《冷鐓機》獲得安徽省第七屆專利獎優秀獎。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