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冷樹國

鎖定
冷樹國(1931年-2002年10月06日),1931年11月1日出生,遼寧省蓋平縣(今蓋州市)暖泉鎮後紅村人。1947年7月參軍,1948年9月入黨。先後任通訊員、警衞員、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長、連長等職。參加瞭解放大石橋、鞍山、營口的戰鬥和遼瀋戰役、平津戰役。人民解放軍南下後,參加瞭解放安陽、新鄉戰役及河南、湖北等地的剿匪鬥爭。1950年10月赴朝作戰,先後參加了第一至第五次戰役,榮立一等功,被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授予“二級英雄”稱號。1957年12月復員後,歷任蓋平縣團甸公社武裝部部長、民兵隊長,營口造紙廠武裝部秘書、副部長等職。1984年1月離休。2002年10月6日病逝,終年71歲。 [2] 
中文名
冷樹國
出生日期
1931年
逝世日期
2002年10月6日
主要成就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
出生地
遼寧省蓋平縣

目錄

冷樹國人物生平

冷樹國,1931年出生於蓋平縣(今蓋州市)暖泉鎮後紅村的一個農民家庭。艱辛的生活磨練了他堅韌的品格,也激發了他參軍入伍、保家衞國的壯志。1947年,年僅16歲的冷樹國報名參軍,相繼參加瞭解放大石橋、鞍山、營口的戰鬥,並隨部隊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解放大西南戰役,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多次立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美國糾集16個國家組成所謂的“聯合國軍”進行武裝干涉,戰火一度燒到中朝鴨綠江邊境,直接威脅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1950年10月16日,冷樹國所在的四十二軍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首批出國的先頭部隊,從輯安(今集安)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冷樹國與戰友們並肩作戰,1950年12月初,經過第一、第二次戰役,已將侵朝美軍和李偽軍隊趕回到三八線及以南地區,扭轉了朝鮮戰局。
1950年12月31日,第三次戰役打響。四十二軍與兄弟部隊組成左翼突擊集團,向加平、春川、濟寧裏方向實施突擊。冷樹國所在的一二四師三七二團二營四連受命穿插到濟寧裏,以伺切斷敵軍逃跑路線。按照戰役要求,四連二排改為“尖刀排”,迅速分組前插。奔襲途中,冷樹國帶領竇國斌、郭銀鎖等人一邊穿插,一邊戰鬥,跑在了隊伍的最前面,成為了“尖刀排”里名副其實的“尖刀組”。
冷樹國帶領“尖刀組”的戰士們跑到一個大村子外,發現村裏駐紮有不少敵軍。正當“尖刀組”的戰士們準備迂迴前插時,眼尖的冷樹國發現兩幢農舍中間有一輛吉普車,車上坐着4個李偽軍官,司機正在發動汽車。機不可失!冷樹國躍前一步,端起自動步槍“噠噠噠”打了個扇面,消滅了這4個軍官。這時,村子的另一邊響起了密集的槍聲,冷樹國知道,四連的其他戰士們也衝上來了。在機槍的掩護下,冷樹國等人衝進村裏,又俘獲了幾名李偽官兵。戰鬥中,一個大個子美軍軍官慌忙跑向一輛吉普車,企圖登車逃走。冷樹國從側面猛撲上去,美軍軍官十分狡猾,一閃身,甩開冷樹國,想掏手槍。冷樹國沒等他掏出槍來,再次撲上去,把這個比自己高出一頭的美軍軍官連抱帶摟捆住了。美軍軍官被俘後,被後續部隊押送到團部,後經審問才知道,他是偽二師三十二聯隊的一名軍事顧問,美國陸軍少校軍銜。
經過激烈的戰鬥,四連戰士們提前穿插到濟寧裏,成功截斷了敵人的退路。冷樹國帶領“尖刀組”的戰士們在18小時內急行軍75公里,連打7仗,殲敵150餘人,俘獲美軍顧問2人,繳獲了一大批武器和軍用物資。戰鬥結束後,當三七二團團長張景耀看到冷樹國時,才發現他的鞋早在激烈的戰鬥中跑丟了,雙腳站在寒冬臘月的雪地上,凍得通紅。
在這次突破三八線的戰鬥中,冷樹國帶領的“尖刀組”行動迅速、穿插及時,作戰勇敢、殲敵有功,被四十二軍授予“追擊英雄小組”稱號,冷樹國被授予“追擊英雄”榮譽稱號。1952年6月29日,在朝鮮戰爭爆發兩週年之際,四十二軍給冷樹國記一等功;7月1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部、政治部決定授予冷樹國“二級英雄”榮譽稱號。同年7月,冷樹國等人被朝鮮金日成首相授予“二級國旗勳章”和“戰士榮譽勳章”。 1952年9月26日,冷樹國被彭德懷指定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回國代表團成員之一,應邀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少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1] 
1957年12月復員後,歷任蓋平縣團甸公社武裝部部長、民兵隊長,營口造紙廠武裝部秘書、副部長等職。1984年1月離休。2002年10月6日病逝,終年71歲。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