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冷卻定律

鎖定
牛頓冷卻定律是由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1642-1727)所提出的一個經驗性的關係。其論述一個物體所損失的熱的速率與物體和其周圍環境間的温度差是成比例的。
中文名
冷卻定律
外文名
Newton's law of cooling

冷卻定律簡介

牛頓冷卻定律是由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爵士(1642-1727)所提出的一個經驗性的關係。其論述一個物體所損失的熱的速率與物體和其周圍環境間的温度差是成比例的。
一個物體和其周圍處於一個不同的温度下的話,最終這個物體會和其周圍達成一個相同的温度。一個比較熱的物體將會冷卻,因為它使其周圍變温暖。一個比較冷的物體會因為其周圍的高温而温度上升。當我們在考慮一個物體冷卻有多快時,我們會説他冷卻的速率是-單位時間內,有多少的温度改變了。
一個物體的冷卻速率是依據物體比其周圍温度高上了多少而做改變。一個放在冰箱裏的熱蘋果派在每分鐘的温度變化會比放在廚房裏的還來的多。當蘋果派在冰箱裏冷卻的時候,蘋果派和其周圍的温度差是比較大的。
一個較周圍熱的物體温度為T,忽略表面積以及外部介質性質和温度的變化。它的冷卻速率(dT/dt)與該物體的温度與周圍環境的温度C的差(T-C)成正比。
即dT/dt=-k(T-C)。其中,t為時間,k為一個常數。
計算方法是:對dT/dt=-k*(T-C)進行積分,得 ln(T-C)=-kt+B (B為積分常數) (T-C)=e^(-kt+B) 公式1 設t=0,也就是物體的初温,上述公式1變成 (T0-C)=e^B 然後代入公式1得 T=C+(T0-C)*e^-kt 算出B與k,代入t的值,就可以算出某個時間物體的温度。
冷卻定律推導出來,在忽略表面積以及外部介質性質和温度的變化,物體温度變化是越來越慢的。
牛頓冷卻定律揭示了任何物體冷卻共同遵守的數學規律,並且在提出後應用於各學科研究直到至今。但是在實際生活中,不斷有人發現,某些情況下,物體冷卻速率並非只和外部與物體的温差有關。比如有人觀察到,兩杯除了温度分別是100℃和70℃其他各種狀態都相同的水,放到冰箱裏,居然是100℃的水先結冰。這種現象被稱為彭巴現象。 [1] 

冷卻定律姆潘巴現象

姆潘巴現象(Mpemba effect)的多種表述:
  • 遊隆洲:在同等質量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温度略高的液體在其與該冷卻環境直接接觸的分子將比温度略低的温度下降的快,若其冷卻環境能始終維持一致(温度不變)的冷卻能力,則温度高的液體將先降至冷卻環境温度,若温度低於該液體冰點則高温液體先結冰。
  • 指在同等質量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温度略高的液體比温度略低的液體先結冰的現象。
  • 亞里士多德:“先前被加熱過的水,有助於它更快地結冰。”可理解為“先前加過熱的水與先前未加過熱的水在同温下比較加熱過的水更快結冰”
亞里士多德弗蘭西斯·培根笛卡爾均曾以不同的方式描述過該現象,但是均未能引起廣泛的注意(注意亞里士多德的描述與上述大不相同)。1963年,坦桑尼亞的一位中學生姆潘巴在製作冰淇淋時發現,熱牛奶經常比冷牛奶先結冰,1969年,他和丹尼斯·奧斯伯恩博士(Denis G. Osborne)共同撰寫了關於此現象的一篇論文,因此該現象便以其名字命名。
液體降温速度的快慢不是由液體的平均温度決定,而是由液體温度梯度決定的,當熱的液體冷卻時,梯度較大,而且在凍結前的降温過程中,熱的液體的温度差一直大於冷的液體的温度差。這種情況是由於上表面的温度愈高,從上表面散發的熱量就愈多,因而降温就愈快。
也有人説亞里士多德描述的可能不是姆潘巴現象。書中的原話是:“先前被加熱過的水,有助於它更快地結冰。”指的是被加熱過的(warmed)水,而非熱水或温水(warm water)。 [1] 

冷卻定律試驗論證

“一篇《二十世紀十大科學騙局》的文章,裏面提到姆潘巴現象只是愚人節的產物。”這被很多文章和論文引用。
科學網2010年報道,紐約州立大學賓厄姆頓分校負責輻射安全的官員詹姆斯·布朗裏奇最終發現證據,證明這種現象可能與水中雜亂無章的雜質有關。布朗裏奇認為,雜亂無章的雜質才是導致熱水更快速凍結的關鍵因素。過去10年時間裏,他利用空閒時間進行了數百次有關姆佩巴效應的實驗,最終發現這種效應基於不穩定過度冷卻現象的證據。布朗裏奇説“水幾乎從不在温度降到零度時凍結,通常是在更低温度下才開始凍結,也就是所説的過度冷卻現象。凍結點取決於水中與冰晶形成有關的雜質。通常情況下,水可能含有幾種類型雜質,其中包括塵粒、被溶解的鹽類以及細菌,每一種雜質都能在特定温度下觸發凍結機關。核化温度最高的雜質決定了水的凍結温度。”
在近期的研究中,2012年,英國皇家化學學會舉辦比賽,解釋姆潘巴現象。表明對流和過冷是可能的原因。
2013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宣稱,氫鍵(hydrogen bonds)在水温高時較長,以延展儲蓄能量;遭遇低温時迅速縮短,釋出能量冷卻,造成姆潘巴現象。 [1] 
參考資料
  • 1.    Frank Incropera; Theodore L. Bergman; David DeWitt; Adrienne S. Lavine (2007). Fundamental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6th ed.). John Wiley & Sons. pp. 260–261. ISBN 978-0-471-457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