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冶力關

鎖定
冶力關,中國古代關隘名、地名,位於中國甘肅省南部臨潭縣境內,古代是進入藏區的重要門户、藏族地區和甘肅地區茶馬交易的重要通道。
關口得名於公元3-7世紀吐谷渾國統治的冶力七部區劃名。該地區保存了較好的自然植被和水源條件及豐富的多民族文化。
21世紀初,當地開始在治力關進行旅遊開發。2006年升級為冶力關國家AAAA級風景區。2009年冶力關成為張紀中版西遊記主要拍攝外景地,2011年“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暨第三屆甘肅·臨潭洮州拔河節在該地舉行。 [1] 
中文名
冶力關
景點級別
AAAA級
所屬城市
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所屬國家
中國
適宜遊玩季節
6月-8月
建議遊玩時長
3小時
門票價格
70元 [10] 
開放時間
08:00~18:00(17:30停止售票) [10] 

冶力關歷史淵源

冶力關
冶力關(4張)
“冶力關”的稱謂歷史,可追溯到公元400—432年前後(東晉南北朝時期)。距今約1560年前,這裏曾是吐谷渾(246-317 [2]  )之孫冶利部落的領地。冶利之兄冶延即位後,封其弟冶利為搏虜將軍,其帳下部落駐紮在白石山一帶遊牧狩獵,後逐漸定居於此。
冶利部落最盛時有峽內上冶三部和峽外下冶四部,統稱冶力七部。轄地南至甘肅省臨潭縣羊沙鄉卓尼縣恰蓋鄉,東至洮河沿岸,西至甘肅省合作市美仁、美武鄉,北至和政縣康樂縣一帶。公元6-10世紀(隋唐)時,吐谷渾內附朝廷,部分屬民被遷往中原,部分退保白蘭(即青海樂都一帶)。 1368年(明洪武初年),沐英率部收復了洮州,隨即在河州、洮州、岷州等衞設立榷場,以茶易馬,此地隨之被開闢為茶馬交易的古道關隘,始稱為冶門峽,又在大嶺山、八角山一帶連設數道關卡,查驗過往茶行。 [1]  關街一帶漸被官軍和商户開闢為集市,始有少量漢族定居,自稱為關裏。二者合一,冶力關之名逐漸形成。
17世紀中(明末清初),冶利部落的領地逐漸被漢族屯軍和吐蕃部落從四周包圍蠶食,收縮至杓哇白石山腳一帶,時稱上冶三族。
17世紀60年代(清康熙初年),卓尼楊土司收復北山諸部,杓哇三族九村寨盡數歸附楊土司,被劃分為上冶杓哇旗,正式成為卓尼楊土司的屬民。冶門峽外的下冶四部,從13-17世紀(元、明代)開始,分屬河州、洮州轄領,下冶的稱謂漸漸消失。
1949年後,上冶自杓哇部落之下歸臨潭縣轄領,按歷史沿襲稱謂設立了冶力關區(即古冶力關之諧音)、冶力關鄉建置。冶門峽也漸被稱為冶木峽了。 [3] 

冶力關建置沿革

冶力關區域古時為邊塞之地。公元前1046年前(西周前)屬雍州之域,為羌所居。
公元前8-5世紀(春秋)後地屬多變,但多屬隴西郡臨洮縣地。
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北朝)時,443年(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在此置水池縣,474(北魏孝文帝延興四年)置萱川縣,均屬洪和郡治轄。
公元557年—公元581年(北周)時廢萱川縣另置水池縣,屬萱罕郡轄。
公元581年-618年(隋)因之,公元618年-907年(唐)廢。
公元670年,吐蕃佔據築城駐守,名曰“鞏令城”。後再無建置,地屬洮州
1913(民國二年)改洮州為臨潭縣屬臨潭縣地。
1937(民國二十六年)卓尼設治局成立,一部分劃入卓尼縣境內。之後,國民黨甘肅省政府在此設置冶力關林場,1956年移交臨潭縣政府管轄,更名為冶力關森林經營所,1958年底,甘肅省林業廳洮河林業局成立,冶力關森林經營所又更名為冶力關林場,並劃歸洮河林業局管轄。 [3] 

冶力關民俗文化

冶力關,歷史上曾是連結東西、通衢南北的重要關口,也是古時進入藏區的重要門户,因地處邊關,為兵家必爭之地,一直就是多民族頻繁活動的地區。公元4世紀末至13世紀(自北魏至宋)時,還先後在此置水池縣、萱川縣、鞏令城等,因而境內有許多史蹟典故,也有許多特色濃郁的風土民俗,還有源遠流長的宗教文化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水池縣古城、鞏令城(寨子)、石關堡(關街西)、石峽堡(窯峴村南)、惠家莊堡、洪家堡石城堡(後山)、石廟堡(石廟村)、新城堡等古城堡和古城遺址,積澱藴藏了冶力關漫長的歷史風雨,建於公元18世紀的“安多小三寺”—杓哇寺、康多寺和多瑪寺,見證了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在該地的歷史淵源,這裏又是甘南農民起義的策源地,有起義烈士陵園及紀念碑、亭等可供遊客瞻仰。
圖2 冶力關地區的洮州花兒 圖2 冶力關地區的洮州花兒 [4]
冶力關是多民族雜居地,藏漢文化交融,形成了這裏獨特的民俗民情。這裏民風淳樸,熱情豪爽,慷慨好客,家中來人,大塊敬肉,大碗勸酒,醉飽方休。走入特區藏包,草原月夜,環圍牛糞篝火,聽悠悠羌笛,看胡舞婆娑,奶茶羊肉,把酒高歌。值民族節日,觀跑馬、射箭、摔跤,場面緊張激烈。
冶力關民間廟會繁多,而以廟會上的“花兒”會最具特色。“洮州花兒”嘹亮激越,豪情奔放,野味濃郁,特色鮮明,極富生活氣息和地方風昧。這裏是“花兒”的故鄉,也是“花兒”的海洋,境內男女老幼,皆好歌善唱,山崗河谷,田間草原,一年四季都能聽見優美的“花兒”之聲,或曲調平穩,或旋律跌宕,或明快剛勁,或高亢宏亮,曲調內容豐富多彩。每年農曆正月十五至六月初六,境內先後在6個不同的地方要舉行6次“花兒”會,四面八方觀者如潮,場面壯觀,人數最多時一次可達3萬之眾。
冶力關鎮的根雕、奇石等民間藝術品在甘肅省內頗具影響。這些奇異的人文景觀與靜寂的山林、草原交織輝映,構成了冶力關具有濃郁民族歷史文化的大觀園。 [3] 
冶力關,見證了藏族喪葬習俗的歷史演變過程。公元7世紀以後,佛教開始傳入西藏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後,藏族全民信仰佛教。因而,藏族的喪葬習俗也深受藏傳佛教思想的影響。佛教認為,人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物質構成,所以,人死後也必然化為這四種物質,因此在甘南藏族中主要流行的是土葬、水葬、火葬、天葬、塔葬等形式。 [5] 

冶力關旅遊開發

圖3 冶力關景區風光 圖3 冶力關景區風光 [6]
冶力關風景區位於臨潭縣東北部,北距甘肅省省會蘭州市160公里,西南距自治州州府合作市90公里,交通便利,是省內理想的度假避暑旅遊勝地,風景區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2219-3926米,年平均氣温5.1-6.7℃之間,氣候温暖濕潤,涼爽宜人,景區以山水秀美、風景如畫,被譽為“山水冶力關,生態大觀園”。這裏的自然帶譜完整,山勢險峻,風光秀麗,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境內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蓮花山;景色秀美的冶木峽、康多峽;風光旖旎的天池冶海;形態逼真的十里睡佛;峯巒疊嶂的石林風光;鬼斧神工的省級地質公園赤壁幽谷;神奇絕倫的陰陽石;綠濤茫茫的黃澗子國家級森林公園,構成了險、峻、奇、秀、幽的自然景觀,成為典型的高原生態森林旅遊勝地。

冶力關景區介紹

天池冶海:位於冶力關以北7公里處的白石山與廟花山之間,是一個高峽平湖,當地羣眾稱“常爺池”,相傳明代大將軍常玉春率軍西征曾在此飲馬,故而得名。冶海是天然淡水湖,海拔2610米。湖長5公里,湖寬幾十米至幾百米不等,池東石崖和白石山相對矗立,池水清中泛綠,山巒樹木倒映池中,山水雲天渾然一體,隨波搖曳,景色異常壯觀。 [7] 

冶力關事件活動

2001年,冶力關景區被定為國家AA級風景區。2006年升級為冶力關國家AAAA級風景區。
2011年“冶力關杯”中國拔河公開賽暨第三屆甘肅·臨潭洮州拔河節在該地舉行。 [3] 
張紀中版《西遊記》主要拍攝外景地。 [8] 
中央電視台40集史詩宏篇鉅著、張紀中總製片《英雄時代》外景拍攝地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