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草屬

鎖定
Agropyron Gaertn. 冰草屬,禾本科,約15種,大都分佈於歐亞大陸温寒帶區域之高草原及沙地上;我國現知有5種、4變種及1變型。本屬植物多為飼用價值很高的牧草,有些地區已將野生種試種栽培,對進一步開發利用天然草場、建立人工草場有重要經濟意義。 [1] 
中文名
冰草屬
拉丁學名
Agropyron Gaert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禾本目
禾本科
亞    科
早熟禾亞科
小麥族

冰草屬植物形態

冰草屬植物
冰草屬植物(8張)
多年生,根外常具砂套,通常不具根莖;稈僅具少數節,直立或基部常呈膝曲狀。葉鞘緊密裹莖;葉舌膜質;葉片常內卷。穗狀花序頂生,穗軸節間短縮,常密生毛,每節着生1枚小穗,頂生小穗常退化;小穗互相密接而呈覆瓦狀,含3-11小花;穎具1-3脈(亦有具5-7脈者),兩側具寬膜質邊緣,背部主脈形成明顯的脊,先端具藝尖或短芒;外稃具5脈,中脈形成脊,尤以上部更為明顯,先端常具芒尖或短芒,基盤明顯;內稃略與外稃等長或稍長,先端常2裂;花葯長為內稃之半。穎果稃片粘合而不易脱落。 [1] 

冰草屬分佈詳述

冰草屬植物多分佈於歐亞大陸温帶草原區,集中分佈在前蘇聯、蒙古人民共和國和中國等一些國家。前蘇聯地跨歐亞兩洲,是冰草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個種,擁有世界上的冰草種類。主要分佈在前蘇聯歐洲部分的整個草原和南部森林草原地帶、西伯利亞、伏爾加河中下游、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烏克蘭大部、遠東和高加索以及哈薩克斯坦全部地區。蒙古人民共和國有個種,除荒漠植被外,幾乎出現在所有天然植被當中。我國冰草屬牧草資源比較豐富,已知的有個種、個變種和個變型。冰草屬植物從東北草甸草原,經內蒙古、華北地區向西南呈帶狀一直延伸到青藏高原的高寒草原區,形成一個連續的分佈區,遍佈於我國的個省區,主要分佈於東北、華北和西北,以及黃河以北的乾旱地區種類最多。其中內蒙古的分佈種類最多,擁有幾乎全部的國產冰草種及其種下單位,且分佈密度最大。 [2] 
冰草屬

冰草屬下級分類

  1.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光穗冰草(變種)Agropyron cristatum (L. ) Gaertn. var. pectinatum (M. Bieb.) Roshev. ex B. Fedtsch.多花冰草(變種)Agropyron cristatum (L. ) Gaertn. var. pluriflorum H. L. Yang冰草(原變種)Agropyron cristatum (L.) Gaertn. var. cristatum
  2. 沙生冰草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ex Link) Schult.毛沙生冰草(變種)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 Schult. var. pilosiusculum (Melderis) H.L. Yang沙生冰草(原變種)Agropyron desertorum (Fisch. ex Link) Schult. var. desertorum
  3. 根莖冰草Agropyron michnoi Roshev.
  4. 沙蘆草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沙蘆草(原變種)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var. mongolicum毛沙蘆草(變種)Agropyron mongolicum Keng var. villosum H. L. Yang
  5. 西伯利亞冰草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P. Beauv.西伯利亞冰草(原變型)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Beauv. form. sibiricum毛稃冰草(變型)Agropyron sibiricum (Willd.) Beauv. form. pubifiorum Roshev. [1] 

冰草屬用途

本屬植物多為飼用價值很高的牧草,有些地區已將野生種試種栽培,對進一步開發利用天然草場、建立人工草場有重要經濟意義。 [1] 

冰草屬病害

冰草屬有多種真菌性病害。為害比較嚴重病害主要是稈鏽病、根腐病和一種細菌性病害。

冰草屬冰草稈鏽病

冰草稈鏽病在吉林、內蒙古、河北、青海、新疆等省區均有發生。西伯利亞冰草、蒙古冰草、疏花冰草、粗尾冰草、毛冰草、飼料冰草等冰草屬植物以及賴草屬、燕麥屬,雀麥屬、披鹼草屬偃麥草屬、大麥屬、鵝觀草屬等均受稈鏽病為害。南方各省區禾本科牧草稈鏽病發生報導不多。吉林的冰草秤鏽病6月就發生,為害重。內蒙古錫林浩特地區8-9月杆誘為害較重。內蒙古錫林浩特地區8-9月稈鏽為害較重。內蒙古西部以鵝觀草、野大麥等受害嚴重。
症狀植株地上部均可受侵染,但以莖稈和葉鞘受害為主。在受害部位出現較大的,長圓形皰斑。表皮破裂後,裸露出鏽褐色的粉末狀物,即病原菌夏孢子堆和夏孢子。冬孢子堆着生於各部夏孢子堆附近,黑色,表皮破裂。
病原 禾稈誘菌為鏽菌目、柄鏽科、柄鏽屬的真菌。夏孢子單胞,長圓形、黃褐色,表面有小刺,有四個芽孔排在赤道上,具柄但易脱落,大小30-42×16-21微米;冬孢子棒狀,雙胞,分隔處縊縮,棕褐色,頂端圓形、圓錐形,頂壁厚7.5-12.5微米,孢子大小35-65×15-25微米,柄與孢子等長或稍長,最長者為孢子長的兩倍。
禾稈誘菌根據寄生性差異可分成若干變種,侵染冰草的應為黑麥變種,但國內這方面缺乏研究。
發生規律禾柄鏽菌為轉主寄生菌,它的轉主寄主是小櫱屬和十大功勞屬植物。禾本科牧草或麥類作物是該菌的主要受害者,在其上產生夏孢子和冬孢子。夏孢子在生長季節可重複侵染。生長後期產生冬孢子。冬孢子越冬後萌發產生的擔子孢子侵染轉主寄主。在轉主寄主上產生性孢子和鏽孢子。鏽孢子又回到禾本科牧草或麥類作物上。另一種是以夏孢子經風傳播完成侵染循環。夏孢子到南部較温暖的地方越冬,隨着夏季到來向北傳播。稈鏽病流行需要較高的温度和濕度。據對小麥稈鎊病的研究,發病適温為19-25℃。夏孢子萌發侵入以在夜晚結露,氣温15.6-21.1℃時最好,而侵入後的發展,則以白天氣温23.9-29.4℃時最好。因此,夜間涼爽結露,繼之以晴天(氣温上升),對病菌的侵入發展最為有利。在幹早草原地區,以多雨年份或在有灌水條件的地方灌水多時,病害發生較重。
防治措施參看羊草鏽病防治措施。 [3] 

冰草屬冰草根腐病

禾本科牧草根腐病是發生較為普遍的一種病害但發生在冰草上僅見吉林有報導。在吉林野大麥受害也較嚴重。此外,如草原看麥娘、羊草、無芒雀麥、雀麥、披鹼草、老芒麥鴨茅、黑麥草、鵝觀草等均發生根腐病。
症狀種芽腐爛、苗枯、葉斑和葉枯等症狀,有時亦引起穗枯。在冰草上最常見症狀是在葉片兩面出現橢圓形、褐色,胡麻斑狀的病斑,嚴重時使葉片枯死,葉鞘上病斑不規則,黃褐色、無明顯邊緣,常多數匯合成雲形。莖基部和根部腐爛,潮濕時病部出現黑色黴層。穗部受害多見壞死及白穗。
病原小麥根腐離蠕孢,異名:小麥根腐長蠕孢。有性世代;但在我國尚未發現。分生孢子梗單生或2-5根叢生,欖褐色,不分枝,直立或呈膝狀彎曲,有3-7個隔膜,大小65.5-253.4×5.0-7.3微米;分生孢子長橢圓形至近圓柱形,略彎曲,近中部較寬,兩端漸窄頂鈍圓,有2-8(13)個隔膜,欖褐色,大小29-97.3(112)×1418.3(23)微米,中部不突出。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的大小形狀和顏色,隨環境和寄主的不同而有較大變化。
發生規律小麥根腐病菌是一種仕生菌。病菌可以在土壤裏的病戲組織中腐生,分生孢子可以附着在種子上或以菌絲在病種子的黑胚中潛伏。土壤中的病殘組織和帶菌種子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發病後,病斑上長出分生孢子,借雨水氣流傳播,進行再次侵染。根腐病菌是一種弱寄生菌,凍害、幹早、地下害蟲為害等引起寄主生活力減弱或造成損傷,有利於病害發生。生長季節多兩,濕度髙,氣候温暖,有利病菌侵染地上部分。葉部、葉藥和穗部發病較重。西北、華北地區氣候幹早不易結露,對地上部侵染不利。因此,一般情況下,葉斑和穗枯症狀較少發生。
防治措施
1.冰草與豆科或其他非禾本科牧草輪作,減輕病害的為害。
2.清除田間病殘體。
3.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的0.3%退菌特或0.2%二硝散拌種。 [3] 

冰草屬冰草細菌性條斑病

條斑病主要發生於內蒙古的冰草、偃麥草和無芒雀麥等禾本科牧草上。有小麥、大麥黑穎病發生的地方,牧草上也有發病的可能。目前,這種病害對牧草為害似乎不嚴重;但病菌可以侵染大麥和小麥等,並造成較嚴重的損失。隨着種草事業的發展和人工草地環境的改善,在牧草上也有造成嚴重為害的可能。
症狀牧草返青後不久,在葉片和葉鞘上出現黃褐至深褐色條羝,水漬狀,沿葉脈縱向擴展,有時呈不規則形的條狀病斑。病斑有半透明區,有時表面可見菌濃或菌痂。病葉從尖端開始枯萎。若病害發生較早,葉片不能正常展開,使莖稈呈扭曲狀,甚至不能抽穗。
病原小麥黑穎病細菌屬假單胞細菌目、黃單胞稈菌屬。細菌短稈狀,有單極生鞭毛1根。菌體大小0.5-0.8×1.0-2.5米,格蘭氏染色陰性。在瓊脂培養基上形成臘黃色、有光澤的滷蒞,在葡萄糖、蔗糖、麥芽糖和乳糖培養液中形成酸,不產生氣,硝酸鹽不還原。冰草、偃麥草和無芒雀麥上的病原細菌屬禾穀類專化型。這個專化型用注射接種,侵染小麥、大麥、黑麥、偃麥草、冰草和無芒雀麥。用噴霧法接種,來自冰草和偃麥草的菌株不侵染無芒雀麥;而來自無芒雀麥的菌株也不侵染冰草。發生規律病害的初侵染來源主要是帶菌種子。病原細菌在藏的小麥種子上可存活3年之久,在禾本科牧草種子上存活多久未見報道。病菌在種子發芽時侵入導管,最後到達穗部;並形成病斑。在感病的多年生本科牧草體內也可越冬。牧草返青後繼續為害,在葉和莖部形成病斑。病斑上的細菌又借風、雨、昆蟲等傳播,進行田間的再侵染。高温高濕有利於病害流行但低温會延遲寄主的生育期,也會加重病憤。
防治措施
1.選用無病種子,最好建立無病留種田選圖種子,或用適當措施進行種子處理,達到消除種子帶菌的目的。
2.選育抗病品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