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綃

鎖定
冰綃,漢語詞語,讀音是bīng xiāo,出自唐·王勃 《七夕賦》,意思是指薄而潔白的絲綢。
中文名
冰綃
拼    音
bīng xiāo
釋    義
薄而潔白的絲綢
注    音
ㄅㄧㄥ ㄒㄧㄠ

目錄

冰綃解釋

薄而潔白的絲綢。

冰綃出處

唐·王勃《七夕賦》:“停翠梭兮卷霜縠,引鴛杼兮割冰綃。” [1] 
唐·李商隱《利州江潭作》:“河伯軒窗通貝闕,水宮帷箔卷冰綃。”
唐·殷文圭《江南秋日》:“青笠漁兒筒釣沒,蒨衣菱女畫橈輕。冰綃寫上江南景,寄與金鑾馬長卿。”
宋·張孝祥《雨中花慢》:“認得蘭皋瓊佩,水館冰綃。”
宋·張孝祥《於湖詞》:“雲鬢玉臂共清寒,冰綃霧縠誰裁剪。”
金·段克己《紅梅》:“誰點冰綃絛雪團,黃昏和月倚闌干。”
明·張鳳翼《紅拂記·教婿覓封》:“淚染冰綃,愁濃綠蟻,為功名難免別離。”
郭沫若《黃山之歌》:“冰綃點綴銀繡球,清香來自野薔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