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窟窿

鎖定
冰窟窿(bīng kū lóng)指在北方寒冷地帶,冬季因為食物或水源短缺,人們開鑿冰面來捕魚或者取水,在大塊的冰面之間出現的一大塊水面。
中文名
冰窟窿
外文名
ice hole
拼    音
bīng kū lóng
區    域
東北方

冰窟窿形成原因

冰窟窿大小不一,形狀也各異。
冰窟窿 冰窟窿
有時候因為冰面破裂也會形成較大的冰窟窿,對於在冰面行走或滑行的人來説,冰窟窿無疑是致命的危險。

冰窟窿開鑿冰窟窿

冰窟窿 冰窟窿
開鑿冰窟窿必須等到江面完全凍住,否則容易引起冰面破裂的危險。
開鑿冰窟窿需要用特製的冰釺,冰釺一般用鐵製成,一頭磨尖,另一頭用布纏上,是手握的地方。拿着冰釺垂直用力得紮下冰面 ,冰花四濺,一般開鑿冰面至少需要半個小時的時間。

冰窟窿救助

在冰天雪地的冬季,滑冰時或在冰面上行走,萬一冰面破裂,就有可能掉進冰窟窿中。一旦發生這種情況,
1.不要驚慌,保持鎮定,要大聲呼救,爭取他人相救。
2.應當用腳踩冰,使身體儘量上浮,保持頭部露出水面。
3.不要亂撲亂打,這樣會使冰面破裂加大。要鎮靜觀察,尋找冰面較厚、裂紋小的地點脱險。此時,身體應儘量靠近冰面邊緣,雙手伏在冰面上,雙足打水,使身體上浮,全身呈伏卧姿式。
4.雙臂向前伸張,增加全身接觸冰面的面積,一點一點爬行,使身體逐漸遠離冰窟。
5.離開冰窟口,千萬不要立即站立,要卧在冰面上,用滾動式爬行的方式到岸邊再上岸,以防冰面再次破裂。
6.年齡較小的同學發現有人遇險,不可貿然去救,應高聲呼喊成年人相助。在緊急的情況下,救人的正確方法是將木棍、繩索等伸給落水者,自己應趴在冰面上進行營救,要防止營救他人時冰面破裂致使自己落水。

冰窟窿歇後語

“冰窟窿”也被經常用來形容氣温低,如歇後語:三九天掉進冰窟窿——涼透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