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楔

鎖定
冰楔(ice wedge)是地表水滲入凍土裂隙中凍結成的脈狀冰。是年均氣温低於零下六度的多年凍土區長期凍結的產物。其出現是氣候寒冷程度的標誌。
八十年代以前,我國第四紀地學界人士在我國境內只發現和報道過砂楔和土楔或相關遺蹟,並把它們視為冰楔的標誌,但真正的冰楔從未發現過。直至八十年代初,在我國大興安嶺的伊圖里河右岸一級階地上發現有頂寬1一1.32米的不活動冰楔。它們分佈在沼澤地段,埋深0.9—1.5米,為腐殖質淤泥所覆蓋,形成於全新世4~2ka。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冰楔,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所發現的緯度最靠南的冰楔。 [1] 
中文名
冰楔
外文名
ice wedge
定    義
地表水滲入凍土裂隙中凍結成的脈狀冰

冰楔形成條件

阿拉斯加永久凍土層的冰楔樣塊 阿拉斯加永久凍土層的冰楔樣塊
冰楔的形成條件是:嚴寒的氣候、深入到永凍層中為冰脈所填充的裂隙、冰楔的圍巖是可塑性的。這樣水在裂隙中才能反覆凍結、膨脹,使圍巖不斷受壓而變形。根據冰楔形成時間和圍巖形成時間的先後關係,可分為同生冰楔和後生冰楔兩種類型。前者是冰楔與圍巖沉積物同時形成,後者則是冰楔形成於其圍巖沉積層堆積之後。
在氣温下降較快,且持續嚴寒酷冷的氣候條件下,一旦冰脈形成,就會通過冰體逐年凍結與融化交替過程使冰年層生長,使冰脈加寬加深,圍巖受到擠壓,並貫穿活動層楔入永凍層,在夏節融冰時,下部也不會融化,即冰楔。

冰楔國內發現

冰楔現存冰楔

伊圖里河冰楔刨面圖 伊圖里河冰楔刨面圖
1983年1月伊圖里河鐵路分局凍土研究室在中國東北北緯50°32′,東經121°29′的伊圖里河鎮伊西開挖上水道地溝時首次發現了冰楔,這些冰楔可能為不活動冰楔。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冰楔,也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所發現的緯度最靠北的冰楔。1984年11月又在附近開挖再一次發現了冰楔,並作了詳細記錄。
伊圖里河冰楔是在全新世4~2ka裏形成的,這個時段對於重建東北地區第四紀古環境空間格局和預測未來的環境變遷非常關鍵。 [2] 

冰楔冰楔假型

冰楔假型:冰楔冰融化後,原來被冰佔據的空間為來自周圍和上覆土層中的土所充填而形成的楔狀土體。
冰楔假型成因:由於氣温升高,或是地表水淹沒等原因,造成凍土退化,脈冰消融,脈冰空腔被塌落的圍巖和上部土脈充填,這樣便形成了冰楔假型。從外形上看,冰楔假型與土脈、砂楔很相似,但仔細觀察,二者則有不同。冰楔假型個體大,而且延續到凍土上限以下;土脈、砂楔個體小,延深一般不超過季節融化層。冰楔假型在季節融化層呈鍋底狀斷面,在凍土上限以下呈楔狀斷面;土脈及砂楔多呈單一的楔狀斷面。冰楔假型往往存在明顯的塌落構造和圍巖滑向楔內的痕跡;土脈圍巖有時也能看到滑向楔內的痕跡,但不像冰楔假型那麼明顯,同時彎曲度也不大。
80年代末發現西崑崙山甜水海地區廣泛分佈着砂楔羣等冰緣現象。
90年代在山西大同、內蒙古鄂爾多斯發現大面積冰楔假型。
鄂爾多斯沙楔、冰卷泥 鄂爾多斯沙楔、冰卷泥
2007年11月,在祁連山東段南坡大通河上游河谷右岸的取土坑內(37°51′ N, 100°08′ E;海拔3 618 m)首次發現楔形構造,成羣分佈在表層草根腐殖土之下約0.5 m深度處,楔體呈袋狀或舌狀,楔口寬度和楔體高度約在2.0~3.0m,寬高比值接近1,楔體周圍地層為衝洪積相碎石土堆積,充填物為土黃色、灰黑色粉質土,楔體兩壁附近的卵、碎石長軸具有平行於楔壁的定向性, 説明這些碎石曾經受到過擠壓,據此初步判斷這些楔形構造為冰楔假形。 [3] 

冰楔冰楔意義

冰楔的發現對指導今後的工程建築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古氣候重建也有重要的科學意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