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期之廬山

鎖定
李四光等20世紀20年代開始研究第四紀冰川,1947年他發表了《冰期之廬山》一書,為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礎。
中文名
李四光
主要成就
為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奠定了基礎
代表作品
冰期之廬山

目錄

冰期之廬山廬山

冰期之廬山
冰期之廬山(6張)
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誕生地。1931年,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發現廬山存在大量冰川沉積物和冰川地貌遺蹟,經過深入調查,他認定廬山眾多奇特的地貌景觀是第四紀冰川雕琢的“傑作”。他先後發表了《揚子江流域之第四紀冰期》和《冰期之廬山》等專著,這是中國地質學家在中國大陸東部首次發現第四紀冰川。這一研究成果吸引了眾多中外地學家把目光投向廬山,投入中國第四紀冰川的研究。在對廬山第四紀冰川70多年的研究中,共發現了100多處重要的冰川地質遺蹟,它們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巖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大陸東部第四紀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一部真實檔案。而研究廬山第四紀冰川的專著、論文就達170餘篇。1978年,中國地質學會召開的全國第四紀冰川及第四紀地質學術研討會認為,廬山不愧是中國第四紀冰川地質學的誕生地。
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隨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巖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一大特徵。在距今2500萬年前的喜馬拉雅運動晚期,廬山急劇上升,形成了地壘式斷塊山形態,孤山屹立在大江大湖之濱,大構造巍峨壯觀,小構造千姿百態。廬山變質核雜巖構造十分出眾,廬山南麓出露的25-18億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巖羣”地層,已載入《中國地層典》,增加了廬山的地學價值。

冰期之廬山斷塊山構造

使斷崖地貌景觀在廬山山體四周到處可見。進入更新世後,廬山出現了第四紀冰川活動。受第四紀冰川侵蝕作用,全山出現了許多冰斗、冰窖、U型谷、冰坎、冰階、冰刃脊和角峯等冰蝕地貌景觀。構造運動與冰蝕兩種作用的疊加使廬山顯得更加雄峻奇險。“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中國古代詩人蘇東坡這耳熟能詳的詩句,就是廬山獨特地質景觀的生動寫照。由於廬山屬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流水侵蝕作用強烈。岩石中密集的垂直剪切節理受流水侵蝕和重力作用,許多冰川U型谷被逐漸改造成了幽深的障谷和巷谷。谷地、斷崖與流水的組合,形成遍佈全山的數十處名泉、瀑布:有被唐代詩人李白喻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香爐峯瀑布,有令人神往的三疊泉、烏龍潭、黃龍潭瀑布,還有自唐代就開發利用的醫療礦泉“温泉”……廬山森林覆蓋率達77%,其中牯嶺達91%,充沛的降雨,良好的植被,使廬山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斷塊山、冰川侵蝕、流水三種地質作用形成的複合地貌景觀,是廬山地學上的又一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