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川侵蝕

鎖定
由冰川運動對地表土石體造成機械破壞作用的一系列現象稱為冰川侵蝕。 [1] 
中文名
冰川侵蝕
外文名
ice erosion
別    名
刨蝕作用
性    質
冰川地質作用的一種方式
意    思
冰川及挾帶岩石對冰川基岩的破壞
主要依賴
堅硬巖塊巨大的侵蝕作用
侵蝕方式
拔蝕作用、磨蝕作用等

冰川侵蝕基本概述

冰川侵蝕形成的窪地 冰川侵蝕形成的窪地
從理論上講,冰的硬度小(0℃時,硬度為1~2;-15℃時,硬度為2~3;-40℃時,硬度為4;-50℃時,硬度為6),抗壓強度低(0℃時為2kg/cm^(-2)),純粹的冰侵蝕力非常有限。而實際上冰川的侵蝕力主要依賴於所夾的堅硬巖塊,與冰川一起運動,在強大的擠壓下而表現出巨大的侵蝕作用

冰川侵蝕侵蝕方式

冰川侵蝕拔蝕作用

拔蝕作用,又稱挖掘作用,是指冰川在運動中,將與冰川冰結在一起的冰牀基岩的機械破壞作用。當冰牀底部或冰斗後背的基岩,沿節理反覆凍融而鬆動,若這些鬆動的岩石和冰川凍結在一起,則當冰川運動時就把巖塊拔起帶走,這稱為拔蝕作用。經拔蝕作用後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線是崎嶇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線。

冰川侵蝕磨蝕作用

磨蝕作用,又稱銼蝕作用,是指冰川以其凍結搬運的岩屑為工具對冰牀巖進行的銼磨。當冰川運動時,凍結在冰川或冰層底部的岩石碎片,因受上面冰川的壓力,對冰川底牀進行削磨和刻蝕,稱為磨蝕作用。磨蝕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帶有擦痕的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種良好證據,其方向可以用來指示冰川行進的方向。

冰川侵蝕冰楔作用

冰楔作用指的是在岩石裂縫內所含的冰融水,經反覆凍融作用,體積時漲時縮,而造成岩層破碎,成為碎塊,或從兩側山坡墜落到冰川中向前移動。

冰川侵蝕撞擊作用

當融冰之水進入河流,其常夾有大體積之冰塊,會產生強大撞擊力破壞下游的兩岸岩石。

冰川侵蝕相關介紹

冰川的刨作用可形成各式各樣的冰蝕地形,這些地形是研究冰川活動的重要證據。山嶽冰川形成的地形主要有冰蝕谷、冰斗、鰭脊、角峯等。大陸冰川形成的冰蝕地形主要為冰蝕窪地
冰蝕地貌形態,如形成冰川擦痕、磨光面羊背石、冰斗、角峯、槽谷峽灣巖盆等。
參考資料
  • 1.    張超波著.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原理: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