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

鎖定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是由宋代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古詩。
作品名稱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
作    者
陸游
創作年代
宋代
作品體裁
七言古詩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作品原文

唐安薏米1白如玉,漢嘉栮脯2美勝肉。
大巢3初生蠶正浴,小巢4漸老麥米熟。
龍鶴作羹香出釜,木魚5瀹葅子盈腹。
未論索餅6與饡飯7,掫愛紅糟8並缹粥9
東來坐閲七寒暑10,未嘗舉箸忘吾蜀。
何時一飽與子同,更煎土茗浮甘菊。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註釋譯文

1薏米:薏苡的子實,白色,可供食用及藥用,亦可釀酒。 宋 陸游 《薏苡》詩:“初遊 唐安 飯薏米,炊成不減雕胡美。”
2.栮脯:幹木耳。 宋 陸游 《食野菜》詩:“可憐 龍鶴山 中菜,不伴 峨嵋 栮脯來。”
3.大巢:指野豌豆苗。古人以為菜蔬。
4.小巢:豆科植物。又名小巢菜。為越年生草本,作家畜飼料用,亦可作菜蔬。
5.木魚:棕筍的別名。因其形如魚,故稱。 宋 蘇軾 《棕筍》詩:“贈君木魚三百尾,中有鵝黃子魚子。”
6.索餅:麪條。《釋名·釋飲食》:“蒸餅、湯餅、蠍餅、髓餅、金餅、索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 王先謙 補證引 成蓉鏡 曰:“索餅,疑即水引餅,今 江 淮 間謂之切面。” 漢 張仲景 《傷寒論·辨厥陰症脈症並治》:“﹝傷寒病人﹞食以索餅;不發熱者,知胃氣尚在,必愈。”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麪條子》:“索餅,乃今麪條之專名。”
7.饡飯:讀音zàn fàn。以羹澆之飯。
8.紅糟:紅色酒糟。可用作調味品。
9.缹粥:合菜共煮的粥。 宋 陸游 《寺居睡覺》詩之二:“披衣起坐清羸甚,想像雲堂缹粥香。”自注:“僧雜菜餌之屬作粥,名缹粥。”
10.七寒暑:寒冬暑夏。常指代一年。《易·繫辭下》:“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詩·小雅·小明》:“二月初吉,載離寒暑。” 高亨 注:“此句指……已經過一個寒暑,即一年。” 晉 陸機 《赴洛》詩之二:“歲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宋 王得臣 《麈史·序》:“予年甫成童,親命從學於京師,凡十閲寒暑,如竊一第。” 郭小川 《夜進塔里木》詩:“三五九旅喲,一別二十寒暑。”

冬夜與溥庵主説川食戲作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宋代愛國詩人、詞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薰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為秦檜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信念始終不渝。他具有多方面文學才能,尤以詩的成就為最,在生前即有“小李白”之稱,不僅成為南宋一代詩壇領袖,而且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崇高地位,存詩9300多首,是文學史上存詩最多的詩人,內容極為豐富,抒發政治抱負,反映人民疾苦,風格雄渾豪放;抒寫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虜的愛國主義精神。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放翁詞》《渭南詞》等數十個文集傳世。
[1] 
參考資料
  • 1.    霍松林 等.宋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