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再遊玄都觀

鎖定
《再遊玄都觀》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重提舊事,向打擊作者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前兩句寫出玄都觀經過繁盛以後的荒涼景色,後兩句由花事之變遷,關合到詩人自己之升沉進退。全詩用比擬的方法,對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諷刺,表現了詩人不屈不撓的堅強意志。
作品名稱
再遊玄都觀
作    者
劉禹錫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再遊玄都觀作品原文

再遊玄都觀
餘貞元二十一年為屯田員外郎1,時此觀未有花木。是歲,出牧連州2,尋貶朗州司馬3。居十年,召至京師,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滿觀如紅霞,遂有前篇以志一時之事4。旋又出牧5,於今十有四年6,復為主客郎中7。重遊玄都,蕩然無復一樹8,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9。因再題二十八字,以俟後遊10。時大和二年三月11
百畝庭中半是苔12,桃花淨盡菜花開13
種桃道士歸何處14?前度劉郎今又來15 [1] 

再遊玄都觀註釋譯文

再遊玄都觀詞句註釋

  1. 屯田員外郎:官名。掌管國家屯田及官員職田配給等事。
  2. 出牧連州:出任連州刺史。漢代稱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為牧,唐代稱為刺史。
  3. 尋:不久。
  4. 旋:立刻,很快。
  5. 有:通“又”。有、又放在兩位數字之間,表示整數之外又零多少,是古代人的習慣用法。
  6. 主客郎中:官名。負責接待賓客等事務。
  7. 蕩然:空空蕩蕩的樣子。
  8. 兔葵: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林中或林邊草地陰涼處。
  9. 俟:等待。後遊:後遊者,後來的遊人。
  10. 大和二年:公元828年。
  11. 百畝:表示面積大,並非實指。中庭:一作“庭中”。庭,指玄都觀。
  12. 淨盡:淨,空無所有。 盡,完。菜花:野菜花。
  13. 種桃道士:暗指當初打擊王叔文、貶斥劉禹錫的權貴們。
  14. 劉郎:指作者自己。 [2-3] 

再遊玄都觀白話譯文

貞元二十一年我作屯田員外郎,當時這個觀裏沒有花。那年貶我出去作連州刺史,不久又貶為朗州司馬。過了十年,召我回京,人人都説有道士親手栽植了仙桃,滿觀如紅霞,於是才有前首詩以記一時之事。接着又派出作刺史,現在十四年了,我又回來作主客郎中。重遊玄都觀,空空蕩蕩的連一株樹也沒有了,只有兔葵燕麥在春風中擺動。因此再題二十八個字以等待後來的遊人指教。大和二年三月。
百畝庭院中大半長的是青苔,桃花開完之後菜花接着又開。
當年種桃樹的道士身歸何處?曾在此賞花的劉郎今日又來。 [3]  [4] 

再遊玄都觀創作背景

《再遊玄都觀》作於唐文宗大和二年(828),此詩可以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的續篇。十四年前,劉禹錫因賦玄都觀詩開罪於權相武元衡,被遠竄嶺南。十四年後,劉禹錫“復為主客郎中”,再次回到了長安。在這十四年中,皇帝由憲宗、穆宗、敬宗而文宗,換了四個,人事變遷很大,但政治鬥爭仍在繼續。這時,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作者寫這首詩,再詠玄都,對武元衡等顯然是一種嘲笑和鞭撻。 [3]  [5] 

再遊玄都觀作品鑑賞

再遊玄都觀文學賞析

這首詩重提舊事,向打擊作者的權貴挑戰,表示決不因為屢遭報復就屈服妥協。和《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一樣,此詩仍用比體。從表面上看,它只是寫玄都觀中桃花之盛衰存亡。道觀中非常寬闊的廣場已經一半長滿了青苔。經常有人跡的地方,青苔是長不起來的。百畝廣場,半是青苔,説明其地已無人來遊賞了。“如紅霞”的滿觀桃花,“蕩然無復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於春風耳”,而代替了它的,乃是不足以供觀覽的菜花。這兩句寫出一片荒涼的景色,並且是經過繁盛以後的荒涼。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之“玄都觀裏桃千樹”,“無人不道看花回”,形成強烈的對照,使人們清楚地看到了玄都觀的盛衰變化。
下兩句由花事之變遷,關合到自己之升沉進退,因此連着想到:不僅桃花無存,遊人絕跡,就是那一位辛勤種桃的道士也不知所終,用反詰的句式把玄都觀的今昔寫足。玄都觀裏連“種桃道士”都不知哪兒去了,其荒涼破敗到何等程度自然是可以相見的了。因為第三句是無疑而問,所以第四句不作正面回答,沒説種桃道士到底歸何處了,而説上次看花題詩,因而被貶的劉禹錫現在倒又回到長安,並且重遊舊地了。這一切,是不能預料的。這兩句雖然作了轉折,但轉折得一點也不突然,銜接得十分緊密,言下有無窮的感慨。
再就其所寄託的意思看,則以桃花比作詩人的政敵武元衡等達官顯宦們,與《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相同。種桃道士則指打擊當時革新運動的當權派。這些人,經過二十多年,有的死了,有的失勢了,因而被他們提拔起來的新貴也就跟着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煊赫聲勢,讓位於另外一些人,而“桃花淨盡”四個字力透紙背,對武元衡等人進行了無情地鞭撻。桃花之所以淨盡,正是“種桃道士歸何處”的結果。
詩人想的是:這也就是俗話説的“樹倒猢猻散”。而這時,我這個被排擠的人,卻又回來了,難道是那些人所能預料到的嗎?詩中流露着詩人滿懷勝利的喜悦,對於扼殺那次政治革新的政敵,詩人在這裏投以輕蔑的嘲笑,從而顯示了自己的不屈和樂觀,顯示了他將繼續戰鬥下去。
劉禹錫玄都觀兩詩,都是用比擬的方法,對當時的人物和事件加以諷刺,除了寄託的意思之外,仍然體現了一個獨立而完整的意象。這種藝術手法是高妙的。 [5]  [6] 

再遊玄都觀名家點評

明·謝榛:夫平仄以成句,抑揚以合調。揚多抑少,則調勻;抑多揚少,則調促……劉禹錫《再過玄都觀》詩:“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上句四去聲相接,揚之又揚,歌則太硬;下句平穩。此一絕二十六字皆揚,惟“百畝”二字是抑。又觀《竹枝詞》所序,以知音自負,何獨忽於此邪?(《四溟詩話》)
明·敖英、凌雲:風刺時事全用此體。(《唐詩絕句類選》)
明·唐汝詢:文宗之朝,互為朋黨,一相去位,朝士盡易,正猶道十去而桃不復存。是以執政者復惡其輕薄。(《唐詩選脈會通評林》)
清·王堯衢:詩至中唐,漸失風人温厚之旨。(《古唐詩合解》)
近代·王文濡:前因看花詩,連遭貶黜,今得重來,而新進者隨舊日之執政以俱去矣,因復藉此以諷之。(《歷代詩評註讀本》)
近代·劉永濟:按禹錫因王叔文事被貶朗州,十年之後,朝中另換一番人物,故有“盡是劉郎去後栽”之句,以見朝政翻覆尤常,語含譏諷,是以又為權貴所不喜,再貶播州,易連州,徙夔州,十四年始入為主客郎中,又因再遊詩為“權近聞者,益薄其行”,遂被分司東都閒散之地。考此兩詩所關,前後二十餘年,禹錫雖被貶斥而終不屈服,其蔑視權貴而輕祿位如此。白居易序其詩,以“詩豪”稱之,謂“其鋒森然,少敢當者”。語雖論詩,實人格之品題也。(《唐人絕句精華》) [7] 

再遊玄都觀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縣)。貞元間擢進士第,登博學宏辭科。授監察御史。曾參加王叔文集團,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被貶朗州司馬,遷連州刺史。後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和柳宗元交誼甚深,人稱“劉柳”;又與白居易多所唱和,並稱“劉白”。其詩通俗清新,善用比興手法寄託政治內容。有《劉夢得文集》。 [8]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全唐詩(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
  • 2.    韓兆琦.唐詩選注集評:商務印書館,2003:460-461
  • 3.    高志忠.劉禹錫詩詞譯釋: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225-228
  • 4.    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出版社,2010:473-474
  • 5.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44-845
  • 6.    沈祖棻.唐人七絕詩淺釋:中華書局,2008:226-228
  • 7.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2797-2798
  • 8.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