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再論美是和諧

鎖定
《再論美是和諧》是1996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來祥。該書主要彙集了十年來中國當代美學名家的科研成果,展示了他們的學術觀點。 [1] 
中文名
再論美是和諧
作    者
周來祥
出版時間
1996年11月1日
出版社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頁    數
506 頁
ISBN
9787563323166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再論美是和諧編輯推薦

這套學術叢書包括蔣孔陽的《美在創造中》、汝信的《論西方美學與藝術》、劉綱紀的《傳統文化、哲學與美學》、周來祥的《再論美是和諧》等。

再論美是和諧內容簡介

50年代末60年代初。當我在北京參加高校文科教材《英學概論》絹寫工作時,在對大量感性材料的觀察中,昇華出“美是和諧。這一最簡單最抽象的規定,並在《美學問題論稿》、《論美是和諧》等書中作了初步的表述。自那之後,我從。美是和諧。這一抽象規定開始,不斷地自理性具體提升,進一步探討了它的哲‘學方法論基礎,探討了這抽象規定膜拜韻邏輯中介和歷史環節,以及美學範躊辯證發展的過程。這些具體的探討大都集中在這裏了。因為在此之前,曾出版過《論美是和諧》,所以這本書就只好名之為《再論美是和諧》了。
當然我之所以把這本書稱之為“再論。還因為它所探討的伺題,都是曲繞“美是和諧。這一中心觀念展開的:(1)首先在方法論上,我提出了以辯證思維為統帥的多樣綜合的一體化方法。我認為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的方法是當代最科學最高水平的思維方法,當然辯證思維本質上是開放的、發展的,它必須吸收、融化當代一切有益的方法,特別是系統論的方法。它是多樣的,又是綜合的,它是以辯證思維為基礎、為統帥的一體化的方法。(2)這一方法要求我們構造理論體系必須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從綜合到分析,從整體到分,在系統總體的關係屬性中研究某特定事物的本質及規律。正是在這一方法論的指引下。我們得出了美是一種關係屬性,是一種系統整體屬性,是由審美關係規定的對象性屬性結論。(3)以審美關係為對象,我進一步研究了它的客體方面一一美,它的主體方面一一審美,以及主客體統一中所創造的更為典型更為理想的藝術,這樣我就把美、審美、藝術在矛盾結構的深層本質上統一起來,視為異質同構的一體。從此,我和那些把美和藝術視為兩橛的人徹底分手了。(4)繼而我又以“美是和諧”這一抽象規定作為邏輯的起點,研究它由抽象上升為具體的邏輯過程;同時又把它作為歷史的起點,研究它由萌芽、發展到成熟、嬗變、更替的歷史過程,形成了古典素樸和諧美、近代對立的崇高(或反和諧的醜)、現代辯證和諧美三大美學的理論。與此相對應。在藝術形態上形成了古典和諧美的藝術(未分化的古典主義藝術)、近代崇高型的藝術(它包括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分裂,以及經由醜的現代主義藝術向荒誕的後現代主義藝術的發展)和現代辯證和諧美的藝術等三大文藝美學的理論。為了達到邏輯與歷史的真正統一,我還在中外美學史、藝術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撰寫了《論中國古典美學》,主編了《中國美學主潮》、《西方美學主潮》。(5)在這一邏輯與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我又始終貫穿了中西、古今相比較的研究方法,以揭示在現象形態上中西方共同的和獨特的美學規律,得出了中西方是人類兩大不同的美學體系的結論,這一方面集中表述在《中西比較美學大綱》一書中,一方面也滲透在這本書的具體研究之中。

再論美是和諧目錄

在矛盾、衝突、激盪中追求着和諧
建國以來美學研究概觀
中國當代比較美學研究概觀
毛澤東的哲學精神及美學思想
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和美學、文藝學的方法論
現代自然科學方法和辯證思維
現代自然科學方法與美學研究
系統論原則與美學、文藝學的方法論
美學研究方法和主體辯證思維模式的建構
辯證思維方法與當代馬克思主義美學、文藝學
理論體系
美學是研究審美關係的科學——再論美學研究的對象
再論美是和諧
論美和藝術的三大歷史形態
美和崇高縱橫論
崇高·醜·荒誕——西方近、現代美學和藝術發展的三部曲
醜的現代主義藝術
古典和諧美與審美諸範疇
壯美與優美——論中國古典藝術美的兩種形態
一種被長期忽略的深層的“五四”精神——近代對立精神對古典和諧模式的否定
論現代對立統一的和諧美與藝術
中西美學範疇的邏輯發展
文藝美學的對象與範圍
評文藝的形象認識説——對一種文藝觀念的歷史考察
關於藝術作品內容的獨特性
什麼是藝術——第十屆國際美學會議述評
藝術和哲學的改造——第十屆國際美學大會簡介
關於第十三屆國際美學大會——赫爾辛基歸來談觀感
……
附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