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再結晶結構

鎖定
冷變形後的金屬再結晶退火所形成的晶體取向偏離隨機分佈的狀態。
中文名
再結晶結構
表達式
冷變形後的金屬再結晶退火所形成的
適用領域
金屬
應用學科
物理

再結晶結構注意事項

再結晶結構圖 再結晶結構圖
在退火過程中金屬要發生再結晶形核和核的長大過程,新生晶體的取向與變形基體中的晶體取向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再結晶完成後,材料中的晶體取向往往偏離了隨機分佈狀態,再結晶織構變形織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 

再結晶結構結構理論

關於再結晶結構的形成存在定向形核和定向長大兩種理論。定向形核理論認為,金屬塑性變形時,有許多晶塊的取向在形變過程中會流經某些空間取向,因而在這些位置上會殘留一些細小亞晶。退火時,由於回覆作用,這些亞晶會轉變成再結晶晶核併吞並變形基體而長大,最終形成再結晶織構。關於定向形核,有高能微區説和低能微區説。
前者認為再結晶晶核在晶格彎曲最大的區域形成,因退火時高能區易形核釋放能量。後者認為在能量最小的穩定區域內核優先形成。持這種理論的有伯格斯(w.G.Burgers)、迪拉莫爾(I.L.Dillamore)和哈欽森(w.B.Hutchinson)等。
定向長大理論認為,在變形基體內已存在各種取向的晶核,它們在退火過程中都可能長大。但是,只有當晶核與基體之間具有某種確定的取向關係時,它們之間的晶界才具有最大的遷移速度,晶核長大最快,從而形成再結晶織構。實驗表明,具有最大晶界遷移速度的晶核與基體之間的取向關係視金屬的晶體結構不同而不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