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再生段開銷

鎖定
再生段開銷簡稱RSOH,它負責管理再生段,在再生段的發端產生,並在再生段的末端終結,支持的主要功能有STM-N信號的性能監視、幀定位和OAM&P信息傳送。再生段針對整個幀,進行宏監控,管理和維護,複用段對具體複用的每個STM-1進行監控,管理,維護。 [1] 
中文名
再生段開銷
外文名
RSOH
負    責
管理再生段
功    能
性能監視、幀定位
定    義
綜合信息傳送網絡
學    科
計算機技術

再生段開銷定義

SDH是一種將復接、線路傳輸及交換功能融為一體、並由統一網管系統操作的綜合信息傳送網絡,是美國貝爾通信技術研究所提出來的同步光網絡(SONET)。國際電報電話諮詢委員會(CCITT)(現ITU-T)於1988年接受了SONET 概念並重新命名為SDH,使其成為不僅適用於光纖也適用於微波和衞星傳輸的通用技術體制。它可實現網絡有效管理、實時業務監控、動態網絡維護、不同廠商設備間的互通等多項功能。

再生段開銷功能

在再生段處理中,連接功能一般不用。路徑終端源功能接受適配參考點的信息(數據、時鐘、幀定位),將來自管理參考點的發送路徑蹤跡識別符寫人J0字節,同時寫幀定位字節A1,A2;計算擾碼後的數據,得到BIP_8校驗字節並置人下一幀擾碼前B1字節位置。路徑終端宿功能比較複雜,連接點送來的信息(數據、時鐘及服務層信號失效信息)進入路徑終端宿之後,首先進行解擾,提取路徑蹤跡識別符字節J0,與管理參考點的路徑識別信息比較,可監測路徑蹤跡識別符失配缺陷(dTTM),當檢測到路徑識別符失配缺陷或上游送來的服務信號失效信息SSF後,向下遊同時送出路徑失效信息TSF和告警指示信息AIS(全1碼信號);提取解擾後的B1字節,與計算上一幀得到的BIP_8相比較,得到誤碼性能監測信息;將缺陷原因和性能監測信息(缺陷指示、誤碼計數)送同步設備管理功能SEMF,這樣就完成了路徑終端宿的功能,呈現在適配點的信息是帶有淨荷數據、時鐘、幀定位信號的適配信息。
淨荷的適配功能因邏輯上較少涉及管理點信息而變得相對簡單在源端,由複用段連接點送來的特徵信息是帶有時鐘和幀定位指示的複用段數據信息,將這些數據適配進STM-N幀中相應的位置,或收到服務信號失效信息SSF後,向下遊路徑終端功能送告警指示信息AIS(此時不向上層複用段功能告警);數據通信通道DCC的適配就是在相應D1,D2,D3字節位置寫入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在輸入數據信息時,DCC適配是利用業務適配信息的時鐘和幀定位;公務字節(E1)適配是利用其特徵信息本身的時鐘和幀定位信息(OW_CI_CK,OW_CI_FS)進行;使用者通路(F1)的適配只利用本特徵信息時鐘。對於2.5G以上系統,要求具有帶內前向糾錯編碼FEC功能。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FEC透明傳輸通過再生段層,具有前向糾錯能力並帶有時鐘、幀定位指示的複用段特徵信息(MS_CI+FEC)或服務層信號失效信號SSF透明通過適配功能,若是服務層失效信息SSF輸入,則輸出告警信號;另一種是在再生段產生FEC並適配,即接收自管理參考點的FEC碼,根據相應參數,適配人STM-N幀相應位置,失效時同樣插入告警指示AIS,糾錯碼由管理參考點處FEC算法得到。 [2] 

再生段開銷性能事件

再生段開銷性能事件概述

再生段性能事件通過再生段開銷B1字節實現。B1字節採用8比特作為奇偶校驗誤碼不傳遞,在接收端終結,且無遠程概念。B 1誤碼在接收端進行檢測。

再生段開銷產生原因

B1誤碼的產生原因可分為外部原因、設備原因和人為原因。
(1)外部原因:光纖接頭不清潔或連接不正確;光纖性能劣化,損耗過高。
(2)設備原因:光板收發光模塊、時鐘板及時鐘質量不好。
(3)人為原因:在網管軟件中,在再生段插入的誤碼未解除。

再生段開銷設備影響

(1)零星小誤碼,規律性較強,每24小時有幾次或幾天一次或連續,平均每個誤碼秒1個BBE,該誤碼一般不產生低級別誤碼,對業務影響很小。
(2)大誤碼,規律性較強,每24小時有幾次或幾天一次,平均每個誤碼秒最少5個BBE,偶爾伴有瞬間幀失步告警(持續5~6s)和0FS計數。同時,產生B2、B3及V5的低級別誤碼,對所有的業務都有影響。尤其對電視業務會有短暫馬賽克或停幀,但對電話或數據業務,用户一般察覺不到。
(3)突發連續大誤碼,上報性能超值告警,幀失步告警,不可用時間開始,業務頻繁瞬斷。

再生段開銷處理方法

首先將本端線路側接口用光纖自環,適當調節光纖接頭的插入深度。若告警消失,則是由於光功率過強或過弱引起。過強則加入衰減;過弱則可清洗光纖,擰緊法蘭盤連接處或更換光發射功率強的光模塊。若是光板或時鐘板所致,更換相應單板即可。
如果是由於在網管軟件中進行了插入誤碼的維護操作導致,則在網管中刪除此維護操作並下發命令即可。 [3] 
參考資料
  • 1.    張新社, 於友成. 光網絡技術[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2012.
  • 2.    肖萍萍等編著.SDH原理與技術: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2002年03月
  • 3.    劉業輝,方水平主編.光傳輸系統(中興)組建 維護與管理: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