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冉克平

鎖定
冉克平,男,1978年出生於湖北枝江市,中共黨員,法學博士、博士後,三級教授。現任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已累計發表CSSCI期刊論文80餘篇,在《中國法學》、《清華法學》、《法學》、《現代法學》、《法律科學》、《法商研究》、《法學評論》、《比較法研究》、《政治與法律》、《當代法學》等法學類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法學文摘》等全文轉載約10次。出版著作6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4項,省部級基金3項。2017年3月榮獲 “第五屆湖北省優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 [1]  2020年度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學者。 [2]  入選教育部重大人才計劃青年學者(2022年)、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學者(2020年)。榮獲湖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律工作者、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榮譽。 [5] 
中文名
冉克平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8年1月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湖北省枝江市

冉克平學習經歷

1996.9—2000.7 重慶大學法學院 法學本科
2001.9—2004.6 武漢大學法學院 民商法碩士
2004.9—2007.6 武漢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博士
2009.9—2011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博士後
2013.9—2014.8 北京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冉克平工作經歷

2007.7—2010.10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講師
2010.11-2015.10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2015.11-2017.9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教授
2017.10-至今 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 

冉克平研究領域

民法總則、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與家事法等。

冉克平科研成果

(一)出版專著
1.《強制締約制度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約25萬字; [3] 
2.《產品責任理論與判例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約36萬字; [4] 
3.《物權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約35萬字; [4] 
4.《意思表示瑕疵:學説與判例》,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 
5.主編《中國民法典評註:婚姻家庭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年版; [5] 
6.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條文釋義》,王利明主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 [5] 
7.參編《民法典評註:合同編》,謝鴻飛、朱廣新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2020年版; [5] 
8.《夫妻團體法:法理與規範》,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 [5] 
9.《民法教程:總論•物權法》,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5] 
(二)學術論文 [5] 
CLSCI論文
1.“數字時代個人信用權的構造與規制”,載《中國法學》2023年第4期;
2.“數字時代企業信用權的結構與實現機制”,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23年第3期;
3.“《民法典》視域中離婚協議的夫妻財產給與條款”,載《當代法學》2021年第6期;
4.“《民法典》離婚救濟制度的體系化闡釋”,載《政法論叢》2021年第5期;
5.“論夫妻債務的清償與執行規則”,載《法學雜誌》2021年第8期;
6.“‘身份關係協議’準用《民法典》合同編的體系化釋論”,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21年第4期;
7.“論商事職務代理及其體系構造”,載《法商研究》2021年第1期;
8.“夫妻財產製度的雙重結構及其體系化釋論”,載《中國法學》2020年第6期;
9.“論意思自治在親屬身份行為中的表達及其維度”,載《比較法研究》2020年第6期;
10.“狹義無權代理人責任釋論”,載《現代法學》2020年第2期;
11.“論未登記不動產抵押合同的效力”,載《法律科學》2020年第1期;
12.“夫妻團體財產與個人財產的法理構造”,載《法制與社會發展》2019年第5期;
13.“民法典視野下‘本人沉默視為同意’規則的再造”,載《當代法學》2019年第4期;
14.“論偽造、盜竊代理權憑證實施法律行為的私法效果”,載《清華法學》2018年第6期;
15.“論夫妻共同債務的類型與清償——兼析法釋[2018]2號”,載《法學》2018年第6期;
16.“破產程序中讓與擔保權人的權利實現路徑”,載《東方法學》2018年第2期;
17.“夫妻之間給予不動產約定的效力及其救濟——兼析《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6條”,載《法學》2017年第11期;
18.“夫妻團體債務的認定及清償”,載《中國法學》2017年第5期;
19.“民法典總則意思表示瑕疵的體系構造——兼評《民法總則》相關規定”,載《當代法學》2017年第5期;
20.“‘惡意串通’與‘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在民法典總則中的構造——兼評《民法總則》之規定”,載《現代法學》2017 年第4期;
21.“真意保留與戲謔行為的反思與構建”,載《比較法研究》2016年第6期;
22.“論產品設計缺陷及其判定”,載《東方法學》2016年第2期;
23.“民法典總則視野下意思表示錯誤制度的構建”,載《法學》 2016年第2期;
24.“表見代理本人歸責性要件的反思與重構”,載《法律科學》 2016年第1期;
25.“物權私法保護方式的體系紛爭與調和”,載《現代法學》2015年第5期;
26.“顯失公平與乘人之危的現實困境與制度重構”,載《比較法研究》2015年第5期;
27.“論抵押不動產轉讓的法律效果——《物權法》第191條釋論”,載《當代法學》2015年第5期;
28.“肖像權上的財產利益及其救濟”,載《清華法學》2015年第4期;
29.“論機動車等特殊動產物權的變動——兼析法釋〔2012〕8號第10條的得與失”,載《法學評論》2015年第4期;
30.“民法典編纂視野中的第三人清償制度”,載《法商研究》2015年第2期;
31.“論冒名處分不動產的私法效果”,載《中國法學》2015年第1期;
32.“論《物權法》上的佔有恢復關係”,載《法學》2015年第1期;
33.“論私法上的合意及其判定”,載《現代法學》 2014年第5期;
34.“代理授權行為無因性的反思與建構”,載《比較法研究》2014年第5期;
35.“論借名實施法律行為的效果”,載《法學》2014年第2期;
36.“論違約解除後的責任承擔”,載《法律科學》2013年第5期;
37.“缺陷產品自身損失的救濟路徑”,載《法學》2013年第4期;
38.“論因第三人欺詐或脅迫而訂立合同的效力”,載《法學論壇》2012年第4期;
39.“論人格權法中的人身自由權”,載《法學》2012年第3期;
40.“論所有權受侵害的類型化及規範適用”,載《清華法學》2012年第2期;
41.“我國《物權法》第180條第2款的理解與適用”,載《法學》2010年第10期;
42.“論房屋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兼評最高人民法院《房屋租賃合同司法解釋》第21-24條”,載《法學評論》2010年第4期;
43.“論配偶權之侵權法保護”,載《法學論壇》2010年第4期;
44.“論未成年人受侵害的過失相抵”,載《法律科學》2010年第4期;
45.“論強制締約制度”,載《政治與法律》2009年第11期;
46.“一般人格權理論的反思與我國人格權立法”,載《法學》2009年第8期;
CSSCI論文 [5] 
1.“《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倫理、自治與強制”,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
2.“博弈論視角下個人信息同意規則的有效實現”,載《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3期;
3.“論公司利益的體系定位與私法救濟”,載《南大法學》2023年第1期;
4.“《民法典》立法目的條款之裁判檢討與功能定位”,載《東嶽論叢》2022年第4期;
5.“企業動產動態質押的體系化釋論”,載《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
6.“融資租賃回購擔保的法律邏輯與風險控制”,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2期;
7.“《民法典》中的國家利益表達及其效果”,載《社會科學戰線》2022年第3期;
8.“《民法典》發揮公法功能的法理邏輯與基本路徑——以《民法典》中行政主體規範為中心”,載《浙江學刊》2022年第1期;
9.“論《民法典》視野下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與利用”,載《社會科學輯刊》2021年第5期;
10.“《民法典》視域中不動產買受人的法律地位——以‘執行異議複議’的修改為中心”,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年第3期;
11.“債權讓與限制特約效力釋論”,載《河北法學》2021年第3期;
12.“論個人生物識別信息及其法律保護”,載《社會科學輯刊》2020年第6期;
13.“論《民法典》視閾中的佔有保護”,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5期;
14.“《民法典》視域下夫妻共有股權的單方處分與強制執行”,載《北方法學》2020年第5期;
15.“如何做好個人生物識別信息的保護與監管”,載《人民論壇》2020年第24期;
16.“民法典視野下婚姻登記瑕疵的困境及其路徑選擇”,載《河北法學》2020年第10期;
17.“論汽車經銷商的締約欺詐及懲罰性賠償”,載《廣東社會科學》2020年第2期;
18.“論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權的民事責任”,載《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
19.“論《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的體系、內容及其完善”,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
20.“論效力性強制規範與私法自治——兼析《民法總則》第153條第1款”,載《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21.“抵押權善意取得爭議問題研究”,載《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11期;
22.“論《民法總則》上的通謀虛偽表示”,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23.“論因‘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引起的夫妻共同債務”,載《江漢論壇》2018年第7期;
24.“論婚姻締結中的意思表示瑕疵及其效力”,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25.“民法上恢復原狀的規範意義”,載《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
26.“論公司對外擔保合同的效力——兼評《公司法》第149條第3款”,載《北方法學》2014年第2期;
27.“論夫妻之間的侵權損害賠償”,載《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28.“締約過失責任性質新論——以德國學説與判例的變遷為視角”,載《河北法學》2010年第2期;
29.“論公物的概念、權利屬性及其適用”,載《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
30.“論我國侵權責任法的保護範圍”,載《江西社會科學》2009年第8期;
31.“論‘公共利益’的概念及其民法上的價值——兼評《合同法》第52條之規定”,載《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冉克平課題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產品責任理論與判例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2013年,已完成。
2.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意思表示瑕疵:學説與規範》,課題第一負責人,2015年,已完成。
3.湖北省社科基金資助:《物權法總論:學説與判例》,課題第一負責人,2015年,已完成。
4.湖北省社科基金項目:《意思表示瑕疵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2016年,已完成。
5.國家社科基金一般資助:《夫妻團體行為的法理分析與規範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2017年,優秀結項。
6.最高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課題:《類案裁判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2019年,已完成。
7.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2021年,在研; [5] 

冉克平獎勵與榮譽

(一)所獲獎勵
1.《物權法總論》榮獲2016年佟柔民商法發展基金青年優秀研究成果獎;
2.《論冒名處分不動產的私法效果》榮獲2016年第十一屆中國法學家論壇二等獎;
4.《夫妻團體債務的認定及清償》榮獲2018年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三等獎;
5.“夫妻團體財產”(系列論文)榮獲2020年第十二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6.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夫妻團體行為的法理分析與規範研究》2020年以優秀等級結項;
7.“夫妻財產製度的雙重結構及其體系化釋論”榮獲第2022年十三屆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二)所獲榮譽
1.2017年第五屆湖北省十大優秀中青年法學工作者;
2.2020年武漢大學第三屆人文社會科學“優秀青年學”者;
3.在2020年初武漢抗擊新冠肺炎期間,作為首批武漢大學抗疫突擊隊員榮獲“積極貢獻”表彰; [5] 

冉克平學術與兼職

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理事
中國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理事
湖北省法學會婚姻家庭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湖北省法學會理事、民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5] 

冉克平教授課程

主要擔任本科生與研究生的民法總論、物權法與合同法等課程的教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