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冀中烈士陵園

鎖定
冀中烈士陵園,位於河北省河間市曙光西路,東臨京開路(106國道),北靠朔黃鐵路和滄保高速公路,佔地面積18500平方米,始建於1956年。 [3-4] 
冀中烈士陵園共載烈士2882名,展出的烈士事蹟、遺像和畫像有冀中八分區副司令員孔慶同,晉察冀邊區第五縱隊參謀長趙維民,解放戰爭中犧牲的359旅政治部主任劉亞生,抗美援朝中犧牲被中央軍委命名八勇士之一的李炳羣等革命先烈。 [5] 
2020年9月1日,冀中烈士陵園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 
中文名
冀中烈士陵園
地理位置
河北省河間市曙光西路
佔地面積
18500 m²
保護級別
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
門票價格
免費
批准單位
國務院

冀中烈士陵園歷史背景

冀中根據地處在平津、平漢、津浦路之間,是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平原抗日根據地。抗日戰爭期間,賀龍、聶榮臻、呂正操、楊成武等50餘名將領都曾率部在此與日軍進行英勇鬥爭,取得了輝煌戰績;民族英雄馬本齋的回民支隊創建於此;被譽為平原殲敵“模範戰鬥”的“齊會殲滅戰”發生於此。冀中根據地僅縣、團級以上烈士就有108名,包括冀中軍區第6軍分區司令員王先臣、第8軍分區司令員常德善、政委王遠音、副司令員孔慶同等著名烈士。毛澤東主席評價冀中根據地為“堅持平原游擊戰爭的模範,堅持人民武裝鬥爭的模範”。 [4] 

冀中烈士陵園歷史沿革

1956年,始建陵園,時稱河間市烈士陵園。
1993年6月,擴建並更名為冀中烈士陵園,建有冀中革命烈士紀念館、革命烈士紀念碑、260座有名烈士墓和鐫刻着2921位烈士英名的烈士英名牆。
1999年4月,紀念館正式開館。原冀中軍區司令員孫毅為紀念館題寫館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為紀念館和陵園題詞。
2015年,冀中烈士陵園新建了695平方米烈士紀念廣場1座,增加冀中革命區著名抗戰人物雕像6座,並對烈士墓區及部分園內道路重新規劃、綠化。 [2-4] 

冀中烈士陵園主要建築

  • 正門廣場
冀中烈士陵園採用仿古圍牆和蘑菇石門柱,廣場面積1500平方米,能容納上千人開展活動,廣場兩側栽有翠柏,南端是紅白相兼石材建築的無名烈士墓。在紀念館與無名烈士墓之間的中軸線上,巍然矗立着高11米花崗岩飾面的冀中革命烈士紀念碑。 [3] 
  • 紀念館
革命烈士紀念館佔地500平方米,展廳內各種實物、照片110餘件,收集翻拍著名烈士墓、碑、亭照片100多張,撰寫著名烈士小傳50份,製作著名烈士生平展牌50幅。擴放冀中革命鬥爭歷史的圖片111幅。核定縣團級職務的烈士98名,區營級職務烈士156名,館內豎立冀中革命烈士英名錄碑10通,完成了254名區營級以上革命烈士英名的鐫刻和冀中八分區司令員常德善烈士雕像的落成。燈光、音響設施齊全。園內栽培花木7000餘株,鋪植草坪600平方米。 [3] 

冀中烈士陵園紀念人物

冀中烈士陵園共載烈士2882名,展出的烈士事蹟、遺像和畫像有冀中八分區副司令員孔慶同,回民縱隊司令員馬本齋及其英雄的母親——馬母,晉察冀邊區第五縱隊參謀長趙維民,縣委書記郭庭芝,解放戰爭中犧牲的359旅政治部主任劉亞生,抗美援朝中犧牲被中央軍委命名八勇士之一的李炳羣等革命先烈。 [5] 

冀中烈士陵園文物價值

冀中烈士陵園對於廣大青少年牢記歷史,緬懷先烈,激發愛國主義熱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3] 
冀中烈士陵園自1999年4月5日紀念館開館以來,共接待參觀瞻仰的各界人士21萬多人次,其中青少年學生12萬餘人。曾經在冀中戰鬥、工作過的革命老前輩也專程從北京、天津等地前來參觀瞻仰。外國友人新西蘭作家瑞爾女士也來此參觀瞻仰。原冀中軍區創始人孟慶山之子孟通、賀龍元帥之女賀曉明先後專程前來參觀瞻仰並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讚賞。起到了褒揚烈士,教育後人的目的,成為革命傳統教育的大課堂。 [3] 
冀中抗戰是中國乃至全世界不可磨滅的歷史記憶,也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共同樹立的歷史豐碑,是中國人民抵禦外侮、爭取中華民族獨立的歷史見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冀中烈士陵園的建成,對緬懷為國捐軀的英烈,加強愛國主義和國防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凝聚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力量,有着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6] 

冀中烈士陵園保護措施

冀中烈士陵園是滄州市“國防教育基地”、滄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和河北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3] 
2011年,冀中烈士陵園被公佈為河北省國防教育基地。 [4] 
2014年10月23日,河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冀中烈士陵園為省級烈士紀念設施。 [6] 
2020年9月1日,冀中烈士陵園入選第三批國家級抗戰紀念設施、遺址名錄 [1] 

冀中烈士陵園旅遊信息

地址:河北省河間市曙光西路
交通:出租車
自駕:沿京開大街到曙光十字路口,西行800米路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