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其不善者而改之

鎖定
其不善者而改之出自《論語‧述而》,原句為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品名稱
其不善者而改之
作    者
孔子弟子
創作年代
春秋戰國
作品出處
《論語‧述而》

目錄

其不善者而改之簡介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方法)
出自
《論語‧述而》
初一(魯教版)第6課
初一(人教版)第10課
全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釋
焉:是兼詞“於之、於此”的意思,這可理解為“在其中”。
三:文言文中泛指。多人。
其:代“他們”。
善者:好的方面,優點
從:追隨、跟從。[1],
孔子説:“幾個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值得效法的人。應當選擇他們的優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
《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衞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哪裏學的?子貢回答説,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説“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
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説:“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子貢對孔子説,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孔子説:“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論語·公冶長》)
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眾人皆知“孔子之謂集大成”(《孟子.萬章下》),然據史書記載,“孔子少孤”(《禮記.檀公上》)而“貧且賤”(《史記.孔子世家》),按當時的家境和禮制,孔子雖“十有五而志於學”(《為政》),但他是不大可能進入當時的諸侯官學接受正規高等教育的。那麼孔子“金聲玉振”的思想與學識從何而來呢?
子貢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子張》)孔子本人進一步闡釋了“焉學”的途徑和方法:“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善學者學無常師,然時時處處有師。善者正面為師,不善者反面為師,洽聞強記,博物不窮,擇不善而去,擇其善而從。
孔子曾向當時聲望顯赫的郯子、萇子、師襄、老聃等人正式拜師學過官制、樂、琴術、禮等。對於“大德不官,大道不器”的田野山林之隱士,比如楚人接輿、荷丈人、長沮與桀溺,孔子也能慧眼識人不恥下問,或遣學生執禮問訊,或自己親臨請益。他還坦承“吾不如老農”和“吾不如老圃”(《子路》),謂“吾有知乎哉,無知也”(《子罕》)。“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任何人都不可能萬事通達。高山之所以雄偉綿延,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小塊石;大海之所以廣闊無邊,是因為它彙集了一點一滴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要敏而好學,見賢思齊。
從善或許可以如流,而見“不賢”“不善”又該如何“自省”“改之”呢?孟子説,“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諸己”。意思是説,我愛別人而別人不親近我,應反問自己的仁愛之心夠不夠;我管理別人而未能管理好,應反問自己的知識能力夠不夠;我禮貌地對待人而得不到迴應,要反問自己態度夠不夠恭敬;任何行為得不到預期效果,都應反躬自問,好好檢查自己。荀子也説,“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不善在身,緇然必以自惡也”。對不好的品行,一定要憂懼地加以自我反省;如果不好的品行在身,一定要像被玷污一樣厭惡它。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老子》二十七章)。在當今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更應該稟承“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理念,“無一事不學,

其不善者而改之簡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受到後代知識分子的極力讚賞。他虛心向別人學習的精神十分可貴,但更可貴的是,他不僅要以善者為師,而且以不善者為師,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這段話,對於指導我們處事待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都是有益的。
孔子提出對自己所不知的東西,應該多聞、多見,努力學習,反對那種本來什麼都不懂,卻在那裏憑空創造的做法。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同時也要求他的學生這樣去做。
“擇其善者而從之”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

其不善者而改之作者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孔丘(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排行老二,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據有關記載,孔子出生於魯國陬邑昌平鄉(今山東省曲阜市東南的南辛鎮魯源村);孔子逝世時,享年73歲,葬於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載於語錄體散文集《論語》及先秦和秦漢保存下的《史記·孔子世家》。儒教殷王室的後裔,武王滅殷後,封殷宗室微子啓於宋,其遠祖遂成為宋國貴族,孔子出生於魯國,地位亦由公卿下降而為士。孔子十五歲即“志於學”,學無常師,尤其留意於周代的禮儀制度,以恢復周初的“德政”為自己的理想,並很早便以博學知禮而名聞遐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