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廚

鎖定
兵廚,漢語詞語,拼音是bīng chú,代稱儲存好酒的地方。典故名,典出《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阮籍》。三國魏阮籍聞步兵校尉廚貯美酒數百斛,營人善釀,乃求為校尉。
中文名
兵廚
拼    音
bīng chú
注    音
ㄅㄧㄥ ㄔㄨˊ
解    釋
代稱儲存好酒的地方

目錄

兵廚釋義

三國魏阮籍聞步兵校尉廚貯美酒數百斛,營人善釀,乃求為校尉。後因以“兵廚”代稱儲存好酒的地方。 [1] 

兵廚出處

宋 蘇轍 《戲作家釀》詩之一:“嗣宗尚出仕,兵廚可常到。”
宋 呂頤浩 《與程晉道書》:“自到此,每月釀四五斗,雖氣味濃香不逮兵廚,自有野醪真趣。”
宋 劉克莊 《木蘭花慢·趙叟生日》詞之六:“欲舉一杯壽酒,卻愁破費兵廚。”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太守 王元邃 以白酒之和者紅酒之勁者,手自劑量,合而為一,殺以白灰一刀圭,風韻頓奇,索餘作詩,餘為長句雲:‘小槽真珠太森嚴,兵廚玉友專甘醇。’
毛滂西江月·次韻孫使君賞花見寄,時僕武康待次》:花下春藏五馬,松間風落雙鳧。兵廚玉帳卷酃湖。人醉碧雲欲暮。 [2] 
王之道千秋歲·張文伯生日》:曉霜初肅。秋色團芳菊。榴轉紫,柑猶綠。昨朝吹帽會,未快登臨目。須信道,兵廚準擬三千斛。
金 元好問 《月觀追和鄧州相公席上韻》:“綠泛兵廚酒,紅依幕府蓮。” [1] 

兵廚典故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王粲傳·阮籍》
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行己寡慾,以莊周為模則。官至步兵校尉。南朝宋·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曰:“籍曠達不羈,不拘禮俗。性至孝,居喪雖不率常檢,而毀幾至滅性。兗州刺史王昶請與相見,終日不得與言,昶歎賞之,自以不能測也。太尉蔣濟聞而闢之,後為尚書郎、曹爽參軍,以疾歸田裏。歲餘,爽誅,太傅及大將軍乃以為從事中郎。後朝論以其名高,欲顯崇之,籍以世多故,祿仕而已,聞步兵校尉缺,廚多美酒,營人善釀酒,求為校尉,遂縱酒昏酣,遺落世事。” [1] 
世説新語箋疏》下捲上《任誕》
步兵校尉缺,廚中有貯酒數百斛,阮籍乃求為步兵校尉。注引《文士傳》曰:“籍放誕有傲世情,不樂仕宦。晉文帝親愛籍,恆與談戲,任其所欲,不迫以職事。籍常從容曰:‘平生曾遊東平,樂其土風,願得為東平太守。’文帝説,從其意。籍便騎驢徑到郡,皆壞府舍諸壁障,使內外相望,然後教令清寧。十餘日,便復騎驢去。後聞步兵廚中有酒三百石,忻然求為校尉。於是入府舍,與劉伶酣飲。”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