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鎖定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是一則漢語成語,拼音是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出自元·無名氏《大戰邳彤》。 [1]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是兵來了用將抵擋,水來了用土掩住。比喻根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決定對策。通常獨立成句使用。 [2] 
中文名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拼    音
bīng lái jiàng dǎng,shuǐ lái tǔ yǎn
出    處
《大戰邳彤》
用    法
獨立成句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出處

元·無名氏《大戰邳彤》:“主公,便好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1] 
後人據此總結出成語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1]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故事

由於宋徽宗腐敗無能,崇道迷教,荒於朝政,導致宋室王朝日漸勢微。正在這時,遼朝統治下的女真族,開始逐漸崛起。公元1115年,女真貴族首領阿骨打(完顏旻)在混同江邊,建立起女真奴隸制國家,國號金。金國建立後,立即向遼朝進攻。公元1125年,金兵攻滅遼國。
金朝在滅遼以後,調集兵馬南下侵宋。一路由粘罕率領,進取太原,一路由斡離不率領,進取燕京,太原、燕京的宋朝守將或繳械投降或棄械而逃均淪陷,汴京危急。
整天沉湎於“太平娛樂”中的宋徽宗聞訊驚恐萬分,束手無策,最後竟想棄國南逃。給事中吳敏聽到這個消息,連忙上奏,陳述撤退的弊端,並推薦太常少卿李綱出來主持抗金大事。
李綱字伯紀,原為福建邵武人,從他祖父起,遷居無錫。對於徽宗皇帝,李綱早已不抱任何希望,當徽宗召見他時,他寫了一-紙血書呈給了徽宗。血書上寫的是要求徽宗禪位於太子。
徽宗閲畢,甚為感動,審時度勢已無力迴天,再不禪位太子只能遭天下人唾罵,自身安全也難有保障。於是,他宣佈禪位給太子趙恆,趙恆繼位,史稱宋欽宗。
欽宗即位後,朝野官民紛紛起來揭露蔡京、童貫的罪行,迫於壓力,欽宗不得不將蔡京等奸臣流放,命李綱為兵部侍郎,親征行營使,吳敏知樞密院事,親征行營副使,共持抗金大局。
但是朝廷中,以宰相白時中、李邦彥為代表的投降派依然活躍。白時中、李邦彥建議欽宗棄城逃跑。李綱大怒,對欽宗説:“陛下如今是一國之主,道君皇帝把國家交給您管,您要走了,朝廷誰來做主。”
欽宗無言以對,過了好久才説道:“如今該怎麼做才好?”
李綱上前一步,堅定地説:“為今日計,莫若整頓兵馬,激勵將士,號召城內百姓,軍民同心協力,死守城池,等待其他地方的援軍到來。”
欽宗見李綱抗敵意志堅決,便任命李綱為右丞相、東京留守,領兵守城,自己籌劃着逃跑。李綱聽完堅決反對,再三向欽宗説明,君主坐鎮京城的作用,並用歷史上的故事向他陳述皇帝逃離京都的禍害。
欽宗聽李綱講得懇切,稍有回心轉意。但數日之後,他又改變主意。那天天色剛明,東華門外車馬喧譁,人們緊張地跑來跑去。御駕已然備好。欽宗一夜未眠,無精打采地從宮中走出,後面跟着一大羣隨從,欽宗正準備登車,李綱聞訊,急步趕來,跪在欽宗跟前,請求欽宗留下抗金。
此時,禁衞軍將士也反對撤離京城,因為他們的家人都還留在京城。
欽宗見此陣勢,只得把中宮皇家親屬召回京都,停止出走。李綱傳旨,慰勉三軍。李綱、吳敏宣佈,決定固守。李綱大聲説:“皇帝旨意已定,誰敢再言離京,斬!”將士們感激涕零,都拜伏在地,三呼萬歲。
欽宗罷免了白時中,用李邦彥為太宰,張邦昌為少宰。並讓李綱自行決定用兵事宜,不必事事奏稟皇帝。
李綱調度兵馬,防範敵軍。京城四壁,用百步兵法防備,每壁用正兵12000人,編馬步軍前後左右四萬人,中軍8000人,分置將官統領,派前軍守護城外的糧倉,並裝備大量守城器械。
三日之內,防範佈局匆匆佈置完畢,斡離不已率金兵到達東京城下,一支金兵乘着幾十只小船,沿河而下,進攻宣澤門。李綱以敢死隊2000人,佈列城下,用長鈎搭住敵船,投石攻打。並投放木權於河中,搬運蔡京家的山石,堵塞門道,敵船被堵住去路,宋兵趁機斬殺金兵百餘人。到了夜間,李綱又命兵士縋城而下,殺入金營,斬殺敵人頭目十餘人,兵士百餘人。
到了天明時分,金兵已數次敗陣,李綱正向欽宗報告軍情,忽傳金兵又攻北城的通天門和景陽門。李綱立即率神弓手一千多人,前去馳援。到達通天門時,敵兵正用雲梯爬城,李綱命神弓手,奔上城頭,一齊開弓,敵人一個個應弦而倒,守城將士士氣大振,爭以磚石,榴木向金兵砸去,敵人被砸死的、射死的無數,停止了登城。
金兵又轉攻陳橋門、衞州門,結果均被李綱領兵擊退。京城終於得保。 [3]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寓意

狹路相逢勇者勝,在金兵進犯的時候,李綱和吳敏採取了堅決抗戰的策略,反對投降,積極組織人員防禦,終於擊退敵軍。 [3]  説明面臨狀況時,所應該採取的具體對策並付諸行動,如此,方可確保立於不敗之地。無論什麼事情,都要有思想準備,以防患於未然。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説“不打無準備之仗”。 [4]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運用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成語用法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思是兵來了用將抵擋,水來了用土掩住。比喻根據具體情況,實事求是決定對策。通常獨立成句使用。 [2]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運用示例

(元)高文秀《澠池會》楔子:“自古道兵來將迎,水來土堰,他若領兵前來,俺這裏領兵與他交鋒。” [2] 
(明)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四十九回:“西門慶道:‘常言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事到其間,道在人為,少不的你我打點禮物,早差人上東京,央給老爺那裏去。’” [2] 
參考資料
  • 1.    田衝,趙羽等主編. 中華成語全功能詞典[M]. 延吉:延邊人民出版社, 1998.08:72
  • 2.    程志強編著. 中華成語大詞典[M].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3.09:469
  • 3.    秦泉主編. 中華智謀大全 珍藏本[M]. 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2011.12:314
  • 4.    李子丹著. 成語詩歌全集 上[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17.08: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