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聚焦顯微鏡

鎖定
共焦顯微術的概念最早由M. Minsky在20世紀50年代提出。M. Minsky在哈佛大學做研究期間,於1957年對載物台掃描共焦光學顯微鏡申報了美國國家專利。在此成像系統中,採用點光源照明樣品,而攜帶樣品信息的光被點探測器收集,最後利用橫向和軸向掃描技術獲得整個樣品的三維信息 [1] 
中文名
共聚焦顯微鏡 [1] 
涉及領域
醫學、動植物科研、細菌 [2] 
簡    稱
CLSM [2] 
提出者
M. Minsky [1] 

共聚焦顯微鏡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

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鏡(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 [2]  是近十多年研製成的高光敏度、高分辨率的新型儀器。它以激光為光源,由共聚焦成像掃描系統、電子光學系統和微機圖像分析系統組成。光束經聚焦後落在樣品(組織厚片或細胞)不同深度的微小一點,並作移動掃描,通過電信號彩色顯像,可使樣品內任何一點的反射光形成的圖像,都被準確地接收下來併產生信號,傳遞到彩色顯示器上,再連接微機圖像分析系統進行分析處理 [2] 

共聚焦顯微鏡基本原理

共聚焦顯微鏡的工作原理 [3] 
共聚焦系統的光源為離子激光器或HeNe激光器,光源發出的激光束通過照明針孔後成為點光源P。點光源P通過分束器進入高數值孔徑顯微物鏡的成像系統成像後,在部分透明的被測樣品內形成像點P。從像點P發出的散射光及反射光(波長為λ1)和其他熒光(波長λf1),反方向經過物鏡和分光鏡後,入射到單點探測器。單點探測器由探測器和放置在探測器前的針孔組成,它可以減少探測器的有效面積。探測器一般使用的是光電倍增管雪崩光電二極管,探測器接收到的電信號最後由計算機進行處理 [3] 
①如果激光束聚焦點的直徑小於針孔的直徑,則P處的針孔可以去掉 [3] 
②有些材料能自發熒光,有些材料則需要用合適的染料上色 [3] 

共聚焦顯微鏡共聚焦顯微鏡分類

根據共聚焦點相對於標本的移動方式,目前共聚焦顯微鏡可分為3種 [4] 
其中最簡單的是在透鏡系統的光軸上固定住一個射限制點,控制其不發生術射,同時移動標本(標本掃描)( Brakenhoff, et al.,1989) [4] 
另一類是多點掃描型,弧形燈發出的光東經一個轉動孔板精細定位,平行地進行掃描和檢測( Egger and Petran,1967; Xiao and Kino,1987),也就是轉盤共聚焦顯微鏡(spinning-disk confocal microscope [7]  ) [4] 
最為常見的類型是單點掃描,即通過移動反射鏡或使用聲光偏轉儀使激光通過光柵進行偏轉( Carlsen, etal, 1985) [4] 

共聚焦顯微鏡相關應用

全內反射術原理圖 全內反射術原理圖 [5]

共聚焦顯微鏡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技術

共聚焦激光掃描顯微技術{ 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y) [6] 
一般熒光顯微鏡對於薄樣品可獲得清晰的圖像,但當樣品較厚時,物平面之外的熒光分子也會被激發,而這些光在像平面上是彌散的,因而干擾成像質量。20世紀50年代, Minsky發明了共聚焦顯微成像方法,但直到20世紀70年代,激光光源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才使共聚焦技術真正得以實現。共聚焦的含義就是將聚焦平面以外的成像信息過濾,使其不在最終的成像結果中顯示,首先將光線聚焦於一點或一線,然後對所要觀察的平面進行掃描,焦平面以外的光線通過檢測針孔隔離 [6] 
參考資料
  • 1.    王成編著,生物醫學光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17.02,第269頁
  • 2.    楊倩主編,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 中英文對照數字化教材 第2版 動物醫學 動物科學及淡水養殖專業用,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8.06,第9頁
  • 3.    (德)阿克塞爾多·涅斯(Axel Donges)著,激光測量技術 原理與應用,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06,第282頁
  • 4.    郭振編著,細胞生物學實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2.07,第16頁
  • 5.    陳宜張著,突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1,第672頁
  • 6.    阮迪雲主編,神經生物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8.10,第448頁
  • 7.    —權威的術語知識服務平台  .術語在線[引用日期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