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棲現象

鎖定
共棲現象是指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對一方有利,對另一方也無害,或者對雙方都有利,兩者分開以後都能夠獨立生活。例如,有些附生植物附着在大樹上,藉以得到充足的光照,但是並不吸收大樹體內的營養。海葵常常固着在寄居蟹的外殼上,海葵靠刺細胞防禦敵害,能對寄居蟹間接地起到保護作用而寄居蟹到處爬動,可以使海葵得到更多的食物,但是,它們分開以後仍能獨立生活。
中文名
共棲現象
拼    音
gòng xī xiàn xiàng
事    例
犀牛和犀牛鳥共棲

目錄

共棲現象事例

生物共棲
生物共棲(3張)
1.犀牛和犀牛鳥共棲; [1] 
2.鱷魚和燕千鳥共棲;
3.百舌鳥和金黃鼠共棲;
4.海葵和玻璃蝦共棲;
5.魚兒和清潔蝦共棲;
小丑魚與海葵共棲 小丑魚與海葵共棲
6.文鳥和野蜂共棲 ;
7、益蟻與蟻棲樹;
8、鼯鼠與金釵石斛
9、野山羊與火雞;
10、小丑魚與海葵共棲;
11、海葵和寄居蟹共棲;
12、水牛與白鷺共棲;
13、褐背地鴉與老鼠或兔子共棲;
14、海鱔與隆頭魚共棲;
15、隱魚與海蔘共棲;

共棲現象詳細舉例

共棲現象陸地

9.野山羊在離火雞不遠的地方休息,火雞為野山羊充當着警衞員的角色。冬天大雪封山絕糧的時候,野山羊用蹄子刨開埋在雪地裏的草吃,火雞也趁此時與野山羊一同進餐;

共棲現象海洋

10.有一些熱帶珊瑚魚類和海葵生活在一起。它們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雙方都得到好處。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雙鋸魚,體長僅為3-5釐米,經常生活在海葵的體腔內。雙鋸魚對海葵觸覺上的刺絲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損傷。海葵通常一接觸到任何動物,其觸手會立即收縮,而把動物包圍在許多觸手中央,並分泌毒液將捕獲物麻痹,併吞食之。而雙鋸魚能自由出入於海葵的體腔中,遊動於觸手之間。雙鋸魚由於具有美麗鮮豔的體色,能引起任何兇猛魚類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體腔內。兇猛魚類追到海葵的觸手範圍內時,就會被海葵捕捉住,並很快被麻痹,從而被海葵吞入腹中,於是海葵和它的共棲者雙鋸魚可以分而食之;
12.寄居蟹海葵是一對合作互助的共棲夥伴。寄居蟹的頭胸甲較窄,不 能把自己柔軟的腹部包住。為了保護自己,它只能鑽到軟體動物的空殼裏 去,把頭甲和一對大螯露在外面,並伸出前面兩對細長的步足來爬行。 當寄居蟹安家之後,便立即開始去找個看守的門衞。當它找到一種合 適的海葵之後,便用螯小心翼翼地把它從附着體上取下來,安放在螺殼的 入口處,為自己看守家門。 海葵是最稱職的門衞。它用有毒的觸手去蜇那些敢來靠近它們的所有 動物,保護寄居蟹。而寄居蟹則揹着行動困難的海葵,四出覓食,有福同 享。 不能遊動的海葵把它的盟友當作交通工具,這種形式的共生稱作運動 共生。它在寄居蟹身上能有更多的捕食機會,同時還能夠更快地更換"肚 子"裏的水。因為海葵如同珊瑚一樣,不能移動,它們很容易被細砂、生 物殘骸和自身的排泄物所埋沒,它需要有流動的活水。 隨着寄居蟹的不斷長大,原來的"舊居"太狹窄時,就去另找一個更 大的"住宅",同樣鑽到裏面去。當它搬進新居時,總不忘了把自己的夥 伴一起搬來,重新開始共同生活。就這樣,它們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13.性情兇猛的鯊魚,一般在海洋中上層活動,它一口能吞下成羣的小魚, 還能咬死和吃掉比它大的魚或其他動物,真可謂是"海上魔王"。奇怪的 是,它卻從不吞食和它形影不離的小伴侶--導向魚。嚮導魚能在鯊魚周 圍游來游去,既敏捷又快速,一點兒也不怕鯊魚。 嚮導魚長僅30釐米左右,青背白肚,兩側有黑色的縱帶。它和鯊魚關 系十分友好,每當鯊魚出征巡獵時,它們就緊隨其後,彷彿像護駕的衞隊 一樣,準確地模仿它的一舉一動。有時,嚮導魚也游到前面去偵察情況, 但會很快地回到自己的原位,可以説是寸步不離。鯊魚從不傷害自己的小 夥伴,還把吃剩的食物賞賜給它們。遇到危險時,還允許它們躲到自己的 嘴裏。 有人認為,嚮導魚護衞鯊魚左右是在幫助這個異種夥伴尋找獵物,因為鯊魚的視力不佳。但有人證實鯊魚的其他感覺器官很完善,所以認 為嚮導魚的主要職責可能是給鯊魚的皮膚打掃衞生。而嚮導魚則憑藉着朋友的威風來保護自己,並得到一定的食物保障;
14..鮣魚(Echeneis naucrates)用其背鰭演化成的吸盤吸附在大型魚類的體表被帶到各處,覓食時暫時離開。這對鮣魚有利,對大魚無利也無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