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共和國糧食報告

鎖定
《共和國糧食報告》是陳啓文創作的報告文學,2009年9月首次出版。
該書是一部政論性長篇報告文學,糧食被置於天、地、人、時交織的立體系統,作者採取在時空中多重穿插的方式,以充滿激情又富於理性的敍述,力圖讓中國糧食的歷史、現狀和未來從不同的側面呈現出來。作品恪守歷史唯物主義和實事求是的原則,紀錄輝煌,也不刻意迴避歷史的曲折,客觀公正地書寫公共記憶,力圖為共和國六十年來的糧食之路留下一部有血有肉的形象史。 [5] 
作品名稱
共和國糧食報告
作    者
陳啓文著
創作年代
當代
文學體裁
報告文學
出版時間
2009年9月
字    數
553千字

共和國糧食報告內容簡介

《共和國糧食報告》遵循共和國糧食發展的史實、現實,努力探尋事件背後的真相和規律,展示了一條曲折輝煌的糧食之路,是共和國60年糧食歷史和現實的真實寫照。作品採取“歷史大背景、大框架和個體生命的生存細節”交錯穿插的方式,表現了60年來關於土地、糧食與民生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 [2] 

共和國糧食報告作品目錄

引子 人間食糧
第一章 以“暴風驟雨”為背景
第二章 流金歲月
第三章 問蒼茫大地

中國土改文化第一村
從南下到開國大土改
終於有了自己的田啦
有了土地,也不是就有了一切
流金歲月的黃金法則
越邁越快的步伐
神話的誕生
失重的土地
別夢依稀咒逝川
問蒼茫大地
正義與良知的實錄
叫一聲農民太沉重
第四章 復甦的田野
第五章 最後的底線
第六章 上善若水
第七章 小崗村話語
天理與真理
為了聽到人民的聲音
日子裏的日子
最後的底線
大寨,中國農民的最後一機旗幟
上善若水
太平口,那一座塔式方形碑
問渠哪得清如許
去小崗村的路有多遠
沉淪與覺醒
到秋天來看收成
小崗村話語
小崗之路,還能走多遠
第八章 北大荒的太陽
第九章 當代神農與東方神稻
第十章 誰在養活中國
第十一章 吃飯比上天重要
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把南泥灣搬到北大荒
北大荒啊,北大荒
北大荒的太陽
袁隆平的那雙眼睛
謝華安的那雙腳
劉文炳的那雙手
一滴露水養活一兜草
走進□□□的種糧大户
一個種糧大户的十萬畝夢想
吃飯比上天重要
天下大命
誰主沉浮
瓶頸中的突圍
第十二章 跨越時空的透視
後記 [4] 
地球人都懂得的道理
東莞:非推廣模式
跨越時空的透視

共和國糧食報告創作背景

《共和國糧食報告》雖為史志寫作,但它不是書齋文抄,而是作者用雙腳走出來的踏實文字。作者採訪歷時半年,廣及20多個省的主要產糧區。 [1] 

共和國糧食報告作品鑑賞

共和國糧食報告主題思想

糧食是作品的核心,但主體是人。作品以大量篇幅敍寫了一個個為民眾吃飯,為國家糧食安全而流血流汗、含冤受屈,付出青春年華甚至付出生命的人物的命運。這些人物中有國家領導人,有中低層幹部張樹蕃、沈浩,有普通農民嚴俊昌、種糧專業户李國慶、種糧大户周翼,有誓讓“北大荒”變為“北大倉”的兵團老戰士李茂貴、郝光濃等,還有種糧科學家袁隆平、謝華安等。這些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使讀者感動於他們挺立於中國糧食之路上筆直的脊樑,感動於作品的藝術魅力以及作家的仁厚與憂思。
這種憂思是建立在作者對共和國糧食之路的考察與思考上的,顯示了現實性、思想性與文學性。為了“這一太沉重的主題”,作者跑了20多個省、自治區,走訪了八大商品糧基地,捕捉到許多細節。這些來自一線的細節,讓讀者看到中國糧食生產的真正英雄是一個個普通大眾,糧食發展的多種可能性始終在農民手中。他們就像一個個“一靠大包乾、二靠種糧的”坦渡村農民李國慶,“是他們以廉價的方式出賣了他們的餘糧,在養活中國”,中國糧食的90%還在靠着像李國慶這樣“直截和乾脆”的普通農民。
正是北大荒水稻之父徐一戎“總是低垂着頭”的細節,讓讀者懂得如何感恩,因為“北大荒依然無怨無悔地以他們的奉獻和犧牲精神來表達他們對國家的全部忠誠。”今天的北大荒,依然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共和國只要出現糧食緊缺,北大荒就會迅速地調出數以百億斤糧食以滿足國民的需求。正是袁隆平“那雙眼睛”,謝華安“那雙腳”,劉文炳“那雙手”這樣富於感染力的細節,讓讀者的焦慮得到了釋放。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自信地坦言:“中國水稻研究遠遠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困擾中國幾千年的糧食問題基本破解,中國生產的糧食完全能夠養活自己。”這些細節的捕捉與描寫,既展現了人物無私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也增添了這部報告文學獨特的文學性。 [2] 

共和國糧食報告藝術特色

《共和國糧食報告》既具有厚重的歷史意味,又不乏重大的現實意義,是一部真正的史志報告文學。作品寫作的直接觸發來自於當下現實的嚴峻存在。“一場半個多世紀以來的全球糧食危機,如同無聲的海嘯,已經波及世界上七十多個國家”,“這樣的背景,這樣的氣氛”,激活了陳啓文的社會責任感,又立定了作品採寫的基調。作者將作品的寫作,設定為“是一次用糧食記錄生命的歷程,也是用糧食回溯歷史的歷程”。
作者從現實進入歷史,又從歷史輾轉到現實,歷史與現實交織關聯形成一個敍事的有機體。引子《人間食量》,是濃縮版的中國糧食大歷史,“糧食,不是附加給生活的任何寓意;飢餓,一個民族五千年不愈的傷口”,概括了歷史之重。對於當代中國糧食史的提取,作者是很智慧的。糧食在作品中是敍事的“扭結點”,實際是寫與糧食關聯的土地上的那些事,包括農村、農業和農民。陳啓文選取構成當代糧食史的關鍵段落,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災害、學大寨、治淮修渠、袁隆平雜交水稻等,以及其間的歷史主體人物,再現了共和國糧食史的演進。作者以史立體,以事構架,以人為本的敍事設計,使作品具有了豐富的歷史容量。
大範圍的實地調查和對親歷者的口述實錄,不僅使作者能夠獲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而且通過作者的某種親驗感受,可以進入並且呈現過往的歷史現場,真切地抒寫歷史的多種聲部。如第七章《小崗村話語》。小崗村在共和國糧食史上是個重要的站點。作者通過四天的採訪,以口述實錄再現當時冒險分田承包的歷史細節,又以人物以及小崗村當下現實的敍寫,反映了改革不進則退的歷史規律。此外由深入採訪所還原出的某種歷史氣場,也會激活靜態的歷史檔案、文獻資料,使材料的運用得到優化。“萬里無法給予農民什麼,這些農民卻把熱騰騰的炒花生一把一把塞到他的兜裏。這哪裏像是面對一個省委書記啊,這就像在送別一個遠行的親人。”“他把小崗人塞給他的炒花生帶到了省常委會上,嚐嚐,嚐嚐!”這種帶有特殊的歷史體温和歷史況味的細節,成為作品牽引讀者的重要看點。
陳啓文多種文體寫作的優長在作品中得到了發揮。如對小説的人物要素進行遷移,作者重視與敍事主線關聯的人物敍寫。尤其顯見的是作品的散文化。 [1] 

共和國糧食報告作者簡介

陳啓文,男,1962年6月出生於湖南臨湘縣,大學畢業。先後供職於教育、文化、出版等部門。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國家一級作家。1993年夏天辭職,現為自由寫作者、自由思想者。1982年開始發表作品,已在《十月》《花城》《山花》《芙蓉》《中國作家》《人民文學》《青年文學》等文學期刊發表小説、散文500餘萬字。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