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共(拼音:gò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古字形像雙手捧器供奉。“共”的本義疑即供奉,但多用於共同具有或一起做。由共有又引申為總計。再虛化作副詞,表示一起、共同。用作介詞,相當於“和”“與”。 [2] 
中文名
拼    音
gòng,gōng,gǒng
部    首
八、艹 [3] 
五    筆
AWU(86、98) [4] 
倉    頡
TC [4] 
鄭    碼
EAO [4] 
筆    順
橫—豎—豎—橫—撇—點
字    級
一級(0371) [1] 
平水韻
去聲二宋(gòng),上平二冬(gōng),上聲二腫(gǒng) [4] 
注音字母
ㄍㄨㄥˋ,ㄍㄨㄥ,ㄍㄨㄥˇ
總筆畫
2+4
四角號碼
4480₁
統一碼
U+5171
造字法
會意字(存疑)
結    構
合體字,上下結構
GBK編碼
B9B2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流程圖 字形演變流程圖
甲骨文有圖A的字形。郭沫若釋為“共”字,他認為這個字形像雙手捧璧之形,其下之“”指雙手。西周早期的金文亦作圖B或圖C。有的學者認為郭沫若的訓釋太拘,其上之“口”不是單指玉,而是代表器具,因此認為甲骨文的“共”字為雙手捧一器具。對後期金文的“共”字,有的學者認為,其上之“口”為一用於烹煮食物的釜。“釜”即為鍋。因而將“共”釋為雙手捧一鍋。小篆下面仍然是兩隻手,而上面的器物變成了廿。隸書、楷書則將從廿、從廾結合後拉平共筆而成。
多數學者認為,“共”字像雙手舉物供奉於祖宗或者長輩面前,是供奉之“供”的本字。由“供給”可以引申為“恭敬”,如《史記·賈誼傳》:“共承嘉惠兮,俟罪長沙。”“俟罪”指做官。大意是:恭敬地接受美好的恩惠,到長沙去做官。在“敬”的意義上,後世均寫作“恭”。由於“共”字是用雙手共同舉物,所以“共”字便引申出“一同”“共同”等意思。 [2]  [5] 
也有學者對圖A、B、C一類字形提出懷疑,它們的字形與“共”字有明顯區別,辭例也不能證明。“共”字初文應是圖D、圖1的字形,下部還是兩隻手,但上面是兩個“”字,也就是“廿”。“廿”有眾多的意思,與雙手“廾”結合起來表示眾手齊舉的意思,應該説這一形體的“共”字仍然體現着雙手捧起器物的初義。《説文解字》説“共,同也。從廿𠬞(廾)”,是合乎古文字的實際的。《説文》古文當是由“共”逐步演變而來,而不是《説文》家所説的從四手。 [6] 

詳細釋義

讀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gòng
形容詞
相同的, 都具有的。
alike

共識;共性;公共
動詞
共同具有或承受。
share
《論語·公冶長》:“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
《孟子·滕文公上》:“三年之喪,齊疏之服,饘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
副詞
皆,一齊,在一起。
together
《禮記·內則》:“少事長,賤事貴,共帥時。”
共鳴;共勉;共振同舟共濟
表示程度深。

謝朓《和伏武昌登孫權故城》詩:“文物共葳蕤,聲明且葱蒨。”

表示總計。
altogether;
in all
《水滸傳》第二三回:“前後共吃了十五碗。”
總共
介詞
表示涉及的對象。相當於“同、跟”。
with
吳均 《與朱元思書》:“風煙俱淨,天山共色。”
魯迅《熱風·隨感錄四十》:“我有兄弟姊妹,幼時共我玩耍,長來同我切磋,待我很好。”

連詞
表示並列。相當於“和,與”。
and
李漁《蜃中樓·寄書》:“他也曾撥琵琶細訴昭君怨,道是胡人惡潔,喜的是腥共羶。”

名詞
共產黨的簡稱。


中共
姓氏用字,參看“共姓”。



gǒng
動詞
拱手,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儀禮·鄉飲酒禮》:“司正實觶,降自西階。階閒北面坐奠觶退,共少立。”

環繞。
surround
《論語·為政》:“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象徵法權的玉。

《詩經·商頌·長髮》:“受小共大共,為下國駿厖。”

gōng
動詞
供給;供應;供奉。
consecrate;
supply
《周禮·夏官·羊人》:“共其羊牲。”
《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

通“”。供職,奉職。

王安石《施遜可大理寺丞制誥》:“爾共其職事,在法當遷。”

形容詞
恭敬。
respect;
venerate
《左傳·文公十八年》:“父義、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內平外成。”

名詞
古國名。在今甘肅省涇川縣北。

《詩經·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侵阮徂共。”

古國名。在今河南省輝縣市,西周時為共伯封國,後為衞邑。

《左傳·隱公元年》:“大叔出奔共。”
《左傳·閔公二年》:“益之以共滕之民為五千人。”

姓氏用字,參看“共姓”。



hóng
形容詞
通“”。 大。

馮桂芬《崇節儉議》:“儉,德之共也;奢,惡之大也。從古無以奢昌而儉敗者。”

[7-8]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三】【共部】渠用切(gòng)
同也。從廿、廾。凡共之屬皆從共。
𦱹,古文共。 [9] 

説文解字注

同也,從廿廾。
段注:廿、二十並也。二十人皆竦手是為同也。渠用切,九部。《周禮》《尚書》供給、供奉字皆借共字為之。衞包盡改《尚書》之共為恭,非也。《釋詁》:供、歭、共,具也。郭雲:皆謂備具。此古以共為供之理也。《尚書》《毛詩》《史記》恭敬字皆作恭,不作共。漢石經之存者無逸一篇中徽柔懿共、惟正之共皆作共,嚴恭寅畏作恭。此可以知古之字例矣。《毛詩》温温恭人、敬恭明祀、温恭朝夕皆不作共。靖共爾位箋雲:共,具也。則非恭字也。虔共爾位箋雲:古之恭字或作共。雲或,則僅見之事也。《史記》恭敬字亦無作共者。
𦱹,古文共。
段注:體從小徐本,按𦱹有順從之象。癸有睽異之象。古文四聲韻引《説文》誤以癸為共。 [10] 

廣韻

九容切,平鍾見 ‖共聲東部(gōng)
共,共城縣,在衞州。又渠用切。 [11] 
渠用切,去用羣 ‖共聲東部(gòng)
共,同也。皆也。渠用切。一。 [12]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八部】 共
古文:𦱹
(gòng)《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並渠用切,蛩去聲。《説文》:同也。從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眾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於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gōng)又《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並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注: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又姓。《氏族略》:以國為氏。
又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gǒng)又《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並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注:應劭曰:垂,臣名也。為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又向也。《論語》: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又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注: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gòng)又《集韻》《正韻》並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注: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又《律曆志》:共養三德為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jù)又《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注:掌共,共當為具。
(hóng)又《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13]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説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4]

書寫提示

“龷”寬“八''窄。兩橫筆上短下長,分寫橫中線上下,兩豎筆左短右長,分寫豎中線兩側。“八”兩筆分列豎中線左右,底部撇低點高。 [3]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中上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i̯uŋ
王力系統
g
ǐwɔŋ
董同龢系統
ɡʰ
juŋ
周法高系統
ɡ
jewŋ
李方桂系統
g
jungh


jung


jung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冬鍾

jwo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ɡʰ
i̯woŋ
擬音/王力系統

g
ǐwoŋ
擬音/董同龢系統

ɡʰ
juoŋ
擬音/周法高系統

ɡ
iuoŋ
擬音/李方桂系統

g
jwong
擬音/陳新雄系統

ɡʰ
ǐuŋ
[14] 

韻書集成

韻書名稱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平聲
上平三鍾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九容切
kjuoŋ
去聲
三用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渠用切
ɡʰjuoŋ
集韻
平聲
上平一東

合口呼
一等
全濁
胡公切
Ɣuŋ
平聲
上平三鍾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居容切
kioŋ
平聲
上平三鍾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渠容切
ɡioŋ
上聲
二腫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古勇切
kioŋ
去聲
三用

合口呼
三等
全清
居用切
kioŋ
去聲
三用

合口呼
三等
全濁
渠用切
ɡioŋ
禮部韻略


平聲





居容切



上聲





居悚切



去聲





渠用切

增韻


平聲





居容切



上聲





居悚切



去聲





居用切



去聲





渠用切



去聲





衢遇切

中原音韻

去聲
東鍾

合口呼

全清

kuŋ
中州音韻


去聲
東鍾





孤甕切

洪武正韻

平聲
一東


全清
居中切
kyuŋ

上聲
一董


全清
居竦切
kyuŋ

去聲
一送


全濁
渠用切
g‘yuŋ

去聲
一送


全清
居用切
kyuŋ

去聲
四御


全濁
忌遇切
g‘y
[14] 

方音集匯

注意:發音用國際音標標註,僅作參考,可能與當地實際發音存在差異
方言類別
方言點
發音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kuŋ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ku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kuoŋ
5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koŋ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koŋ
1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kəŋ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koŋ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kuŋ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goŋ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dʑyɔ
22
陽去

湘語
長沙
kən
45
陰去
文讀
湘語
長沙
kən
21
陽去
白讀
湘語
雙峯
gan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kʰuŋ
21
陽去
文讀
贛語
南昌
tɕʰiuŋ
21
陽去
白讀
客家話
梅縣
kʰiuŋ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kʊŋ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kʊŋ
54
陽去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iɔŋ
33
陽去
文讀
閩語(閩南語)
廈門
kaŋ
33
陽去
白讀
閩語(閩南語)
潮州
kaŋ
11
陽去

閩語(閩東語)
福州
køyŋ
242
陽去

閩語(閩東語)
福州
kœyŋ
242
陽去

閩語(閩北語)
建甌
kɔŋ
44
陽去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 [14]  、《漢語方音字彙》 [15]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04-12]
  • 2.    吳東平 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
  • 3.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111
  • 4.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1]
  • 5.    左民安著.細説漢字 1000個漢字的起源與演變 插圖珍藏本[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394
  • 6.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03
  • 7.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6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06:456
  • 8.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縮印本 上[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8.01:59
  • 9.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380
  • 10.    辭書查詢  .復旦大學中華文明數據中心[引用日期2020-04-12]
  • 11.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8
  • 12.    餘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44
  • 13.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54
  • 14.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12]
  • 15.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7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