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石社區

(浙江省金華市東陽市六石街道下轄社區)

鎖定
六石社區,駐六石口,2483户,6030人。解放初為六石鄉一村,1956年屬聯勝高級社。1958年稱六石管理區六石生產隊,1961年稱六石大隊,1983年改為六石村委會,2004年10月改建為社區。7個小區。耕地1772畝,主種糧食作物 [1] 
中文名
六石社區
人口數量
6030 人

六石社區社區簡介

六石社區,駐六石口,2483户,6030人。
解放初為六石鄉一村,1956年屬聯勝高級社。1958年稱六石管理區六石生產隊,1961年稱六石大隊,1983年改為六石村委會,2004年10月改建為社區。7個小區。耕地1772畝,主種糧食作物

六石社區下轄小區

六石口小區(含大莊、橋頭、西達下),1121户,2610人。
村西有淥溪,水清見底,向有綠水映石之傳,溪經黃務山腳流入白溪江口,故稱綠石(碌石口),後簡寫為六石口。在縣城東北12公里,屬平原,村呈散列形,地處東巍公路南側,設有汽車站,逢二,五、八日有集市。耕地278畝,主種糧食作物。
方會小區,143户,408人。
村以四面八方會合之意名方會。在街道駐地東l公里,屬平原。村呈散形,村南白溪江。解放初為六石鄉五村,1956年屬巨輪高級社,1958年稱方會生產隊,1961年年改稱方會大隊,1983年改為方會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方會小區。耕地71畝,主種水稻。
泗庭芳小區(含泗坎頭),530户,1329人。雞頭村遷入。
村位於方會間在佛堂庭院之西,四周環田,遂名西田畈,後雅稱泗庭芳。在街道駐地東1公里,屬平原。村呈三角形,地處白溪江北岸。解放初為吳良鄉十村,1956年屬巨輪高級社,1958年稱泗庭芳生產隊,1961年稱泗庭芳大隊,1983年改為泗庭芳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泗庭芳小區。耕地547畝,主種水稻。
下汪小區,184户,470人。
約二百年前,祖先從倉前分居,在水流灣曲處下方造田建宅,故名下灣,後簡化為下汪。在街道駐地東南2公里,屬平原,村南白溪江。解放初為巖口鄉三村,1956年屬巖口高級社,1958年稱下汪生產隊,1961年改稱下汪大隊,1983年改為下汪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下汪小區。耕地368畝,主種水稻。
白託墩小區,105户,285人。
約二百年前,祖先從託塘分居,在一個光禿禿的小山墩上建宅,故名白託墩。在街道駐地東2公里,屬平原,村南與下汪為鄰。解放初為巖口鄉六村,1956年為巖口高級社,1958年為白託墩生產隊。1961年稱白託墩大隊,1983年改為白託墩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白託墩小區。耕地84畝,主種水稻。
張麻車小區,146户,355人。
古時有榨油的麻車作坊,張姓所開而名張麻車。在街道駐地西南0.5公里,屬平原,村呈方形,地處東巍公路邊。解放初為六石鄉二村。1956年屬金安高級社,1958年稱張麻車生產隊,1961年為張麻車大隊,1983年改為張麻車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張麻車小區。耕地144畝,主種水稻。
香潭小區,254户,573人。
在街道駐地南0.5公里。村前白溪江上有一深潭,得名深潭,村雅化為香潭。村呈方形,地勢坦平。解放初為六石鄉四村,1956年屬勝利高級社,1958年稱香潭生產隊,1961年為香潭大隊,1983年改為香潭村委會,2004年10月併入六石社區,改名為香潭小區。耕地280畝,主種水稻。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