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

鎖定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原名貴陽鐵路分局六盤水鐵路職工子弟小學,1966年建校,2004年更名為鐘山區實驗小學。1988年前學校教職工40-50人,學生人數約在600人左右;1989---2008學年初,全校已有教職工55人。除工勤人員1人外,專任教師54人,24個教學班,學生從原600多人逐年上升到2000餘人。
中文名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
辦學性質
公立小學
校    訓
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好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師是好教師。
所屬地區
中國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學校簡介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
據有關資料顯示 [1]  :全校有教職工65人,除工勤人員1人外,專任教師64人。1—6年級有在校學生2003人,其中男生 1134人,女生 869人,共設25個教學班,平均班額為80.12人。專任教師中,小教高級32人,小教一級28人,小教二級4人。大專及以上學歷55人,中專中師高中畢業的9人。合格學歷達100%。2000年以後分配和調入的教師,學歷合格率100%。專任教師平均年齡36.5歲,是一支較為年輕的教師隊伍。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基礎設施

校園佔地7630㎡,建築面積4636㎡。有三幢教學樓,共有普通教室40間,總面積為2343.08㎡。隨着學校發展的需要,學校已擁有體育器材保管室一間;
音樂教室2間;少先隊大隊鼓號室、活動室各一間;舞蹈室一間;綜合教室3間;自然實驗室和設備室各一間,紅領巾電視台圖書室、閲覽室、教師電子備課系統室。
該校明確“四園”辦學目標,即:探索求知的學園,生動活潑的樂園,充滿親情的家園,整潔美麗的花園。一直以來,該校高度重視學校基礎建設工作,並以此作為進一步培育辦學特色和提高辦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在構建“探索求知的學園”目標中,學校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學風。
據有關資料顯示 [1]  :學校70%以上的教師能獨立完成科研課題實驗任務,全校“三新”教育已經形成行動。全校教師均全部取得計算機運用中級等級證書、全校82%的教師一次性教材教法考試過關,100%的教師獲得繼續教育合格證。 [1]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教學成果

學校每年要湧現出近百名省、市、區、校級“三好學生”;有300多名校級“學習五認真先進個人”;有300多名同學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市級、區級書畫大賽金、銀獎,在科技創新選送參加市區舉辦大的“青少年科技大賽”中獲獎率在90%左右;有700多名同學獲得“合格+特長”獎。
在構建“生動活潑的樂園”目標中,學校在“全面發展”思想指導下,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從不以分數衡量學生優劣,而是從素質教育的“十會”目標來評價學生的發展情況。學校一直堅持社會實踐活動和體驗教育活動,寓教育於活動之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做人、在玩耍中求知、在愉快中成長。
學校已形成德育和素質教育的“四會三節兩營一日一培訓”(四會:春(夏)季運動會、秋季運動會、動手動腦運動會、教育年會;三節:合唱節、藝術節、科技節;兩營:冬令營、夏令營;一日:紀念日和節日;一培訓:課外興趣特長培訓)教育活動模式,形成了生動活潑的校園文化,學校獲得“貴州省青少年科技特色學校”。 [1]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師生髮展

構建“充滿親情的家園”目標是學校師德建設的主要內容和形式,也是學校構建和諧教育的主要載體。學校倡導教師本着“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辦學宗旨,以教師的“愛心、耐心和誠心”換取學生的“善心、信心和決心”。“三心換三心”是學校師德建設的核心理念。旨在促進學生健康、愉快、和諧地發展。在這個目標建設中,學校教師在師生觀、學生觀、人才觀、價值觀、評價觀和質量觀上有明顯轉變,師生融洽、家校和諧的局面正在形成。 [1]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校園改善

在教育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先後投入近三十萬元資金平整校園場地,對教學樓走廊及枱面栽種盆花、西樓前種植樹木進行綠化,規範學校宣傳櫥窗,添置宣傳掛圖等使校容校貌得到進一步的提升。2008年獲省級“綠色學校”稱號。 [1]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辦學思想

學校把“全面發展”作為基本辦學思想,學校明確提出“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好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師是好教師,全面發展的學校是好學校”的辦學思想。在這個思想指導下,學校學生在構建終身學習的基礎上、在做人的基本素質上有良好的發展;教師在教書育人的知識和技能上、在構建和諧社會上有出色發展;學校在教育教學質量上、在素質教育和環境建設上有明顯發展。 [1] 

六盤水市鐘山區實驗小學學校榮譽

學校選擇的是“科研興校,人才強校”發展道路,其目的是構建學習型學校,將學校辦成師生學習、探索、求知、創新的園地。學校通過科研課題實驗為載體,全面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據有關資料顯示 [1]  :學校年平均保持7-8個科研課題實驗任務,擁有國家級課題2個;省級課題1個;市級課題1個;區級課題1個;校級課題2個,其中1個課題獲市課題成果1等獎、1個課題獲市課題成果二等獎、1個課題獲得市課題成果三等獎。在“人才強校”發展戰略中,學校通過“三名工程建設”中的“名師工程”建設為載體,以校級骨幹教師評聘為手段,全面促進學校名師隊伍建設。學校曾有22名教師23次在省級優質課和國家級優質課競賽中獲獎、有4名省級骨幹教師培養對象、3名省級示範課教師、3名省級普通話測試員、5名國家級教育學會會員、7名省級教育學會會員、1名全國百名名校長、1名全國十佳班主任、1名全國優秀輔導員、1名省級十佳輔導員、1名省級優秀班主任、2名省級優秀教師、4名國家級優質課獲獎教師;6名市級優質課競賽評委、7名市級示範課教師、6名市級中評委委員、7名市級專家庫成員。
在學校領導、全校同仁的努力下學校成為貴州省首批“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研課題(發展與創新教育)實驗學校、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全國師資培訓先進單位、全國課堂教學先進集體、中國科技輔導員協會團體會員單位、全國魅力少先隊組織、全國最具影響力作文名校、全國愛路護路先進集體、貴州省“小學教研基地學校”、貴州省“科技特色示範學校”、貴州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貴州省“校園新歌演唱基地”、 省“愛路護路教育示範學校”、 貴州省先進基層工會組織、六盤水市“文明單位”、六盤水市“校本教研實驗學校”、六盤水市先進基層黨組織。使學校在六盤水市享有較高的辦學聲譽,成為了六盤水市領導、學生和家長歡迎的一所學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