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淫

鎖定
所謂六淫,是、濕、燥、六種外感病邪的統稱。陰陽相移,寒暑更作,氣候變化都有一定的規律和限度。如果氣候變化異常,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使機體不能與之相適應的時候,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於是,六氣由對人體無害而轉化為對人體有害,成為致病的因素。
中文名
六淫
本    質
外感病邪的統稱
內    容
風、寒、暑、濕、燥、火
首    見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
外感性
六淫為病,多侵犯肌表
季節性
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

六淫歷史起源

六淫 六淫
“六淫”之名。首見於宋·陳無擇《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二》,他説:“夫六淫者,寒暑燥濕風熱是也。”又説:“六淫,天之常氣,冒之則先自經絡流入,內合於臟腑,為外所因。”六淫的“淫”有太過和浸淫之意。“六淫”亦可理解為六氣太過,或令人致病的六氣。“六淫”之名可能是從《左傳·昭公元年》醫和所説的“天有六氣……淫生六疾。……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和《素問·至真要大論》説的“風淫於內”,“熱淫於內”,“濕淫於內”,“火淫於內”,“燥淫於內”,“寒淫於內”中概括出來的。《左傳》六氣分為四時,與《素問·至真要大論》説的“六氣分治”,即是説在一歲之中,有風、熱(暑)、濕、火、燥、寒六種氣候分治四時,是一致的。《素問·天元紀大論》説:“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又説:“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張介賓注:“寒暑燥濕風火,六氣化於天者也,故為天之陰陽。”

六淫共同特點

1,外感性:六淫為病,多侵犯肌表,或從口、鼻而入,故又有“外感六淫”之稱。所致疾病,統稱為外感病。
2,季節性:六淫致病常有明顯的季節性。如春季多風病,夏季多暑病,長夏多濕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等。但是,也有一個季節可有多種邪氣致病。
3,地域性:六淫致病常與生活地區密切相關。如西北高原地區多寒病、燥病;東南沿海地區多濕病、温病
4,環境性:六淫致病與所處環境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如久居潮濕環境易患濕邪致病;高温作業者常見燥邪火邪致病等。
5,相兼性:六淫邪氣既可單獨侵襲人體發病,如寒邪直中臟腑而致泄瀉;又可兩種以上相兼同時侵犯人體而致病,如風熱感冒寒濕困脾風寒濕痹等。
6,轉化性:六淫致病雖各有特點,但不是孤立的,它還可以相互影響,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其病理性質可發生轉化--------如寒邪可鬱而化熱暑濕日久可以化燥傷陰,六淫之邪皆可從熱化火等。引起轉化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人的體質不同;二是治療不當。

六淫區別五邪

1、六淫與六氣:所謂六氣,又稱六元,是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正常的自然界氣候。六氣的運動變化稱之為六化,決定了一年四季氣候的不同,即春風、夏暑(火)、秋燥、冬寒、長夏濕。機體通過自身的調節,對六氣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一般不會使人體發病。當氣候變化異常,超過了一定限度,如六氣的太過或不及,非其時而有其氣(如春天應温而反寒,秋天應涼而反熱等),以及氣候變化過於急驟(如急驟冷、暴熱等),機體不能適應,可導致疾病的發生;或當人體的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風、寒、暑、濕、燥、火乘虛而入,導致人體發生疾病,這種情況下的六氣,便稱為“六淫”。由於六淫是不正之氣,所以又稱為“六邪”。因此,是六氣還是六淫,主要與機體是否發病有關。
外感六淫屬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稱之為外邪,而內生五邪,則是指臟腑陰陽氣血失調所產生的內風、內寒、內濕內燥內熱(火)等五種病理變化,屬病機學範疇。內生五邪的臨牀表現雖與風、寒、濕、燥、火等六淫致病特點及其病理反應相似,但為區別於六淫之外風、外寒、外濕、外燥、外火(熱),故冠以“內”字,稱為“內生五邪”。內生五邪的臨牀表現,一般都沒有表證,多表現為或虛證或實證或虛實夾雜證。外感六淫作用於機體後,引起臟腑陰陽氣血功能失調而產生的病理變化,其臨牀表現,多有表證,而且多屬實證。單純暑邪傷人,一般無表證可見,但常兼濕邪,稱為暑濕,則有表證。只有外邪直中時,才徑見裏證
外感六淫與內生五邪,一為致病因素,一為病理結果,雖有區別,又有密切聯繫。六淫傷人,由表入裏,損及臟腑,則易致內生五邪之害。內生五邪,臟腑功能失調,則又易感六淫之邪。

六淫六淫各論

六淫風邪

凡具有其性開泄、善動不居的特點的外邪即為風邪。風邪侵犯人體多從皮毛而入,是六淫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常為寒濕燥火(熱)等邪的先導,故為“六淫之首”。
風邪的致病特點:
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風性輕揚、向上、向外、升散,風邪侵犯機體可致機體腠理疏泄開張,表現為汗出惡風之症;從病位而言,風邪多侵犯人體的上部、肌表、肺、腰背等陽位。
2、風性善行數變。風邪具有行無定處、病位遊移的特點。善行,是指風邪致病病位遊移不定,易導致四肢關節疼痛,即為“行痹”。數變,是指風邪致病具有發病急、變化快的特點。如風疹具有瘙癢時作,疹塊發無定處,此起彼伏,時隱時現等特徵。
3、風性主動。即風邪具有善動不居的特點。風邪入侵,常表現為眩暈、震顫、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兩目上視等。
4、風為百病之長。原因有二:其一,風邪最易兼他邪合而傷人。其二,風邪襲人致病最多。

六淫寒邪

凡具有寒冷、凝滯收引等特性的外邪稱為寒邪。
寒邪的致病特點:
1、寒邪為陰邪,易傷陽氣。陰盛則寒,故寒邪屬於陰邪,感受寒邪,最易損傷陽氣。
2、寒邪凝滯。寒邪侵襲易使人體氣血津液運行遲緩,凝滯阻塞而不通。“不通則痛”,因此,寒邪易引起“痛痹”。身體“得温則行,得寒則凝”。
3、寒性收引。寒邪侵犯人體可使機體的氣機收斂,腠理閉塞,經絡筋脈收縮而攣急。臨牀有兩種表現形式:一是寒邪侵犯肌表,可致腠理閉塞,汗孔閉合,出現發熱惡寒,無汗等症狀。二是寒邪侵犯經絡,引起筋脈收縮攣急,氣血不通,見關節攣急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狀。

六淫暑邪

凡夏季具有炎熱向上特性的外邪稱為暑邪。暑邪是火熱之邪的一部分,是在夏季常出現的致病邪氣。暑邪致病根據輕重分為兩種:一為傷暑,二為中暑。中暑病情為重。
暑邪的致病特點:
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2、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擾神。
3、暑多挾濕。 夏季不僅氣候炎熱,而且是多雨的季節,使空氣中的濕度增加,故暑邪為病常兼挾濕邪同時侵犯人體而發病。

六淫濕邪

凡具有重着粘滯等特性的外邪稱為濕邪。
濕邪的致病特點:
1、濕邪為陰邪,易阻滯氣機,損傷陽氣。
2、濕性重着。濕邪具有重着的特點,是指濕邪致病易使人體產生重着、沉重的特點。
3、濕性粘滯。其中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指症狀上的粘滯,如濕滯大腸,大便粘膩不爽。其二,指病程的纏綿性。
4、濕性趨下,易襲陰位。濕邪致病易傷人體下部。

六淫燥邪

凡具有乾燥收斂、肅降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燥邪。
燥邪的致病特點:
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燥邪致病具有乾燥的特點,因此也易損傷津液。
2、燥易傷肺。由於燥邪秋季襲人致病最多,而秋季的所主之髒為肺,肺為嬌髒,又與外界直接形通,最易受邪,因此,燥易傷肺。

六淫火邪

凡具有炎熱向上等特性的外邪稱為火(熱)邪。
火(熱)邪的致病特點:
1、火熱為陽邪,燔灼向上,易耗氣傷津。
2、火性炎上。“火曰炎上”,因此火熱之邪具有燔灼向上的特點,易侵襲人體上部。
3、火熱易傷風動血。“生風”是指熱邪侵犯人體易引起“肝風內動”,熱邪引起的肝風內動,又稱“熱極生風”。其生風的機理有兩點:一是熱邪耗傷津液,使筋脈失養,而出現手足顫動;二是熱盛易助陽,使肝陽升動不止,陽氣升動無制則化風。“動血”是指熱邪為病,易引起各種出血的病症,如吐血、便血、皮膚髮斑等。其機理也有兩點:一是熱邪使血行加快,迫使血液妄行橫溢,容易導致出血;二是熱邪可灼傷血絡,使血出脈外。
4、火熱易擾心神。
5、火邪易致瘡癰

六淫補充信息

中醫除指六淫為病因外,也將六氣的特徵與該病症狀聯繫起來認識而形成病證名稱,即風證、寒證濕證火證燥證……等.這些病證與六淫有一定的因果關係,如風邪侵襲引起外感風寒,但有的並不要外感疾病而有類似風寒濕燥火的證候,如風疹塊,臨牀表現起病急,消退快、瘙癢等,與風的“善行而數變”的特點相似,一般多認為是由風邪所致,由於臟腑陰陽氣血功能失調也可產生與外感六淫所具有的某些類似的性質和證候特點,中醫為區別外感六淫稱之為內風、內寒、內燥內火內濕等。以下所討論的以外感六淫為主,包括致病因素的特點和與病因相關的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