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斑刺魨

鎖定
六斑刺魨(學名:Diodon holocanthus)是二齒魨科、刺魨屬魚類。體短圓筒形,頭和體前部寬圓。尾柄錐狀,後部側扁。吻寬短,背緣微凹。眼中大。鼻孔每側2個,鼻瓣呈卵圓狀突起。口中大,前位;上下頜各具1喙狀大齒板,無中央縫。頭及體上的棘甚堅硬而長;尾柄無小棘;眼下緣下方無1指向腹面的小棘。各棘具2棘根,可自由活動。背鰭一個,位於體後部,肛門上方,具軟條13-15;臀鰭與其同形,具軟條13-15;胸鰭寬短,上側鰭條較長,具軟條20-24;尾鰭圓形,具軟條9。體背側灰褐色,腹面白色,背部及側面有一些深色的斑塊,另有一些黑色小斑點分佈;無喉斑;背、胸、臀及尾鰭淡色,無任何圓形小黑斑。
熱帶海洋性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礁石區、軟質底海域或開放性水域。一般行獨居生活,有時會聚集成羣;幼魚則行大洋漂游性生活。主要於夜間捕食,以軟體動物、海膽、寄居蟹及螃蟹等無脊椎動物為食。分佈於世界各大洋的熱帶海區。在中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內臟和生殖腺有毒,一般不作食用。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拉丁學名
Diodon holocanthus
別    名
六斑二齒魨
刺魨
氣瓜仔
刺規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新鰭亞綱
魨形目
亞    目
四齒魨亞目
二齒魨科
刺魨屬
六斑刺魨
亞    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IUCN2011年 ver 3.1)——無危(LC) [4] 
中文學名
六斑刺魨
外文名
Longspined porcupinefish、balloonfish

六斑刺魨動物學史

六斑刺魨最早是由林奈(Linnaeus)於1758年描述並命名為Diodon holocanthus。屬Diodon源於希臘語單詞“di”=2和“odous”=齒,而種名holocanthus則從希臘語翻譯為帶刺的。同義詞包括Diodon hystrix holocanthus Linnaeus1758、Atopomycterus bocagei Steindachner1866、Diodon holacanthus Linnaeus1758、Diodon maculifer Kaup1855、Diodon multi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nove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novemmaculatus Cuvier1818、Diodon paraholocanthus Kotthaus1979、Diodon pilosus Mitchill1815、Trichodiodon pilosus Mitchill1815。 [3]  [5] 

六斑刺魨形態特徵

六斑刺魨
六斑刺魨(12張)
背鰭13-15;臀鰭13-15;胸鰭20-24;尾鰭9。體長為體高1.8-3.0倍,為頭長2.2-2.9倍。頭長為吻長2.6-5.3倍,為眼徑2.9-5.4倍。
個體一般不大,多在100-200毫米左右,大的可達300毫米左右。體寬短,稍平扁,頭和體前部粗圓。尾柄細短,稍側扁,尾柄長短於或約等於眼後 頭長,為尾柄高1.5-2.7倍。頭寬平,頭長小於鰓孔至背鰭起點的距離,體長為頭寬2.2-3.8倍。吻寬短,前端呈三角形突出,小於眼徑。眼大,上側位,距吻端較距鰓孔為近。眼間隔寬平,中央微凹,眼間隔寬為眼徑2.1-4.0倍。鼻孔每側2個,緊位於鼻瓣的兩側,鼻瓣呈卵圓形突起,距眼比距吻端稍近。口小,前位,上頜稍長於下頜,口裂約與眼下緣在同一水平線上。上下頜齒各具1喙狀齒板,無中央縫。唇發達,下頜口角具1唇褶。鰓孔小,中側位,位於胸鰭基底前方,淺弧形。
頭、體除吻端及尾柄外均被長棘,棘大多具2棘根,能活動。吻端至背鰭前具12-16棘,吻端至臀鰭前具12-15棘。額棘很長,體長為其長3.6-7.7倍,稍短於或明顯長於胸鰭後方棘,其長約為眼徑1.3-1.8倍。鰓孔上方有1-2短而具3棘根的小棘,不能活動。眼前緣下方無1指向腹面的小棘(大西洋種類有此棘)。尾柄上無棘。
背鰭1個,位於體後部、肛門前上方,略呈長方形。臀鰭與背鰭同形,起點在背鰭基底後端下方。胸鰭寬短,側位,略呈方形,上部鰭條較長。尾鰭後緣圓形。
體背側面灰褐色,頭體上具一些大形黑色斑紋,通常黑斑邊緣無淺色環紋:背鰭基底有1圓形黑斑;背鰭和胸鰭間的背中央具1黑色橫斑;左右胸鰭基底上方各有1黑色斑塊;頭頂枕區有1黑色橫帶;眼區有1黑斑自眼下方向上延伸至眼間隔處,通常左右黑斑連接而橫過眼間隔;鰓孔前一般無黑斑,但有些標本在鰓孔前方偶而也有1擴散的黑斑。頭腹面無橫行的喉斑。體背部及側面有一些分散的小形黑色斑點,通常不一定分佈在棘根附近。體腹面白色,有一些黑色斑點分佈。各鰭灰白色(新鮮時為黃色),無黑色斑點。 [1] 
六斑刺魨 六斑刺魨

六斑刺魨棲息環境

六斑刺魨為熱帶海洋底層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礁石區、軟質底海域或開放性水域,棲息水層為0-30米。 [1]  [6] 
六斑刺魨 六斑刺魨

六斑刺魨生活習性

六斑刺魨平時常單獨活動,春末繁殖季節,則大量聚集。幼魚則行大洋漂游性生活。肉食性,一般行獨居生活,有時會聚集成羣;幼魚則行大洋漂游性生活。主要於夜間捕食,以軟體動物、海膽、寄居蟹及螃蟹等無脊椎動物為食。遇敵害時氣囊能使腹部膨大似球狀,各棘豎立,以作自衞。 [1]  [6] 
六斑刺魨動緩慢的,可以在它喜歡的淺礁或海草牀上游動。它的牙齒形成一個喙,可以碾碎它在夜間捕食的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的殼。 [5] 

六斑刺魨分佈範圍

六斑刺魨海域

分佈於世界各大洋的熱帶海區。在中國分佈於黃海、東海、南海及台灣沿海。 [1] 

六斑刺魨國家

存在: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巴多斯、伯利茲、貝寧、百慕大、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三位一體)、英屬印度洋領土、柬埔寨、喀麥隆、開曼羣島、智利(復活節島)、中國(西沙羣島、南沙羣島、台灣省)、聖誕島、可可斯(基林)羣島、哥倫比亞、科摩羅、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羣島、哥斯達黎加、古巴、象牙海岸、吉布提、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島)、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立特里亞、斐濟、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圭亞那、法屬波利尼西亞、法國南部領土(莫桑比克海峽)、加蓬、加納、格林納達、瓜德羅普、關島、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尼科巴羣島、安達曼羣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以色列、牙買加、日本、約旦、肯尼亞、基里巴斯(基里巴斯羣島、鳳凰羣島)、利比里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紹爾羣島、馬提尼克島、毛里求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蒙特塞拉特、莫桑比克、緬甸、瑙魯、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尼日利亞、紐埃島、北马里亞納羣島、阿曼、巴基斯坦、帕勞、巴拿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羣島、波多黎各、留尼汪、聖赫勒拿島、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阿森松島)、聖盧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特阿拉伯、塞拉利昂、新加坡、聖馬丁(荷蘭部分)、所羅門羣島、索馬里、南非、斯里蘭卡、蘇丹、蘇里南、坦桑尼亞、泰國、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圖瓦盧、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夏威夷羣島)、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豪蘭貝克羣島)、烏拉圭、瓦努阿圖、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美屬維爾京羣島、英屬維爾京羣島、瓦利斯和富圖納、也門。 [4] 
存在不確定:塞舌爾。 [4] 

六斑刺魨繁殖方式

六斑刺魨有上層或開闊海洋的生活階段。雄魚個體一般比雌魚大,產卵時雄魚輕推雌魚腹部,然後一羣雄魚將一尾雌魚頂到接近水面,然後就排卵、受精。卵球形,有浮力,漂浮在水中。卵大約在4天后開始孵化。幼體以黃色為主,散佈着紅色斑點。它們發育良好,具有功能性的嘴巴、眼睛和游泳囊。不到10天大的幼體被薄殼覆蓋。在最初的10天后,殼消失了,脊柱開始發育。 [1]  [5] 
幼體在孵化後大約三週經歷一次蜕變。在這段時間裏,所有的鰭和鰭線都出現了,牙齒也形成了。幼體的紅色和黃色不會持續到幼魚期,取而代之的是橄欖色和棕色,這是成魚的特徵。幼魚的下腹也出現黑點。 [1]  [5] 

六斑刺魨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4] 

六斑刺魨主要價值

六斑刺魨被流刺網、一支釣、手釣等皆可捕獲,無食用、經濟價值,但常被飼養於水族館供人觀賞。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