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德書院

鎖定
六德書院,青城書院之姊妹書院,是白銀境內最早的書院。書院創建於清道光二十三年,距今160餘年。是由蔣家灣鄉紳李凱德等兄弟六人及其鄉紳捐資創建的,因其兄弟六人名末字均為“德”而命名“六德書院”。與青城書院共同促進了條城地區文化之發展。
六德書院,清朝著名的一條城(條城)第二書院,位於黃河北岸的白銀區水川鎮蔣家灣熙春村,與青城書院隔河相望。六德書院的創立,造福了條城黃河兩岸、播譽於條城左右、惠及於南北二山,培養出了一批有識之士,他與青城書院共同促進了條城地區文化之發展。
中文名
六德書院
地    址
白銀市水川鎮蔣家灣熙春村
創始人
李凱德
建造年代
道光12年

六德書院地理位置

六德書院在白銀市水川鎮蔣家灣熙春村,與青城鎮隔河相望。

六德書院人文歷史

六德書院初創發起人李凱德,字澤南,清道光國子監太學生,一生輕財好義。據《青城記》載:“青城書院之創建也,澤南首捐銀四百兩,事遂舉”。他在捐銀創建青城書院之後,又動員袍兄五人捐資創建了六德書院。六德書院的前身,系李崇德創辦的義學。據《皋蘭縣誌》載:“李崇德,字元中,家豐於財,好善樂施”。
六德書院辦學經費來源。書院創建之初,雖有六德兄弟及其子孫籌措,但辦學經費仍顯不足,遂向社會賢達倡議捐助(有碑為證),青城書院也歲撥銀二十六兩資助。
六德書院隸屬關係。六德書院在條城境內排名第二,初時與青城書院共屬皋蘭縣管轄。在教學師資、辦學經費等方面,兩院互相支持、同舟共濟。後青城書院劃歸金縣(今榆中縣)管轄,但兩院之間仍情同手足,教學上互相促進,無高低之別大小之分。

六德書院辦學人物

李凱德,字澤南,生於1775年,是六德書院的創辦人,也是青城書院早期的創辦人之一。據《皋蘭縣誌》記載:“道光12年,水川進士顧名、舉人張錦芳聯合青城文士鄉紳,經皋、金兩縣知縣核准,在青城創辦了青城書院,時眾多境內童子後生前往求學。道光23年,水川蔣家灣紳士李凱德倡導並捐銀創建蔣家灣六德書院,建成廳堂、齋房41間,成為境內最早的學校。”
在六德書院的建設中,李凱德傾其所有,捐資辦學。創建六德書院的時候是1845年,當時李凱德已經整整70歲了,一個年近古稀的老人,為了讓黃河北岸的孩子們能上學,他奔走呼籲,付出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六德書院建成兩年後,李凱德與世長辭。

六德書院辦學歷史

六德書院 六德書院
青城書院建於道光12年,那時,黃河水運的發展帶動了條城一帶的經濟復甦。隨着棉花的大面積種植,當地的紡織、印染業開始興起,同時也帶動了以水煙製品為主的手工業的發展。李凱德的糧店“源順號”就是在這個時候創辦的。
在水川和青城,李氏兄弟有龐大的農業體系,開“鬥行”(糧店),兼開商店和煙廠,李凱德的水煙銷往上海、天津一帶,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成為鉅富。
商賈雲集、民情風雅的古條城一派繁榮。像李凱德這樣的開明商人開始思考,開始承擔社會責任,他們認為,拯救民族的根源還在教育,興辦學堂、書院一時在青城、水川的上層人士間熱議。
1832年春天,經李凱德等人提倡,青城書院開始修建,李凱德率先捐款,社會各界積極籌資,同時,李凱德等人的義舉得到了社會各界和清政府的支持,經甘肅省府和皋蘭、榆中兩縣批准,在青城水煙賦税中抽成,用於書院的修建經費,建成了條城地區第一座書院——青城書院。
青城書院早建於六德書院數年,當黃河南岸傳來朗朗讀書聲的時候,位於黃河北岸的蔣家灣一帶的孩子們則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稍微大一點的就開始過河唸書,每天坐羊皮筏子,經常有學生落水,李凱德弟兄幾人便下定決心要在黃河北岸建一所書院,讓學生免受渡河之苦。
至道光25年,由李凱德兄弟六人出資創建了條城第二座書院,因李氏弟兄是德字輩,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都是“德”字,弟兄六人建學,所以稱為六德書院。
六德書院 六德書院
六德書院遺留的一塊石碑在蔣家灣小學的鍋爐房。這塊石碑叫六德書院碑,於清道光25年,也就是公元1845年夏立。碑的主要內容記載了當年建設六德書院的資金來源和建校資金的支出情況。
碑文記載:我邑雖有青城書院,而我族半處河朔,涉險堪虞,可若河聞之,古有修族學者,竊慕其高風,而仿其遺志,建立義學一處,共計四十一間。
顯然,六德書院當年有41間房屋,遺憾的是,當年的41間房子如今居然連一間都沒有保存下來。如今,我們所能看到的,就只有六德書院遺留的這塊石碑。
在這個石碑上,李凱德的名字出現了兩處,但是兩處都被人故意破壞了,原因我們無從知曉,雖然毀掉了“凱德”二字,但是李凱德的字——澤南二字則保留了下來,清晰可見。
被人擦掉的是碑文,擦不掉的卻是造福桑梓、愛心助學的精神,這種精神是永存的。
李凱德兄弟六人慷慨解囊,紛紛捐款捐物,少則一百千文,多則數百千文,其中老二李耀德的六兒子叫李繼洞,學名李紹晟,是道光23年的舉人,其著作有《青城紀略》及雜詩,六德書院建院時,李捐出所有家產,畢生精力獻身書院的教育事業,當年捐獻的“源順號”的20畝大花園,其實就是李紹晟的私家花園。
因為什麼事項要花這筆錢,怎麼花的,具體花了多少,在這個賬目中都有記錄,就連民工吃飯的錢都記得清清楚楚,詳細刻在石頭上,這是建設六德書院期間的詳細財務支出,並以那個時代最隆重的方式公佈出來,接受大家監督,態度之嚴謹、賬目之清晰,令人驚歎。
青城書院比六德書院早建13年,六德書院建成之初,困難重重,青城書院鼎力相助。碑文上有這樣的記載:“青城書院給六德書院每年撥銀26兩整。”六德書院和青城書院的關係可見一斑。
兩座書院,一個在黃河之北,一個在黃河之南,當年,書院裏傳來的朗朗讀書聲,迴盪在黃河兩岸,把文明和進步的星火傳遍了神州大地。
時光荏苒,歲月滄桑。從六德書院的第一堂課開始,已經有164年了,期間,那些默默無聞、獻身教育的歷屆教師們,他們不計報酬,有的只求餬口,有的僅靠校田勉強維持正常教學和生計。民國18年,中國大地赤地千里,餓死的貧民不計其數,哀鴻遍野,當時的六德書院,同樣陷入了空前的困難,只剩3、5個飢腸轆轆的學生,然而校長李俊老師堅持上課,從不間斷,在那個飢餓的年代,李俊用心血註解了什麼是傳道授業的師範精神。
六德書院,黃河上游一座曾經輝煌一時的古老書院,雖沒有了他往日的輝煌,但這種薪火相傳的教育精神,是永恆的,就像這黃河的水一樣,生生不息,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