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市鄉

鎖定
六市鄉,隸屬於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地處蓮花縣西北部羅霄山脈中段,東與高洲鄉接壤,南與坊樓鎮和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柏市鎮為鄰,西鄰萍鄉市湘東區白竺鄉,北接蘆溪縣南坑鎮張家坊鄉。 [7]  行政區域總面積109.96平方千米。 [6]  截至2019年末,六市鄉户籍人口為9330人。 [6] 
1984年4月,撤社建六市鄉。 [7]  截至2020年6月,六市鄉轄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5]  鄉人民政府駐六市村。 [7] 
2019年,六市鄉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6] 
中文名
六市鄉
外文名
Liushi Town
行政區劃代碼
360321204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西省萍鄉市蓮花縣
地理位置
蓮花縣西北部羅霄山脈中段
面    積
109.96 km²
下轄地區
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政府駐地
六市村
電話區號
0799
郵政編碼
3371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J
人    口
9330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六市鄉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吳國。
戰國時期,為楚地。
清代末期,屬江西省吉安府蓮花廳上西鄉州一都。
民國元年(1912年)後,為海潭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屬蓮花縣九都區。
1956年,設六市鄉。
1958年,撤鄉,屬六市公社。
1972年,將黃橋、黃民、三聯劃歸羅市公社。
1975年,撤羅市公社,將黃橋、黃民、三聯重歸六市公社,將黃民改為山口,三聯改為山背村。
1984年4月,撤社建六市鄉。 [7] 

六市鄉行政區劃

六市鄉區劃沿革

2004年9月,將太沙、河江合併為太沙村,六市、橫塘合併為六市村,埡塢、探家坊合併為埡塢村,黃家、海潭合併為海潭村。
2011年末,六市鄉轄太沙、六市、埡塢、海潭、西坑、黃橋、山口、山背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4個村民小組。 [7] 

六市鄉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六市鄉轄8個行政村,另轄1個村級單位; [5]  鄉人民政府駐六市村。 [7] 
六市鄉行政區劃詳情
六市村
海潭村
山口村
大沙村
西坑村
山背村
埡塢村
黃橋村
海潭墾殖場生活區

六市鄉地理環境

六市鄉位置境域

六市鄉地處蓮花縣西北部羅霄山脈中段,東與高洲鄉接壤,南與坊樓鎮和湖南省株洲市攸縣柏市鎮為鄰,西鄰萍鄉市湘東區白竺鄉,北接蘆溪縣南坑鎮張家坊鄉。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4千米,距縣城36千米。 [7]  行政區域總面積109.96平方千米。 [6] 

六市鄉地形地貌

六市鄉地處羅霄山脈中段,地勢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境內有棋盤山、三鼓坳、仙峯巖、耙齒嶺等山。最高點棋盤山,海拔1159.6米;最低點海拔586米。 [7] 
六市鄉地形地貌

六市鄉氣候

六市鄉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無霜期長。春季雨水多冷,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涼爽,冬季乾冷少雪。多年平均氣温15.6℃。1月平均氣温6.4℃,極端最低氣温-5.2℃(2008年1月10日),7月平均氣温28℃,極端最高氣温40℃。生長期年均216天,無霜期約210天,年均日照時數1480小時,年降水量1540毫米左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6月,5月最多。 [7] 

六市鄉水文

六市鄉境內屬湘江水系,大小河流3條,境內河道長45千米。流域面積57平米千米,河網額度0.1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7.6億立方米,境內最大河流水河境內長18千米,流域面積24平方千米。 [7] 

六市鄉自然資源

六市鄉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鐵礦石。已開發的有功德山、興達、恆盛等礦區,位於六市、埡塢、橫塘等村,地質儲量0.5億立方米,可採儲量為0.4立方米,年產量2萬立方米,其他自然資源有地下水資源,可利用量為26萬立方米。 [7] 

六市鄉自然災害

六市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冰雹、冰凍等。洪澇災害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9年7月,降雨量146毫米。連續發生3次洪峯,全鄉受災人口0.8萬人,受淹農田0.7萬畝,倒塌房屋92間。冰雹災害最嚴重為1995年5月1日12時,冰雹伴隨7~8級大風經過,因災倒塌房間57間,損壞房間362間,水田受災912畝,蔬菜作物受損3620畝,直接經濟損失263萬元。冰凍災害最嚴重一次在2008年1月,時間長達1個月之久,造成房屋倒塌18户,35間,損壞房屋49間。直接經濟損失600多萬元。 [7] 

六市鄉人口

2011年末,六市鄉轄區總人口9865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37人,城鎮化率6.4%。另有流動人口1220人。總人口中,男性5338人,佔54.11%;女性4527.人,佔45.89%;14歲以下1843人,佔18.68%;15~64歲6943人,佔70.38%;65歲以上1079人,佔10.9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9818人,佔99.52%;有畲、壯等少數民族,其中畲族38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80.9%。2011年,人口出生率11.66‰,人口死亡率2.13‰,人口自然增長率9.5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1人。 [7] 
2017年末,六市鄉常住人口6695人。 [1] 
截至2019年末,六市鄉户籍人口為9330人。 [6] 

六市鄉經濟

六市鄉綜述

2011年,六市鄉財政總收入1430萬元,比上年增長34.6%。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678萬元,增值税268萬元,企業所得税60.8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450元,比上年增長41.6%,是1949年的51.1倍,比1978年增長25.5倍。
2011年,六市鄉農民人均純收入2692元。 [7] 
2019年,六市鄉有工業企業13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6] 

六市鄉農業

2011年,六市鄉有耕地面積1.1萬畝,人均1.1畝;以種水稻、西瓜、花生、蔬菜為主。可利用林地面積128868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達到4562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全鎮生產總值的21.4%。2011年,生產糧食0.6萬噸,其中稻穀0.5萬噸。2011年,西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0.74萬噸;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6880萬噸。2011年,鎮區有經濟林36425畝,防護林11427畝,林木覆蓋率67.8%。
2011年,六市鄉有生豬飼養量0.9萬頭;羊飼養量0.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3.9萬羽。 [7] 

六市鄉工業

六市鄉以鐵礦、軍工硝、化工、發電為主。有工業企業12家。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2.98億元,佔全鎮生產總值的69.3%。實現工業增加值0.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7] 

六市鄉商業

2011年末,六市鄉有商業網點123個。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2980萬元,比上年增長26.7%;集農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3780萬元。 [7] 

六市鄉金融

2011年來,六市鄉境內金融機構有各類存款額1564萬元,比上年增長19.2%;各項貸款餘額2415萬元,比上年增長31.2%。 [7] 

六市鄉交通運輸

2011年,六市鄉境內有319國道過境,境內長13千米,雙向2車道。
2011年,六市鄉有村級公路14條,總長77千米。
2011年,六市鄉的運輸企業擁有貨運汽車152輛、2572噸位。 [7] 

六市鄉社會事業

六市鄉文化事業

2011年末,六市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站9個,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個,藏書5.8萬冊。
2011年末,六市鄉有有線電視用户195户,入户率15.2%。 [7] 

六市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六市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46人,專任教師10人;小學2所,在校生821人,專任教師4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62人,專任教師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46萬元,比上年增長31.8%。 [7] 

六市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六市鄉有醫療衞生機構13個,門診部(所)13個;病牀8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8.3張,專業衞生員24名,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7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機構診療5.3萬人次。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2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7] 

六市鄉體育事業

2011年末,六市鄉有學校體育場2個,8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7] 

六市鄉社會保障

2011年,六市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6户,人數28人;醫療救助5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63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98户,人數396人;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5人;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5人。參加新農村養老保險4962人,參保率81%。 [7] 
六市鄉社會活動

六市鄉郵政電信

2011年末,六市鄉有郵政所1處,儲蓄代辦所1處。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3千米,鄉村通郵率100%
2011年末,六市鄉有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0.3萬户,固定電話用户0.2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87%;移動電話用户0.65萬户;寬帶接入用户0.1萬户。 [7] 

六市鄉基礎設施

供電
2011年,六市鄉有水電站5座,年發電總量325萬度。 [7] 

六市鄉歷史文化

六市鄉名稱來歷

六市鄉因原為“六公陂”,後成米市,得名“六市”。 [7] 

六市鄉方言

六市鄉的方言屬於贛語吉茶片的“蓮花話”,又屬於“蓮花話”中的“上西話”,其與縣城“壟西話”的差別體現在語音上,比如礱西只有少數中古知、章兩母字讀/t/,而且只限白讀音,上西則知、章兩母洪音字都讀/t/,徹、澄、昌三母字讀/tʰ/,以及上西的陽上字較多;二是還體現於詞彙上,例如“做什麼”一詞,礱西腔叫“做哪ka”,上西腔則叫“做怎個”;“窗户”一詞,礱西腔叫“朵子”,上西腔則叫“坎門”;礱西腔中用的廣泛的否定詞是“嘸”/n44/(或作“唔”),上西腔中運用廣泛的否定詞則是“不”/pε44/。儘管礱西腔與上西腔的差異絕非只限於以上幾點,但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兩種腔調差別之大。 [2]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六市鄉除了贛語的廣泛分佈外,亦有客家方言的存在。 [4] 
《蓮花縣地名志》中記載有數個客住村分佈於六市鄉,這些客家人大多來自廣東,如黃家裏黃氏即徙自廣東梅縣和平堆,另外亦有部分人徙自江西南部的贛州及廣東省的其他地區。 [3] 

六市鄉所獲榮譽

2022年3月,入選擬命名2021年度江西省級衞生鄉鎮名單。 [8] 
參考資料
  • 1.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第241頁.
  • 2.    江西省蓮花縣縣誌編纂委員會.《蓮花縣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 3.    蓮花縣人民政府地名辦公室編印,劉丹主編.江西省蓮花縣地名志:江西宜春資料印刷廠,1985
  • 4.    江西省的漢語方言[J].謝留文.方言.2008(02)
  • 5.    2020年六市鄉行政區劃詳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1-23]
  • 6.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46.
  • 7.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徐毅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西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3月:319-320.
  • 8.    江西省衞生健康委員會 通知公告 江西省愛衞辦關於擬命名2021年度省級衞生鄉鎮名單的公示  .江西省衞生健康委員會[引用日期2022-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