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六嶽

鎖定
中國有六嶽,天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中嶽。天最大,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首,統管五嶽(東南西北中),即北嶽恆山(位於山西)、西嶽華山(位於陝西)、中嶽嵩山(位於河南)、東嶽泰山(位於山東)和南嶽衡山(位於湖南)。“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尊!屬“神州國山”,位於湖南平江縣南江鎮,古稱“嶽州府”。人體有六脈,神州有六嶽!六嶽乃神州之精、神、氣所在。古代帝王附會六嶽為羣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
中文名
六嶽
外文名
Six Famous Mountains
性    質
中國六大嶽山的總稱
包    括
天嶽、東嶽、南嶽、西嶽等

六嶽基本情況

六嶽(Six Famous Mountains),是中國六大嶽山的總稱,包括天嶽、東嶽、南嶽、西嶽、北嶽、中嶽。天嶽幕阜山為六嶽之首,天嶽最大,稱“神州國山”,統管五嶽(東南西北中),即東嶽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西嶽華山(海拔2155米,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北嶽恆山(海拔2016米,位於山西省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2米,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其中泰山居首。它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景色各有特點,受到許多遊客的青睞,許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詩文作品。
六嶽是遠古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六嶽六嶽之首

“天嶽”幕阜山-“六嶽”之首
“天嶽”幕阜山-中華龍脈發源之地
“天嶽”幕阜山-“六嶽”之首
“天嶽”幕阜山-雷神居住之所、伏羲誕生之地
“天嶽”幕阜山-中華最早記載國家天文與星佔於一體的場所
“天嶽”幕阜山-大禹治水之神山
“天嶽”幕阜山-中華道家思想發源地、秦始皇專拜之地
“天嶽”幕阜山-四大天師昇仙之地
“天嶽”幕阜山-呂洞賓昇仙之地
“天嶽”幕阜山-張果老昇仙之地
“天嶽”幕阜山-國教發源地
“天嶽”幕阜山-藥王桐君結廬之所
“天嶽”幕阜山-“六相隱平江”之風水之地
“天嶽”幕阜山-中華文化發源之地

六嶽中國“天嶽”

天嶽幕阜山,位於修水縣西北部,通城縣東南部,崇陽縣東部,通山縣東部,平江縣北部,幕阜山在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全脈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12座,主峯海拔1595.6米,比五嶽之首泰山還要高,泰山海拔1532米。
天嶽幕阜山-“六嶽”之首,位於湖南平江縣南江鎮,古稱“嶽州府”。
從體量及海拔來看,天嶽也列“六嶽”前茅。幕阜山脈山體總面積約為 4800 平方公里,岳陽境內為 460 多平方公里,佔地面積是黃山的四倍。泰山 426 平方公里;衡山核心景區南嶽區 200 平方公里;華山 150 平方公里;恆山 62 平方公里;嵩山 450 平方公里。從體量來看,天嶽位居“六嶽”之最。泰山天柱峯海拔 1545 米,衡山祝融峯海拔 1290 米,華山南峯海拔 2160 米 ,恆山東峯天峯嶺海拔 2017 米 ,嵩山連天峯海拔 1440 米 ,天嶽幕阜山的一峯尖海拔 1606 米,位居“六嶽”之三。
天嶽-中華龍脈發祥地
古有“天嶽書院”,源遠流長,在宋朝時就有記載,朱元璋至平江虹橋時曾提詞“天嶽書院”, 天嶽書院始建於清代同治六年(公元一八六七年)因為書院門對小天嶽山而定名。門首有“天嶽書院”四個鎦金大字,兩側鐫刻石聯“天經地緯、嶽峙淵渟”字體蒼勁、雄渾,相傳為清代學者李次青所書。
“天嶽”幕阜山-雷神居所、伏羲誕生地
幕阜山古稱雷公山,雷公即雷神,先民將幕阜山視為雷神居住之所
雷神是天意的代言神,代天主持正義,懲惡揚善,擊殺有罪之人,在古代原始宗教的意識中,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極高的天神,古文字“神”最初單作“申”字形,象閃電之宛轉,古人矇昧,見雷電之威猛,因以制字,可見人有“神”的概念,就是從雷電開始的,因此先民又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認定是雷神的兒子,雷神的形象是鷹嘴龍身,伏羲人首龍身,故又稱之為“龍的傳人”,魂歸故里後,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龍鱗狀花紋,現在仍舊清晰可見,伏羲為太昊,即功高齊天的神,這就是幕阜山被狩封“天嶽”的緣故。伏羲創制八卦用陰陽八卦解釋天地萬物演變規律和人倫秩序,是我國文化的開端,仍是道家思想的啓蒙,這都一併載入了《易經》之中。
“天嶽”幕阜山-國家天文與星佔的場所
公元前22世紀,舜帝在湘、鄂、贛交界處征戰三苗,已經是個歷史常識了,幕阜山是三省交界的核心地區,又因臨近古夏水,故有“負夏”之稱,《孟子·離婁下》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史記》“舜就時於負夏”,遷於負夏是以幕阜山作為根據地,就時於負夏則指舜帝在幕阜山設立了國家天文觀察中心,看天地變化,季節循環,制定曆法,星移斗轉,占卜未來······是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國家天文與星佔於一體的場所。
“天嶽”幕阜山-大禹治水之神山
幕阜山上“禹治水、登此山”的石壁刻銘,敍述着大禹治水時期,禹到幕阜山祭祀伏羲的故事,從幕阜山纜船坡,系舟峯,一直到一峯尖,都留下了禹帝的足跡,時而躡地飛天,時而三·
五跡步,因為是禹帝所留,世稱“禹步”,禹步是道士在禱神禮儀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道士在行氣或入山林之時。多用它聚氣驅邪,原始宗教對祖先崇拜,天神崇拜的神學思想和道家法術,在幕阜山都能找到其來源的依據,這是五嶽不可比擬的。修水縣有很多關於大禹治水的民間故事與傳説。
“天嶽”幕阜山-秦始皇專拜之地
古代因有神仙居住的高山方可稱“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方士的鼓動下,曾四次巡遊尋仙封禪祭神,在公元前219年第一次出巡,和公元前210年第四次巡遊共二次登山祭神,五嶽中只有東嶽泰山有此殊榮,足以説明幕阜山在秦以及始皇心中的重要性,可見説幕阜山是我國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天嶽”幕阜山-四大天師昇仙之地
“四大天師”之一葛洪的《幕阜山記》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山有石壁刻銘:禹治水,登此山。高於平地一千八百丈······有葛仙翁煉丹井,藥臼尚存······有僧園日長慶,有宮日玉青”。 這是葛洪告訴大家,師祖伯祖父葛玄在幕阜山修仙煉丹。葛洪80歲在幕阜山羽化成仙。,《紫清真人集》中載有“真君訪葛仙丹台於幕阜即此”,清·鍾靈的《幕阜山賦》“迄於東晉,流寓羣仙,孝仙談《太極》之訣,稚川成《抱朴》之篇”指的是葛玄在幕阜山修道授徒,而葛洪在幕阜山著書立説,一山兩葛仙這是幕阜山之幸事。
“天嶽”幕阜山-呂洞賓昇仙之地
同為金丹派的呂洞賓,又在唐時“飛”上了幕阜山,明《隆慶嶽州府志卷十八》錄有呂洞賓《沁園春》詞一首:“昨日南京,今朝天嶽,倏焉忽焉指洞庭”呂洞賓,,《全唐詩》存其詩四卷,呂洞賓在幕阜山修道有他自已的詞為證,他的詞也充分展現了他的神仙生活,呂洞賓在幕阜山上“仙人下棋”和山下“天嶽賣墨”給少年艾穆,使一個山裏娃從此才華橫溢,如有神助,進舉而後當上了四川巡撫的故事廣為流傳。
在幕阜山修水境內,有呂洞賓的試劍石,山下的修水縣黃龍寺有背身拔劍所留下的指印。
“天嶽”幕阜山-張果老昇仙之地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門頭所坐落的山峯就叫“張果老”, 唐時山民為解決山林糾紛而報官,一邊村民為迎官在一山嶺上敲鑼打鼓,另一邊的村民則準備了轎子在另一山嶺上來迎接官員,因母親言幕阜山勝狀而揹着母親來遊山的張果老,從村民面前走過,雙方村民都認為他就是衙門的縣太爺微服來訪,連忙追趕上來請求判山,張果老問清楚後,將錯就錯,也正是張果老的孝心和儉樸,深深地打動了爭山的村民贏得了信任,問題當然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張果老判山的地方就叫“張果老”,打鼓迎接官員的地方得名“打鼓嶺”,抬轎接官的山峯為“接官嶺”,因山路險峻,膽小爬着走而後趕到的縣官,所爬之嶺就叫“狗爬嶺”。
“天嶽”幕阜山-國教發源地
被道教符籙淨明派尊奉祖師的許遜(239—374)因“精專孝行”而稱“孝道之宗”“眾仙之長”尊為“孝仙”。他以南昌西山為中心,傳教活動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嶽州平江亦有許遜傳教遺蹟,據明弘治《湖廣嶽州志·卷之五·平江縣山川志》載“道巖,縣東九十里,可通輿立屋,有龍湫、龍洞、丹台、丹灶、許旌陽修煉於此,縣南四十里雲蓋山,有許旌陽淬劍處”。因其對道教的貢獻感動了天庭,東晉寧康二年(374)舉家四十二口,同日拔宅飛昇,連家禽家畜都帶去了,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佳話,許遜賦性聰穎,博通經史,尤其愛好修煉法術,二十歲舉為考廉,屢薦不就,二十九歲拜修水大洞君吳猛學道(晉著名道士·為《二十四孝》姿蚊飽血的主者)。《晉書》《搜神記》《幽明錄》都有記錄吳猛率許遜“煉神丹於艾城黃龍山”艾城今修水,黃龍山就是幕阜山的黃龍峯,《西山十二真君傳》“許旌陽嘗煉丹於艾城黃龍山,丹成,祭於幕阜葛仙翁石室”三十六歲與文學家郭璞在幕阜山相遇,並結伴遍遊名山勝地。直至西晉太康六年(280)四十二歲時因朝庭屢加禮命,難於推辭,才就任旌陽縣令。故又稱其為“許旌陽”後見晉室紛亂,棄官東歸,仍在幕阜山地區傳播孝道。並將道家的淨明,儒家的忠恕,佛家的大乘融合一起。具有濃厚的理學色彩,
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
“天嶽”幕阜山-藥王桐君結廬之所
許邁,東晉丹陽句容人,字叔玄,一名映,家世士族,不慕仕進,師鮑靚受《三皇內文》從茅固學上清經法,初採藥桐廬之桓山,永和二年(364)入臨安西山,改名玄,字遠遊,王羲之常造訪,共修服食,並曾為之傳,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事,述靈異之跡,以上這段話是《中國歷史大辭典》對許邁的簡介,許邁仍是東晉著名道士,金丹符籙兼修,與葛洪同為鮑靚的徒弟,其“初採藥桐廬之桓山”中的“桐廬”是桐君結廬之所的意思,桐君:上古黃帝時人,善於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性,民間奉為藥王,根《隋書經籍》記載著有《藥性》《採藥錄》。朱謀瑋《水經注箋》:幕阜古名桓山。從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幕阜山是藥王桐君結廬之所,也是許邁採藥煉丹的地方。難怪如今幕阜山水流藥汁,草噴異香,石臼帶元霜之氣,山鳥轉搗藥之腔。
“天嶽”幕阜山-“六相隱平江”風水之地
幕阜山古稱第二十五洞天,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第二十五洞天- 幕阜山洞 ,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蹟傳説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 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據明清諸朝《平江縣誌》及該縣徐、陳、劉、李氏族譜記載,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發生“安史之亂”,皇室大都逃往四川。檢校工部尚書徐安貞,邀兵部左侍郎劉光謙,侍朗白琪,左丞相陳希烈(常甫)4人,潛跡南逃。至江西黃龍寺,遇超慧禪師言及湖南平江山水勝狀,慕名而至。首先居住在梅仙大洲,至今“四隱堂”地名猶存。第二年,侍郎陸善經、李安甫也尋友前來,於是六相隱平江。後分開居住:徐居下台,在縣北五十華里的三墩建回台寺;劉光謙居上台,在縣北九十華里的幕阜山麓長慶建長慶寺;白居聚台,在縣南六十里的白水,建白水寺;陳居就台,在縣東的長壽九嶺,建惠果寺;陸在縣西六十華里的河東芭蕉村,建芭蕉寺;李慮坐其兄林甫,累改姓孟安甫居下西鄉岑川,建九峯寺。死後在這六個地方,均有墓葬和塔牌。這就是唐六相隱平江,四鄉建六寺的歷史事蹟。徐安貞、劉光謙、陳希烈、李安甫(另有三支李姓遷入平江)為本族的遷平始祖。
“天嶽”幕阜山-中華文化發源之地
幕阜山的張師峯也因被譽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封留候的張良修隱結廬而得名,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是張良的八世孫。《湖廣嶽州志·山川志》還記載了漢名臣梅福於幕阜山梅仙峯得道飛昇,山下的小鎮也借仙人之福稱為梅仙鎮。古代為什麼如此之多的高道都選擇幕阜山修道煉丹呢?至此我才明白,道家提出的“道由德生”“道由德顯”“尊道貴德”和我們祖先的“以德配天”認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的思想一脈相承,伏羲開文明先河制人倫秩序是為德,豐隆替天行道懲惡揚善是為德,桐君定三品藥性濟世救民是為德······道士只有到天嶽來,將自己所修之德向天禱告,才能早成正果,就象當今歌唱家都想去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一樣。因緣紛的緣故,在幕阜山暫沒有找到更多高道的記載,但天嶽有葛洪、許遜兩位天師足矣,他的所傳播的忠、信、孝、悌已植入了我們民族的根系,他們的創造發明至今仍為我們的祖祖輩輩造福,道教的傳播,幕阜山與泰山為同一時期有着1800多年的歷史了(佛教早泰山351年)比嵩山,華山早500年,衡山、桓山分別晚於幕阜山300年、200年曆史,鼎盛時期宮觀多達百處,全花崗岩石結構的青陽宮,專家指出其高超的建築技藝完全可以與全木結構的岳陽樓媲美,它曾使作品稱為神品的唐代狂草書法家張旭流連忘返,並欣然寫聯。幕阜山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藴和無與爭辯的事實向世人表明了它就是國教的發源、發展之地,其對道教的貢獻不可磨滅,更無愧於“天嶽”之稱,並將永遠屹立於幕阜之巔。

六嶽由來

六嶽之首天嶽最大,統管五嶽,故天嶽幕阜山稱為“神州國山”。五嶽的説法始見於《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現在公認《周禮》成書於戰國後期,是儒家思想融合道、法、陰陽等諸家而形成的。因此我們認為五嶽的思想是糅合商代以來的四方神和戰國初期的五行觀念而形成的山嶽崇拜 五嶽是封建時代帝王加封的。“史記集解”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帝王們為了“報天之功”,常以雄偉險峻的大山為祥瑞,在峯頂上設壇祭祀,舉行封禪大典。 封禪的理論起源於戰國時代的齊、魯。而第一個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秦始皇親自祭祀的地方只有泰山一處。到了唐代,封禪活動更加頻繁。經過封建帝王的大肆吹捧,五嶽的地位更高了。 中國的名山不少,廬山、黃山、峨眉山名氣都不小,唯獨這五座山尊為“嶽”,不是沒有道理。拿東、西、中三嶽來説,都位於黃河岸邊,黃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搖籃,是華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五嶽在我國雖不是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這樣也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嶽,駿極於天”等詩句,可以看出泰山、嵩山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同時,由於受到當時一些條件的限制,不可能對天下名山全面考察,當然也就無法“擇優錄取”了。 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羣倫。千百年來,皇帝在這裏祭祀,僧人道士在這裏修行唸經,善男信女在這裏燒香許願,名人雅客也喜歡在這裏賦詩作畫,給五嶽留下了眾多的人文遺蹟,五嶽更加有名了。難怪人們登五嶽後,會發出“五嶽歸來不看山”的慨嘆

六嶽歷史傳説

古代帝王附會六嶽為羣神所居,在諸山舉行封禪、祭祀盛典。六嶽之首天嶽最大,稱為“神州國山”,統管五嶽。「五嶽」説始於漢武帝。唐玄宗、宋真宗封五嶽為王,為帝。明太祖尊五嶽為神。漢宣帝定的五嶽中以安徽省天柱山為南嶽,河北省曲陽縣的大茂山為北嶽,後始改以湖南省的衡山為南嶽,隋以後成為定製。明代又以山西省渾源縣的恆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五嶽均有寺廟名勝多處,其中東嶽泰山為五嶽之首! 五嶽中“嶽”意即高峻的山。中國古代,認為高山“峻極於天”,把位於中原地區的東、南、西、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五嶽”。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嶽修建佛寺、道觀,進行宗教活動,每個“嶽”均尊奉一位“嶽神”(或稱“大帝”、“神君”等)作為掌管該嶽的最高神祇。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出來,供朝山信徒遊覽。於是,五嶽又成為中國以山嶽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唐宋以前,五嶽大抵是佛、道共尊,寺、觀並存。宋以後,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到明清時期,南嶽、北嶽和中嶽仍保持著佛、道共尊的局面,東嶽和西嶽則以道教勢力為主,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 國人論風光必曰三山五嶽。“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記·秦始皇本紀》載:“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是蘇東坡所謂“東方雲海空復空,羣山出沒空明中”的“仙蹟”;而“五嶽”則是我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他們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禪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於天,定鼎中原的象徵。五嶽劈地摩天,氣冠羣倫。雖然五嶽不是我國最高峻的山嶺,但都高聳在平原或盆地之上,就顯得格外險峻了。《詩經》中有“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嵩高維嶽,駿極於天”等詩句,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嶽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嶽既不愧為天下名山。論景觀,五嶽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華山險,恆山奇,嵩山奧。東嶽泰山巍峨陡峻,氣勢磅礴,被尊為五嶽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嘆,而唐代詩人杜甫則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言壯語。南嶽衡山地臨湘水之濱,林木蒼鬱,景色幽秀,享有“五嶽獨秀”的美名。西嶽華山,險居五嶽之首。“自古華山一條路”,登臨猶比上天難,不吃豹子膽,只能望峯嘆。北嶽恆山則山勢陡峭,溝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寶,“懸空寺”便隱匿其中。中嶽嵩山雄險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個“奧”字上:在嵩山留下了覆蓋經濟、文化、藝術、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奧精深的歷史文化遺產,“佛、道、儒”三教薈萃,“天、地、人”競相生輝,“山、寺、貌”互補爭豔。東嶽泰山之雄,西嶽華山之險,南嶽衡山之秀,北嶽恆山之幽,中嶽嵩山之峻,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恆山如行,嵩山如卧。早已聞名於世界。 “六嶽”被譽為中國的“六大奇觀”。

六嶽歷史淵源

古代封建帝王把六嶽看成是神的象徵。 而六嶽之首天嶽就是神的首府,稱為“神州國山”。 “嶽”在春秋前是掌管大山的官吏職稱,堯時分掌四方外事的部落首領就叫“嶽”。後來把主管方岳的官吏與嶽官駐地的大山名稱統—起來了,便出現了代表四方大山的“三山六嶽”,其中天嶽為天,統管眾山,除天嶽之外,其它五嶽歷史也源遠流長。“據道教典範《洞天記》雲:“黃帝畫野分州,乃封五嶽。”黃帝遠在五千年前,其疆域版圖不出黃河流域,黃帝是否封嶽無正史可查,但到唐虞三代出現了四嶽是無可置疑的。 那時各朝京都雖屢有變遷,均不出晉、陝、豫三省範圍,其所封四嶽都在黃河流域。 春秋產生了“五行”之説,戰國時頗為流行。由於陰陽學家鄒衍等人的大力宣揚,“五德終始論”越來越盛。“五嶽”之説才應運而生,故《詩話》曾説:“唐虞四嶽,至周始有五嶽。” 中國嶽山稱名始見於《尚書》。《尚書》有東、西、南、北四嶽,而無五嶽。四嶽山名見於經書者唯有東嶽岱宗。《周禮·大宗伯·大司樂》始言五嶽,而不言為何山。 後來司馬遷在《史記。封禪書》中才對名山大川較翔實可靠地總結了自五帝至秦代的演變過程:“因為夏、商、周的國都都在黃河與洛水之間,所以嵩山為中嶽,其他四嶽各隨其方,四瀆都在山東。至秦稱帝,建都咸陽時則五嶽、四瀆均在東方。自五帝以至秦,名山大川或在諸侯,或在天子,不可勝紀。及秦並天下後,才有了明確規定:自河南省崤山以東為名山五,即嵩山、恆山、泰山、會稽、湘山;大川二,即濟水和淮河。”

六嶽六嶽詳情

六嶽天嶽幕阜山

天嶽幕阜山 Mu-fu Mountains 亦作Mu-fu Shan或Mufu Shan。 中國湖南、江西、湖北三省交界處山脈,西南端延伸入湖南省東北隅, 六嶽之首,統管五嶽。長約200公里(125哩)。山脈平均高約1000公尺(3300呎),有幕阜山(1596公尺〔5236呎〕)、九宮山(1543公尺)等山峯。山地森林茂密,以松、杉、毛竹為主,經濟林有油茶、茶樹、油桐、漆樹。尤以武寧、修水的「寧紅茶」、湖南的「平江紅茶」馳名中外。林副產品有武寧的「板筍」、香菇、松香等,並有黃連、天麻、柴胡、黨蔘、半夏及撫芎(Ligusticum sp.)等藥材。 由來  幕阜山古稱天嶽山,三國東吳名將太史慈拒劉表大軍,紮營幕于山頂,遂改稱幕阜山。幕阜山以山雄、崖險、林奇、谷幽、水秀著稱。  物種分佈  幕阜山屬羅霄山脈,位於平江縣北部,通城縣東南部,崇陽縣東部,通山縣東部,修水縣西北部,在湘鄂贛三省交界地。全脈1000米以上的山峯有12座,主峯海拔1595.6米。幕阜山森林覆蓋率為94%,植物區系成份豐富,已查明樹木806種,隸屬96科,珍稀植物有32種,包括銀杏、金錢松、福建柏、胡桃、香果樹等。有我國長江以南最大面積的天然黃山松1100多公頃。動物區系成分豐富,珍稀動物種類多達52種,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平胸龜、虎紋蛙、獼猴、穿山甲、豺、水獺、大靈貓等22種。  旅遊資源  幕阜山古稱第二十五洞天,“幕阜丹崖”為平江舊時八景之一。 自然風景資源有奇異象形石、瀑布清泉、天然黃山松、雲錦杜鵑、高山草甸和天象景觀,人文資源有摩崖石刻、天門寺、天嶽關、集善宮、沸沙神廟、遺址遺蹟、歷史神話傳説等。 幕阜山下,南江鎮石漿長潭村吳家組境內的石漿河中有一處温泉。熱水從岩石縫隙中呈股狀湧出,在約300平方米的範圍內有泉眼5處,泉眼水温為26到41℃,最高可以達到46.5℃以上。水質無色透明,有淡硫化氫氣味,水化學類型為碳酸型,含有偏硅酸、氟、放射性氡等特殊成分,是理想的浴用温泉水。由於石漿温泉處於幕阜山下,適宜作為幕阜山的配套項目進行綜合開發。di  道教傳説  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遊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鹹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蹟傳説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故洞天 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洞天福地,又名三十六小洞天。 第二十五洞天 幕阜山洞 ,週迴一百八十里,名曰玄真太元天,在鄂州唐年縣。 屹立於幕阜之巔的道家文化 幕阜山因伏羲魂歸,虞舜觀天巡狩而封天嶽,《水經》才有“汨水出自桓山”之記,《史記》更存“舜就時於負夏”之載。伏羲創制八卦,開道家之蒙,帝舜觀天察地,同為國教先驅,古名雷公山,替天行道,仍是先民敬畏天神的源頭,認列仙居而其上,始皇二度登臨尋仙,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中,洞天有九,福地存七,皆在山脈,神州大地,別無二處了。 道教對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產生過全面而深刻的影響,其神仙信仰和崇尚自然無為的思想,對中國文學藝術浪漫主義色彩和自然主義審美觀的形成影響尤深,民俗神崇拜活動與中國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文化娛樂水乳交融,服藥煉丹術對中國古代化學和藥性學有突出貢獻,行氣、房中、存神,內丹等養生方術對中國傳統醫學和人體科學有密切關係。道教中許多優秀的文化遺產,至今仍吸引着許許多多的中國民眾,它以清靜無為修道成仙的特質,使現世的人們求得了生命的寧謐和圓滿,可以説是地地道道的漢民族的心靈救治良方,是漂泊無依的靈魂的精神家園,也許正基於此,魯迅先生認為“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是由三種原始宗教意識的基礎上逐漸演變而成:一鬼神崇拜、二神仙之説和方術、三黃老學説中的神秘主義部分。鬼神崇拜是人類早期遠古先民對自然現象缺乏正確的認識,而產生對各種現象的敬畏,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而產生鬼神,認為高山離天近有神仙居住。比如將南嶽衡山視為火神祝融居住的地方,少昊神居住在西嶽華山,幕阜山古稱雷公山,雷公即雷神,先民將幕阜山視為雷神居住之所,幕阜山現仍舊多雷,2006年發生過雷擊6牛的事件,可能與地下藴藏的金屬礦藏有關。雷神是天意的代言神,代天主持正義,懲惡揚善,擊殺有罪之人,在古代原始宗教的意識中,是最使人敬畏地位極高的天神,古文字“神”最初單作“申”字形,象閃電之宛轉,古人矇昧,見雷電之威猛,因以制字,可見人有“神”的概念,就是從雷電開始的,因此先民又將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認定是雷神的兒子,雷神的形象是鷹嘴龍身,伏羲人首龍身,故又稱之為“龍的傳人”,魂歸故里後,山脊上有自然形成的龍鱗狀花紋,現在仍舊清晰可見,伏羲為太昊,即功高齊天的神,這就是幕阜山被狩封“天嶽”的緣故。伏羲創制八卦用陰陽八卦解釋天地萬物演變規律和人倫秩序,是我國文化的開端,仍是道家思想的啓蒙, 這都一併載入了《易經》之中。到東漢末年由魏伯陽深入研究《周易》的基礎上,用《周易》的理論寫出了一本能解決當時社會上普遍追求“延年益壽、長生不老”的鉅著《周易參同契》,為後世丹術修煉提出了一整套理論體系,被丹家稱為“萬古丹經王”。他的問世對金丹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嚮導作用,金丹派正是在它的指導下形成的。公元前22世紀,舜帝在湘、鄂、贛交界處征戰三苗,已經是個歷史常識了,幕阜山是三省交界的核心地區,又因臨近古夏水,故有“負夏”之稱,《孟子·離婁下》孟子曰:“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史記》“舜就時於負夏”,遷於負夏是以幕阜山作為根據地,就時於負夏則指舜帝在幕阜山設立了國家天文觀察中心,看天地變化,季節循環,制定曆法,星移斗轉,占卜未來······是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國家天文與星佔於一體的場所。幕阜山上“禹治水、登此山”的石壁刻銘,敍述着大禹治水時期,禹到幕阜山祭祀伏羲的故事,從幕阜山纜船坡,系舟峯,一直到一峯尖,都留下了禹帝的足跡,時而躡地飛天,時而三· 五跡步,因為是禹帝所留,世稱“禹步”,禹步是道士在禱神禮儀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道士在行氣或入山林之時。多用它聚氣驅邪,原始宗教對祖先崇拜,天神崇拜的神學思想和道家法術,在幕阜山都能找到其來源的依據,這是五嶽不可比擬的。古代因有神仙居住的高山方可稱“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方士的鼓動下,曾四次巡遊尋仙封禪祭神,在公元前219年第一次出巡,和公元前210年第四次巡遊共二次登山祭神,五嶽中只有東嶽泰山有此殊榮,足以説明幕阜山在秦以及始皇心中的重要性,可見説幕阜山是我國道家思想的發源地,是一點都不誇張的。 道家學派是道教的前身,春秋末年的老子被公認為道家學説的創始人,到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創五斗米道,標誌着道教的正式創立,此時道教只有神仙信仰,並無理論,因而傳其術而不能通,一直到東晉,才由道教著名的學者葛洪完成,其所著《抱朴子》一書,使道教理論化、縝密化,並得到了統治階級的認同,提高了道教的地位,在煉丹術方面,更是取得了一個承前啓後的作用。葛洪將玄學與道教納為一體,將神學與道學納為一體,將方術與金丹納為一體,將丹鼎與符籙融為一體,將儒學與仙學融為一體,對道教理論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葛洪還透過《抱朴子·外篇》真實大膽地揭示了晉朝社會的動盪,政治的黑暗,風俗的敗壞,官吏的腐朽,百姓的疾苦。葛洪的思想,既不同於西漢的陽儒陰法,也不同於晉代的虛偽名教,又不同於先秦法家的治國之策,他主張儒道兼用,從治心入手達到行禮樂的目的,其筆鋒之犀利,觀察之深刻,情感之激烈,在“虛美隱惡”的當時,確是難能可貴的。  名人軼事   葛洪(284—364)晉丹陽句容人,字稚川,號抱朴子,從鄭隱受煉丹術,後又師從岳父鮑靚,因戰功拜伏波將軍賜爵關內侯,我國古代思想家、醫學家、化學家、印染業祖師,是東晉道教的集大成者,道教將其與許遜、張道陵、薩守堅並稱“四大天師”。 葛玄(164—244)三國吳丹陽句容人、字孝先、葛洪之伯祖父,家世官宦,吳初,曾從左慈學道,受《太清丹經》、《九鼎丹經》、《金液丹經》,後授弟子鄭隱,為東漢道教丹鼎派最高傳授者之一,後世靈寶道士奉他為閣皂宗祖師,宋淙寧三年(1104)封衝應真人,淳佑三年(1243)封衝應孚佑真君,世稱葛仙翁。 葛洪的《幕阜山記》中有一段這樣的文字“山有石壁刻銘:禹治水,登此山。高於平地一千八百丈······有葛仙翁煉丹井,藥臼尚存······有僧園日長慶,有宮日玉青”。  佛沙古井  這是葛洪告訴大家,師祖伯祖父葛玄在幕阜山修仙煉丹。幕阜山山勢雄偉,風光秀麗,山上飛瀑流泉,洞天奇景,石室幽谷,確是道家修煉的好地方,它也是葛洪完成《抱朴子》一書的實驗基地,其礦產十分豐富,煉丹用的鉛、銅、丹砂、雲母、硫黃、砂、金、等均有,又是個天然的大藥庫,有中草藥植物175科、1301種,其中屬全國和湖南省重點中藥材239種,以至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追隨桐君之足跡,來幕阜山尋找仙草奇藥,並在萬曆6年(1578)將幕阜山所產的白朮載入了《本草綱目》之中。從此平江白朮視為地道藥材,白朮極品,並有“平術”的美名,清末販入南洋的“平術”源頭價格高達425塊銀元一擔,葛洪在少年時代就生活在湖南,父親葛悌是邵陵(湖南)太守,擔任關內候之後,辭官前往平江,登上師祖葛玄、師父鄭隱煉丹的幕阜山上寫下了《幕阜山記》。並開始修道著書的生活,現幕阜山上的丹巖、捨身崖、下獅洞,仍在向世人訴説着葛玄、葛洪的往事。唐·李白遊幕阜山時有詩云:“聞説神仙晉葛洪,煉丹曾此佔山峯,庭前廢井今猶在,不見長松見短松”,元·許元信《幕阜山》:“我來絕頂無他事,為訪仙人葛稚川”。傳説公元364年,一夜大雪紛飛,有一美婦到下獅洞找葛洪,言為父病採藥迷路借宿,葛洪想自已是修道之人,單身婦女借宿恐有不妥,婉言拒絕了,第二天發現門前有被遺衣物,忙尋跡而去,在一懸崖邊,又發現一縷青絲和滿地血痕,知美婦已裹狼虎之腹。葛洪心想為贏一身清白卻丟慈悲之心,羞愧萬分,縱身跳下懸崖,妝扮成美婦的觀音菩薩此時化作一朵祥雲將其托起,葛洪80歲羽化成仙,懸崖因於得名“捨身崖”。 故事可以給人以無限的想象空間,然而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幕阜山岩耳,又稱“雲耳”,山珍,有涼血解毒之功效,它還有一個響亮的名稱“葛仙米”,是葛洪在幕阜山首先發現而食用的,已載入湖南體育的“幕阜山拳”又名“龍虎爭巢拳”也是葛洪在幕阜山看見巨蟒與虎爭鬥所發明的一套拳術,它以靜制動,以柔克剛的招式帶有明顯的道家思想,這些就是道家推崇的服食和導引,它通過食療和健身來達到人長生不老和成仙的目的,老龍溝漂水巖是葛洪在幕阜山的另一處煉丹台,《紫清真人集》中載有“真君訪葛仙丹台於幕阜即此”,清·鍾靈的《幕阜山賦》“迄於東晉,流寓羣仙,孝仙談《太極》之訣,稚川成《抱朴》之篇”指的是葛玄在幕阜山修道授徒,而葛洪在幕阜山著書立説,一山兩葛仙這是幕阜山之幸事。 同為金丹派的呂洞賓,又在唐時“飛”上了幕阜山,明《隆慶嶽州府志卷十八》錄有呂洞賓《沁園春》詞一首:“昨日南京,今朝天嶽,倏焉忽焉指洞庭”呂洞賓(798—?)唐末河中永樂人,號純陽子,傳曾二舉進士不第,遊長安遇鍾離權,百歲而童顏,全真道奉為北祖之一,通稱呂祖,《全唐詩》存其詩四卷,呂洞賓在幕阜山修道有他自已的詞為證,他的詞也充分展現了他的神仙生活,呂洞賓在幕阜山上“仙人下棋”和山下“天嶽賣墨”給少年艾穆,使一個山裏娃從此才華橫溢,如有神助,進舉而後當上了四川巡撫的故事廣為流傳。 幕阜山國家森林公園門頭所坐落的山峯就叫“張果老”,唐時山民為解決山林糾紛而報官,一邊村民為迎官在一山嶺上敲鑼打鼓,另一邊的村民則準備了轎子在另一山嶺上來迎接官員,因母親言幕阜山勝狀而揹着母親來遊山的張果老,從村民面前走過,雙方村民都認為他就是衙門的縣太爺微服來訪,連忙追趕上來請求判山,張果老問清楚後,將錯就錯,也正是張果老的孝心和儉樸,深深地打動了爭山的村民贏得了信任,問題當然得到了圓滿的解決,張果老判山的地方就叫“張果老”,打鼓迎接官員的地方得名“打鼓嶺”,抬轎接官的山峯為“接官嶺”,因山路險峻,膽小爬着走而後趕到的縣官,所爬之嶺就叫“狗爬嶺”。這是一個民間的傳説,而對今天也有借鑑的作用,一個有愛心、孝心而生活儉樸的官員,一定能得到羣眾的擁護和愛戴。被道教符籙淨明派尊奉祖師的許遜(239—374)因“精專孝行”而稱“孝道之宗”“眾仙之長”尊為“孝仙”。他以南昌西山為中心,傳教活動遍及豫章及附近地,嶽州平江亦有許遜傳教遺蹟,據明弘治《湖廣嶽州志·卷之五·平江縣山川志》載“道巖,縣東九十里,可通輿立屋,有龍湫、龍洞、丹台、丹灶、許旌陽修煉於此,縣南四十里雲蓋山,有許旌陽淬劍處”。因其對道教的貢獻感動了天庭,東晉寧康二年(374)舉家四十二口,同日拔宅飛昇,連家禽家畜都帶去了,留下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佳話,許遜賦性聰穎,博通經史,尤其愛好修煉法術,二十歲舉為考廉,屢薦不就,二十九歲拜修水大洞君吳猛學道(晉著名道士·為《二十四孝》姿蚊飽血的主者)。《晉書》《搜神記》《幽明錄》都有記錄吳猛率許遜“煉神丹於艾城黃龍山”艾城今修水,黃龍山就是幕阜山的黃龍峯,《西山十二真君傳》“許旌陽嘗煉丹於艾城黃龍山,丹成,祭於幕阜葛仙翁石室”三十六歲與文學家郭璞在幕阜山相遇,並結伴遍遊名山勝地。直至西晉太康六年(280)四十二歲時因朝庭屢加禮命,難於推辭,才就任旌陽縣令。故又稱其為“許旌陽”後見晉室紛亂,棄官東歸,仍在幕阜山地區傳播孝道。並將道家的淨明,儒家的忠恕,佛家的大乘融合一起。具有濃厚的理學色彩, 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鄉里,深為鄉人尊敬。 許邁,東晉丹陽句容人,字叔玄,一名映,家世士族,不慕仕進,師鮑靚受《三皇內文》從茅固學上清經法,初採藥桐廬之桓山,永和二年(364)入臨安西山,改名玄,字遠遊,王羲之常造訪,共修服食,並曾為之傳,著詩十二首,論神仙事,述靈異之跡,以上這段話是《中國歷史大辭典》對許邁的簡介,許邁仍是東晉著名道士,金丹符籙兼修,與葛洪同為鮑靚的徒弟,其“初採藥桐廬之桓山”中的“桐廬”是桐君結廬之所的意思,桐君:上古黃帝時人,善於識草木金石性味,定三品藥性,民間奉為藥王,根《隋書經籍》記載著有《藥性》《採藥錄》。朱謀瑋《水經注箋》:幕阜古名桓山。從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幕阜山是藥王桐君結廬之所,也是許邁採藥煉丹的地方。難怪如今幕阜山水流藥汁,草噴異香,石臼帶元霜之氣,山鳥轉搗藥之腔。 幕阜山的張師峯也因被譽為“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封留候的張良修隱結廬而得名,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是張良的八世孫。《湖廣嶽州志·山川志》還記載了漢名臣梅福於幕阜山梅仙峯得道飛昇,山下的小鎮也借仙人之福稱為梅仙鎮。古代為什麼如此之多的高道都選擇幕阜山修道煉丹呢 ,至此我才明白,道家提出的“道由德生”“道由德顯”“尊道貴德”和我們祖先的“以德配天”認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的思想一脈相承,伏羲開文明先河制人倫秩序是為德,豐隆替天行道懲惡揚善是為德,桐君定三品藥性濟世救民是為德······道士只有到天嶽來,將自己所修之德向天禱告,才能早成正果,就象當今歌唱家都想去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一樣。因緣紛的緣故,在幕阜山暫沒有找到更多高道的記載,但天嶽有葛洪、許遜兩位天師足矣,他的所傳播的忠、信、孝、悌已植入了我們民族的根系,他們的創造發明至今仍為我們的祖祖輩輩造福,道教的傳播,幕阜山與泰山為同一時期有着1800多年的歷史了(佛教早泰山351年)比嵩山,華山早500年,衡山、桓山分別晚於幕阜山300年、200年曆史,鼎盛時期宮觀多達百處,全花崗岩石結構的青陽宮,專家指出其高超的建築技藝完全可以與全木結構的岳陽樓媲美,它曾使作品稱為神品的唐代狂草書法家張旭流連忘返,並欣然寫聯。幕阜山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藴和無與爭辯的事實向世人表明了它就是國教的發源、發展之地,其對道教的貢獻不可磨滅,更無愧於“天嶽”之稱,並將永遠屹立於幕阜之巔。

六嶽東嶽泰山

“山以嶽遵,嶽為東最”。除六嶽之首天嶽幕阜山外,泰山就居於“五嶽獨尊”的地位。我國曆代的封建帝王在這裏舉行隆重的封禪典禮,文人墨客在這裏流連觀賞,吟詠贊嘆。到泰山,既可以飽覽歷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領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異峯突起在華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勢突兀挺拔,氣勢磅礴,頗有“擎天捧日”之勢,通常被人們看做是崇高、偉大的象徵,成為中華民族的驕傲。 泰山位於山東省的中部。泰山從東平湖東岸向東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魯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峯都在泰安境內,外圍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歷城、長清、肥城和濟南等地,起伏綿延達200多公里,總面積為426平方公里。

六嶽南嶽衡山

南嶽衡山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是我國著名的六嶽名山之一,國務院於一九八二年批准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現為中國首批5A級風景區。南嶽衡山自然風光秀麗多姿,人文景觀豐富多彩,素有“五嶽獨秀”和“文明奧區”之稱。祝融峯之高,藏經殿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古稱南嶽“四絕”。春看花,夏觀雲,秋望日,冬賞雪,為南嶽四季奇觀;飛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峯異石,古樹名木,亦是南嶽佳景。風景區內有24巖、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晉以來南嶽佛道共存,歷代不衰,為宗教史上所罕見。南嶽山高林密,環境宜人,氣候獨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觀冰賞雪勝地。 南嶽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園和動物園。這裏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種樹木和800多種草本植物。其中有東晉的銀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見的絨毛皂莢,奇異的搖錢樹、連理枝、同根生、金錢松等。這裏還有極其珍貴的華南竹雞、杜鵑、鷹嘴龜、娃娃魚等 南嶽也是一個享有盛名的文明奧區。古代,這裏曾有108所廟宇,現存還有26所。南嶽鎮上,有佔地9.8萬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廟——南嶽大廟,廟前書有“天下南嶽”的花崗石大牌坊。南嶽大廟規模宏偉,集宋元以來古建築之大成,廟由南至北共分九進,中間是祭祀祝融神殿堂,東西兩廂分別是道教八觀和佛教八寺,以示南嶽佛道並存。祝聖寺為南嶽最大的叢林佛寺,由五進八羣院落組成,內有五百羅漢石刻。山上有晉代封為“南嶽夫人”的女道士魏華存修道成仙的黃庭觀和飛仙石;有規模宏大的玄都觀;有“六朝古剎、七祖道場”的福嚴寺;有日本佛門曹洞宗視為祖庭的南台寺;有祝融峯上先道後佛的上封寺。 南嶽還是湖湘學派的發源地。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兒子李繁為紀念其父在南嶽隱居十二年修建的鄴候書院以後,先後在此出現了文定書院、甘泉書院、集賢書院等10餘所書院。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書院,楚為感;楚之書院,嶽為盛”。

六嶽西嶽華山

華山位於陝西省華陰縣境內,為六嶽中的西嶽,除六嶽之首天嶽外,華山之險居五嶽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説法! 過了"猢猻愁"就到了華山北峯。北峯海拔1614.9米,為華山主峯之一,因位置居北得名。北峯四面懸絕,上冠景雲,下通地脈,巍然獨秀,有若雲台,因此又名雲台峯。峯北臨白雲峯,東近量掌山,上通東西南三峯,下接溝幢峽危道,峯頭是由幾組巨石拼接,渾然天成。絕頂處有平台,原建有倚雲亭,現留有遺址,是南望華山三峯的好地方。峯腰樹木葱鬱,秀氣充盈,是攀登華山絕頂途中理想的休息場所。其中華嶽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六嶽北嶽恆山

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境內。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147.51平方公里,所轄功能各異、景色紛呈的旅遊小區十五個,由東北向西南綿延五百里,錦繡一百單八峯,主峯天峯嶺海拔2017米,為北國萬山宗主。 恆山又名玄嶽,集“雄、奇、幽、奧”特色為一體,素以“奇”而著稱,在六嶽中有“幕阜山如天、泰山如坐、華山如立、衡山如飛、嵩山如卧”之説,而“恆山如行”。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古時曾稱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峯連天峯1512米;面積450平方公里,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我國名勝風景區,入選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六嶽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西部,古時曾稱外方嵩高崇高,五代後稱中嶽嵩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最高峯連天峯1512米;面積450平方公里,東西綿延60多公里;東依省會鄭州,西臨古都洛陽,南依潁水,北鄰黃河。是我國文明的發源地,也是我國名勝風景區,入選世界地質公園、世界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