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鼐

鎖定
公鼐(1558~1626)字孝與,號周庭,諡“文介”。蒙陰(今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人。明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明朝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1] 
公鼐出生於明代後期的江北一個聲勢顯赫的“館閣世家”裏,從公鼐高祖公勉仁開始,代代蟬聯進士,到公鼐一代,“五世進士、父子翰林”,成為明朝末期著名的進士家族。他們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一時彪炳海內。公鼐官至禮部右侍郎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兩朝實錄副總裁、贈禮部尚書,被視為“兩代帝師”。 [1] 
天啓初年,公鼐任禮部右侍郎,因生性剛直、嫉惡如仇受而到魏忠賢黨羽的極力排擠。公鼐託病辭官,歸鄉賦閒,後逝於家鄉,時年六十九歲。 [1] 
中文名
公鼐
別    名
字孝與,號周庭
國    籍
大明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558年
逝世日期
1626年
職    業
官員、文學家、詩人
主要成就
“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出生地
山東蒙陰縣
代表作品
《西郊金主釣台雲》《南竺寺雲》
追    贈
禮部尚書
諡    號
文介

公鼐人物生平

兩朝帝師,剛直峻介
公鼐(1558~1626)
公鼐(1558~1626)(2張)
公鼐是明末萬曆年間著名的文學家、詩人,提出“齊風”的詩歌主張,公鼐“論詩主張一時代有一時代之風情反對模擬復古”,與于慎行馮琦時稱“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在晚明詩壇佔有重要的地位,三人一起標舉“齊風”共同推動了萬曆前期山左詩壇的發展,以地域之風影響全國,成為晚明詩風走向的先導。“齊風”主張有其自身的內涵和產生的原因,也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對於公鼐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明朝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焦竑,清著名學者朱彝尊、清朝文壇領袖王士禛、同時代人楊漣都給予了公鼐極高的歷史評價。
焦竑評公鼐:“先生才識獨出,綜鑑復富。故其原本山川,極命草木,能牢籠載籍之菁華,不為靡曼剝奪之語。蓋直取獨見,上媚千古。猶煙雲之出沒,忽乎滿前,不可以為方,卒其所為法者,丙丙如丹。噫,可謂異已!
著名學者朱彝尊評公鼐:“言詩於萬曆,則三齊之彥,吾必以文介為巨擘焉。”
清朝一代詩宗、文壇領袖王士禛評價公鼐:“萬曆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絕句尤工。”—王士禛池北偶談
明朝著名政治家、東林黨人楊漣極為欽慕公鼐,楊漣認為公鼐“有古大臣之風……心丹識卓,骨勁力沉,範希文(范仲淹)、司馬君(司馬光)實伯仲間者。”—楊漣《與秦貞予刺史書》
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補遺》載,公鼐所著的《問次齋稿》三十一卷,為明萬曆刻本,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國內版本的《問次齋集》則毀於戰亂。近年來,這一説法得到更正。2008趙廣升對中山大學圖書館藏的《問次齋稿》明刻四十三卷本(包括《問次齋稿》三十一卷、《問次齋西遊稿》七卷、《問次齋續稿》五卷)進行了點校,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公鼐所著明刻本《國語髓析》二十一卷收入《四庫全書》,明刻本現存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 [2] 
詩壇巨擘,首倡齊風
明萬曆前期,朝廷館閣重臣公鼐、于慎行馮琦邢侗等諸大家,植根齊魯文化,倡言革新,倡導雄渾大雅的“齊風”,在在公安、竟陵派“楚風”勁吹中,齊風”着力透出雄渾大稚、真情為宗、自我樹立、巧奪自然的深刻內涵;萬曆後期,王象春吏部郎中)、公浮來(公鼐弟,字敬與,號浮來,官至工部主事)、李若訥(四川參政)等人主張重開詩界、不襲陳言,詩風縱橫放馳,“齊氣”奔軼,獨立一方;
山左詩人講求學務根本、經世致用,他們倡導宏大雅正、雄渾大稚的“齊風”,而鄙棄公安、竟陵柔靡詩風。同時,地域文化對山左作家精神氣質的影響也十分突出。山左詩人們大多廉直清正,耿介不阿,不縱情於聲色,懷抱興國濟世之志,講求經世致用之學,在李攀龍李開先、公鼐、公鼒、于慎行、“臨朐四馮”、王象春姜埰姜垓、宋玟、趙士喆等眾多作家身上,都可以發現一種共同的個性特徵,即剛正峻切、雅負性氣、疏狂任達,呈現出才氣奔軼、兀傲雄肆的“齊氣”。
大器晚成,嫉惡如仇
兩次“引疾歸”
清《蒙陰縣志》載:鼐“生有異才,齠齡能詩,讀書一目即記,載籍靡不腹笥之。弱冠文名炳著海內,直指毛公試而奇之,升蒙陰為‘中邑’”、“著有《問次齋集》一百卷行世。”由於公鼐的特異慧敏,主持科舉考試的官吏都為之驚異、欽佩,因而把蒙陰由“小邑”升為“中邑”,每屆蒙陰得以增加五、六個秀才名額,這在歷史上十分罕見。 [3] 
公鼐《問次齋稿》
公鼐《問次齋稿》(2張)
公鼐雖然自幼才華橫溢、少年英才,但科舉、仕途極不平坦,可以説是一生坎坷,飽經磨難。1571年(明隆慶五年),在他十四歲時,其父公家臣考中進士,不久被授為翰林院編修,公鼐即隨父入京讀書。父親的言傳身教和翰苑文英的指點薰陶,使他學業日臻精深,十六歲時寫下的七律《擬秋懷》已頗顯大家風範了。但是好景不長,1577年(萬曆五年),在他剛滿二十歲時,公家臣因觸怒張居正而貶官,他只好重新回到故鄉蒙陰,從二十歲至四十歲的二十年中,他忍受着父親遭迫害,繼而去世的打擊,同時自己的科名亦不得意,直至1597年四十歲時,才考中舉人。
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公鼐中進士(辛丑科二甲三十五名),當時,公鼐已經是四十四歲“高齡”了,但是公鼐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長、閲歷的增加而改變自己耿直的個性。公鼐初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後遷國子監司業,累官左春坊左諭德,為東宮講官,職責給諸皇子當老師。當時皇宮爭權奪勢的鬥爭錯綜複雜,前前後後發生了幾次爭奪皇位的鬥爭。身為太子首席侍從官的公鼐成為“後黨”“閹黨”的眼中針,動輒得咎,處境十分困難,在考中進士7年後,秉性剛直、不屑阿諛的公鼐選擇“稱引疾歸”來避世,以此來抗爭陰暗的宮廷內鬥。
1619年,太子朱常洛即位,是為光宗,公鼐以帝師身份被召回京,拜為國子監祭酒。明光宗對自己的老師公鼐極為器重,公鼐成為輔國重臣,“國家有大事,公卿鹹就裁”,光宗親書“理學名臣”四字的匾額,掛在公鼐府第。然而光宗繼位不逾一月,就因食“紅丸”而喪命。在這場派系鬥爭中,他持論公允,“秉董孤之筆,疑剖千秋”。
光宗駕崩,為公鼐政治生命裏的短暫春天畫上了句號。光宗去世,熹宗即位,仍以“兩代帝師”身份加封公鼐為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詹事。但在魏忠賢逐漸專權亂政的情況下,性格耿介正直的公鼐遂成為受打擊的對象,在帝黨、後黨、宦官、朝臣的鬥爭中,剛直峻介的公鼐不願陷入相互攻訐的黨派鬥爭,又不允許宦官魏忠賢誣陷忠良,為糾正魏忠賢等人散佈的流言蜚語,他憤然上書熹宗,要求由他主持編纂《光宗實錄》,秉筆直書光宗政績和宮闈中委曲隱秘之事,“存其真不存其偽”,“以成一朝信史。”熹宗沒有批准他的建議。
1621年( 天啓元年),公鼐看到改元后不到半年,御史因進言而受到責罰的有十幾人,連續兩次上疏,對皇帝及輔臣加以規勸。但是此時的熹宗已被宦官魏忠賢操縱,公鼎得到的是“譙責”、“懺旨”。公鼐對專權亂政的魏忠賢之流深惡痛絕,加之編纂《光宗實錄》一事觸怒魏忠賢,“羣小惡其害已,盡力排擠,不得大用”,公鼐自感勢單力薄,又不肯趨炎附勢,不得不再一次選擇稱“引疾歸”脱離仕途。這位耿介正直的“兩代帝師”在魏忠賢專政的混亂局面中,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與抱負,只得以選擇稱“引疾歸”來保全士大夫的風骨,這在明朝後期波詭雲譎黑暗的政治鬥爭中確屬一種無奈。
崇禎《諭祭公鼐文》:發粟賑濟,仁殫鄉旅
公鼐為官期間,不畏權貴,敢鬥邪惡,清正廉潔,體恤民情,與宦官魏忠賢進行了不懈鬥爭,同時,也為人民做了不少好事。清《蒙陰縣志》載,1615年(萬曆四十三年),山東大飢,此時已賦閒在家的公鼐上書請求賑濟,得到允許, 沿途百姓“一路賴以全活”。 [2] 
崇禎皇帝后來在《諭祭公鼐文》中提到此事,褒揚他“發粟賑濟仁殫鄉閭”。 [2] 
李三才事件”再受牽連1621年3月( 元啓元年),後金攻佔瀋陽、遼陽。公鼎出於公心,認為封疆大吏在遠方,李三才具有將才謀略,且居京師附近,可朝發夕至,極力主張起用。1625年( 天啓五年),魏忠賢殘害東林黨人,時已去世的李三才被追奪誥命,御史葉有聲又舊事重提,“追論鼐與三才有姻”,曾對李三才徇私妄薦。公鼐遂被削去官職,1626年,公鼐六十九歲,卒於故鄉蒙陰。
崇禎繼位後,翦除魏忠賢,追封公鼐為禮部尚書,諡“文介”。公鼐諡後得到“全諭祭”、“崇祀先賢”榮譽,並在蒙陰敕建“五世進士坊”。在蒙陰縣城縣署后街,崇禎敕命建造了“五世進士父子翰林”石坊一座。石坊高大壯觀,坊上浮雕的人物、花卉、珍禽異獸,栩栩如生,名聞遐邇。該坊北面石刻“五世進士”,南面石刻“父子翰林”。此坊於1961年因建築工程被毀。
公鼐的詩,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方面。複雜的政治鬥爭,人民羣眾的疾苦,祖國的壯麗山河都在詩歌中得到體現,充分反映了他的政治見地和文學思想,在明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中,公鼐的文學成就是最高的。

公鼐名作賞析

西郊金主釣台雲:
“花石遺綱入戰圖,薊門衰草釣台孤。不知艮嶽宮前叟,得見南軍入蔡無?” [4] 
畿南問宋遼戰地雲:
“戰勝河東下薊丘,高梁失御陣雲愁。六飛不入燕山府,直見鑾輿下廣州。” [4] 
明湖獨眺雲:
“窄岸平橋萬柳斜,半城春水半人家。東風吹雨宵來急,一片鄉心到海涯。” [4] 
別邢子願雲:
“南浦分攜暮雨微,平林望斷送將歸。新詩一一題團扇,隴首秋雲片片飛。” [4] 
衍元白詩寄馮用韞雲:
“千里襟期付此詞,郵筒珍重寄相思。將來莫遣玲瓏唱,淚盡夷陵緩棹時。” [4] 
“生平有意皆成幻,死去憑誰得報君?燈影幢幢對疏雨,一聲哀雁入秋雲。” [4] 
濟南晤李季重雲:
“一望幷州雁影沉,三年幽夢蠟湖陰。歷城四面寒泉水,堪照青陵台下心。” [4] 
泉林寺雲:
“百里天涯一夕分,月華中斷悵離羣。坐聞莊子城頭水,卻憶夷吾台上雲。” [4] 
蘭溪望金華山水雲:
“新安水色括蒼煙,煜煜金華婺女連。靈異果應仙路近,始知此是蔚藍天。” [4] 
(杜子美梓州金華山詩“上有蔚藍天”,謂潼川之金華山,此乃借用)“百折桐江繞釣台,四明雲起接天台。半空突出冰輪湧,定是龍湫雁宕開。” [4] 
南樓雲:
“十二樓開列玉京,分明天上落層城。檐前寂寂三珠樹,半夜鶴飛來上鳴。” [4] 
掖縣道中雲:
“齊疆行盡海雲生,處處看山自問名。麥秀漸漸桑柘綠,馬頭不見曲侯城。” [4] 
襄陽雲:
“江上輕帆落浴鳧,鏡中倒影數峯孤。林鶯送客巖花笑,曾見銅 歌舞無?” [4] 
南竺寺雲:
“晚霞掛重塔,微月碧殿空。林壑松檜響,十里聞秋風。” [4] 
公鼐勤奮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其詩作有杜甫遺風。其紀行詩與晚年居諸詩,善於寫景,尤得真趣,把故鄉水山寫得色光斑斕,令人神往。 公鼐工於文詞,尤善詩,在文學上的成就,主要表現在詩歌的創作上。公鼐在詩歌創作方面堪稱全才,他的詩歌體裁非常全面,有古樂府、古詩、律詩,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各種體式他都得心應手,而且善於運用排比、誇張、擬人等藝術手法。

公鼐進士第一家

進士府邸 進士府邸
江北聲名顯赫的館閣世家
蒙陰公氏家族是明朝中葉江北地區罕有的“館閣世家”,所謂“一門五進士,父子雙翰林”。公氏家族不僅在政治上取得“五世進士”的榮耀,地位顯赫,而且留下了大量的文學著述,形成了獨特的家族文化。公氏家族挾其“五世進士,父子翰林”聲譽,家族子弟代代勤於文采,筆耕不輟 ,影響了後世一代又一代的讀書人,明朝後期政治上的黑暗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壓制了公氏家族子弟政治抱負的施展,但也促使他們轉向了文學研究與創作的工作,挖掘了他們在這方面的潛力。公氏子孫因此提出了具有家學特色的文學主張,成就了其江北“館閣世家”的巨擘形象。
公姓古老,發於齊地
公姓其實是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按古籍記載,公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分封,將周公姬旦(周公旦)封魯,即山東省。周公輔佐周武王兒子周成王留在洛邑,周公旦就讓自己的兒子伯禽到山東管理魯國。伯禽是周公旦的長子,即周代魯國的第一任國君。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遂入羔裘。齊侯喜,與之陽穀。公衍、公為之生也,其母偕出。公衍先生,公為之母曰“相與偕出,請相與偕告.”三日,公為生,其母先以告,公為為兄。公私喜於陽穀而思於魯,曰:“務人為此禍也。且後生而為兄,其誣也久矣。乃黜之,而以公衍為大子.”
魯昭公時,他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姬宋即魯定公,定公把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和為都封公爵,世稱公衍、公為,後世衍和為的子孫就以祖上的爵位“公”作為了姓氏。依此來説,魯定公把魯昭公的兩個兒子衍和為都封公爵時,他們應在齊國而不在魯國,後世公衍和公為的子孫就以祖上的爵位“公”作為了姓氏。
公鼐遠祖,可追溯到元朝的將領公海。 明朝建立後,因公海是元朝將領,被遣送到遼東金州戍邊。當時規定,戍邊者年過四十,才允許兒子代還。公海有四子,只有最小的兒子公守敬獨自冒險越海,代父從軍。公守敬之子公先先十五歲時,聽説父親在遼東,思念不已,終於渡海尋親,在當時傳為佳話。後來以“孝行”受到薦舉,擔任廣宗縣縣丞,從此公氏從“軍籍”登上了仕途。
公先先的孫子公恕考中貢生,擔任河南固始縣縣丞,後官至御史。

公鼐一門五進士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
公氏家族,自宋朝宣和年間建立碑立譜始,至今,已逾九百多年,自公先先曾孫公勉仁(公鼐的高祖父)始,公氏家族連續五世蟬聯三榜進士,他們或文治,或武功,多有建樹,街頭巷議,時人爭相傳送,奉為美談,家族聲譽澤被後世,影響深遠。
公氏家族歷經宋、明、清、民國、新中國五個朝代,家族歷經30多代,傳承至今。堅守“耕讀立志,忠孝起家”治家理念,由一户默默無聞的荒野山郊之移民發展成為一個忠孝傳家的文學世家,實屬奇蹟。堪稱文韜武略的家族五世進士之第一代、第二代進士公勉仁公躋奎,在朝為政幾十年,多次提督川貴、巡撫湖廣、整餉軍務、懲貪官、定叛亂、擒匪首、降叛王,在湖廣一帶所立戰碑至今猶在。每每遇到內憂外患,皇帝多派前去整肅征討。
公氏家族綿延五世而不衰,他們或文或武,代代均是耿直之臣,威武不屈,激濁揚清,錚錚鐵骨,正氣凌然,堪稱公氏家族史的一座不朽的豐碑。
公勉仁·山西巡撫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公鼐畫像 公鼐畫像
公勉仁(1450~1516)官至大同巡撫、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系明中期朝廷重臣。字尚德,號西埠,性聰敏,體弱,但凜凜有氣節。明孝宗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中進士,授“行人”,後升任江西道監察御史,被稱為“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斷,權勢頗重,擢升太僕寺少卿
明正德初(公元1506年)公勉仁以逆劉瑾被逮下錦衣衞獄,在外貶謫五年,出任四川按察司副使,後因督師討賊協剿有功,進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七年,巡撫大同贊理軍務,守衞邊陲十年,“選將練兵,勤修烽壘,邊陲十年無警”。旋巡撫南贛、汀、漳、韶、雄、惠、潮、郴州等處,擢巡撫勳陽,推南京兵部侍郞,未受命,卒於官,時正德十一年七月(公元1516年7月)。朝廷悼惜,遂賜祭蔭子,朝廷內外大臣鹹以文哀之。
公勉仁歷任江西道監察御史鹽運司同知、太僕寺少卿、四川布政司參議、四川按察司副使、四川按察使、進都察院右都御史,巡撫大同,移撫南贛撫治鄖陽,到位不久,於正德十一年(1516)七月十五日卒於官。公勉仁之子公志緒,歷任知州,後官至衡府長史正五品)。
公勉仁,著有《東山集》《守邊策略》,墓在上東門(石門之陽),恭人闞氏、繼室李氏。
現僅存清《蒙陰縣志》中記載的《舟中野望》七律一首。 在蒙陰野店鎮上東門村,原建有都憲石坊1座,即都察院都御史石坊。
公躋奎·湖廣按察副使
公躋奎,官至湖廣按察副使。公勉仁之侄,公鼐曾祖,公躋奎原名公志厚,字瑞文,號中山,1535年(明嘉靖十四年)中進士,初授工部郎中,出守山西潞安,升湖廣按察副使,後調廣西,討平反叛,累立戰功。
恭人包氏,生五子。
長子公一載,字伯子,歲貢,任興濟縣令(正七品
次子公一鳴,號次山,拔貢,官南陵縣丞(正八品
三子公一揚,號亦山,進士,官至工部郎中(正五品
四子公一耀,號繼山,副貢,任岷州衞經歷(軍職:從七品
五子公一翔,號續山,庠生,官金吾衞千户(軍職:正五品
公躋奎,著有《中巖詩草》行世,今天尚能讀到他吟詠“蒙陰八景”的律詩八首。
公一揚·工部郎中
公一揚,官至工部郎中。公躋奎之三子,號亦山,九歲能文,十二歲入邑庠,二十一領嘉靖戌午鄉薦,巳未成進士,(明嘉靖38年,公元1559年),初授大理寺評事。後出任河南尉氏知縣,昭雪冤獄,碑刻尚存,歷任裕州知州從五品)、淮安府同知,遷工部郎中,年近五十。單傳一脈,育子公家卿,歲貢,官太常寺博士正七品)。家卿生二子,長子公準,貢生,官兵部司務。著有《閒音集》,其《秋夜彈琴》、《卜築》二首及《蒙陰八景》等詩尚能找到。
公一載,公一揚長兄。號肖山,歲貢生,官北直隸興濟縣令,拙催科勤撫字,蒞任三年移疾歸,有詩云:“拂袖歸來氣未平,無官切喜一身輕,睡紅門外三竿日,遮莫風波逐浪生。”致仕後不屢城市,績書千卷,晝夜番閲,先瑞文公卒,著有《田居稿》,墓在下莊(鳳陽山之陽)孺人李氏、包氏。
公一載遺三子:
長子公家臣,字共甫,號東塘,明隆慶五年進士,官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户部主事,追贈禮部左侍郎。
次子公家翰,庠生,無後。
三子公家鄰,舉人,官虞城縣令(正七品),生二子,長子公衡,監生。次子公度。
公一揚去世後,公氏家族呈請批准,在蒙陰縣署右邊為其修築石坊一座,號“榮世坊”,現因社會動盪早已蹤跡全無。
公家臣·翰林院編修、户部主事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3張)
公家臣,官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户部主事,追贈禮部左侍郎。公家臣是公鼐之父,初選翰林院庶吉士,轉授翰林院編修,南京户部主事,會典纂修官,贈禮部左侍郎。
公家臣字共甫,號東塘,於1571年(隆慶五年)中進士,初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後任會典纂修官,負責校閲《世宗實錄》,1577年(萬曆五年) ,由於他主持正義,不苟異同,受到當權者張居正的嫉恨而被貶官,降為澤州判官,移官至廣平司理、南京户部主事,1583年(萬曆十一年)卒於滁州,終年五十一歲。
淑人李氏。生二子。長子公鼐。次子公鼒。
公鼐·翰林院侍讀學士 、禮部右侍郎
公鼐(1558~1626)字孝與,號周庭,今山東蒙陰縣人。明代著名文學家、詩人。明朝萬曆前期“山左三大家”之一。 官至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協理詹事府詹事、兩朝實錄副總裁、贈禮部尚書,諡“文介”。
公鼐淑人彭氏,生三子,長子公光國,原名桓,字寶玉,廩生,官徐州副總兵,淑人劉氏。次子公端,監生,任光祿寺署丞(從七品),孺人孟氏。
公鼒·工部主事、提督浙杭
公鼐之弟公鼒,字敬與,號浮來先生,明朝萬曆後期山左詩壇主盟人物,萬曆丁酉(公元1597年)舉人,任中書舍人遷工部主事正六品),提督浙杭關務。公鼒淑人吳氏,副室趙氏。留有四子,均未出仕。
清《蒙陰縣志》載:公鼒“天性英敏,走筆千言,博學善書,名垂京師”。著有傳奇(劇本),《千金裘》四卷,詩談一卷,圃談一卷、詩文輯《小東園集》三十卷,今蒐集到的詩文僅有七十篇左右。

公鼐歷史評價

明代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焦竑評公鼐
合併圖冊
合併圖冊(2張)
“先生才識獨出,綜鑑復富。故其原本山川,極命草木,能牢籠載籍之菁華,不為靡曼剝奪之語。蓋直取獨見,上媚千古。猶煙雲之出沒,忽乎滿前,不可以為方,卒其所為法者,丙丙如丹。噫,可謂異已!”
清代著名學者朱彝尊評公鼐
“言詩於萬曆,則三齊之彥,吾必以文介為巨擘焉。”對此評價,公鼐是當之無愧的。
清朝一代詩宗、刑部尚書王士禛評公鼐
吾鄉公文介公鼐,萬曆中為詞林宿望,詩文淹雅,絕句尤工。
明代著名政治家楊漣評公鼐
楊漣是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諫官東林黨人、政治家
作為同時代人的楊漣極為欽慕公鼐,認為公鼐
“有古大臣之風……心丹識卓,骨勁力沉,範希文(范仲淹)、司馬君(司馬光)實伯仲間者。” —楊漣《與秦貞予刺史書》
明·楊漣小傳
楊漣(1571~1625),字文孺,號大洪,明代湖廣應山(今屬湖北廣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諫官東林黨人、政治家,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進士。初任常熟知縣,舉全國廉吏第一。
天啓五年(公元1625 年)任左副都御史,因彈動魏忠賢24大罪,被誣陷,慘死獄中;後平反昭雪,諡號“忠烈”;有《楊忠烈公文集》傳世。
楊漣終生致力於爭“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三案以正宮闈,反閹黨以遏止魏忠賢,為挽救混亂的政局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崇禎初年,誅滅魏忠賢閹黨之後,楊漣冤案平反,贈太子太保兵部尚書,諡號“忠烈”
楊漣不求家財萬貫,不求出將入相,不求青史留名,唯以天下、以國家以百姓為任,甘受屈辱,甘受折磨,視死如歸,有慨然雄渾之氣,萬刃加身不改之志。
歷史餘音
在明後期的歷史舞台上,公鼐、楊漣等人就像一顆閃爍而耀眼的彗星,輕輕劃過明朝後期動盪不安的歷史天空,公鼐以其當朝文學鴻儒的身份保持着自己應有的士大夫尊嚴,而像公鼐這一批人的存在不僅是中華正氣文明的繼承者也是捍衞者,為中華文明歷史長河中譜寫千年來的昂揚起伏的“激濁揚清、為民請命”的正氣旋律又樹立了一座精神的豐碑、亦增加了一節悲劇美的音符。。。。。。

公鼐明史記載

公鼐,字孝與,蒙陰人。曾祖奎躋,湖廣副使。父家臣,翰林編修。鼐舉萬二十上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屢遷左諭德,為東宮講官。進左庶子,引疾歸。光宗立,召拜祭酒。熹宗進鼐詹事,乃上疏曰:“近聞南北臣僚,論先帝升遐一事,跡涉怪異,語多隱藏。恐因委巷之訛傳,流為湘山之稗説,臣竊痛焉。皇祖在昔,原無立愛之心。只因大典遲迴,於是繳還冊立之後,有三王並封之事,《憂危竑議》之後,有國本攸關之事。迨龐、劉之邪謀,張差之梃擊,而逆亂極矣。臣嘗備員宮僚,目睹狂謀孔熾,以歸向東宮者為小人,不向東宮者為君子,盡除朝士之清流,陰翦元良之羽翼,批根引蔓,幹紀亂常。至今追想,猶為寒心。夫臣子愛君,存其真不存其偽。今實錄纂修在即,請將光宗事蹟,別為一錄。凡一月間明綸善政,固大書特書;其有聞見異詞及宮闈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筆指陳,勒成信史。臣雖不肖,竊敢任之。”疏入,不許。天啓元年,鼐以紀元甫及半載,言官獲譴者至十餘人,上疏切諫,並規諷輔臣。忤旨,譙責。尋遷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充實錄副總裁。鼐好學博聞,磊落有器識。見魏忠賢亂政,引疾歸。
初,廷議李三才起用不決,鼐颺言曰:“今封疆倚重者,多遠道未至。三才猷略素優,家近輦轂,可朝發夕至也。”侍郎鄒元標趣使盡言,以言路相持而止。後御史葉有聲追論鼐與三才為姻,徇私妄薦,遂落職閒住。未幾卒。崇禎初,復官賜卹,諡文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