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開市場

鎖定
公開市場是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主要有國庫券、其他聯邦政府債券、聯邦機構債券和銀行承兑匯票等的市場。參與公開市場的有,中央銀行、商業銀行和證券商。中央銀行根據貨幣供應量的預期目標和金融市場上銀根鬆緊情況開展公開市場業務,當市場銀根緊時,在公開市場上買進有價證券,則貨幣供應增加,利率趨降,銀根放鬆;當市場銀根松時,就拋售有價證券,貨幣回籠使供應量減少,利率趨升,銀根抽緊。中央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也會使銀行系統的準備金增減。在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是公開市場的主要參與者。聯儲的公開市場業務與存款準備金和再貼現政策一起並稱“中央銀行的三大法寶”,是控制一般商業銀行信貸活動,收放銀根的重要工具,而公開市場業務是最經常、最靈活、最有效的工具。公開市場上有三種方式,(1)直接買賣有價證券,(2)再購回合同交易,(3)邊售邊購交易。參見公開市場業務。 [1] 
中文名
公開市場
外文名
open market
目    的
最大限度地追求經濟利益
拼    音
gōng kāi shì chǎng
啓動時間
1994年3月啓動

目錄

公開市場市場業務

在多數發達國家,公開市場操作中央銀行吞吐基礎貨幣,調節市場流動性的主要貨幣政策工具,通過中央銀行與指定交易商進行有價證券和外匯交易,實現貨幣政策調控目標。中國公開市場操作包括人民幣操作和外匯操作兩部分。外匯公開市場操作1994年3月啓動,人民幣公開市場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復交易,規模逐步擴大。1999年以來,公開市場操作已成為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對於調控貨幣供應量、調節商業銀行流動性水平、引導貨幣市場利率走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從1998年開始建立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制度,選擇了一批能夠承擔大額債券交易的商業銀行作為公開市場業務的交易對象,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業銀行。這些交易商可以運用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等作為交易工具與中國人民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從交易品種看,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和發行中央銀行票據。其中回購交易分為正回購逆回購兩種,正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賣出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買回有價證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正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向市場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為中國人民銀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並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交易行為,逆回購為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則為央行從市場收回流動性的操作。現券交易分為現券買斷和現券賣斷兩種,前者為央行直接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礎貨幣;後者為央行直接賣出持有債券,一次性地回籠基礎貨幣。中央銀行票據即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短期債券,央行通過發行央行票據可以回籠基礎貨幣,央行票據到期則體現為投放基礎貨幣。

公開市場優點

(1)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能夠隨時根據金融市場的變化,進行經常性、連續性及試探性的操作,還可以進行逆向操作,靈活調節貨幣供給量;
(2)通過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可以主動出擊,不象再貼現政策那樣,處於被動地位;
(3)公開市場業務對貨幣供給量進行的是微調,不會像準備金率的變動一樣產生震動效果
參考資料
  • 1.    韓雙林,馬秀巖.證券投資大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