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用開水器

鎖定
公用開水器是為了適應高數量人羣,飲水需求環境而設計的一種利用、電能轉化為熱能加熱開水的公用設施。
中文名
公用開水器
類    別
公用設施

公用開水器設施簡介

而其容量根據不同羣體的需求,可分為容積量大小不等的儲水箱,功率範圍有:2KW.3KW.4.5KW、等不同型號。公用開水器適用於企業單位、酒店、部隊、車站、機場、工廠、醫院、學校等公共場合。相對於傳統的鍋爐具有安全,噪音小,無污染的優點,並且開水的供應不分時段,隨時都可提供。
相較於日常辦公用的飲水機區別,在於開水器的供水來源於自來水,只能提供較為乾淨,達到沸點加熱的熱開水,而提供的其他温差的水是不健康的(參照傳統開水器資料),所以目前市面上正規的公用開水器產品不支持可調節温控,適用於大型辦公場所環境居多,而無法普及到廣泛民用,一家一户的程度。
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公用開水器設施不斷的朝着“環保,高效,節能”的方向發展,並衍生出了步進式即開即用開水器和即開式無保温水箱開水器。相信隨着不久將來太陽能技術領域的應用,公用開水器事業將向着無能耗的目標發展。

公用開水器公用開水器發展

(1)按控制方式分類
公用開水器 公用開水器
第一代:浮球式開水器,這是開水器的第一代產品,內部結構簡單,主要可分為:箱體(用於儲水及燒水)、浮球(用於控制水位)、發熱管(用於加熱)。由於在使用過程中,人們發現其只有一個水箱,不能把生水與開水分隔;只有一個浮球作為水位控制,不能控制人們取水時生水進入水箱中。造成陰陽水的產生,影響飲用水的質量和人們的健康。但由於浮球式開水器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目前仍然有70%-80%的工廠、酒店、茶樓在繼續使用這種開水器。
第二代:沸騰式開水器,針對第一代產品會產生陰陽水的缺點,我國生產開水器的廠商進行的技術革新,研發出避免陰陽水產生的沸騰式開水器,其原理主要是把生水和開水分隔開,由原來浮球式的一個箱體,改為沸騰式的兩個箱體,一個箱體裏裝有電熱管,負責燒水,另一個箱體則負責儲存開水。這樣能有效避免生水與開水的混合,徹底解決了“陰陽水”問題。但最初由於實現結構較為複雜,成本較高,箱體密封而不能清洗所造成壽命不長等原因,並沒有過高的市場覆蓋率,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沸騰式開水器的市場推廣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第三代:步進式開水器,其原理是將水逐層加熱,最高温度大約達到95度左右,具有即燒即飲的特點。且因為安裝了電磁閥控制的進水系統,使得操作時更顯得方便和自動化。相對沸騰式開水器而言步進式的製造成本更低,內部結構更為簡單高效,但由於最高加熱温度達不到100度,且保温水箱無法長久保温等缺陷,使得開水本身仍存在健康隱患。也可以説是因為當時的市場背景環境造就了、步進式開水器的廣泛應用和產生。
第四代:即開式無保温水箱開水器,其內部結構與第二代的沸騰式開水器相近,並在原有基礎上利用著名的汽液兩相提升理論(汽液開水爐也有此類技術的應用),使得二次進水的冷水源可以保持恆温在60攝氏度,從而減少加熱沸點的能耗,達到更為高效的節能目的,隨着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提高,生活物質水平的逐漸提升和對環保節能意識的逐步理解,即開式開水器也日益受到市場的歡迎。 且即開式的技術擴展領域依舊很大,有望朝着小型民用普及化發展。

公用開水器即開式開水器

“即開即用”節能型開水器工作原理
即開即用節能開水器原理示意圖(1張)
依據世界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洛侖茲博士的理論(熱力學的汽液兩相流提升原理):其產品內部由冷水倉、加熱腔體、蒸汽交換倉三個獨特腔體結構構成,100%沒有混合水(俗稱:陰陽水)。自來水通過電磁閥進入冷水倉,然後經過連通管從直流式加熱腔體底進入進行加熱,在直流式加熱腔體加熱過程中產生大量多餘的蒸汽被導入交換室進行熱能回收,同時冷水倉吸收了大量熱能,將水温預熱到30-40℃左右,然後通過連通管進入加熱腔體中,從30-40℃加熱到沸點(100℃),只需加熱60-70℃。由於冷水倉中水温提高了,從而節省了大量電能。
再者該結構沒有保温箱,不用水不燒水,規避了保温能耗,相對比較傳統保温水箱式的開水器節能大於80%以上(見圖)。首次沸騰僅需數十秒、然後從水龍頭流出,這個過程不靠自來水壓力,也不靠温控,靠自然温度加熱至沸點。
關閉水龍頭即切斷電源,規避保温的能耗的同時解決了千滾水、陰陽水、隔夜水的煩惱,隨用隨取。在開水器工作狀態下,若冷水(自來水)停供,故障指示聲光報警,並自動切斷主加熱管電源加以保護。整體程序及水位控制也具有防止脱水乾燒的保護功能。以上整個工作過程全部由微電腦智能控制,真正實現無人操作,安全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