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無渡河

(漢代樂府詩作)

鎖定
《公無渡河》是漢代的一首樂府詩,屬《相和歌辭》,是漢樂府最短的歌辭。這首歌辭寫白首狂夫投河而死時其妻的悲慘呼號,表達了一位婦女對親人的真摯感情。此詩總共只有四句,明白簡潔,但其情調則悱側悽愴,藴藉深厚,直入人類心靈的深處。全詩以“公”字與“河”字連鎖全篇,體現了詩人全部思緒傾注縈繫於此,造成迴環往復、纏綿悽惻、沉痛莫名的藝術效果。
作品名稱
公無渡河
作    者
無名氏
創作年代
漢代
出    處
樂府詩集
作品體裁
四言詩
別    名
公無渡河歌
箜篌引
箜篌謠

公無渡河作品原文

公無渡河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1] 

公無渡河註釋譯文

公無渡河詞句註釋

⑴公:對年長男子的尊稱。無:同“毋”,禁止之辭,不要,不可以。
⑵當:一作“將”。 [2-3]  [4] 

公無渡河白話譯文

孩子爸喲,你不要渡河呀,不要渡河,孩子爸呀,你硬是渡河,硬是去渡河!
到底去了,河水到底擁着你去了,我還能再對你有什麼辦法,有什麼辦法喲! [4] 

公無渡河創作背景

《公無渡河》是漢樂府《相和歌辭》之一,即《箜篌引》。據説是朝鮮津卒(管理河流渡口的小吏)霍里子高之妻麗玉所作。霍里子高早上起來划船,見一老翁披髮提壺,橫渡河流。老翁的妻子在後面制止他,他不聽,終於被河水淹死。他妻子就用箜篌彈奏此歌,曲終也投河而死。霍里子高把此事告訴了妻子麗玉,麗玉乃用箜篌仿其聲而作此曲。 [3] 
中國古代多種文獻記載了此詩的本事。晉代崔豹古今注》卷中載:“《箜篌引》,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而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墮河水死,於是援箜篌而鼓之,作公無渡河之歌,聲甚悽愴。曲終自投河而死。霍里子高還,以其聲語其妻麗玉。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焉。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焉。”唐代歐陽詢藝文類聚》卷四十四載:“《琴操》曰:《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子高晨刺船而濯,有一狂夫,被髮提壺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墮河而死。乃號天噓唏,鼓箜篌而歌,曲終投河而死。子高援琴而鼓之,故曰《箜篌引》。”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卷下載:“舊説,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攜壺亂流而渡,其妻隨呼,止之不及,遂溺死,於是其妻援箜篌而鼓之,作歌云云,聲甚悽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其聲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舊史稱漢武帝滅南越,祠太乙后土,令樂人侯暉依琴造坎,言坎坎節應也。侯,工人之姓,後語訛坎為空也。”宋代陳暘樂書》卷一百七十九載:“陳智匠曰:尋霍里子高晨朝刺舡而濟,有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度,其妻追止之不及,遂溺而死,於是鼓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奈公何。’曲終赴河而歿。子高聞其歌悲,援琴而哀切以象其聲是也。” [4]  [5]  [6] 

公無渡河作品鑑賞

公無渡河整體賞析

《公無渡河》是漢樂府裏最短的歌辭,和漢樂府最長的《孔雀東南飛》同是寫夫婦的殉情之作。全詩四句,一氣呵成,每句一頓,每頓愈深,敍述出悲慘事件的完整過程,抒發詩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
全詩雖只有十六字,裏面卻是藴含了豐沛的情感和激烈的心理衝突:“公無渡河”——警止;“公竟渡河”——驚歎;“墮河而死”——哀嘆;“當奈公何”——無奈。此詩敍述方式上用的是第二人稱,這是面對逝者傾訴親人悲泣與哀悼的表達方式。詩歌以婦人的口吻,通過婦人對丈夫行為發展的話語反應過程,有效地表達出婦人在面臨丈夫遇難全過程中心理的變化:開始是急促的警告阻止,阻止失敗後的驚呼,在面對已經預知的悲劇發生後的哀慼,之後是無法阻止悲劇發生的無力感。雖然文字淺顯,但是,每一句裏面都藴含了無可複製的情感,每一句都是一次情感矛盾的深化。最後一句含不盡之意,甚至可以將它引申解讀為“當奈公何?當奈我何!”女主人公在這一刻的心理矛盾達到了極點,最終她選擇了殉情,這也令目擊者和傳誦這個故事的人不勝感傷因而為之傳唱不息。
全詩以“河”為韻,前三句都有“河”字,這是詩中主人公遇難之所在,亦是詩人目擊心傷之所在。全詩以“公”字與“河”字連鎖全篇,體現了詩人全部思緒傾注縈繫於此,造成迴環往復、纏綿悽惻、沉痛莫名的藝術效果。
這首歌辭總共只有四句,明白簡潔,但其情調則悱側悽愴,藴藉深厚,直入於人類心靈的深處,表達了一位婦女對親人的真摯感情。面對着咆哮的無情河水,她長歌當哭,繼以身殉。這個慘劇,似乎能夠向人們提供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啓示:要慎所往,尤其是在世態無常、前路莫測的關頭切不可輕舉妄動,以免招致禍殃。這也是能引起人們共鳴的重要原因。 [4]  [5] 

公無渡河名家點評

明代陸時雍古詩鏡》:“是歌是哭?招魂欲起。寥落四語,意自愴人!” [5] 
清代李因篤漢詩音注》卷六:“只二句便有千聲萬聲,聲情相感,不知其所止。” [4] 
清代王堯衢《古唐詩合解》卷一:“一句一轉,一轉一哭,節短調悲,其音自古。” [4] 
清代沈德潛古詩源》卷三:“纏綿悽惻,《黃牛峽謠》音節相似。” [4] 
清代陳祚明采菽堂古詩選》卷二:“不增一語,其哀無比。” [4] 
清代張玉穀《古詩賞析》卷六:“逐句停頓,一氣旋轉,尤妙在末四字,拖得意言不盡。” [4] 

公無渡河後世影響

《公無渡河》詩一經流傳,摹寫、擴寫之作紛起,南朝詩人張正見、唐代詩人李白、明代詩人何景明等都有相關作品傳世。 [5] 
參考資料
  • 1.    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3:255-256
  • 2.    餘冠英 選注.樂府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8
  • 3.    曹道衡 選注.樂府詩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24
  • 4.    趙光勇.漢魏六朝樂府觀止[M].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82-83
  • 5.    宮月.《公無渡河》研究[J].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9,25(1):17-20
  • 6.    歐陽詢.藝文類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