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孫賀

鎖定
公孫賀(?―前91年),字子叔,北地郡義渠(今甘肅寧縣)人,漢武帝時期將領、丞相。
漢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膠東王劉徹立為太子,選為太子舍人。後元三年(前141年),漢武帝即位,遷太僕元光元年(前134年)至元鼎六年(前111年),先後以太僕之職出任輕車將軍、騎將軍、左將軍七次出擊匈奴,憑軍功封為南奅侯,亦因酎金失侯。太初二年(前103年),代石慶為丞相,封葛繹侯。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因巫蠱之禍冤死獄中。 [1] 
子叔
所處時代
西漢
出生地
北地郡義渠(今甘肅寧縣)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公元前 91年
主要成就
參與漢匈戰爭有功
本    名
公孫賀
爵    位
南奅侯→葛繹侯
官    職
太子舍人→太僕→丞相
將軍號
輕車將軍→騎將軍→左將軍
職    業
將領、官員

公孫賀人物生平

公孫賀太子舍人

公孫賀北地郡義渠(今甘肅寧縣)人,祖先是胡人。 [3]  他的父親(一作祖父 [2]  )公孫渾邪(公孫昆邪)於漢景帝時期擔任典屬國、隴西太守之職。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爆發,公孫渾邪參與平叛並建有功勳。漢景帝前元六年(前151年)四月(《史記·孝景本紀》言“春”,春季為1~3月),景帝封賞擊吳楚有功者五人,公孫渾邪被封為平曲侯。 [3]  [4-5]  漢景帝七年(前150年)四月,立膠東王劉徹為太子。 [6]  其後,年少的公孫賀因多次從軍有功且為平曲侯子之故選為太子舍人。 [7-8] 

公孫賀官居九卿

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春正月甲子,漢景帝崩於未央宮,太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 [9-10]  太子舍人公孫賀,作為東宮舊臣,擢升為九卿之位的太僕一職, [8]  秩祿中二千石,掌管天子出行的車輿馬匹。 [11] 
漢武帝建元三年(前138年),衞夫人(衞子夫)盛寵。武帝提拔其弟衞青為建章監,加侍中,賞賜給衞家的賞金在數日之間累積至千金之多。即使如此,武帝猶覺不夠,後又詔公孫賀娶衞夫人的姐姐衞孺(衞君孺)為妻。公孫賀也由此更加為武帝所寵。 [12-13] 

公孫賀拜將封侯

漢武羣臣像,右一公孫賀 漢武羣臣像,右一公孫賀
元光元年(前134年),大行令王恢受馬邑城商人聶壹之言建議漢武帝伏兵馬邑城誘擊匈奴。一番部署之後,武帝拜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將軍,領四將軍。發伏兵二十餘萬於馬邑城旁山谷中誘擊匈奴單于。公孫賀時封為輕車將軍號,駐兵在其中。 [14]  此次軍事行動因泄露而失敗,眾將皆無功。 [15] 
元光五年(前130年,一説元光六年),匈奴南下。武帝派軍分四路出擊匈奴於關市下。公孫賀再封輕車將軍,領命出雲中。無所斬獲,亦無功。 [16-17]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公孫賀以騎將軍號跟從車騎將軍衞青出擊匈奴。並與彊弩將軍李沮、輕車將軍李蔡一同從朔方出發。 [18]  在與匈奴的交戰中,公孫賀捕獲匈奴王,有功。班師回朝後,於四月丁未日,漢武帝封公孫賀一千三百户南奅侯。 [19-20] 
元朔六年(前123年)、元狩四年(前119年),公孫賀三次以左將軍號隨大將軍衞青從定襄出擊匈奴,皆無功。 [21-23] 

公孫賀酎金失侯

元鼎五年(前112年)九月,列侯因獻給朝廷祭祀宗廟的黃金成色不足分量不夠,由此犯下不敬之罪而被奪去侯爵者共計一百零六人,南奅侯公孫賀在其中。 [24-25] 
元鼎六年(前111年),武帝欲給因軍功封侯又因酎金失侯的公孫賀和趙破奴復侯機會,便封公孫賀浮沮將軍號,遣其領兵一萬五千騎從五原(一雲“九原”)出擊匈奴。然後由於匈奴在武帝年間一系列連續反擊中元氣大傷,元狩四年(前119年)的漠北之戰後更是遠遁漠北 [26]  。故而公孫賀遠走二千餘里至浮苴井卻並未遇見匈奴一人,最終無功而返。 [27-29] 

公孫賀位列三公

太初二年(前103年)正月戊寅(一説“戊申”),丞相石慶薨。 [30]  武帝欲拜公孫賀為三公之首,因自漢高祖以來,丞相皆用列侯任之。 [31]  故武帝於閏三月丁卯封公孫賀為葛繹侯,並詔其續任丞相之職。 [32-33]  然後當時朝廷正值多事之秋,對大臣的要求及監督非常嚴格。自丞相公孫弘老死任上之後,李蔡莊青翟趙周皆因罪自殺,前任石慶雖秉承其家嚴謹作風,亦數次受到武帝譴責。公孫賀害怕自己不能擔此重任,一但有所紕漏恐將禍延於身,不肯受丞相的金印紫綬,見武帝生氣後才不得已拜受。 [34]  公孫賀升任後,太僕之位空缺。於是,武帝又將自己的外甥、時為侍中的公孫賀與衞君孺之子公孫敬聲擢升為太僕。 [35-36] 

公孫賀冤死獄中

徵和元年(前92年),公孫敬聲憑藉着母親衞君孺是皇后的姐姐,行事驕奢不守法紀,居九卿太僕之高位,擅用北軍軍餉一千九百萬錢。事情敗露之後被捕下獄。這時,漢武帝下詔欲抓捕的陽陵人朱安世卻遲遲未能歸案,公孫賀便請命此差以贖公孫敬聲的罪過。武帝答應此請。後來朱安世果然被捕成功,卻在獄中上書誣告公孫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以及行巫蠱詛咒天子之事。徵和二年(前91年)春正月,公孫賀被抓捕,並冠以興利弟子賓客不顧黎民死活等多條罪名,父子雙雙死於獄中。 [37-38] 
後元元年(前88年),丞相田千秋為寬慰武帝於巫蠱之禍中留下的傷痛而勸誡武帝尋找自娛自樂的方法。武帝在與田千秋的對話中曾提到:巫蠱案初,廷尉的審理中並未查問審訊出罪證。 [39] 

公孫賀主要功績

漢景帝時,年少的公孫賀為騎士,從軍有多次戰功。 [40]  漢武帝時,公孫賀以將軍領兵七次出擊匈奴。 [41] 
漢匈作戰圖
漢匈作戰圖(3張)
元朔三年(前126年)冬,軍臣單于死,左谷蠡王伊稚斜破太子於單自立。 [42]  伊稚斜單于立後,對漢朝數座邊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匈奴右賢王亦對河南之地數次侵擾殺掠。 [43] 
元朔五年(前124年)春,漢武帝派遣車騎將軍衞青將六將軍從高闕、朔方、右北平三地出擊匈奴。匈奴右賢王認為路途遙遠漢軍必不能到達,便如往常一般飲酒作樂。漢軍日夜兼程,出塞奔馳六七百里,大軍於夜間行至右賢王大營,李沮李蔡、公孫賀、蘇建四將與衞青成功匯合,圍困毫無防備的匈奴右賢王。右賢王大驚,抱起一位愛妾跨上一馬帶領數百精騎往北面突圍朝逃去。失去右賢王的大營頓時一片大亂。漢軍因此輕而易舉的捕獲小王十餘人,眾男女15000餘人,牛羊等牲畜千百萬頭。 [44-45]  漢軍大捷,此一役新封列侯多達十人,封十九級爵位關內侯二人。 [46] 

公孫賀軼事典故

公孫賀議封三王

元狩六年(前117年)三月乙亥,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上疏武帝封三位皇子劉閎劉旦劉胥為諸侯王。武帝將疏文交由御史審批。三月戊申,丞相莊青翟御史大夫張湯太常趙充、大行令李息太子少傅任安與太僕公孫賀商議後再次上疏,武帝認為三位皇子無德只適合封為列侯,因此駁回疏文。三月丙子日,莊青翟等又與公孫賀、列侯嬰齊、諫議大夫安等人商議後再次上疏請封三王,武帝依舊駁回。自三月乙亥至四月丙申,眾臣前後五次上疏,莊青翟尋列侯二十七人商議,公孫賀三議其間。武帝終於同意於四月乙巳日封三子為王。四月丙申日,太僕公孫賀入未央宮行使御史大夫之責,上奏封王日期及獻輿地圖請武帝選擇三皇子封國。武帝詔封劉閎為齊王,劉旦為燕王,劉胥為廣陵王。 [47] 

公孫賀孫叔奉轡

司馬相如所作《上林賦》中,描繪了一幅天子出獵的壯觀圖畫。
從秋至冬,天子開始校獵,乘坐着象牙雕飾的車子,駕馭六條白色的虯龍,搖動着五彩旌旗,揮舞着雲旗。前面有蒙着虎皮的車子開路,後邊有導遊之車護行。孫叔執轡駕車,衞公做驂乘,為天子護駕的侍衞不循正道而行,活動在四校之中。在森嚴的滷薄裏敲起鼓來,獵手們便縱情出擊;江河是校獵的圍柵,大山是望樓。車馬飛奔,如雷聲忽起,震天動地。獵手們四散分離,各自追逐自己的目標。出獵者絡繹行進,沿着山陵,順着沼澤,像雲霧密佈,如大雨傾注。
《史記集解》注:漢書音義曰:“孫叔者,太僕公孫賀也。衞公者,衞青也。太僕御,大將軍驂乘也。”
《史記索隱》注:孫叔,鄭氏雲太僕公孫賀。衞公,大將軍衞青也。案:大駕出,太僕御,大將軍驂乘也。 [48] 

公孫賀不受相印

太初二年(前103年),武帝欲拜公孫賀為丞相。公孫賀最初拒受丞相印綬,向武帝頓首痛哭説:“我本來只是邊邑上見識淺薄的人,依靠着鞍馬騎射的本領才當了官,我的才能實在不能勝任丞相之職。”武帝及左右大臣看見公孫賀悲哀,都觸動感情流下淚來。武帝因此説:“將丞相扶起。”公孫賀卻不肯起身,武帝生氣便起身走了,公孫賀不得已接受了任命。出宮後,左右大臣問及公孫賀不願當丞相的原因,公孫賀説:“主上賢明,我的才能不足以擔當丞相之重任,害怕因此而受到重責,從此以後就危險了。”果然,十一年之後的徵和二年(前91年),公孫賀因巫蠱之禍死於獄中。 [34] 

公孫賀家族成員

關係
姓名
簡介
父親
(生卒年不詳),曲平侯,後因犯法失侯,曾任隴西太守、典屬國。
妻子
衞孺
(生卒年不詳),衞皇后長姐。
兒子
(?~前91年),任侍中、太僕之職,死於巫蠱之禍。
外甥
(前140年~前117年),衞孺二妹衞少兒之子,冠軍侯,大司馬驃騎將軍,諡景桓侯。
(?~前68年),霍去病之弟,博陸侯,大司馬大將軍,諡宣成侯。
(前128年~前91年),衞孺三妹衞子夫之子,衞太子,後死於巫蠱之禍。諡戾太子。
(?~前91年),衞孺弟衞青之子,宜春侯,後矯詔失侯,復襲長平侯,後再失侯,死於巫蠱之禍。
(生卒年不詳),衞孺弟衞青之子,陰安侯,後酎金失侯。
(生卒年不詳),衞孺弟衞青之子,發乾侯,後酎金失侯。

公孫賀人物評價

司馬遷:賀七為將軍,出擊匈奴無大功。 [41] 
班固:葛繹內寵。 [49] 
班固:漢興,鬱郅王圍、甘延壽,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李廣、李蔡,杜陵蘇建、蘇武,上邽上宮桀、趙充國,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賢、慶忌,皆以勇武顯聞。 [50] 
李賢:漢興,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李廣、李蔡,上邽趙充國,狄道辛武賢,皆名將也。 [51] 
蔡東藩:公孫賀起家行伍,因妻致貴,出為將,入為相,彼果知相位之難居,何不急流勇退?況有子敬聲,驕奢不法,不教之以義方,反縱之為淫佚,既罹法網,尚思贖罪,幾何而不淪胥以亡也。 [52] 

公孫賀史籍記載

史書
司馬遷《史記》
班固《漢書》
荀悦《前漢紀》
司馬光《資治通鑑》
卷名
《建元以來侯者年表》
《武帝紀》
《孝武皇帝紀二》
《卷第十八》
《三王世家》
《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
《孝武皇帝紀三》
《卷第十九》
《韓長孺列傳》
《百官公卿表下》
《孝武皇帝紀五》
《卷第二十》
《匈奴列傳》
《五行志上》
《孝武皇帝紀六》
《卷第二十一》
《衞將軍驃騎列傳》
《竇田灌韓傳》

《卷第二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傳》
《衞青霍去病傳》



《公孫弘卜式兒寬傳》



《武無子傳》



《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



《匈奴傳上》


公孫賀影視形象

叢林版公孫賀 叢林版公孫賀
2004年電視劇《漢武大帝》:叢林飾演公孫賀

公孫賀公孫賀墓

公孫賀墓
公孫賀墓(3張)
公孫賀墓,位於咸陽城西北 120 公里處彬縣水口鄉祁家崖村西。墓冢底部周長 40 米,高 3 米。 屬陝西省名勝古蹟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3] 
公孫賀墓原來塋域寬闊,現墓冢僅存一半,殘存封土東西長11米,南北寬7米,殘高3米。墓北有1957年5月31日省人民政府所立石碑一塊,上書“公孫賀墓”。1958年1月5日邠縣人民委員會於墓北立的標誌碑一塊,上書“漢代政治家公孫賀墓”。1981年彬縣人民政府為公孫賀墓新立墓碑。西距該墓三里許的孫村,為公孫賀當年故宅公孫莊,煙柳依稀,登墓遙遙可望。 [54]  據《彬志》記載:“漢公孫賀故宅,在縣西二十五里,今呼孫村(屬水口鄉)。
參考資料
  • 1.    漢書 卷六十六  .國學原典[引用日期2015-08-25]
  • 2.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言“賀父”,《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言“賀祖父”
  • 3.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將軍公孫賀。賀,義渠人,其先胡種。賀父渾邪,景帝時為平曲侯,坐法失侯。
  • 4.    《史記·孝景本紀》:六年春,封中尉綰為建陵侯,江都丞相嘉為建平侯,隴西太守渾邪為平曲侯,趙丞相嘉為江陵侯,故將軍布為鄃侯。
  • 5.    《史記·惠景間侯者年表》:六年四月己巳,侯公孫昆邪元年。
  • 6.    《史記·孝景本紀》:夏四月乙巳,立皇后王氏。 丁巳,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 7.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賀,武帝為太子時舍人。
  • 8.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賀少為騎士,從軍數有功。自武帝為太子時,賀為舍人,及武帝即位,遷至太僕。
  • 9.    《漢書·孝武本紀》:孝武皇帝,景帝中子也,母曰王美人。年四歲立為膠東王。七歲為皇太子,母為皇后。十六歲,後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尊皇太后竇氏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
  • 10.    《漢書·景帝紀》:皇太子冠,賜民為父後者爵一級。 甲子,帝崩於未央宮。
  • 11.    《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僕,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又車府、路軨、騎馬、駿馬四令丞;又龍馬、閒駒、橐泉、騊駼、承華五監長丞;又邊郡六牧師菀令各三丞;又牧橐、昆虒令丞皆屬焉。
  • 12.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同母昆弟貴,賞賜數日間累千金。孺為太僕公孫賀妻。
  • 13.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賀夫人君孺,衞皇后姊也,賀由是有寵。
  • 14.    《史記·韓長孺列傳》:其明年,則元光元年,雁門馬邑豪聶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當是時,漢伏兵車騎材官二十餘萬,匿馬邑旁谷中。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諸將皆屬護軍。
  • 15.    《史記·韓長孺列傳》:於是單于入漢長城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裏,行掠滷,徒見畜牧於野,不見一人。單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問尉史。尉史曰:“漢兵數十萬伏馬邑下。”單于顧謂左右曰:“幾為漢所賣!”乃引兵還。
  • 16.    《史記·匈奴列傳》:自馬邑軍後五年之秋,漢使四將軍各萬騎擊胡關市下。將軍衞青出上谷,至蘢城,得胡首虜七百人。公孫賀出雲中,無所得。公孫敖出代郡,為胡所敗七千餘人。李廣出雁門,為胡所敗,而匈奴生得廣,廣後得亡歸。
  • 17.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元光五年,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出雲中;大中大夫公孫敖為騎將軍,出代郡;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出雁門:軍各萬騎。青至蘢城,斬首虜數百。騎將軍敖亡七千騎;衞尉李廣為虜所得,得脱歸:皆當斬,贖為庶人。賀亦無功。
  • 18.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衞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
  • 19.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騎將軍公孫賀從大將軍獲王,以千三百户封賀為南窌侯。【集解】:徐廣曰:“窌宜作‘奅’,音匹孝反。”
  • 20.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以騎將軍從大將軍青擊匈奴得王功侯。……五年四月丁未,侯公孫賀元年。
  • 21.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其明年春,大將軍青出定襄,合騎侯敖為中將軍,太僕賀為左將軍,翕侯趙信為前將軍,衞尉蘇建為右將軍,郎中令李廣為後將軍,右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鹹屬大將軍,斬首數千級而還。月餘,悉復出定襄擊匈奴,斬首虜萬餘人。
  • 22.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後再以左將軍出定襄,無功,坐酎金,失侯。
  • 23.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將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正義】:言轉運之士及步兵接後又數十萬人。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驃騎始為出定襄,當單于。捕虜言單于東,乃更令驃騎出代郡,令大將軍出定襄。郎中令為前將軍,太僕為左將軍,主爵趙食其為右將軍,平陽侯襄為後將軍,皆屬大將軍。
  • 24.    《漢書·武帝紀》:九月,列侯坐獻黃金酎祭宗廟不如法奪爵者百六人,丞相趙周下獄死。
  • 25.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元鼎五年,賀坐酎金,國除,絕,十歲。
  • 26.    《史記·匈奴列傳》:是後匈奴遠遁,而幕南無王庭。漢度河自朔方以西至令居,【集解】:徐廣曰:“在金城。”【索隱】:徐廣雲在金城。地理志雲張掖令居縣。姚氏令音連。小顏雲音零。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萬人,稍蠶食,地接匈奴以北。
  • 27.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後八歲,【集解】:徐廣曰:“元鼎六年”。以浮沮【索隱】:沮音子餘反。將軍出五原二千餘裏,無功。
  • 28.    《史記·匈奴列傳》:烏維單于立三年,漢已滅南越,遣故太僕賀將萬五千騎出九原二千餘裏,至浮苴井【索隱】:苴音子餘反。臣瓚雲:“去九原二千里,見漢輿地圖。”而還,不見匈奴一人。漢又遣故從驃侯趙破奴萬餘騎出令居數千裏,至匈河水【索隱】:臣瓚雲:“水名,去令居千里。”而還,亦不見匈奴一人。
  • 29.    《漢書·武帝紀》:又遣浮沮將軍公孫賀出九原,匈河將軍趙破奴出令居,皆二千餘里,不見虜而還。
  • 30.    《漢書·武帝紀》:二年春正月戊申,丞相慶薨。
  • 31.    《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先是,漢常以列侯為丞相,唯弘無爵,上於是下詔曰:“朕嘉先聖之道,開廣門路,宣招四方之士,蓋古者任賢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勞大者厥祿厚,德盛者獲爵尊,故武功以顯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鄉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為平津侯。”其後以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 32.    《漢書·百官公卿表下》:正月戊寅,丞相慶薨。閏月丁丑,大僕公孫賀為丞相。
  • 33.    《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太初二年三月丁卯,封葛繹侯。
  • 34.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後八歲,遂代石慶為丞相,封葛繹侯。時朝廷多事,督責大臣。自公孫弘後,丞相李蔡、嚴青翟、趙週三人比坐事死。石慶雖以謹得終,然數被譴。初,賀引拜為丞相,不受印綬,頓首涕泣,曰:“臣本邊鄙,以鞍馬騎射為官,材誠不任宰相。”上與左右見賀悲哀,感動下泣,曰:“扶起丞相。”賀不肯起,上乃起雲,賀不得已拜。出,左右問其故,賀曰:“主上賢明,臣不足以稱,恐負重責,從是殆矣。”
  • 35.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賀子敬聲,代賀為太僕,父子並居公卿位。
  • 36.    《漢書·百官公卿表》:(太初二年)侍中公孫敬聲為太僕,十二年下獄死。
  • 37.    《漢書·公孫賀傳》:徵和二年春,制詔御史:“故丞相賀倚舊故乘高勢而為邪,興美田以利子弟賓客,不顧元元,無益邊谷,貨賂上流,朕忍之久矣。終不自革,乃以邊為援,使內郡自省作車,又令耕者自轉,以困農煩擾畜者,重馬傷枆,武備衰減;下吏妄賦,百姓流亡;又詐為詔書,以奸傳朱安世。”
  • 38.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賀子敬聲,代賀為太僕,父子並居公卿位。敬聲以皇后姊子,驕奢不奉法,徵和中擅用北軍錢千九百萬,發覺,下獄。是時,詔捕陽陵朱安世不能得,上求之急,賀自請逐捕安世以贖敬聲罪。上許之。後果得安世。安世者,京師大俠也,聞賀欲以贖子,笑曰:“丞相禍及宗矣。南山之行不足受我辭,斜谷之木不足為我械。”安世遂從獄中上書,告敬聲與陽石公主私通,及使人巫祭祠詛上,且上甘泉當馳道埋偶人,祝詛有惡言。下有司案驗賀,窮治所犯,遂父子死獄中,家族。
  • 39.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初,千秋始視事,見上連年治太子獄,誅罰尤多,羣下恐懼,思欲寬廣上意,尉安眾庶。乃與御史、中二千石共上壽頌德美,勸上施恩惠,緩刑罰,玩聽音樂,養志和神,為天下自虞樂。上報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與貳師陰謀逆亂,巫蠱之禍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樂之聽?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雖然,巫蠱始發,詔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聞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宮人,轉至未央椒房,以及敬聲之疇、李禹之屬謀人匈奴,有司無所發,令丞相親掘蘭台蠱驗,所明知也。
  • 40.    《漢書·公孫劉田王楊蔡陳鄭傳》:賀少為騎士,從軍數有功。
  • 41.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賀七為將軍,出擊匈奴無大功,而再侯,為丞相。
  • 42.    《史記·匈奴列傳》:其後冬,匈奴軍臣單于死。軍臣單于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
  • 43.    《史記·匈奴列傳》:其夏,匈奴數萬騎入代郡,殺太守共友,略千餘人。秋,又入雁門,殺略千餘人。其明年,又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萬騎,殺略數千人。匈奴右賢王怨漢奪之河南地而築朔方,數寇盜邊,及入河南,侵擾朔方,殺略吏民甚眾。
  • 44.    《史記·匈奴列傳》:其明年春,漢以衞青為大將軍,將六將軍,十餘萬人,出朔方、高闕擊胡。右賢王以為漢兵不能至,飲酒醉,漢兵出塞六七百里,夜圍右賢王。右賢王大驚,脱身逃走,諸精騎往往隨後去。漢得右賢王眾男女萬五千人,裨小王十餘人。
  • 45.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衞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出右北平:鹹擊匈奴。匈奴右賢王當衞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
  • 46.    《史記·衞將軍驃騎列傳》:天子曰:“大將軍青躬率戎士,師大捷,獲匈奴王十有餘人,益封青六千户。”而封青子伉為宜春侯,青子不疑為陰安侯,青子登為發乾侯。青固謝曰:“臣幸得待罪行間,賴陛下神靈,軍大捷,皆諸校尉力戰之功也。陛下幸已益封臣青。臣青子在襁褓中,未有勤勞,上幸列地封為三侯,非臣待罪行間所以勸士力戰之意也。伉等三人何敢受封!”天子曰:“我非忘諸校尉功也,今固且圖之。”乃詔御史曰:“護軍都尉公孫敖三從大將軍擊匈奴,常護軍,傅校獲王,以千五百户封敖為合騎侯。都尉韓説從大將軍出窳渾,至匈奴右賢王庭,為麾下搏戰獲王,以千三百户封説為龍頟侯。騎將軍公孫賀從大將軍獲王,以千三百户封賀為南窌侯。輕車將軍李蔡再從大將軍獲王,以千六百户封蔡為樂安侯。校尉李朔,校尉趙不虞,校尉公孫戎奴,各三從大將軍獲王,以千三百户封朔為涉軹侯,以千三百户封不虞為隨成侯,以千三百户封戎奴為從平侯。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户。”
  • 47.    《史記·三王世家》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4-09-29]
  • 48.    《史記三家注·司馬相如列傳·上林賦》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29]
  • 49.    《漢書·班固傳》:葛繹內寵,屈氂王子。千秋時發,宜春舊仕。敞、義依霍,庶幾雲已。弘惟政事,萬年容己。鹹睡厥誨,熟為不子?述《公孫劉田楊王蔡陳鄭傳》第三十六。
  • 50.    《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曰:秦、漢已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秦時將軍白起,郿人;王翦,頻陽人。漢興,鬱郅王圍、甘延壽,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李廣、李蔡,杜陵蘇建、蘇武,上邽上宮桀、趙充國,襄武廉褒,狄道辛武賢、慶忌,皆以勇武顯聞。蘇、辛父子著節,此其可稱列者也,其餘不可勝數。何則?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
  • 51.    《後漢書注·孝安皇帝紀上·章懷注》:李賢曰:「説文曰:『諺,傳言也。』前書曰:『秦漢以來,山東出相,山西出將。』秦時郿白起,頻陽王翦。漢興,義渠公孫賀、傅介子,成紀李廣、李蔡,上邽趙充國,狄道辛武賢,皆名將也。丞相則蕭、曹、魏、邴、韋、平、孔、翟之類也。」按關西近羌胡,可武備,善騎射,詩秦風子戎曰:「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皆行。」尚武之風,自古已然。而關東乃詩書禮樂之鄉,諸子百家之説,多興於此,故出文人謀士。賢所舉者即蕭何、曹參、魏相、邴吉、韋賢、平當、孔光、翟方進也。
  • 52.    前漢演義:巫盅獄丞相滅門 泉鳩裏儲君斃命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28]
  • 53.    《省級重點文物——古墓葬》  .咸陽市文物旅遊網[引用日期2014-09-30]
  • 54.    《咸陽日報·絲綢之路沐彬州》  .西部網[引用日期2014-09-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