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司政治

鎖定
公司政治,政治學術語。
中文名
公司政治
類    型
在職場上生存的人必須瞭解的事情
詞    性
名詞
描述對象
公司

目錄

公司政治概況

政治:政,是指眾人之事;治,是指管眾人之事。
通常人們一談到政治,首先就產生本能的戒備心態,馬上就會將政治和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拉幫結派、打擊報復、告密、搞運動、穿小鞋等等一系列令人不寒而慄的事情聯繫起來,恨不能躲得遠遠的。其實,對公司政治大可不必如臨洪水猛獸,而且也不可能避而遠之,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存在,除非像魯濱遜一樣和星期五孤獨地活在小島上(嚴格地講,魯濱遜和星期五之間也存在政治)。
一般人員對公司政治可以採取這樣的態度,對於經理人員,不但不能避而遠之,而應該瞭解公司政治,甚至熟悉公司政治,因為,管理就是在不斷地協調工作與人的關係,變革更是集中強烈地協調工作與人的關係,所以,變革本身需要公司政治,從某種意義上講,變革就是公司政治。
“公司政治”是一個想在職場上生存的人所必須瞭解的事情,“政治”就是眾人之事,企業也不例外,因為企業就是由一羣人所組成的組織。
眾所周知,企業體制乃是金字塔型的,站在頂端的只有一個CEO,而往上的路,也是越走越陡峭,每一級,都有人與你競爭,他們有可能是你的朋友,但更有可能是你的對手甚至敵人。幸運地爬上去的人,也時常會看看來自四周的危險,上面的人對你是否滿意,周圍的人是否能和你合的來,站在下面的人,他們是否在覬覦着你的職位?職位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它導致了內部的鬥爭,而安全感的普遍缺乏,更是加速了這種鬥爭。
那麼,公司政治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呢?企業文化?組織架構或者乾脆就是人的自利心理在作祟?
通常每一個大公司都有很好的企業文化的表述。他們通常有一個具有感召力的“願景”,並且在入職培訓中,也時常表明一些所謂公司的風格或者立場——諸如“門户開放”、諸如“公司深知,人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原動力”或者是“自主”、“企業家精神”……這些語言通常還會再精練為幾個英文單詞。但是這些企業文化的表述只有那些職場新人才會完全相信。這些單詞只説明瞭這個企業的創始人或者最高層所希望成為的那種理想狀態,企業文化的精髓並不在此。
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一種組織做事的習慣,它受到企業價值觀的支配,但是這些習慣與價值觀並不是文字所表達的那種,而是這個企業多少年來根深蒂固地形成的“藩籬”。這個“藩籬”決定了什麼人能在企業的“主流社會”中活得很好,什麼人會被主流排擠甚至遺棄。

公司政治分類

在職場生態鏈中,簡單劃分的話會有三個圈子。
第一個圈子在最頂端,他們通常的職位是“總裁”、“總經理”、“總監”,這個圈子的人通常對生態鏈下端的人擁有錄用、解僱、績效評定、提拔和加薪的大權。他們中或有矛盾,但是這種矛盾大多存在於屬下的猜測之中,他們更為珍惜現今這個職位給他帶來的地位和尊嚴。如果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們不會輕易地表明自己在人事問題上的愛憎,非到萬不得已,他們是不會亮底牌的。對向上爬已經沒有企圖的人通常會更懂得小心翼翼地保護自己。
第二個圈子在中間,他們是企業的中層和基層的經理,分公司經理、大區經理、區域經理、城市經理、部門經理或者品牌經理等等是他們的職位,他們的另外一個外號是“傳聲筒”,藉由他們,企業向基層和客户傳遞來自公司最高層的聲音。但是做這個“傳聲筒”也並非這麼簡單,傳誰的聲音,傳多少,都是學問。
他們之間又有好幾類人:
一類是“政治盲”,只知道做事,卻不知道彙報成績的,這些人大多從基層升上來的時間還不久,單幹的習性還沒有完全褪去,工作上也許是一把好手,但是往上爬升的門道,要麼是沒有摸熟,要麼就是還不知道抱上面的哪棵大樹。這類人,要麼就因為是“逍遙派”,乾脆上面誰也不得罪,成為未來職場上平衡的一個籌碼,要麼就是被視為“牆頭草”,如果剛好碰上業績上有點問題,便成了人人冷落的“職場散户”。
另外一類是“政治狂”,他們做經理的時間通常有些了,也逐漸摸到了公司政治的門道,也找了一兩棵他們認為安全的大樹作為依靠,我們通常説他們是“某某的人”,或者説是他們“上面有人”。這類人,好比把賭博的籌碼都押在了開大或者開小上,押對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押錯了,馬上就會成為職場對手首先要幹掉的人。
最後一類,是真正的“騎牆派”,他們大多是身在曹營身在漢,在職場權貴當道的第一天,他們便會拜在門下,同樣的,倒台的那天,他們踹的腳也比誰都要狠。他們的政治嗅覺是比別任何人都要靈敏的,而事實上舊的或者新的職場權貴都需要一些在背後吆喝叫好的人,不管是真的還是假的,當權貴穿上新鞋的時候,總是需要這麼一幫子人每天來擦擦。
第三個圈子在最下層,他們通常有些個外號叫“小蝦米”、“小嘍羅”或者是“小蒂頭”,他們的正式職位通常是“業務代表”、“銷售主管”、“行政助理”、“辦事員”,或者乾脆名片後面什麼稱呼也沒有。他們中也有些人是精明的,知道該奉承誰,擦誰的皮鞋;也有些人是渾渾噩噩的,也永遠搞不懂那些“大樹”的家譜,公司政治對他們而言,還是懵懂的事。
在一間或大或小的辦公室裏——當然前提是要有這些職場上的人——你很容易經過分析勾勒出他們的“組織路線圖”,知道他們是分別隸屬於哪些陣營的,或者哪些還屬於散户。對職場利益或大或小的追求使他們團結在一些或大或小的圈子裏,儘管這些圈子的界限並不明顯,但是,這些,卻構成了企業真正的組織。
一個隱性的,卻完全符合權力的潛規則的組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