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共服務供給

鎖定
公共服務供給是指公共服務主體輸入資源(資金、人力等),將其轉化為具體公共服務績效的過程。 [1] 
中文名
公共服務供給
類    型
經濟術語

目錄

公共服務供給內容

政府治理的一項核心內容,有效的公共服務供給是政府善治的表現,加強公共服務供給也是完善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內容。公共服務供給模式和供給機制的選擇一直是公共事務治理領域中極具爭議性的話題,也是理論界討論的熱點問題。就公共服務供給而言,籌資包含融資。由於公共服務的非營利性,籌資後投入公共服務供給一般不尋求經濟效益,故公共服務供給不存在投資行為
英國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經歷了兩個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的傳統公共服務供給模式,以及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至今的公平福利型的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首先是英國傳統公共服務供給模式,解決生存問題是其一大特色,可隨着戰後經濟和社會繁榮以及人口大幅度的增加,傳統公共服務供給模式顯現出了它的力不從心,如政府財政不穩定、政府監管失靈以及經濟增長緩慢等現象。英國在布萊爾時期下了很大力氣對公共服務進行改革,更是把對政府公共服務供給模式的改革作為重要的施政內容。 [1] 

公共服務供給實質

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實質是政府創新。
一是對於承擔基本公共服務的政府部門必須加強公共價值教育,這是政府直接承擔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前提之一,只有建立公共價值,才能使公務人員克己奉公、清正廉潔,把公共利益擺在中心位置,避免公共利益部門化,部門利益個人化。
二是政府機構必須確立契約意識,基層政府不能把屬地社會組織企業當做自己的嫺熟機構,直接派發任務,以行政方式管理公共服務供給,要確實保證社會組織和企業的獨立法人地位,真正確立政府與企業和社會組織的合作伙伴關係。
三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打破傳統的行政思維方式,走出所謂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思維慣性。
四是建立全國平等委員會來對全國各級政府的收支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地區間用於支持基本公共服務的財政收支平衡,使欠發達地區和弱勢羣體在發展中受益。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