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估局

鎖定
公估局是清中葉以後鑑定寶銀重量、成色的專門機構。各地銀爐所鑄寶銀,必須經由公估局鑑定,在寶銀中央凹部加批申水或耗水,才能在當地金融市場上流通。鑑定手續分為兩步,先稱重量,繼看成色。公估局收取一定數量的手續費曰批費。外地流入的寶銀,一般須經公估局重估。公估局分官辦、商辦兩種。經由官府批准或當地錢業公會認可方能設立。每地以一局為限。清末設銀幣鑄造廠後,採用化驗方法鑑定寶銀,公估局業務漸衰。1933年廢兩改元,公估局遂被淘汰。 [1] 
中文名
公估局
注    音
ㄍㄨㄙ ㄍㄨ ㄐㄨˊ
引證解釋
銀爐所制寶銀,須經公估局鑑定,於寶銀面加批重量成色,才能在當地流通。外地流入寶銀,仍須改鑄重估。 北京 設有官辦公估局, 上海 、 漢口 、 天津 等地的都是私人開設,收入全靠批費。1933年廢兩改元后停業。 [2]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 財經大辭典: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0
  • 2.    公估局   .漢典[引用日期2012-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