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公主

(王公貴族的女性後代)

鎖定
公主,是中國古代對皇女王女宗女的稱號,簡稱為主,與公主對應的男性稱號為王。
起源,《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西周春秋爵稱,可大致分為王、公、侯、伯、子、男六級。而在王即周天子以下就是公侯伯子男五等,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不親自主持婚禮,讓同為姬姓公爵級別的諸侯主婚,這便是“公主”的由來。並且因為周王室姓姬,所以周天子的女兒也稱“王姬”,《詩經·召南·何彼襛矣》就寫到:“何彼襛矣,美王姬也。”此後“王姬”也成為帝王的女兒的代稱。諸侯之女也稱為公主,《史記·吳起列傳》記載“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公主並不等同於皇女,反之也有宗室女會被授予公主身份。迎娶公主稱“尚公主”,公主下嫁稱“將嬪”。
中文名
公主
外文名
Princess
所處時代
秦朝清朝
代表人物
平陽公主太平公主文成公主
相關事蹟
下嫁
含    義
君主的姐妹、女兒、姑母
拼    音
gōng zhǔ
兄    弟
皇帝太子
性    別
丈    夫
駙馬國婿

公主詞語用法

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周稱王姬,戰國始稱公主。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在中國,最早周朝是稱周天子的女兒為王姬。公主這名稱則是從春秋戰國時開始的。《史記·呂后本紀》裴駰集解引如淳曰:“《公羊傳》曰‘天子嫁女子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當時各諸侯國的諸侯都稱為公,周天子把女兒嫁給諸侯時,自己不主持婚禮,而叫同姓的諸侯主婚。“主”就是“主婚”之意,所以因為是諸侯主婚,天子的女兒就被稱為“公主”了。當時諸侯的女兒也被成為“公主”,也稱“郡主”。 《史記·吳起列傳》説“公叔為相,尚魏公主。”意思是公叔當了國相,娶魏國諸侯的女兒。《史記·六國所表三》“(秦)初以君主妻河。”這裏的君主就是公主。妻河就是嫁給河伯為妻。古書上也常簡稱為主。
  1. [princess] 帝王、諸侯之女的稱號(周稱王姬,戰國始稱公主)
公叔為相,尚(娶)魏公主。——《史記·吳起列傳》
昔人願世世無生帝王家,而毅宗之語公主,亦曰:“若何為生我家?”痛哉斯言!——清· 黃宗羲《原君》 [1]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田文既死, 公叔為相,尚魏公主 ,而害吳起 。”
宋高承《事物紀原·天地生植·公主》:“《春秋公羊傳》曰:天子嫁女於諸侯,至尊不自主婚,必使同姓者主之,謂之公主。蓋周事也。《史記》曰: 公叔相魏 ,尚魏公主 , 文侯 時也,蓋僭天子之女也。《春秋指掌碎玉》曰:天子嫁女, 秦漢以來,使三公主之,故呼公主也。”
五代馮鑑 《續事始》卷十:“ 漢制天子女為公主,姊妹曰長公主,帝姑為大長公主。”
《明史·公主傳》:“ 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
2.對某些婦女的尊稱。 晉幹寶 《搜神記》卷十四:“ 漢禮,皇后採桑,祀蠶神,曰:‘菀窳婦人,寓氏公主。’公主者,女之尊稱也。” [1] 
3.現代衍伸詞彙。夜總會的房間專職服務員也稱之為公主,單純的職業稱呼。備受寵愛的漂亮豪門千金也被稱為公主。在戀人之間男性會稱呼女性為你是我的“公主”。

公主婚姻制度

公主下嫁

公主如未年幼夭折而是順利活到成年,大多數情況下會下嫁臣子。在漢代及三國時期,公主或直接下嫁列侯,或下嫁臣子的同時臣子被給予列侯的爵位,如陸景就因尚公主而獲封毗陵侯。由於公主的丈夫基本是列侯出身,公主也可以丈夫的爵位改稱。如漢景帝女陽信公主,下嫁平陽侯曹時後又稱平陽公主
晉代以後,因爵位改制,公主丈夫不再封侯爵而是多拜為駙馬都尉。駙馬都尉在漢代本是指掌副車之馬的官職,多授予功臣或皇帝的外戚一族,後來逐漸成為迎娶公主者的專屬官職。後世因此多稱公主之夫為駙馬。 [2] 
駙馬成為公主之夫專屬稱謂以後,對公主及婿家干政防範日嚴。唐代開始,駙馬成婚後大多給予閒職不會被授予重要職務。在明朝為防止公主及婿家干政,多將公主嫁予一般平民而非在朝為官者。但有時會因為選擇不慎造成騙婚事件,如永淳公主事件。

公主出家

公主選擇終生不婚而出家為道士或尼姑,在唐朝中後期較為常見,如唐睿宗女金仙公主玉真公主出家為道士。也有先出家再還俗者,如太平公主年幼出家為女道士,後還俗並下嫁薛紹

公主再婚

秦漢時代,婦女改嫁是極為平常的事,對於公主也不例外,有的公主甚至三度結婚,如平陽公主先嫁曹參曾孫曹壽,後改嫁汝陰侯夏侯頗。夏侯頗死後,又改嫁長平烈侯衞青
隋朝首次出現了禁止寡婦改嫁的詔命,隋文帝開皇十六年(596年)“詔九品已上妻、五品已上妾夫亡不得改嫁。唐太宗下詔任憑婦女改嫁、寡婦改嫁,不禁止寡婦改嫁。唐太宗下詔“妻喪達制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其鰥夫年六十,寡婦年五十已上,及婦雖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貞潔,並任其情,無勞抑以嫁娶”。 [3-4]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太祖下詔令守寡的女兒金華公主出家為尼。被認為是太祖為推恩公主夫家,令公主守住婦節。 [5] 
宋朝公主改嫁的極少。隨着貞操觀念日漸嚴格,明朝和清朝入關後亦無公主改嫁的記錄。

公主封號制度

公主概要

公主的封號通常有三種:

公主歷史沿革

先秦
黃帝時代至商朝為止,有關於君王女兒的封號及制度皆不明。周朝時期,男子稱氏,女子稱姓,周王室為姬姓,因此周天子之女被稱作王姬,但這不是正式的封號,僅是稱謂,因為其他和周室同姓的諸侯國,亦稱女子為某姬。
周天子嫁女,並不親自主婚,王姬的婚禮由姬姓諸侯中的,如等國國君主持婚儀;《公羊傳》記載“天子嫁女於諸侯,必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此乃後世公主的詞源。之後東周戰國時期,諸侯之女稱公主(亦稱君主),但周天子之女仍稱王姬。秦滅周後,王姬之名遂廢。
秦朝
秦國時延續周朝制度,女子皆稱姓;而由於秦國王族為嬴姓,因此秦國女子稱為“某嬴”,如懷嬴文嬴等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秦朝後,對於君王之女的稱呼或封號不詳,但北宋司馬光所編寫的《資治通鑑》中,稱秦始皇之女為公主 [6] 
兩漢
西漢初期,皇女和宗女的冊封、晉封、待遇逐漸形成制度,皇女稱公主,諸王之女稱翁主(或稱王主)。 [7]  同時,由於史料的缺乏,對公主的境遇很難有全面的瞭解。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皇后呂雉的女兒被稱為魯元公主。“魯元”二字做何解,未有定論。湖北省江陵縣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中《秩律》有“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主家丞秩各三百石”的記載,整理小組認為是“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李公主、申徒公主、榮公主、傅公主,攣鞮公主)。有認為她們分別是李姓申徒姓榮姓、傅姓,攣鞮的劉邦或漢惠帝劉盈姬妾所生的女兒。這是以“從母姓”的方式,對公主進行區分。但此時,如何冊封公主,仍不可知。公主的食邑又稱湯沐邑。魯元公主的食邑有數城,她的異母長兄齊王劉肥的封地則有七十餘城,兩者相距甚遠。
到了漢文帝時,史書對皇女有更多的記載,亦可知此後對公主的冊封已較為規範。從漢文帝嫡長女劉嫖起,公主的封號通常是“某某公主”,“某某”即“某某縣”,可能是她們食邑所在的縣,這體現了正式的冊封程序。以劉嫖為例,她的封號是館陶公主,館陶即館陶縣漢文帝時,劉嫖為公主。在其兄漢景帝登基後,則為長公主。到了她的侄子漢武帝時,又晉大長公主。但由於史料缺乏,僅知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或大長公主,是否形成定製則不得而知。同時,由於公主非世襲的爵位,因此會有相同封號的公主。如兩位不同時代的館陶公主——劉嫖劉施。有時,她們的封號也會與列侯重複,如陽信公主和陽信侯劉中意
王莽新朝後,改公主為室主,並封嫡長女孝平皇后為黃皇室主,但王莽另兩女王曄王捷,則依序被封為睦脩任、睦逮任。 [8] 
東漢以後,翁主一號不復見。東漢皇女以縣名為封號,稱縣公主,儀服同列侯,諸王之女以鄉、亭之名為封號,稱鄉公主亭公主 [9-10]  此外,和西漢相同,諸公主中有尊寵者,可加號為長公主,儀服相當於各劉姓藩王。 [11] 
三國
三國時期,由於《三國志》僅有人物紀傳而無志書、體制等記載,史料缺損嚴重,未能確定各國體制。
曹魏大致沿用東漢儀制,如有平原懿公主德陽鄉主長樂亭主、升遷亭公主等等。東吳公主則冠以夫姓稱呼,如吳大帝孫權的長女孫魯班、三女孫魯育分別冠以夫姓全姓和朱姓,分別稱為“全公主”和“朱公主”,沒有湯沐邑。蜀漢則無相關記載。
三國的皇女或皇姊妹未必全部皆封公主,如魏文帝曹丕三位曾為漢獻帝劉協后妃的妹妹曹憲曹節曹華,在曹丕稱帝、劉協降為山陽公後,只封為山陽公夫人。孫權兩位姐姐以及妹妹孫夫人皆沒有被封為公主的紀錄。
晉朝
帝女仍稱公主,但改以郡名為封號,稱郡公主;諸王之女封縣公主 [12] 
多有宗女封為皇女者,如北魏和南陳就曾封宗女為公主,以郡名或縣名為封號。
隋朝
帝姑母成大長公主,帝姐妹為長公主,帝女為郡公主如樂平公主蘭陵公主是以郡名為封號,親王女封縣公主如豐寧公主 大寧公主 永豐公主用縣名為封號。 [13] 
唐朝
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姊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皇太子之女封郡主親王女封縣主 [7]  [14] 
宋朝
帝姑祖母為兩國大長公主、帝姑母為大長公主、帝姐妹為長公主、帝女為公主,皆以美名二字為封號,婚後改以國名為封號。 [15] 
北宋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應大臣蔡京之奏,仿周朝制度改公主號為帝姬,同時將封號從國名改為喻意吉祥的嘉名,如柔福帝姬,並改郡主宗姬、縣主為族姬。北宋亡後,帝姬宗姬族姬等號遂廢。 [16] 
元朝
蒙朝時期亦隨漢制,皇女、諸王之女皆稱公主。
明朝
明朝皇帝姑母為大長公主,皇帝姐妹為長公主,皇帝之女為公主,其夫婿為駙馬都尉;親王之女為郡主,郡王之女為縣主,郡王孫女為郡君,曾孫女為縣君,玄孫女為鄉君,其夫婿皆為儀賓 [17] 
清朝
後金時期,朝儀粗備,皇女與宗女皆稱為格格。自清太宗一朝開始,改皇女為公主。清朝初期仍有部分生母地位較低的皇女被封為縣君鄉君,甚至有皇女直到死去未曾得任何封號,是制度不嚴謹的結果。
清世祖入關後,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制訂皇女、宗女封號如下:
皇帝嫡女為固倫公主、庶女為和碩公主。親王嫡女為郡主、庶女為郡君。世子、郡王嫡女為縣主、庶女為縣君。 [18] 

公主外國公主制度

公主高麗

高麗。高麗王朝時期,高麗王之女被封為公主、宮主、宅主、翁主殿主,如樂浪公主、積慶宮主、遂安宅主、長寧翁主、天壽殿主等等,但諸號間的等級差異或受封資格不明。

公主朝鮮

朝鮮王朝時期,國王嫡女封為公主、庶女封為翁主王世子嫡女封郡主、庶女為縣主。宗室嫡女封郡君,庶女封縣君

公主日本

日本天皇的女兒、孫女稱“內親王”,三代以下稱“女王”。因為有些翻譯錯誤,將日本一般高官的女兒都寫做的“xx姬”翻譯成公主,應該翻譯成小姐、千金。

公主歐洲

歐洲君主立憲制國家的君主之女兒、姊妹、姑母和其他直系王室成員之女的稱號princess翻譯為公主,有時候會依照與君主的親疏翻譯成公主和郡主。此外,一些非君主直系親屬而被封為Princess的女性有時也會翻譯為公主,如茜茜公主、戴安娜公主(戴安娜王妃)。

公主中國公主列表

公主秦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華陽公主
嬴元嫚
秦始皇嬴政
-
-
-
-
陽滋公主
又稱陰嫚公主
公主
嬴詩嫚
-
華庭公主
嬴嫶嫚
-
公主
嬴惠嫚
-
公主
嬴麗嫚
-
公主
嬴季嫚
-

公主

西漢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漢高祖劉邦
女為惠帝皇后
劉嫖
漢文帝劉恆
陳須陳蟜,陳氏
又稱堂邑公主,竇太主,女為武帝皇后
絳邑公主
-
-
-
柏楊認為封號是昌平公主
-
漢景帝劉啓
又稱陽信公主
-
-
-
-
-
-
-
-
-
-
漢武帝劉徹
長女,又稱當利公主
-
-
-
-
巫蠱之禍而死
-
-
-
-
鄂邑公主
-
-
王受
王文信
漢昭帝時,進封鄂邑長公主,又稱蓋主
-
-
昭平君
-
-
-
-
-
-
德邑公主,坐巫蠱之禍而死
漢宣帝劉詢
-
-
-
-
-
張放
-
-
-
-
-
-
-
-
漢元帝劉奭
-
-
-
-
-
-
-
-
-
無子
-
-
不詳
-
-
-
趙飛燕於成帝
新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西漢孝平皇后、定安公太后
睦脩任
王曄
-
-
-
睦脩任
王捷
-
-
-
東漢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劉黃
南頓君劉欽
胡珍
-
光武帝長姐
劉元
鄧泛,鄧棠,三女
光武帝次姐
劉伯姬
李音
光武帝妹
劉義王
光武帝劉秀
-
梁扈
光武帝長女
劉中禮
-
劉紅夫
韓光
-
-
劉禮劉
-
郭舉
-
-
-
被丈夫陰豐殺死
-
-
竇憲,二女
女為章帝皇后
劉姬
漢明帝劉莊
-
馮石
明帝長女
劉奴
-
-
劉迎
-
-
-
劉次
-
-
-
-
劉致
-
鄧成
-
劉小姬
-
鄧藩
-
-
劉仲
-
-
-
劉惠
-
來歷
-
劉臣
-
-
-
-
劉小迎
-
-
-
-
劉小民
-
-
-
-
武德公主
劉男
漢章帝劉炟
-
-
-
章帝長女
劉王
-
-
-
劉吉
-
-
-
-
修武公主
劉保
漢和帝劉肇
-
-
-
-
劉成
-
-
-
-
劉利
-
賈建
-
-
劉興
-
-
-
-
劉直得
清河王劉慶
-
-
安帝妹
劉賢德
-
-
安帝姐妹
劉別得
-
鄧裦
-
安帝妹
劉久長
-
-
安帝妹
劉侍男
-
-
安帝妹
劉生
漢順帝劉保
-
-
順帝長女
冠軍公主
-
-
-
-
劉廣
-
-
-
-
-
蠡吾侯劉翼
-
-
桓帝妹
益陽公主
-
-
寇氏
-
桓帝妹,寇榮從兄之子
劉華
漢桓帝劉志
-
-
-
潁陰公主
劉堅
-
-
-
-
劉修
-
-
-
-
-
漢靈帝劉宏
-
-
-
-
劉曼
漢獻帝劉協
-
-
-
曹黃初四年封長樂公主

公主三國

曹魏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曹操
-
-
-
一子
與秦朗為同母異父兄妹
高城公主
-
-
-
與金鄉公主或為一人
-
-
-
魏文帝
曹丕
-
-
-
曹淑
魏明帝曹睿
-
-
-
早夭,冥婚甄黃,諡號“
-
-
三子
-
-
-
-
不詳
-
-
-
-
蜀漢
封號
本名
丈夫
子女
備註
公主
-
蜀漢後主
劉禪
-
武鄉侯諸葛瞻
-
延熙六年尚主
公主
-
-
漢壽亭侯關統
-
公主
-
-
成鄉侯費恭
-
-
東吳
封號
姓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孫魯班
吳大帝
孫權
周循
-
大帝長女,字大虎
全琮
全懌,全吳
-
-
-
大帝次女,早卒
孫魯育
步皇后
字小虎,女為景帝皇后,姐死後嫁劉纂為繼室
-
-
南陽王孫和
-
末帝嫡妹
-
-
-
-
黃武年間尚主
公主
-
-
-
-
永安年間尚主

公主兩晉

西晉
封號
姓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司馬懿
荀霬
-
-
-
-
杜預
-
-
-
晉文帝
司馬昭
-
又稱長廣公主
-
-
王濟
-
雙目失明
-
司馬炎
-
盧諶
-
未婚而卒
-
-
華恆
華俊
-
-
-
衞宣
-
離異
司馬修褘
-
王敦
-
-
-
-
-
-
-
-
-
-
-
-
-
-
-
-
-
-
早逝
-
胡貴嬪
温裕
-
永嘉之亂遭凌辱
廣平公主
-
-
-
-
永嘉之亂遭凌辱
司馬修麗
-
-
-
-
-
-
王粹
-
-
-
司馬衷
孫會
-
-
-
-
-
-
司馬宣華
傅宣
-
-
司馬女彥
-
-
早夭
-
-
原封清河公主
東晉
封號
姓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晉元帝司馬睿
-
-
晉明帝司馬紹
庾皇后
-
南康長公主,桓楚追尊宣皇后
南郡公主
-
-
-
諡號“悼”
司馬男弟
-
-
-
-
晉成帝司馬衍
-
王禕之
-
-
-
-
-
-
-
晉穆帝司馬聃
-
-
-
-
-
司馬昱
-
桓脩
-
-
-
-
王褘之
-
-
司馬道福
徐貴人
桓濟
-
初封餘姚公主,女為東晉安僖皇后
王獻之
-
李陵容
王熙
-
-
-
司馬曜
-
二女
被迫與謝氏離絕,南朝宋後,降封為東鄉君
-
-
王嘏
南朝宋後,降封為永成君
司馬德文
-
宋少帝皇后
-
-
-
-

公主南朝

南朝宋
封號
姓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劉興弟
劉裕
徐湛之、徐淳之
宋武帝長女
吳興公主
劉榮男
-
王藻,王懋,王攸, 王臻
宋武帝二女
-
-
周嶠
-
宋武帝四女,諡號“德”
吳郡公主
-
-
褚湛之
宋武帝五女,繼室
-
-
徐喬之
-
宋武帝六女
-
-
-
宋武帝七女
-
徐喬
-
宋武帝幼女,諡號為康,女為宋前廢帝皇后
-
何瑀
何邁,何令婉
義興公主
張闕
-
-
義興長公主
新安公主
-
-
王景深
-
離絕
劉義隆
袁齊媯
-
-
-
蔣美人
趙倩
-
與兄始興王私通,和趙倩離婚
臨海公主
-
-
何顒之
-
宋文帝四女
長城公主
-
-
宋文帝五女
-
-
江恁
-
宋文帝九女
南陽公主
-
-
徐恆之
-
宋文帝十五女
劉英媛
-
王徹
陷害王藻下獄死,離婚
-
-
女為南齊東昏侯的皇后
南郡公主
-
-
褚淵
-
諡號獻
琅邪公主
-
-
褚曖
-
-
新蔡公主
劉英媚
-
-
先嫁何邁,後被其侄劉子業納為貴嬪,偽稱謝氏
-
-
-
郗燁
郗徽
女為梁武帝皇后
-
-
-
-
曾參與巫蠱事件
劉駿
-
孝武帝長女,後被宋明帝賜死
臨淮公主
劉楚佩
-
-
-
皇女
劉楚琇
-
-
早夭
劉修明
徐緄
-
-
-
-
江斅曾作辭婚表退婚
安吉公主
-
-
蔡約
-
-
晉陵公主
劉彧
-
-
-
建安公主
-
-
-
-
-
-
王儉
-
-
公主
-
-
-
王亮
-
宋末時選尚公主
南昌公主
-
不明
-
-
-
-
南朝齊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蕭道成
-
-
-
淮南長公主
-
-
-
-
臨海長公主
-
-
-
-
-
齊武帝蕭賾
-
-
-
-
-
-
-
-
-
-
-
-
齊明帝蕭鸞
-
徐況
-
-
-
-
-
-
南朝梁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義興長公主
梁太祖蕭順之
-
諡號“昭”
-
王茂璋
武帝妹,卒於齊朝時
蕭玉姚
梁武帝蕭衍
-
-
謝謨
-
-
-
-
-
-
-
一女
女為西梁明帝皇后
-
-
女為陳宣帝皇后
-
-
-
-
-
-
-
-
諡號“恭”
蕭玉娡
-
-
-
-
-
-
-
-
蕭妙紘
-
-
-
-
-
-
-
-
-
-
-
-
-
-
-
-
-
簡文帝九女
定陽公主
-
-
-
簡文帝第十一女
梁元帝蕭繹
-
-
-
-
-
-
-
-
臨川王蕭宏
-
謝禧
-
-
-
始興王蕭亮
-
-
-
-
南康王蕭績
-
-
-
-
-
當陽王蕭大心
-
-
-
蕭妙瑜
後廢帝劉昱
-
-
-
公主
-
-
-
-
建昌公主
-
-
王袞
-
-
蕭(女惠)媄
河間王蕭岑
-
柳氏
-
-
南朝陳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陳武帝陳霸先
-
錢蕆
錢岊
武帝長女。追封
-
-
諡號“穆“,女為陳後主皇后
-
始興王陳道譚
-
到鬱
-
文帝妹
-
陳文帝陳蒨
-
留貞臣
-
文帝長女
-
-
侯淨藏、柳盼
-
文帝次女
-
陳宣帝陳頊
-
-
-
-
-
錢肅
-
-
寧遠公主
-
施姬
隋文帝楊堅
-
宣帝十四女,隋文帝宣華夫人
公主
-
-
-
後主妹,亡國後為賀若弼的妾室
-
曾美人
-
宣帝二十四女,隋文帝弘政夫人
與寧遠公主是否為同一人,無考
-
吳妃
不詳
-
見於《嘉泰吳興志》
-
-
-
亡國後為楊素姬妾,後與徐德言復婚
陳淨玲
-
-
宣帝十三女
-
陳後主陳叔寶
高昭儀
-
後主第四女,隋煬帝妃
與第六女陳婤是否為同一人,無考
-
謝昭儀
隋秦王楊俊
-
後主第五女,隋秦王楊俊

公主北朝

北魏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
賀染干,賀訥
-
-
道武帝拓跋珪
長樂王嵇拔、
閭大肥
-
和親公主,嫁閭大肥為繼室。
-
-
-
-
-
明元帝拓跋嗣
-
-
-
-
-
-
-
-
-
沮渠茂虔
-
-
-
太武帝拓跋燾
-
-
-
-
-
-
-
-
(追尊)景穆帝
-
穆泰、房菩薩
房纂
[91] 
-
-
-
-
-
-
馮誕
馮熙為文明太后兄
-
文成帝拓跋濬
-
-
-
-
-
-
於武邑公主去世後嫁給劉昶為繼室
-
-
-
於建興公主去世後嫁給劉昶為繼室
-
-
-
-
-
-
-
-
-
-
獻文帝拓跋弘
-
-
-
-
-
-
-
-
-
-
-
-
-
-
-
-
中山獻武王元英
-
-
-
-
孝文帝 元宏
-
-
文帝次女。劉輝毆傷公主流產致死
-
-
乙弗瑗
一女
文帝四女。女為西魏文皇后
-
-
-
-
-
-
薛洪祚
-
-
-
-
-
-
-
-
-
冥婚
-
-
-
暴死
-
-
-
-
-
-
-
-
-
-
-
南齊皇后
高貴人
文帝幼女。
-
(追尊)文穆帝
-
-
-
-
-
-
蕭綜為南齊蕭寶卷遺腹子。530年公主拒暴被爾朱世隆殺害
馮顥
-
-
元季瑤
七子
文穆帝幼女。
-
-
-
-
-
宣武帝元恪
-
蕭烈為南陽公主蕭寶寅長子
-
-
-
-
-
-
-
-
-
-
-
-
-
-
孝莊帝元子攸
-
-
-
(追尊)文景帝
侯民
-
文景帝遺腹女。私通元修
-
元寶炬
-
-
-
-
-
-
-
-
-
北周尊封崇義皇后
-
-
-
-
公主
-
-
-
-
平原公主
-
(追尊)武穆帝
-
後封馮翊公主,北周追尊文皇后
-
幼女
-
-
杜瓚
-
-
-
-
張欣、鄭文寬
-
-
東海公主
高陽王元泰
-
-
-
-
-
-
清河文獻王
-
司馬慶雲
-
-
長安公主
-
-
-
穎陽縣主
-
盧氏
李挺
-
追贈高密長公主
-
-
-
-
-
-
-
-
-
-
清河文宣王
-
-
-
長女
-
北齊靖德皇后
-
汝陰王元慶和
-
-
-
北齊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
-
神武帝
永熙高皇后
太原長公主
-
-
元善見
高徵
-
劉洪徽
諡號“昭順”
-
-
段懿
-
-
-
-
-
-
-
-
文襄帝
崔達拏
-
高寶德
高洋
初封中山郡公主
高善德
孝昭帝
-
-
-
武成帝
-
段深
-
-
-
-
-
北周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
北周德帝
-
賀蘭初真
-
-
-
尉遲俟兜
-
-
-
丘願
-
-
-
-
西魏廢帝元欽
-
-
一女為太穆皇后
-
-
-
-
-
-
-
-
-
-
-
-
-
-
趙永國
-
-
-
-
-
-
-
-
-
-
-
北周明帝
-
-
-
北周武帝
-
-
-
-
-
公主
北周宣帝
李敏
-

公主隋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
隋太祖楊忠
-
-
-
-
-
樂平公主
楊麗華
隋文帝楊堅
-
楊阿五
-
-
累贈清河長公主
-
-
-
隋煬帝楊廣
-
公主
-
-
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公主唐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
唐世祖
隋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
李淵同母妹妹 [46] 
-
唐高祖
不詳
馮少師 [47] 
-
-
不詳
竇誕 [47] 
-
-
諡曰昭 [47] 
-
不詳
段綸 [47] 
-
-
不詳
始封桂陽公主 [47] 
-
不詳
後來改封長沙公主 [47] 
-
不詳
始封永嘉公主;
與姐姐長廣公主之子楊豫之淫亂 [47-48] 
-
不詳
女為唐中宗李顯第一任妻子和思皇后
公主與夫同遭武則天殺害,改姓“虺”。 [47]  [51] 
-
不詳
-
-
不詳
第一任安西都護
-
-
不詳
蘇勖為蘇威之孫 [47] 
-
不詳
楊思敬
楊思敬為觀王楊雄之孫 [47] 
李澄霞
不詳
封言道為封德彝之子 [47]  [49] 
-
不詳
崔恭禮 [47] 
-
-
不詳
社爾為東突厥汗國處羅可汗次子,唐朝初年名將 [47] 
-
不詳
-
-
不詳
裴律師為裴寂之子 [47] 
-
不詳
崔宣慶 [47] 
-
-
不詳
鄭敬玄
始封千金公主;
以姑母身份,自請做武則天義女,並引薛懷義進宮 [47]  [50] 
-
唐太宗
不詳
蕭鋭為蕭瑀之子 [52] 
-
不詳
-
第三女,早薨 [53] 
-
不詳
王敬直因為與李承乾有交往,被流放嶺南;
劉玄意為劉政會之子 [47] 
-
不詳
竇逵為竇抗之孫 [47] 
李麗質
表兄弟,長孫衝為長孫無忌之子 [47]  [54] 
-
不詳
唐善識
由長孫皇后撫養長大;
唐善識為唐儉之子 [47]  [55] 
-
不詳
表兄弟,柴令武為平陽昭公主之子;
因“房遺愛謀反案”被賜死,顯慶年間追贈北景公主 [47] 
-
不詳
史仁表
史仁表為史大奈之子 [47] 
-
不詳
高履行為高士廉之子 [47] 
李孟姜
韋貴妃
周道務 [47]  [56] 
-
字德賢
不詳
程懷亮為程知節之子 [47] 
字麗貞
不詳
竇懷悊為太穆皇后族人 [47] 
-
不詳
-
-
不詳
獨孤諶獨孤謀 [47]  [57] 
-
-
不詳
長孫曦為長孫皇后族人 [47] 
-
杜荷為杜如晦之子;
與薛瓘子有薛紹 [47]  [58] 
-
不詳
房遺愛為房玄齡之子;
與房遺愛共同謀反,賜死,顯慶時追贈合浦公主 [47] 
-
不詳
-
早薨 [47] 
乳名兕子
-
唯一可考證的由皇帝親自撫養的公主,12歲早薨 [47]  [59] 
-
不詳
-
未及下嫁,薨顯慶時 [47] 
-
初封衡山公主 [47]  [60] 
李下玉
唐高宗
中宗追贈為金城長公主 [47]  [61] 
-
王勖
始封宣城公主 [47] 
-
-
早夭,諡曰思 [62] 
-
先天政變後被賜死 [47] 
-
唐中宗
不詳
武延暉 [47] 
-
-
不詳
裴巽 [47] 
-
-
不詳
韋濯;
崔銑 [47] 
-
-
蘇興 [47] 
-
-
早薨,追贈 [47] 
李仙蕙,字穠輝
武延基 [47]  [63] 
-
李裹兒
唐隆之變中被斬殺 [47] 
李季姜
不詳
韋捷
其女封東光公主和親奚族 [47]  [64] 
-
唐睿宗
劉氏
崔真 [47]  [65] 
-
-
不詳
-
早薨,諡號昭懷 [47] 
字令則
難產而逝,追贈 [66-67]  [68] 
字花婉(華婉)
劉氏
-
李㝹,
字花妝(華莊)
温曦 [47]  [67]  [69] 
-
-
不詳
王守一為玄宗王皇后之兄 [47] 
-
鄭孝義
始封荊山公主 [47] 
李無上道
-
唐玄宗同母妹妹,出家為道士 [47]  [70] 
李持盈
不詳
唐玄宗同母妹妹,出家為道士 [47]  [70] 
-
不詳
安史之亂遇害 [47]  [71] 
-
唐玄宗
王繇為定安公主之子 [47]  [72] 
-
不詳
張去盈 [73] 
-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駙馬薛儆之子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薛譚;
竇繹
薛譚為駙馬薛伯陽之子 [47] 
-
不詳
-
出家為道士 [47] 
-
-
早薨 [74] 
-
不詳
-
早薨 [47] 
-
張才人
崔惠童
始封高都公主 [47]  [75] 
-
不詳
丈夫去世後出家為道士 [47]  [76] 
-
代國公主之子 [47] 
-
不詳
楊説
始封建平公主 [47] 
-
不詳
源清;
蘇震 [47] 
-
-
其女封靜樂公主和親契丹 [77-78] 
-
不詳
始封壽春公主;
出家為女道士,德宗賜她法號上善 [47] 
-
高才人
竇鍔 [47] 
-
-
不詳
裴齊丘
駙馬裴巽之子
-
不詳
楊徽
始封平昌公主;
温西華為駙馬温曦之子 [47] 
-
楊敷
始封興信公主,徙封寧親公主
唐肅宗同母姐妹 [47]  [79] 
-
崔嵩
楊洄為長寧公主之子 [47] 
-
不詳
-
早薨 [47] 
-
程昌胤;
蘇克貞 [47] 
-
-
杜美人
楊朏;
楊錡
楊昢為楊國忠之子 [47] 
-
楊錡 [47] 
-
-
趙才人
郭液 [47] 
-
-
不詳
薛履謙 [47] 
-
-
常才人
駙馬裴虛己之弟 [47] 
李蟲娘
蘇發
蘇發為蘇震之子
-
唐肅宗
不詳
豆盧湛
始封長樂公主 [47] 
蕭國公主
-
不詳
鄭巽;
薛康衡
始封寧國公主
曾和親回紇
-
吳氏
唐代宗同母妹妹 [47] 
-
不詳
始封大寧公主 [47] 
字上玄
不詳
鄭沛
始封宜寧公主 [47] 
-
王詮
始封寶章公主 [47] 
-
不詳
始封延光公主;
裴徽為虢國夫人之子,蕭升為新昌公主之子,女兒蕭妃為唐順宗李誦的太子妃;
郜國公主以巫蠱的罪名被廢黜封號 [47] 
-
唐代宗
不詳
-
早薨,追封 [47] 
-
不詳
-
早薨,追封 [47] 
-
不詳
駙馬裴玪之子
-
始封昇平公主
戲曲《打金枝》的夫妻主角;
其女為懿安皇后 [47] 
-
-
早薨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
早薨,追封 [47] 
-
不詳
高怡 [47] 
-
-
不詳
沈明 [47] 
-
-
不詳
-
早薨,追封 [47] 
-
不詳
始封武清公主,徙封嘉誠公主 [47] 
-
不詳
吳士廣 [47] 
-
-
不詳
裴液為駙馬裴徽之子 [47] 
-
不詳
柳杲
-
不詳
竇克良 [47] 
-
-
不詳
田華 [47] 
-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駙馬張清之子 [80-81] 
-
唐德宗
王氏
韋宥
始封唐安公主 [47] 
-
不詳
始封義陽公主 [47] 
-
不詳
始封義章公主 [47] 
-
不詳
薛釗為駙馬薛康衡之子
-
不詳
崔諲 [47] 
-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始封鹹安公主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和政公主之子 [47] 
-
不詳
-
早薨
李暢
唐順宗
王氏
昇平公主之子 [47] 
李自虛
紀國公主李淑之子 [47]  [82] 
-
不詳
崔杞 [47] 
-
-
不詳
沈翬;
郭銛為昇平公主之子 [47] 
-
王氏
-
-
不詳
張克禮
張克禮為張孝忠之孫 [47] 
李代宗兒
陳氏
不詳 [83] 
-
-
崔昭儀
-
與平恩、邵陽二公主併為道士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不詳
-
-
不詳
王承系 [47] 
-
-
不詳
-
與潯陽、邵陽二公主併為道士 [47] 
-
不詳
-
與潯陽、平恩二公主併為道士 [47] 
-
唐憲宗
不詳
始封普寧公主 [47] 
-
不詳
-
為道士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沈 [47] 
-
-
不詳
韋讓
始封汾陽公主 [47] 
-
杜悰 [47] 
-
-
不詳
裴損 [47] 
-
-
不詳
薛翃 [47] 
-
-
不詳
沈汾 [47] 
-
-
不詳
始封襄城公主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始封安陵公主 [47] 
-
不詳
劉弘景 [47] 
-
-
唐宣宗同母妹妹 [47] 
-
不詳
-
許嫁回鶻保義可汗,未及下嫁,可汗死,後為道士 [47]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始封太和公主 [47] 
-
不詳
-
早薨 [47] 
-
唐穆宗
韋處仁 [47] 
-
-
張昭儀
柳正元 [47] 
-
-
不詳
-
-
鄭才人
始封晉陵公主;
郭仲恭為昇平公主之孫 [47]  [84] 
-
不詳
- [47] 
-
-
不詳
郭仲詞為昇平公主之孫 [47] 
-
不詳
-
為道士 [47] 
-
不詳
-
為道士 [47] 
-
唐敬宗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唐文宗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85] 
-
昌樂公主
-
唐武宗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唐宣宗
晃氏
唐懿宗同母姐妹 [47]  [86] 
-
不詳
-
曾許嫁於琮 [47] 
-
不詳
始封西華公主 [47] 
-
唐懿宗同母姐妹 [47]  [87]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為道士 [88] 
-
不詳
- [47] 
-
-
不詳
柳陟 [47] 
-
-
不詳
- [47] 
-
-
唐懿宗
始封同昌公主 [47] 
-
不詳
- [47] 
-
-
不詳
-
早薨,追封 [47] 
-
不詳
- [47] 
-
-
- [89]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90] 
-
-
唐僖宗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唐昭宗
不詳
- [47] 
-
-
何氏
李繼侃
李茂貞之子 [47]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早薨 [47]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
不詳
- [47] 
-

公主五代十國

後梁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朱令雅
-
羅廷規
早卒,追封
朱令柔
-
-
朱令淑
-
王昭祚
-
-
-
羅廷規
羅廷規死後出家
-
-
-
-
-
後梁末帝朱友貞
-
-
-
-
-
-
-
後唐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子女
備註
義寧大長公主
-
後唐獻祖
-
宋某
-
李存勖第三姑
-
後唐太祖
後蜀高祖
-
別號瓊華長公主、福慶長公主、晉國雍順長公主
李妙薇
-
張延釗
-
-
-
後唐莊宗
李存勖
-
宋廷浩
-
-
-
李嗣源
後晉高祖
-
明宗長女,一説第三女
後晉皇后
-
-
-
明宗十三女,別號
燕國長公主
-
-
-
-
明宗十四女
-
-
-
-
明宗十五女
-
-
-
-
-
李惠明
李從珂
-
-
-
後唐滅亡後削髮為尼,法號幼澄
後晉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子女
備註
石素衣
後晉高祖
石敬瑭
-
-
別號秦國公主
梁國長公主
後漢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子女
備註
-
後漢高祖
劉知遠
-
一女
宋太祖趙匡胤宋皇后之母
後周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
-
-
莒國長公主,被後漢所害
-
-
-
晉國長公主
-
-
-
-
梁國長公主
南吳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楊妙言
南吳太祖
楊行密
太后王氏
劉信
-
楊溥同母
公主
-
-
-
-
公主
-
-
蔣延徽
-

-
楊溥
-
-
燕國君
南唐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子女
備註
-
南唐慶宗李榮
-
-
-
祀國君,烈祖妹
李素卿
李昪
-
-
-
烈祖長女,追封
李素儀
-
-
烈祖四女,
本為南吳太子妃,
明代《情史》稱永康公主
-
-
-
-
-
李素凝
-
-
-
-
-
-
-
-
-
-
-
-
-
-
-
-
-
李靈若
南唐元宗 李璟
-
劉節
-
-
-
-
孫某、
公主
又稱永禧公主,遼朝妃嬪
-
-
-
-
與李芳儀疑為同一人
前蜀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子女
備註
-
-
李繼崇
-
-
王衣
-
-
-
-
王姬
-
劉嗣禋
-
-
後蜀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備註
孟楚兮
後蜀顯宗
孟道
-
伊延環
崇華公主疑為一人
孟久柱
後蜀高祖
伊延環
久柱,延意誰為崇華公主待考
公主
孟延意
-
董璋之子
-
後蜀後主
-
李孝連
李孝連為李昊之子
-
-
毋克恭
毋克恭為毋昭裔之子
公主
-
-
韓崇遂
-
公主
-
-
趙文亮
-
公主
-
-
伊崇渡
-
南漢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南漢烈宗
-
-
鄭仁旻大長和國第二任君主
劉華
嚴夫人
-
字德秀

公主北宋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生卒年
丈夫
子女
備註
陳國長公主
-
趙弘殷
-
-
-
累贈荊國大長公主、恭獻大長帝姬
-
?-973年
-
累贈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恭懿大長帝姬
-
趙匡胤
?-1008年
-
累贈鄭國公主,秦國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賢肅大長帝姬
延慶公主
-
?-1009年
-
累贈許國公主、晉國公主、晉國長公主、晉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賢靖大長帝姬。
-
-
?-999年
-
累贈虢國公主、齊國公主、許國長公主、許國大長公、國大長公主、賢惠大長帝姬。
-
-
-
-
-
早卒,累贈安惠大長帝姬
-
-
-
-
-
早卒,累贈顯惠大長帝姬
-
-
-
-
-
早卒,累贈宣惠大長帝姬
-
趙炅
-
-
-
-
早卒,累贈和慶大長帝姬
-
-
?-990年
-
初封蔡國公主、累贈魏國公主、燕國長公主、燕國大長公主、徐國大長公主、英惠大長帝姬。
-
-
?-983年
-
-
出家為尼,法號圓明大師。
追封曹國長公主、累贈曹國大長公主、邠國大長公主。
-
?-1033年
-
初封宣慈長公主,累贈魯國長公主、歷改韓、衞、徐、福四國,鄧國大長公主、晉國大長公主、楊國大長公主、和靖大長帝姬。
-
-
?-1004年
-
初封賢懿長公主,累贈鄭國長公主、鄭國大長公主、韓國大長公主、雍國大長公主、懿順大長帝姬
趙清裕
臧貴妃
?-1024年
-
-
初封壽昌長公主,進封陳國長公主,出家為尼,法號報慈正覺大師。歷改吳、楚、邠、建四國。
累贈申國大長公主、衞國大長公主、慈明大長帝姬。
-
988年-
1051年
-
初封萬壽長公主,累贈隋國長公主、越國長公主、宿國長公主、鄂國長公主、冀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齊國大長公主、荊國大長公主、獻穆大長帝姬
-
宋真宗
趙恆
-
-
-
早夭無封,徽宗追封惠國大長公主、靜一大長帝姬
趙志衝
?-1047年
-
-
公主自幼為道士,無封。
宋仁宗親政,封早逝的妹妹為衞國長公主,號清虛靈照大師。累贈魯國長公主、升國大長公主、昭懷大長帝姬。
-
趙禎
1038年-
1070年
李瑋
-
初封福康公主,進封兗國公主
後降為沂國公主,累贈岐國公主、越國長公主、楚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加贈周、陳國大長公主、莊孝明懿大長帝姬
-
1038年-
1042年
-
-
初封崇慶公主,
五歲去世,追封為楚國公主,累贈周國公主、唐國長公主、徐國大長公主、莊和大長帝姬。
-
1041年-
1042年
-
-
初封為安壽公主,
三歲去世,追封為唐國公主,累贈漢國公主、魏國長公主、鄧國大長公主、莊順大長帝姬。
-
1042年-
1043年
-
-
初封寶和公主,
三歲去世,追封為秦國公主,累贈楚國長公主、鎮國大長公主、莊定大長帝姬。
-
1042年-
1043年
-
-
早夭,追封為鄆國公主
累贈魏國公主、吳國長公主、楚國大長公主、莊禧大長帝姬
-
1042年
-
-
早夭,追封魯國公主
累贈陳國長公主、商國大長公主、莊宣大長帝姬。
趙懿安
馮賢妃
?-
1044年
-
-
賜號崇因保佑大師,
慶曆四年五月去世,追封隋國公主,累贈吳國公主,燕國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莊夷大長帝姬
趙幼悟
1044-
1045年
-
-
賜法號保慈崇佑大師,進鄧國公主、齊國公主。公主去世後追封為韓國公主,累贈燕國公主、秦國長公主、唐國大長公主、莊慎大長帝姬。
-
1059年-
1067年
-
-
初封福安公主,封康國長公主、鄭國大長公主
九歲去世,追封秦國大長公主,累贈陳國大長公主、莊齊大長帝姬。
-
1059年-
1145年
錢忱、錢愕、宜春郡主
累贈惠國長公主、許國大長公主、韓國大長公主、周國大長公主、燕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
-
董淑妃
1060年-
1083年
曹詩
-
初封永壽公主,累贈榮國長公主、邠國大長公主、魯國大長公主、荊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兗國大長公主、賢懿恭穆大長帝姬
-
周貴妃
1060年-
1112年
-
初封寶壽公主,累贈順國長公主、冀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燕、舒國大長公主、懿穆大長帝姬
楚國公主
-
董淑妃
1061年
-
-
早夭,追封楚國公主
累贈韓國長公主、豫國大長公主、莊儼大長帝姬
-
宋英宗
趙曙
?-
1085年
-
初封德寧公主、累贈徐國公主,、陳國長公主、燕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韓、魏國大長公,後改封魏、楚國大長公主、惠和大長帝姬。
-
1051年-
1080年
-
初封寶安公主、累贈舒國長公主、蜀國長公主、越國長公主、越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荊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賢惠大長帝姬、明惠大長帝姬。
-
1052年-
1123年
-
初封壽康公主、累贈祁國長公主、衞國長公主、冀國大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越國大長公主、楚國大長公主、魏國大長公主、賢德懿行大長帝姬
-
-
-
-
早夭,宋徽宗追封為舒國大長公主
-
宋神宗
趙頊
1067年-
1078年
-
-
初封延禧公主,元豐元年二月去世,追封燕國公主
累贈周國長公主、淑懷長帝姬
-
1069年-
1078年
-
-
初封寶慶公主,三歲去世,追封吳國公主
累贈楚國長公主、賢恪長帝姬
-
1074年-
1111年
-
初封淑壽公主,累贈温國長公主。歷改曹、冀、雍、越、燕五國,唐國長公主、賢穆長帝姬
康國長公主
-
宋貴妃
1079年-
1108年
王遇
-
初封康國長公主,累贈定國長公主,歷改韓、魯、陳、鄆四國,潭國長公主、賢孝長帝姬
-
1079年-
1085年
-
-
元豐八年二月去世,追封惠國公主,累贈鄆國長公主、賢康長帝姬
-
1080年-
1084年
-
-
早夭,追封莘國公主
累贈潞國長公主、賢穆長帝姬
-
1080年-
1084年
-
-
早夭,追封申國公主
累贈邢國長公主、賢令長帝姬
-
朱皇后
1082年-
1085年
-
-
初封沂國長公主,同年十月去世,追封鄧國長公主
累贈邠國長公主、賢宜長帝姬
-
?-
1090年
-
-
初封嘉國長公主。元祐五年正月去世,追封蔡國長公主
累贈兗國長公主、賢和長帝姬。
-
趙煦
1095年-
1096年
-
-
初封福慶公主,後因病夭折,追封邠國公主
累贈鄧國公主、洵美帝姬
-
-
1095年-
1117年
石端禮
-
初封德康公主、累贈榮國公主、瀛國公主、陳國公主、淑和帝姬、靖懿帝姬
-
1096年-
1164年
-
初封懿康公主、累贈嘉國公主、慶國公主、韓國公主、淑慎帝姬、吳國長公主、秦國大長公主、秦國康懿大長公主
-
1097年-
1099年
-
-
早夭,追封懿寧公主、累贈魏國公主、楊國公主、純美帝姬
趙佶
1100年-
1140年
曹夤、
金熙宗
-
初封德慶公主、累贈嘉福公主、嘉福帝姬。
王皇后
1100年-?
曹晟、
-
初封永慶公主、累贈榮福公主、榮德帝姬
-
1102年-
1105年
-
-
初封順慶公主,累贈益國公主、順淑帝姬
1102年-
1127年
-
初封淑慶公主、累贈安福公主、安福帝姬、安德帝姬。
趙福金
1102年-
1128年
-
初封延慶公主、累贈康福公主、康福帝姬、茂德帝姬
-
1103年-
1106年
-
-
初封壽慶公主、累贈豫國公主、壽淑帝姬。
-
1104年-
1105年
-
-
初封惠慶公主、累贈鄧國公主、惠淑帝姬。
-
1104年-
1109年
-
-
初封安慶公主、累贈隆福公主、蜀國公主、安淑帝姬
-
1104年-
1121年
-
初封和慶公主、累贈崇福公主、崇福帝姬、崇德帝姬
-
1105年-
1109年
-
-
初封康慶公主、累贈承福公主、商國公主、康淑帝姬
-
鄭皇后
1106年-
1110年
-
-
初封榮慶公主、累贈懿福公主、蔡國公主、榮淑帝姬
-
王貴妃
1106年
-
-
初封保慶公主,累贈魯國公主、保淑帝姬
成德帝姬
1107-?
向子房
-
初封昌福公主、累贈昌福帝姬、成德帝姬
洵德帝姬
1109 - ?
田丕
-
初封衍福公主,累贈衍福帝姬、洵德帝姬
悼穆帝姬
1109-
1117年
-
-
初封徽福公主,累贈徽福帝姬、悼穆帝姬
顯德帝姬
1109-?
-
初封顯福公主,累贈顯福帝姬、顯德帝姬
-
? -
1112年
-
-
初封熙福公主,累贈華國公主、熙淑帝姬
敦淑帝姬
? -
1112年
-
-
初封壽福,累贈涇國公主
懿肅貴妃
1111 -
1137年
習古國王·按打曷
-
初封順福公主,累贈順福帝姬、順德帝姬
趙圓珠
-
1111年 - ?
-
-
趙多富
懿肅貴妃
1111-
1141/1142年
徐還、高世榮
-
南宋期間宋軍俘虜了自稱是柔福帝姬的女子,宋高宗趙構將封她為福國長公主,之後又將她嫁給了永州的防禦使高世榮。紹興十二年(公元1142年),宋高宗的母親韋皇后從金朝回到南宋後,指認所謂逃回的公主為假帝姬,於是宋高宗以假冒帝姬之名,將假帝姬杖殺於大理寺。
宋高宗追封真正去世在金國的柔福帝姬為和國長公主。
-
? -
1114年
-
-
初封申福帝姬
趙仙郎
1112-
1127年
-
-
追封莊懿帝姬
趙香雲
1112 -
1127年
-
-
追封順穆帝姬
趙佛保
1112 - ?
-
-
-
趙珠珠
1112年 - ?
完顏斜保
-
-
趙金兒
1115 -
1127年
-
-
追封衝懿帝姬
趙串珠
1114年 - ?
金熙宗
-
-
趙金珠
1117年 - ?
-
-
-
趙金印
-
1118年 - ?
金熙宗
-
-
趙賽月
-
1119年 - ?
金熙宗
-
-
慶福帝姬
趙金姑
-
1121年 - ?
金熙宗
-
-
趙金鈴
1124年 - ?
完顏設也馬、
王成棣
-
-
趙小金
-
1126-
1127年
-
-
追封隋國公主
-
? - ?
李敦復
-
公元1127年靖康之變之後,在金國所生
-
宋欽宗
趙桓
1121年-?
-
-
-

公主南宋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趙昚
-
-
初封碩人、永嘉郡主
累贈嘉國公主
-
趙惇
-
-
-
早卒
-
-
-
-
早卒
齊安公主
-
-
-
-
早卒
-
趙擴
-
-
-
生六月而薨
-
宋理宗
趙昀
楊鎮
-
初封延昌公主,累贈瑞國公主、升國公主、周國公主、進封周漢國公主
景定三年薨,賜諡“端孝”
-
宋度宗
趙禥
-
-
初封壽和公主,喪於海難

公主元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昌國大長公主
元烈祖也速該
昌忠武王孛禿
-
-
昌國大長公主
火真別姬
鐵木真
光獻翼聖皇后
昌忠武王孛禿
昌武定王、
鎖兒哈、
駙馬帖監幹
延安公主
斡亦剌惕·亦納勒赤
-
-
趙國大長公主
不顏昔班、
北平王鎮國、
趙武毅王孛要合
-
-
鄆國公主
駙馬赤窟
-
-
公主
斡勒忽訥兀惕·泰出
術真伯
-
高昌公主
-
-
-
公主
阿爾培隆
-
千户斡剌兒
-
-
魯國公主
元睿宗拖雷
斡陳
-
-
趙國公主
蓼王聶古得、察忽
-
-
公主
巴巴哈爾
元定宗貴由
-
高昌亦都護火赤哈爾的斤
-
趙國大長公主
-
趙忠襄王君不花
-
-
昌國大長公主
元憲宗蒙哥
-
-
失鄰公主
-
斡兀立·禿忒迷
術真伯
-
-
必赤合公主
闊兀年
術真伯
-
-
齊國大長公主
忽都魯堅迷失
元世祖忽必烈
阿速真可敦
高麗忠烈王王昛
高麗忠宣王王謜
趙國大長公主
趙武襄王愛不花
趙忠獻王、
也先海迷失、
術忽難
-
昌國公主
吾魯真
孛花
-
-
昌國大長公主
茶倫
帖監幹
-
-
魯國長公主
完澤
斡羅真
-
-
魯國大長公主
鐵木兒、
-
-
趙國公主
元裕宗真金
-
闊裏吉思
-
-
魯國大長公主
-
蠻子台
-
-
公主
秦王忙哥剌
-
鎖郎哈
-
高昌公主
安西王阿難答
-
高昌王紐林
-
昌國公主
元成宗鐵穆爾
-
阿失
-
-
趙國公主
-
-
-
魯國公主
-
桑哥不剌
-
-
薊國公主
元顯宗甘麻剌
-
高麗忠宣王王璋
-
-
壽寧公主
-
-
-
-
趙國公主
-
注安
-
-
魯國公主
元順宗答拉麻八剌
答己
碉阿不拉
-
濮國公主
-
-
高麗追贈靖和公主,
元朝追贈濮國長公主
魯國公主
-
元仁宗愛育黎八拔力八達
-
脱羅本
-
曹國長公主
元魏王阿木哥
-
龍山元子
-
伯顏忽都
-
-
元朝追封肅恭徽寧公主
承懿公主
寶塔失裏
-
高麗恭愍王王祺
-
仁德王后
昌國公主
月魯
元明宗和世悚
-
沙藍朵兒只
-
-
明慧貞懿公主
-
-
-
-
德寧公主
亦憐真班
鎮西武靖王搠思班(焦八)
-
高麗忠惠王王禎
高麗忠穆王王昕、長寧公主
元朝封貞順淑儀公主
薩穆爾公主
-
元康宗額勒伯克
-
-
魯國公主
-
-
-
鐵木真的孫女
高昌公主
不魯罕
-
-
紐林·的斤
-
不魯罕公主,窩闊台孫女
高昌公主
八卜叉
-
-
紐林·的斤
-
八卜叉公主,窩闊台孫女
高昌公主
-
-
紐林·的斤
-
闊端孫女
昌國公主
-
-
-
蒙哥孫女
昌國公主
-
-
阿失
-
蒙哥曾孫女
公主
-
-
-
宋恭帝趙㬎
-
英壽公主
脱脱灰
-
-
禿滿答兒
-
忽必烈孫女

公主明朝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丈夫
子女
備註
-
朱世珍
王七一
-
太祖大姐,夫婦俱早卒
朱佛女
太祖二姐,早卒
朱鏡靜
朱元璋
-
-
-
-
累贈寧國長公主、寧國大長公主
-
-
-
-
-
馬皇后
-
-
-
-
-
-
朱福寧
王寧
王貞亮
累贈懷慶大長公主
-
-
累贈大名長公主、大名大長公主
-
張傑
-
-
-
傅忠
-
-
-
-
-
-
早卒
-
-
丈夫胡觀自縊而亡
-
趙輝
-
太祖幼女,
-
-
-
-
謝達
-
-
-
-
卒年八十二
-
南昌王
-
王克恭
-
叔父一任帝朱元璋
-
-
-
-
-
明興宗
-
-
貶為郡主,憤死
公主
-
-
-
貶為宜倫郡主
公主
-
-
-
-
貶為南平郡主,早卒
朱玉英
明成祖
-
袁貞
-
-
-
-
-
-
-
朱智明
-
-
-
-
-
卒年二十二
-
明仁宗
-
-
朱圓通
趙惠妃
焦敬
-
-
-
-
-
-
-
-
-
-
-
-
-
德安公主早薨,明仁宗於諸女中最所鍾愛,故登極後特諡悼簡。明朝公主得諡,自德安公主始
-
-
-
-
早卒
-
-
-
-
早卒
-
明宣宗
-
-
-
-
-
-
-
薛桓
-
累贈常德長公主
-
明英宗
朱祁鎮
-
卒年五十四
-
惠妃王氏
-
-
-
宸妃萬氏
-
-
-
安妃楊氏
-
-
廣德公主
宸妃萬氏
-
-
-
德妃魏氏
-
-
朱玄真
淑妃高氏
遊芝
遊銘
遊欽
遊鉉
遊錡
-
-
麗妃劉氏
-
-
公主
-
順妃樊氏
-
-
夭折
公主
-
德妃魏氏
-
-
夭折
-
明代宗
汪皇后
-
-
-
明憲宗
順妃王氏
齊世美
-
-
-
惠妃郭氏
-
1549年崔元卒
-
麗妃章氏
-
孀居三十一年
-
-
-
-
早卒
-
靜妃岳氏
-
-
七歲早卒
明孝宗
-
-
夭折
-
明睿宗
-
-
夭折,嫡長女
-
淑妃王氏
-
-
十歲早卒,庶次女
-
慈孝獻皇后
-
明史》誤作明孝宗女
-
-
《明史》誤作明孝宗女
朱壽媖
明世宗
端妃曹氏
-
-
十四歲薨
朱福媛
徽妃王氏
-
-
十二歲薨
朱祿媜
端妃曹氏
-
-
朱瑞嬫
雍妃陳氏
-
-
夭折
朱素嫃
德妃張氏
許從誠
-
-
-
明穆宗
-
-
夭折
-
孝安皇后
-
-
早卒
朱堯娥
-
-
朱堯媖
梁邦瑞
-
-
朱堯媛
-
-
朱堯姬
-
-
-
朱堯姜
淑妃秦氏
-
-
夭折
榮昌公主
明神宗
-
嫡長女
壽寧公主
孝寧太后
冉興讓
-
-
靜樂公主
榮妃王氏
-
-
夭折
朱軒姝
孝寧太后
-
-
七歲早卒
雲夢公主
孝靖太后
-
-
早卒
靈丘公主
德嬪李氏
-
-
夭折
仙居公主
-
-
夭折
泰順公主
-
-
夭折
香山公主
-
-
夭折
天台公主
順妃李氏
-
-
夭折
懷淑公主
明光宗
孝元皇后
-
-
卒年七歲
公主
-
-
-
夭折
寧德公主
懿妃傅氏
-
-
遂平公主
齊贊元
-
-
樂安公主
康妃李氏
-
一説“徽娖”
公主
-
-
-
夭折
悼温公主
慎嬪邵氏
-
-
夭折
永寧公主
明熹宗
慧妃範氏
-
-
夭折
懷寧公主
成妃李氏
-
-
夭折
-
明思宗
-
-
早卒
朱媺娖
-
1644年其父斷其左臂
-
-
-
1644年其父以劍殺之
安化公主
-
明禮宗
-
-
-
-
廣德公主
-
-
-
-
-

公主清朝

清朝公主列表
封號
本名
父親
母親
生卒年
丈夫
備註
-
-
清顯祖
-
-
海西女真烏拉部
常柱貝勒
努爾哈赤姐姐,察木布母親 [19] 
沾河公主
-
宣皇后
?-1623年
努爾哈赤妹妹,子達爾漢嫩哲格格 [20] 
東果格格,或認為是文哲
清太祖
元妃
1578年 [21]  -
1652年
開國五大臣之一的何和禮
努爾哈赤諸子女中之最長者。長子褚英與次子代善是她的同母弟弟。
和碩公主
嫩哲格格,或認為是顏哲
側妃
1587年-
1646年
-
哈達公主
繼妃
?-1635年
哈達部貝勒吳爾古代
因謀逆罪被皇太極下令處死 [23] 
和碩公主
庶妃
1595年-
1659年
烏拉國主布佔泰
開國五大臣之一的額亦都
額亦都第八子圖爾格
穆庫什與額亦都之子為遏必隆;與圖爾格的婚姻為後金早期存在的收繼婚,後離婚 [24] 
(第五女)
-
1597年-
1613年
額亦都次子達啓 [25] 
-
(第六女)
-
1600年-
1646年
蘇納 [25] 
-
(第七女)
-
庶妃
1604年-
1685年
鄂札伊 [25] 
封鄉君品級
和碩公主
側妃
1612年-
1646年
內喀爾喀台吉
-
和碩公主
舒爾哈齊繼福晉瓜爾佳氏
1590年-
1649年
內喀爾喀巴約特部台吉
又稱巴約特格格,努爾哈赤侄女與養女,
生父為舒爾哈齊 [27] 
和碩公主
肫哲
嫡夫人
王佳氏
1612年-
1648年
科爾沁土謝圖汗
奧巴之子巴達禮
努爾哈赤的侄孫女與養女,
恪僖貝勒圖倫次女,舒爾哈齊孫女 [32-33] 
-
清太宗
烏拉那拉氏
1621年-
1654年
札薩克多羅郡王
班第 [25] 
-
博爾濟吉特·哲哲
1625年-
1663年
察哈爾親王額哲 [25] 
-
達哲
1628年-
1686年
科爾沁多羅郡王
-
雅圖
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
1629年-
1678年
科爾沁卓禮克圖親王
弼爾塔哈爾
表兄弟,吳克善之子 [25] 
阿圖
1632年-
1700年
索爾哈;
巴林扎薩克郡王
-
固倫公主 [92] 
-
側妃
1633年-
1649年
一等精奇尼哈番
誇札 [25] 
-
-
1633年-
1648年
博爾濟吉特·鏗吉爾格 [25] 
-
飛揚古
1634年-
1692年
科爾沁部扎薩克土謝圖親王
巴雅斯呼朗 [28] 
-
(第九女)
-
側妃
1635年-
1652年
博爾濟吉特·哈尚 [25] 
-
縣君 [93] 
-
1635年-
1661年
瓜爾佳·輝塞 [29] 
-
-
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1636年-
1650年
博爾濟吉特·噶爾瑪索諾木 [30] 
-
(第十二女)
-
庶妃賽音諾顏氏
1637年-
1678年
博爾濟吉特·班迪 [31] 
-
(第十三女)
-
1638年-
1657年
瓜爾佳·哈拉 [25] 
-
阿吉格
1642年-
1705年
吳應熊與子吳世霖於1674年俱被殺, [25]  據《朝鮮燕行錄》、康熙起居注和清人王沄《漫遊紀略》,公主及幼子被幽禁宮中。康熙二十年(1681年)雲南平定,公主所出的兩個幼子和額駙其他庶子被全部處死。
和碩公主
-
繼福晉
哈達納喇氏
1615年-
1637年
札薩克多羅巴圖魯郡王
皇太極的侄孫女與養女,
生父為嶽託,外祖母莽古濟 [25] 
(第一女)
-
清世祖
福臨
庶妃陳氏
1652年-
1653年 [25] 
-
-
-
庶妃楊氏
1654年-
1685年
鰲拜侄子瓜爾佳·訥爾杜 [34] 
-
(第三女)
-
庶妃巴氏
1654年-
1658年 [25] 
-
-
(第四女)
-
庶妃烏蘇氏
1655年-
1662年 [25] 
-
-
(第五女)
-
庶妃巴氏
1655年-
1661年 [25] 
-
-
(第六女)
-
庶妃納喇氏
1657年-
1662年 [25] 
-
-
-
嫡福晉
葉赫那拉氏
1648年-
1691年
順治帝的侄女與養女,
和碩承澤裕親王碩塞次女 [25]  [35] 
-
繼福晉
納喇氏
1652年-
1673年
順治帝的堂侄女與養女,
多羅安郡王嶽樂次女 [25] 
-
嫡福晉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1653年-
1729年
科爾沁左翼中旗扎薩克和碩達爾罕親王
班第
順治帝養女,
簡親王濟度次女 [25] 
(第一女)
-
清聖祖
庶妃張氏
1668年-
1671年 [25] 
-
-
(第二女)
-
董烏鼐
1671年-
1673年 [25] 
-
-
-
庶福晉晉氏
1671年-
1741年
科爾沁部頭等台吉
博爾濟吉特·班第
康熙帝的侄女與養女,恭親王常寧長女
初封和碩純禧公主,雍正元年二月晉封固倫純禧公主
-
馬佳·吉鼐
1673年-
1728年
巴林部札薩克多羅郡王
博爾濟吉特·烏爾袞
烏爾袞為淑慧固倫公主之孫 [25] 
(第四女)
-
庶妃張氏
1674年-
1678年 [25] 
-
-
-
貴人兆佳氏
1674年-
1710年
喀喇沁杜稜郡王
烏梁罕·噶爾臧 [25] 
-
-
郭絡羅·布音珠
1679年-
1735年
土謝圖汗
博爾濟吉特·敦多布多爾濟
被稱為海蚌公主 [25] 
(第七女)
-
烏雅·瑪琭
1682年
生、卒 [25] 
-
-
(第八女)
-
佟佳氏
1683年
生、卒 [25] 
-
-
-
烏雅·瑪琭
1683年-
1702年
佟國維之孫佟佳·舜安顏 [25] 
初封和碩温憲公主,雍正元年追封固倫温憲公主
-
納喇·翟濟邁
1685年-
1710年
超勇親王
初封和碩純愨公主,雍正十年因策凌軍功追贈為固倫純愨公主
(第十一女)
-
鈕祜祿氏
1685年-
1686年 [25] 
-
-
(第十二女)
-
烏雅·瑪琭
1686年-
1697年 [25] 
-
-
-
章佳氏
1687年-
1709年
札薩克多羅杜稜郡王
博爾濟吉特·蒼津
難產而逝 [25]  [37] 
-
貴人袁氏
1690年-
1736年
散秩大臣兼一等男
-
-
章佳氏
1691年-
1709年
科爾沁部台吉
博爾濟吉特·多爾濟 [25] 
-
(第十六女)
-
庶妃王氏
1696年-
1707年 [25] 
-
-
(第十七女)
-
庶妃劉氏
1699年-
1700年 [25] 
-
-
(第十八女)
-
瓜爾佳氏
1701年
生、卒 [25] 
-
-
(第十九女)
-
襄嬪高氏
1703年-
1705年 [25] 
-
-
(第二十女)
-
1708年
生、卒 [25] 
-
-
(第一女)
-
清世宗
胤禛
懋嬪宋氏
1694年
生、卒 [25] 
-
-
-
齊妃李氏
1695年-
1717年
納蘭·星德 [25] 
雍正元年三月追封和碩懷恪公主
(第三女)
-
懋嬪宋氏
1706年
生、卒 [25] 
-
-
(第四女)
-
1715-
1717年 [25] 
-
-
-
側福晉唐氏
1708年-
1784年
理藩院侍郎額外侍郎
雍正帝的侄女與養女,廢太子、理親王胤礽第六女 [39] 
-
嫡福晉
1714年-
1731年
博爾濟吉特·多爾濟塞布騰
雍正帝的侄女與養女,怡賢親王胤祥第四女 [40] 
-
嫡福晉
郭絡羅氏
1714年-
1754年
科爾沁扎薩克多羅郡王
博爾濟吉特·齊默特多爾濟
雍正帝的侄女與養女,莊親王胤祿長女 [41] 
(第一女)
-
清高宗
弘曆
富察氏
1728年-
1729年 [25] 
-
-
(第二女)
-
富察氏
1731年
生、卒 [25] 
-
-
-
富察氏
1731年-
1792年
科爾沁扎薩克親王
博爾濟吉特·色布騰巴勒珠爾 [25] 
-
-
蘇氏
1745年-
1767年
傅恆次子、一等忠勇公福隆安 [25] 
-
(第五女)
-
1753年-
1755年 [25] 
-
-
(第六女)
-
戴佳氏
1755年-
1758年 [25] 
-
-
-
魏佳氏
1756年-
1775年
超勇親王
博爾濟吉特·拉旺多爾濟
拉旺多爾濟為超勇親王策稜 [25] 
(第八女)
-
戴佳氏
1757年-
1767年 [25] 
-
-
-
魏佳氏
1758年-
1780年
兆惠之子烏雅·札蘭泰 [25] 
-
-
惇妃汪氏
1775-
1823年
-
-
嫡福晉
1734年-
1760年
巴林郡王璘沁長子
博爾濟吉特·德勒克 [25] 
乾隆帝的侄女與養女,和親王弘晝長女
(第一女)
-
清仁宗
顒琰
簡嬪關佳氏
1780年-
1783年 [25] 
-
-
(第二女)
-
喜塔臘氏
1780年-
1783年 [25] 
-
-
-
劉佳氏
1782年-
1811年
科爾沁部郡王
博爾濟吉特·索特納木多布濟
僧格林沁是他們夫婦的嗣子 [25] 
-
喜塔臘氏
1784年-
1811年
土默特貝勒
博爾濟吉特·瑪尼巴達喇 [42] 
-
-
遜嬪沈佳氏
1786年-
1795年 [25] 
-
嘉慶二十三年三月追封為慧安和碩公主
(第六女)
-
華妃侯佳氏
1789年-
1790年 [25] 
-
-
(第七女)
-
鈕祜祿氏
1793年-
1795年 [25] 
-
-
(第八女)
-
鈕祜祿氏
1805年
生、卒 [25] 
-
-
-
1811年-
1815年 [25] 
-
嘉慶二十年五月殤,時年5歲。同月追封為慧愍固倫公主
-
清宣宗
佟佳氏
1813年-
1819年 [25] 
-
嘉慶二十五年追封為端憫固倫公主
(第二女)
-
鈕祜祿氏
1825年
生、卒 [25] 
-
-
-
鈕祜祿氏
1825年-
1835年 [25] 
-
道光十五年追封為端順固倫公主
-
1826年-
1860年
扎薩克達爾罕郡王
博爾濟吉特·德穆楚克扎布 [43] 
-
-
鈕祜祿氏
1829年-
1856年
那木都魯·恩崇 [25] 
-
-
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
1831年-
1859年
-
(第七女)
-
舒穆祿氏
1840年-
1844年 [25] 
-
-
-
1842年-
1866年
鈕祜祿·扎拉豐阿 [25] 
-
-
烏雅氏
1842年-
1884年
博羅特·德徽 [44] 
-
(第十女)
-
舒穆祿氏
1844年-
1845年 [25] 
-
-
-
清文宗
他他拉氏
1855年-
1875年
一等雄勇公
瓜爾佳·符珍 [25] 
-
-
嫡福晉
1854年-
1924年
額駙景壽之子
富察·志端
咸豐帝的侄女與養女,恭親王奕訢長女 [45] 
參考資料
  • 1.    資料  .漢典[引用日期2014-02-25]
  • 2.    《陳書 卷十七 列傳第十一》:樞議曰:“昔王姬下嫁,必適諸侯,同姓為主,聞於《公羊》之説,車服不繫,顯於詩人之篇。漢氏初興,列侯尚主,自斯以後,降嬪素族。駙馬都尉置由漢武,或以假諸功臣,或以加於戚屬,是以魏曹植表駙馬、奉車趣為一號。《齊職儀》曰,凡尚公主必拜駙馬都尉,魏、晉以來,因為瞻準。
  • 3.    《唐會要》卷八十三:貞觀元年二月四日,詔曰:……妻喪達制之後,孀居服紀已除,並須申以婚媾,令其好合”,“其鰥夫年六十,寡婦年五十已上,及婦雖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貞潔,並任其情,無勞抑以嫁娶……
  • 4.    《唐會要》卷八十三:詔曰:……其鰥夫年六十,寡婦年五十已上,及婦雖尚少,而有男女,及守志貞潔,並任其情,無勞抑以嫁娶……
  • 5.    《舊五代史 列傳第四》開平四年夏,詔金華公主出家為尼,居於宋州元靜寺,蓋太祖推恩於羅氏,令終其婦節也。
  • 6.    《資治通鑑 卷007二世皇帝元年》:“......於是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陽市,十公主矺死於杜......”
  • 7.    唐六典 卷02:“......漢家公主所食曰邑;諸王女曰翁主,亦曰王主......”
  • 8.    《漢書王莽傳 卷099下》:“......幸侍者增秩、懷能、開明。懷能生男興,增秩生男匡、女曄,開明生女捷......封興為功脩任,匡為功建公,曄為睦脩任,捷為睦逮任”
  • 9.    《唐六典 卷02》:“......後漢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
  • 10.    《後漢書 皇后紀第十下》:“......諸王女皆封鄉、亭公主,儀服同鄉、亭侯......”
  • 11.    《後漢書 皇后紀第十下》:“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 12.    《唐六典 卷02》:“......晉、宋已來,皇女皆封郡公主,王女皆封縣主。......”
  • 13.    見戴應新《隋豐寧公主楊靜徽駙馬韋圓照墓誌箋證》
  • 14.    《新唐書 卷四十六 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 吏部》:“皇姑為大長公主,正一品;姊妹為長公主,女為公主,皆視一品;皇太子女為郡主,從一品;親王女為縣主,從二品。”
  • 15.    《鐵圍山叢談 卷一》:“國朝帝女封號,皆沿習漢唐。初封則有美號稱“公主”,出降則封“某國公主”,兄弟又封“某國長公主”,姑又封“某國大長公主”,祖姑則封“兩國大長公主”;而皇族則稱“某郡主”、“某縣主”。
  • 16.    《鐵圍山叢談 卷一》:上笑而不從,乃降手詔,引熙寧欲釐革,而有司不克奉承,以至今日。周稱王姬見於《詩》《雅》。姬雖周姓,考古立制,宜莫如周。今帝天下而以主封臣,可改公主為“帝姬”、郡主為“宗姬”、縣主為“族姬”;其稱大長者,可並依舊為“大長帝姬”,仍以美名二字易其國號,內兩國者以四字。
  • 17.    《明史·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九·公主》明制,皇姑曰大長公主,皇姊妹曰長公主,皇女曰公主,俱授金冊,祿二千石,婿曰駙馬都尉。親王女曰郡主,郡王女曰縣主,孫女曰郡君,曾孫女曰縣君,玄孫女曰鄉君,婿皆儀賓。
  • 18.    《清史稿 卷114》:“公主之等二:曰固倫公主,曰和碩公主。格格之等五:曰郡主,曰縣主,曰郡君,曰縣君,曰鄉君。不入五等曰宗女。”
  • 19.    《滿文老檔·第六十四冊》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汗對諸貝勒曰......又烏拉外姑及葉赫國諸媪,與我為敵,煩苦於我,何益有之?然我以孝悌之禮迎來宴請之。請拜珠虎伯父、郭興阿伯父及烏拉外姑、葉赫布爾杭古額駙之母、德勒格爾阿哥之母、察木布之母(原注:烏拉外姑,乃烏拉國滿泰汗之妻,汗之岳母;察木布之母,乃常柱貝勒之妻,汗之姐......
  • 20.    《滿文老檔·第五十一冊》天命八年五月[……]初七日[……]賞瞻河之姑、撫順額駙之妻、阿布泰額駙之妻、布彥圖額駙之妻、巴拜額駙之妻、察木布額駙之妻等六格格駝各一隻[……]初九日,汗於八角殿召集瞻河之姑及諸女訓示之。因諸女驕縱無度,故斥之曰:“天設國君[……]所出驕縱之事,皆因姑爾事先未好生訓導諸女之故,治罪之後,爾勿再登我門,勿來諫我。”
  • 21.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133
  • 22.    《滿文老檔·太宗皇帝第十函·第五十八冊》天聰六年八月至九月[……]二十日,汗以出征俘獲禮,賜棟鄂格格、哈達格格等二姊各蟒緞一、倭緞一、妝緞三、素緞八;巴嶽特格格、松果圖格格等二格格各蟒緞一、倭緞一、妝緞三、素緞六;烏拉部額西特依格格、温哲格格、穆庫西格格、瞻河格格等四格格各蟒緞一、倭緞一、妝緞三、素緞五:叔沃車勒蟒緞二[……]諸格格以受賞禮,前來叩,汗複列筵宴之[……]
  • 23.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二二)太祖高皇帝位下八女[……]第三女莽古濟 生年未詳 母 繼妃富察氏 莽塞杜諸祜之女 初稱為哈達公主 天聰元年十二月 指配敖漢部博爾濟吉特氏瑣諾木杜稜為額駙 二年四月 賜額駙名號濟農 三年 公主下嫁 九年九月 以公主驕暴削去位號 十二月 因冷僧機首告 莽古濟因同母兄莽古爾泰等謀逆 獲罪誅死 瑣諾木杜稜免罪 惟削濟農名號為民 順治元年甲申 額駙卒 五年 追封為敖漢部多羅郡王[……]
  • 24.    清太祖、太宗朝公主考證拾零--《瀋陽故宮博物院院刊》2011年00期  .知網[引用日期2023-08-17]
  • 25.    清史稿-公主表  .中華文庫[引用日期2023-08-17]
  • 26.    《滿文老檔·第六十四冊》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十六日,汗將其女松古圖格格,嫁與由蒙古叛來之古爾布什台吉......
  • 27.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二三頁)太祖高皇帝 撫弟一女 顯祖第三房 追封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 第四女和碩端順公主 庚寅年六月廿一日生 母追封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之四繼福晉瓜爾佳氏 索爾和之女 天命初撫養宮中 封郡主 二年丁巳二月 指配喀爾喀博爾濟吉特氏巴約特部台吉恩格德里為額駙 是月下嫁 稱巴約特格格 天命九年正月來朝 四月奉旨封和碩公主 額駙封三等子爵 額駙於崇德元年丙子五月卒 公主於順治六年己丑四月薨 年六十歲 追諡端順 雍正九年三月 追贈額駙三等奉義公[……]
  • 28.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三二頁)第八女 固倫端貞公主 天聰八年甲戌閏八月十六日酉時生 母孝端文皇后 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莽古思貝勒之女 初封固倫公主 崇德六年三月 指配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土謝圖親王巴達禮長子巴雅思護朗為額駙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下嫁 十四年二月封固倫長公主 十六年十二月封昌樂長公主 後改封固倫永安長公主 額駙於康熙十一年五月襲封土謝圖親王 是年壬子八月薨 公主於康熙三十一年壬申正月薨 年五十九歲 賜諡曰端貞長公主[……]
  • 29.    1938年版《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二七)庶妃 納喇氏 英格布之女[……](頁二九)第六子 奉恩鎮國愨厚公高塞 崇德二年丁丑二月十六日生 母庶妃納喇氏 英格布之女[……](頁三二)第十女 縣君 天聰九年乙亥十月二十一日辰時生 母庶妃納喇氏 英格布之女 順治八年辛卯八月指配瓜爾佳氏原封一等公圖賚之子輝塞 為額駙 是月下嫁 封為縣君 額駙於順治八年十月卒 縣君於順治十八年辛丑八月卒 年二十七歲[……]第十三女 崇德三年戊寅七月初七日子時生 母庶妃納喇氏 英格布之女[……]
  • 30.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三二頁)第十一女 固倫端順長公主 崇德元年丙子三月二十五日未時生 母懿靖大貴妃阿魯阿巴海博爾濟吉特氏 額齊克諾顏之女 初填充固倫公主 順治四年丁亥十二月 指配阿巴海部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穆為額駙 是月下嫁 額駙於順治八年封一等子爵 公主於順治七年庚寅七月薨 年十五歲 十三年六月 追諡曰端順長公主 額駙於康熙三年甲辰卒[……]
  • 31.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二八)庶妃 氏族及其父名均未詳[……](頁三二)第十二女 鄉君品級 崇德二年丁丑三月十五日未時生 母 庶妃氏族未詳 順治八年辛卯八月 指配博爾濟吉特氏頭等侍衞班第為額駙 是月下嫁 封鄉君品級 鄉君於康熙十七年戊午十月薨 年四十二歲 額駙於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卒……
  • 32.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二四頁)太祖高皇帝 撫弟之孫女 顯祖第三房 追封和碩莊親王舒爾哈齊 第四子 追封多羅恪僖貝勒圖倫 第二女 和碩公主 壬子年七月十六日午時生 母追封多羅恪僖貝勒圖倫嫡夫人王佳氏 英格之女 天命間撫養宮中 號肫哲公主 十一年丙寅五月 指配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台吉奧巴為額駙 是月下嫁 額駙於天聰六年壬申九月卒 公主於崇德元年三月來朝 二年七月 奉旨封和碩公主 於順治五年戊子薨 年卅七歲[……]
  • 33.    《太宗文皇帝實錄(康熙本)》:科爾沁國土謝圖濟農額駙巴達禮偕格格來朝。上郊迎於十裏外。蒲河山設黃幄御座,格格遙拜一次,上答禮,復近前跪以戚屬禮見。土謝圖濟農額駙亦如格格行禮,又與諸貝勒序齒交拜,行抱見禮畢。格格、額駙具筵獻上,復獻雕鞍、駝馬、貂裘貂皮等物,酌納之。即於行在設大宴格格、額駙。戊申,上召土謝圖濟農額駙偕格格入宮,大宴之。
  • 34.    1938年版《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三九):第二女和碩恭愨長公主 順治十年癸巳十二月初二日子時生 母庶妃楊氏 康熙時初封和碩公主 六年丁未二月指配瓜爾佳氏領侍衞內大臣巴哈之女[當是“子”字]訥爾社為額駙 是月下嫁 公主於康熙廿四年乙丑十月薨 年卅三歲 額駙於康熙八年五月因鰲拜獲罪革職 後復起用 卒年未詳
  • 35.    《聖祖仁皇帝實錄•卷之一百五十三》:康熙三十年十二月八日。下嫁和碩額駙尚之隆和碩和順公主薨。譴官致祭。
  • 36.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吉慶》聖祖仁皇帝位下二十女......第十女 固倫純愨公主 康熙廿四年乙丑二月十六日午時生 母 通嬪納喇氏監生常素保之女四十五年丙戌指配博爾濟吉特氏喀爾喀台吉策凌為額駙五月下嫁十一月封和碩純愨公主康熙四十九年庚寅三月廿四日薨年二十六歲額駙策凌雍正元年二月以西陲軍功封喀爾喀郡王九年再以軍功 晉封親王十年九月以軍功以額爾德尼招即光顯寺 賜號超勇親王追封公主固倫純愨位號十一年五月額駙授定邊左副將軍乾隆十五年庚午二月初五日卒諡曰襄配享 太廟入祀京師賢良祠遺命合葬公主園寢......
  • 37.    宮廷檔案有載:竊本月二十一日夜亥時,八公主產下雙胞胎,因甚虛弱,不省人事......大人霍桂芳、戴君選請得八公主產下雙胎,六脈全無,牙關緊急,四肢逆冷。隨用人蔘湯及童便,不能下嚥,即時暴脱。謹此啓聞。
  • 38.    1938年版《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五六)第十四女 和碩愨靖公主 康熙廿八年己巳十二月初七日亥時生 母貴人袁氏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封和碩愨靖公主 指配孫氏 散秩大臣一等男爵孫承運為額駙 是年五月下嫁 公主於乾隆元年丙辰十一月薨 年四十八歲 額駙於康熙五十八年己亥五月卒[……]
  • 39.    1938年版《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六三)追封和碩理密親王允礽 第六女 和碩淑慎公主[……]四年丙午十二月 下嫁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 指配理藩院侍郎額外侍郎觀音保為額駙 是年 封和碩淑慎公主 額駙於雍正十三年二月乙卯二月卒[……]
  • 40.    《清皇室四譜》:和碩和惠公主,世宗弟怡親王允祥第四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十月初十日寅時生,福晉兆佳氏出,雍正初撫養宮中,七年己酉,年十六,十二月下嫁喀爾喀博爾濟錦氏多爾濟塞布騰,封今位號,九年辛亥十月初三日戌刻卒,年十有八。
  • 41.    《清皇室四譜》和項端柔公主,世宗弟莊親王允祿第一女,康熙五十三年甲午二月二十九日巳時生,福晉郭囉羅氏出,雍正初撫養宮中,八年庚戌年十七十二月,下嫁科爾沁博爾濟錦氏齊默特多爾濟,九年四月封今位號。乾隆十九年甲戌十二月十二日辰刻卒,年四十一。
  • 42.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八〇)第四女 莊靜固倫公主[……]嘉慶七年壬戌十一月封莊靜固倫位號 下嫁博爾濟吉特氏襲土默特貝勒瑪尼達喇為額駙 十四年正月 賞用黃繮[……]額駙於道光八年正月加郡王銜 賜四團龍補服 十一年八月 晉封貝勒 道光十二年壬辰十一月初九日溘世[……]
  • 43.    1938年版《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八九)第四女 壽安固倫公主 道光六年丙戌四月初六日酉時生 母孝全成皇后鈕祜祿氏 世襲二等男承恩公頤齡之女 廿一年辛丑二月 指配博爾濟吉特氏奈曼郡王之子頭等台吉德穆楚克扎布為額駙 是月 封壽安固倫公主 十月下嫁 公主於咸豐十年庚申閏三月初三日申時薨 年是卅五歲 額駙於道光廿八年九月襲奈曼扎薩克郡王 同治四年乙丑六月薨[……]
  • 44.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九〇)第九女 壽莊固倫公主[……]咸豐五年十一月 封壽莊和碩公主 指配博羅特氏 誠勇公裕恆之子 散秩大臣德徽為額駙 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下嫁 額駙同治四年乙丑正月卒[……]
  • 45.    《愛新覺羅宗譜·星源集慶》(頁九五)文宗顯皇帝 撫弟一女 宣宗第六房 和碩恭忠親王奕訢 第一女 榮壽固倫公主 咸豐四年甲寅二月初二日巳時生 母 和碩恭忠親王奕訢嫡福晉瓜爾佳氏 大學士桂良之女 咸豐十一年十二月 封固倫公主 同治四年九月 恭親王奕訢請辭固倫公主號 奉旨改封為榮壽公主 五年丙寅九月 指配富察氏一等誠嘉毅勇公都統景壽之子廕生志端為額駙 是月下嫁 額駙於同治十年辛未十月十二日卒 光緒七年十月 晉封榮壽固倫公主位號 賜乘杏黃轎 公主於甲子年十一月十八日薨 年七十一歲[……]
  • 46.    《新唐書》:同安公主,高祖同母媦也。下嫁隋州刺史王裕。貞觀時,以屬尊進大長公主。嘗有疾,太宗躬省視,賜縑五百,姆侍皆有賚予。永徽初,賜實户三百。薨年八十六。裕,隋司徒柬之子,終開府儀同三司。
  • 47.    新唐書-卷八十三-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北宋-歐陽修-宋祁-等  .中華文庫[引用日期2023-08-28]
  • 48.    《舊唐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恭仁少弟師道,隋末自洛陽歸國,授上儀同,為備身左右。尋尚桂陽公主,超拜吏部侍郎,累轉太常卿,封安德郡公。貞觀七年,代魏徵為侍中。性周慎謹密,未嘗漏泄內事,親友或問禁中之言,乃更對以他語。嘗曰:"吾少窺漢史,至孔光不言温室之樹,每欽其餘風,所庶幾也。"師道退朝後,必引當時英俊,宴集園池,而文會之盛,當時莫比。雅善篇什,又工草隸,酣賞之際,援筆直書,有如宿構。太宗每見師道所制,必吟諷嗟賞之。十三年,轉中書令。太子承乾逆謀事泄,與長孫無忌、房玄齡同按其獄。師道妻前夫之子趙節與承乾通謀,師道微諷太宗,冀活之,由是獲譴,罷知機密。轉吏部尚書。師道貴家子,四海人物,未能委練,所署用多非其才,而深抑貴勢及其親黨,以避嫌疑,時論譏之。太宗嘗從容謂侍臣曰:"楊師道性行純善,自無愆過。而情實怯懦,未甚更事,緩急不可得力。"未幾,從徵高麗,攝中書令。及軍還,有毀之者,稍貶為工部尚書,尋轉太常卿。二十一年卒,贈吏部尚書、幷州都督,陪葬昭陵,賜東園秘器,併為立碑。子豫之,尚巢剌王女壽春縣主。居母喪,與永嘉公主淫亂,為主婿竇奉節所擒,具五刑而殺之。
  • 49.    《大唐故淮南大長公主墓誌銘並序》:公主諱澄霞,高祖神堯皇帝之第十二女也。
  • 50.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三十三·外戚》薛懷義者......得幸於千金公主侍兒。公主知之,入宮言曰......懷義與法明等造《大雲經》......則天將革命,誅殺宗屬諸王,唯千金公主以巧媚善進奉獨存;抗疏請以則天為母,因得曲加恩寵,改邑號為延安大長公主,加實封,賜姓武氏。以子克乂娶魏王武承嗣女,內門參問,不限早晚,見則盡歡。
  • 5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二·唐紀十八》高宗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中之下上元二年......夏,四月......初,左千牛將軍長安趙瑰尚高祖女常樂公主,生女為周王顯妃。公主頗為上所厚,天后惡之。辛巳,妃坐廢,幽閉於內侍省,食料給生者,防人候其突煙,已而數日煙不出,開視,死腐矣。瑰自定州刺史貶括州刺史,令公主隨之官,仍絕其朝謁。
  • 52.    《唐會要》:“太宗長女襄城公主。出降中書令蕭瑀子鋭。公主雅有禮度。太宗每令諸公主。凡厥所為。皆視其楷則。又令所司別為營第。公主辭曰。婦事舅姑。如事父母。若居處不同。則定省多闕。再三固讓。乃止。令於舊宅而改創焉。即薦福寺是也。”
  • 53.    《汝南公主墓誌》:公主諱,字,隴西狄道人。皇帝之第三女也。天潢疏潤,圓折浮夜光之採;若木分暉,穠華照朝陽之色。故能聰穎外發,閒明內映,訓範生知,尚觀箴於女史;言容成則,猶習禮於公宮。至如怡色就養,佩帉晨省,敬愛兼極,左右無方。加以學殫綈素,藝兼鞶紩,令問芳猷,儀形閨閫。厶年厶月,有詔封汝南郡公主。錫從珪瑞,禮崇湯沐,車服徽章,事憂前典。屬九地絕維,四星潛曜,毀瘠載形,哀號過禮,繭纊不襲,壃酪無嗞,灰琯亟移,陵塋浸遠,雖容服外變,而沉憂內結,不勝孺慕之哀,遂成傷生之性,天道佑仁,奚起冥漠,以今貞觀十年十一月丁亥朔十六日。
  • 54.    《大唐故長樂公主墓誌銘》:“公主諱麗質,隴西狄道人,高祖太武皇帝之孫、皇帝之第五女、東宮之姊也。”
  • 55.    《新唐書·長孫皇后傳》:下嬪生豫章公主而死,後視如所生。
  • 56.    《大唐故臨川郡長公主墓誌銘並序》:秘書少監檢校中書侍郎弘文官學士上柱國郭正一撰文。公主諱,字孟姜,高祖神堯皇帝之孫,太宗文武聖皇帝之女,今上之第十一姊。母曰韋貴妃。
  • 57.    《唐故朝散大夫檢校太子中允兼殿中侍御史獨孤公墓誌銘並序》:“公諱士衡,其先河南人。榮曜本枝,周有柱國,史列遺美,世稱德門。駙馬都尉,嵐州刺史諶,諶生通事舍人丕,丕生京兆府參軍鎮,公即參軍元子也。”
  • 58.    《宋高僧傳·唐上都青龍寺法朗傳》:龍朔二年,城陽公主有疾沈篤。尚藥供治無所不至。公主乃高宗大帝同母妹也。友愛殊厚。
  • 59.    《唐會要·公主雜錄》:晉王及晉陽公主,幼而偏孤,上親加鞠養。
  • 60.    新城公主的墓誌: “貞觀十六年八月廿□日封衡□郡公主””永徽三年五月廿三日,改封新城郡公主”
  • 61.    《唐故袁州刺史權毅墓誌》:乃尚義陽公主,拜駙馬都尉。公主諱下玉,即太宗文武聖皇帝之元孫,高宗天皇大帝之長女。資靈質婺,毓慶琁柯,掩夜魄而凝暉,映晨霞而,端莊合度,法膺圖,習女憲於閨,史於嬪則。衣臨銑鏡,硯上銀台。頌發春書,橫秋水,自備,百兩將迎,影出齋宮,從魯鳴丘之鷺,秦國之風。
  • 62.    《舊唐書 卷四 本紀第四》:三月辛亥,展大射禮。丁卯,長女追封安定公主,諡曰思,其鹵簿鼓吹及供葬所須,並如親王之制,於德業寺遷於崇敬寺。
  • 63.    《永泰公主墓誌銘》:“公主諱仙蕙,字穠輝”。
  • 64.    《全唐文·卷二十二》:○封東光公主制 炎漢盛禮,蕃國是和。烏孫降公主之親,單于聘良家之子。永惟前史,率同舊章。故成安公主女韋氏,六行克昭,四德聿備,漸公宮之訓,承內家之則。屬林胡拜命,扞塞無虞。柔遠之恩,已歸於上略;採楚之慶,載睦於和親。宜正湯沐之封,式崇下嫁之禮。可封東光公主,出降饒樂郡王魯蘇。
  • 65.    舊唐書 卷五十一 列傳第一◎后妃上 睿宗肅明順聖皇后劉氏,刑部尚書劉德威之孫也。父延景,陝州刺史,景雲元年,追贈尚書右僕射、沛國公。儀鳳中,睿宗居藩,納後為孺人,尋立為妃,生寧王憲、壽昌代國二公主。
  • 66.    《唐淮陽公主墓誌》:公主諱花山,字令則,太宗文武聖皇帝之曾孫、高宗天皇大帝之孫、皇上之第三女也。
  • 67.    《新唐書 列傳第六》 睿宗六子:.......王德妃生業...... 惠宣太子業......初,母早終,從母賢妃鞠之。八年,迎賢妃外邸,事之甚謹。其女弟淮陽、涼國二公主亦早卒,撫甥與己子均,帝益愛之。
  • 68.    《大唐都水使者薛君妻故永寧郡君王氏墓誌銘並序》:昔公主生夫人而逝,夫人因是子而災。豈謂命欸,何相躡也。
  • 69.    《全唐文 卷二百五十八 大唐涼國長公主神道碑》:乾坤既分,彖象攸配,變則成女,終於歸妹,惟長公主乎!公主諱㝹,字花粧。
  • 70.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睿宗昭成順聖皇后竇氏,將作大匠抗曾孫也。祖誕,大理卿、莘國公。父孝諶,潤州刺史,景雲元年,追贈太尉、邠國公。後姿容婉順,動循禮則,睿宗為相王時為孺人,甚見禮異。光宅元年,立為德妃。生玄宗及金仙、玉真二公主。長壽二年,為户婢團兒誣譖與肅明皇后厭蠱咒詛。正月二日,朝則天皇后於嘉豫殿,既退而同時遇害。梓宮秘密,莫知所在。睿宗即位,諡曰昭成皇后,招魂葬于都城之南,陵曰靖陵。又立廟於京師,號為儀坤廟。睿宗崩,後以帝母之重,追尊為皇太后,諡仍舊,祔葬橋陵,遷神主於太廟。
  • 71.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八:至德元年……安祿山使孫孝哲殺霍國長公主及王妃、附馬等於崇仁坊,刳其心,以祭安慶宗。
  • 72.    【唐語林 卷四 賢媛】 玄宗在人間,聞嬌陳之名。及召入宮見上,因涕泣,稱痼疾且老,上知其不欲背柳氏,乃許其歸。因語之曰:“我聞柳家多賢女子,可以備職者,為我求之。”嬌陳乃以睦州女弟對。乃選入充婕妤,生延王及永穆公主焉。
  • 73.    《新唐書·后妃列傳第二》:肅宗廢后庶人張氏,鄧州向城縣人,家徙新豐縣。祖母竇氏,昭成皇后女弟也。唐玄宗幼失昭成,以母視姨,鞠愛篤備。帝即位,冊封鄧國夫人,親寵無比。產五息子:張去惑、張去疑、張去奢、張去逸、張去盈,皆歷顯官。張去盈尚常芬公主。張去逸生張後。
  • 74.    《舊唐書·卷五十一·列傳第一》貞順皇后武氏,則天從父兄子恆定王攸止女也。攸止卒後,後尚幼,隨例入宮。上即位,漸承恩寵。及王庶人廢后,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所生母楊氏,封為鄭國夫人。同母弟忠,累遷國子祭酒;信,秘書監。開元初。產夏悼王及懷哀王、上仙公主,並襁褓不育,上特垂傷悼。及生壽王瑁,不敢養於宮中,命寧王李憲於外養之。又生盛王李琦,咸宜、太華二公主。惠妃以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薨,年四十餘。下制曰:“存有懿範,沒有寵章,豈獨被於朝班,故乃施於亞政,可以垂裕,斯為通典。故惠妃武氏,少而婉順,長而賢明,行合禮經,言應圖史。承戚里之華胄,升後庭之峻秩,貴而不恃,謙而益光。以道飭躬,以和逮下,四德粲其兼備,六宮諮而是則。法度在己,靡資珩佩;躬儉化人,率先絺紘。夙有奇表,將加正位,前後固讓,辭而不受,奄至淪歿,載深感悼,遂使玉衣之慶,不及於生前;象服之榮,徒增於身後。可贈貞順皇后,宜令所司擇日冊命。”葬於敬陵。時慶王李琮等請制齊衰之服,有司請以忌日廢務,上皆不許之。立廟於京中昊天觀南,乾元之後,祠享亦絕。
  • 75.    母張才人,有太原縣尉崔珪撰《高都公主母張才人墓誌》出土。天寶元年四月二十七日薨。
  • 76.    唐會要卷五十:新昌觀 崇業坊。天寶六載。新昌公主因駙馬蕭衡亡。奏請度為女冠。遂立此觀。
  • 77.    《全唐文補遺》第五輯:太平觀女道士諱紫虛墓誌銘並序 (女道士王氏,夫閻力)長女榮親,早薨喪德。外孫金豔,國女信成公主。桃夭盛花,不幸將薨。駙馬銀青光祿大夫、秘書大監、武陽縣開國侯獨孤明。
  • 78.    《唐會要 卷六 和蕃公主》:靜樂(靜樂公主)。天寶四載三月十四日。封外甥女獨孤氏。降松漠都督懷順王李懷節。
  • 79.    《新唐書·列傳·卷一》:玄宗元獻皇后楊氏,華州華陰人。曾祖士達,為隋納言。天授中,以武后母黨, 追封士達為鄭王,父知慶太尉。帝在東宮,後以景雲初入宮為良媛。時太平公主忌帝,而宮中左右持兩端,纖 悉必聞。媛方娠,帝不自安,密語侍讀張説曰:“用事者不欲吾多子,奈何?”命 説挾劑以入,帝於曲室自煮之。夢若有介而戈者環鼎三,而三煮盡覆。以告説,説 曰:“天命也!”乃止。生男,是為肅宗。帝即位,為貴嬪。其姊,節愍太子妃也。初,肅宗生,卜雲:“不宜養。”乃 命王皇后舉之。後無子,撫肅宗如所生。後又生寧親公主,乃薨。説以舊恩,故子 自得尚寧親。肅宗即位,至德二載,太上皇自蜀誥有司“其議尊稱”,遂上冊諡。 寶應末,祔泰陵。
  • 80.    《大唐故張府君墓誌銘(駙馬都尉張怙)》父清,尚肅宗皇帝第五女郯國公主,累遷太常卿、駙馬都尉,贈光祿卿。公即光祿府君之元子也。......尚樂安公主,拜朝請大夫,賜紫金魚袋。公主即代宗皇帝之息女也。
  • 81.    《大唐故張府君墓誌銘》:父清,尚肅宗皇帝第五女郯國公主,累遷太常卿、駙馬都尉,贈光祿卿。公即光祿府君之元子也。......稍遷殿中丞。貞元初,朝廷以公宮重禮,下嫁殊榮,選尚之艱,中外攸慎,苟非踐履無玷,謙默有聞,則何以膺平叔之寵光,總魯元之湯沐?繇是特恩尚樂安公主,拜朝請大夫,賜紫金魚袋。公主即代宗皇帝之息女也。
  • 82.    《大唐故普安公主冊贈梁國大長公主諡恭靖墓誌銘並序》公主諱自虛,隴西狄道人也。
  • 83.    《全唐文新編·卷六二三·大唐故文安公主墓誌銘並序》:大唐大和二年歲直戊申二月二日,文安公主薨,春秋三十有六。京兆尹承詔監護,以其年五月十二日遷窆於萬年縣崇道鄉洛女原,禮也。公主諱代宗兒,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九代之孫,順宗至德大聖大安孝皇帝第十七之女,今上之老姑也。【母曰陳氏】。生於貞元癸酉之歲二月哉生明之日。霄極孕靈,瑤源氣,幼植柔惠之性,長資幽閒之德。公宮彝訓,既稟於生知;疏邑聯華,遂榮其徽數。內有所至,外不自彰。是加封魯之恩,不及配陳之禮。所宜錫以洪算,永承大慶,而遽謝昭代,忽先朝露。斯所以感深朱邸,悲軫皇情。窀穸有期,龜蓍協吉,存懿範於宗籍,垂芳猷於篆刻。近臣只命,謹志貞珉。
  • 84.    金堂公主墓誌銘
  • 85.    唐故朗寧公主墓誌銘
  • 86.    《新唐書》列傳二:宣宗元昭皇后晁氏,不詳其世。少入邸,最見寵答。及即位,以為美人。大中中薨,贈昭容,詔翰林學士蕭寘銘其窆,具載生鄆王、萬壽公主。後夔、昭等五王居內院,而鄆獨出閣。及即位,是為懿宗。外頗疑帝非長。寘出銘辭以示外廷,乃解。帝追冊昭容為皇太后,上尊諡,詔後二等以上親悉官之,配主宣宗廟,自建陵曰慶陵,置宮寢。
  • 87.    《中朝故事》:搢紳子弟皆怯於尚公主,蓋以帝戚強盛。公主自置羣僚,以至莊宅庫舉盡多主吏,宅中各有院落,聚會不同。公主多親戚聚宴或出盤遊,駙馬不得與之相見。凡出入間,婢僕不敢顧盼。公主則恣行所為,往往數朝不一相見。唯於琮相國所尚廣德公主,則賢和不同,乃懿皇親妹。於琮遭韋、路所逐,同到昭州。於公累起,被中官賜藥酒。公主詬罵,奪而擲之。常侍於公,手執公腰帶而坐。凡所經歷州郡官吏,不敢參迎,道途肩舁,門相對而行。累尋被詔卻還輦轂,授太子少傅。次除右僕射,所謂公主之力也。
  • 88.    《大唐故贈平原長公主墓誌銘》:蓋有唐鹹通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宣宗皇帝第十一女薨,享年二十有九。詔贈平原長公主,以四年四月十七日葬於萬年縣崇道鄉夏侯村,禮也。夫立愛自親,聖人之明訓;飾終追遠,王者之大猷。況復懿順□新,柔明天縱,晦言功而窈窕,茂詩禮以幽閒。豈知上國先春,委蘭芳於嫩紫;中宮晚景,??豔於鮮紅。斯所以遽開玉房,永流彤史。夕睹西樓之月,空詠纖纖;秋聞北渚之風,徒嗟眇眇。 聖上友于之念,體自至仁。方將送以上卿,俾升車於單伯;主之同姓,命築館於莊公。而逝水難留,重泉易閉。照藏金鏡,是失飛鸞;聲咽玉簫,非從去鳳。爰舉疏封之典,式揚考行之人。乃命詞臣,仰載淑德。銘曰: 貴主生兮婉儀,ツ美目兮娟眉。花容兮雪肥,掩琨樹兮映瓊枝。適來兮以時,何去兮可疑。被?裳兮導繡旗,環蕙障兮殿荃帷。雲冉冉兮虯螭,望不知兮所之。 訣金闕兮長辭,袂王母兮裾拂瑤池。啓三清兮有佇,雖萬代兮何悲。
  • 89.    《全唐文補遺》第二輯《故德妃王氏墓誌銘並序》 “既笄而中選入宮......以鹹通十年(870)七月十八日,薨於大內。享年廿有六。贈德妃......孕貴子三人:長曰昌寧公主。”
  • 90.    崔致遠《唐文拾遺·賀封公主表》(卷三十四):“臣某言:臣得進奏院狀報,奉去年十月十四日敕旨,皇帝第十一妹封遂寧公主。長女封唐興公主。次女封永平公主。”
  • 91.    《北魏襄陽侯房纂與夫人元氏墓誌》:母景穆皇帝之長女。。。。。。平存之日,奉侍先姑章武長公主,孝敬之行,夙彰於宗親,九族嘆悦,娣姒無怨,久而彌密,同於孔懷。
  • 92.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177-178
  • 93.    王冕森.《清代后妃雜識》.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22:179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