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公主日记2:皇家婚约
- 外文名
- The Princess Diaries 2:Royal Engagement
- 其他译名
- 走佬俏公主2及时嫁到、麻雀变公主2:皇家有约
- 出品公司
-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 制片地区
- 美国
- 发行公司
- 博伟国际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景色如画、气候宜人的欧危霸洲小国“基诺维亚”终于迎来了刚背阀喇刚从大学毕业的米娅公主。公主的到来显然引起了举国轰动,因为她将在皇后的帮助下最察讲篮终店灶体凶成为王国的主宰者。同时这位芳龄21岁的公主也显得无比兴戒和连奋,坐落在密林深处的宏伟古嚷归堡更是深深地吸引了她。
不久一个难题出现在眼前。在一次皇家听证会上,大法官宣布:“依照基诺维亚王国的法律,若想成为拥有王国统治权的合法皇后,必须要在30天内订婚并结婚匪删耻。否则,她将失去这个资格。”
想在短短的30天内组建家庭确非易事,更何况是一个身受繁杂的皇室法典约束的公主。于是一场纷乱紧张的“选秀”开始了。然而这一临时抱佛脚的“相亲行动”起初并不顺利,候选人条件似乎永远也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直到有一天,一位英俊的年轻人出现在公主的面前。 [7]
一边闪电般同未来的“真名天子”培养感情,一边还要接收皇室的各种高雅教育,一时间,公主米娅忙的不可开交,更是引出不少笑料。然而荒诞滑稽过后自然是皆大欢喜的收场,同时米娅身上那无比诱人的青春气息也感染着这个古老而沉静的国度 [2]踏她。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来源 [3]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角色介绍参考来源 [2]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朱丽·安德鲁斯亲自完成了床垫冲浪的特技镜头。
- 安妮·海瑟薇的母亲凯特·麦高莉在片中扮演了唱诗班指挥。
- 通宵派对中的舞蹈公主汉纳是由朱丽·安德鲁斯的孙女汉纳·施奈德扮演的。
- 在影片开头,米娅公主说她已经和迈克尔分手,迈克尔正带着自己的乐队进行巡演,事实上在《公主日记》中扮演迈克尔的罗伯特·斯科怀特泽曼拒绝继续出演该片,原因是要专心致力于自己的乐队Rooney。在影片拍摄期间,他的乐队正在美国巡演。
- 在1998年接受喉部手术之后,朱丽·安德鲁斯在本片中首次放声歌唱。
- 朱丽·安德鲁斯非常喜欢鲜花,于是她建议导演马歇尔全部使用鲜花进行点缀,而且在拍摄期间,她还不断清理枯死的花朵,所以片中厨房桌上的一大簇鲜花后来变成了一小束。
- 当莱文·西蒙尼得知朱丽·安德鲁斯将同她一起演唱时,竟然激动得哭了起来。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创作起源
2001年的《公主日记》不但口碑不俗,而且以37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在全球狂赚1亿6500万票房,高回报的效益,让《公主日记》的导演加里·马歇尔尤为高兴,影片老少皆宜的故事,既不乏童话故事的天真稚纯,又洋溢出温文尔雅的成人幽默。巨大的票房商机刺激主创团队再续前缘的想法,于是《公主日记》的续集《公主日记2:皇室婚约》也搬上了拍摄的日程表 [4]。
业余演员
除了专业演员加盟之外,片中还有名人客串,其中俄罗斯著名歌剧女高音安娜·内特列布科出现在女王的花园茶话会上,曾创造出蜘蛛侠等一系列超级英雄并任惊奇漫画荣誉主席的斯坦·李出现在婚礼来宾中。另外导演加里·马歇尔的众多家人也在片中抛头露面,他不到1岁的小孙子山姆扮演了婚礼场景中递送戒指的小男孩,他的妻子芭芭拉、儿子斯科特、女儿凯思琳、劳瑞、孙女莉莉、夏洛特、儿媳伊丽莎和侄女特蕾西也都在片中扮演了小配角 [4]。
拍摄场景
五获奥斯卡提名的制作设计师阿伯特·勃伦纳担纲影片的艺术设计,影片中基诺维亚的宫殿、城镇和乡间全由他负责在洛衫矶地区设计和建造。为了建造基诺维亚宫殿内景,剧组占用了环球公司的五个摄影棚,分别用来搭建居室、舞厅、王座室、大厅、走廊和厨房等。阿伯特·勃伦纳率领的能工巧匠用纤维板制造了大理石地板,用木料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作了石柱和楼梯。在片中王座室的墙上,挂着10多幅历任君主的画像,这些画像都是根据剧组各部门主管和制片人绘制的。而在帕萨迪纳的圣安德鲁斯天主教教堂拍摄皇家婚礼庆典的镜头 [4]。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制作公司
1. 华特·迪士尼影片公司 (美国) | 2. Bottom of the Ninth Productions Inc. (美国) | 3. BrownHouse Productions [5] |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中国香港 | 2004年9月16日 | 德国 | 2004年9月23日 |
巴西 | 2004年10月22日 | 丹麦 | 2004年12月10日 |
法国 | 2004年10月20日 | 新加坡 | 2004年11月4日 |
意大利 | 2005年1月21日 | 日本 | 2005年2月26日 [5] |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正面评价
- 影片充满着足够的凡俗魅力,让广大的观众所接收 [6]。(《纽约邮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