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都鎮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轄鎮)

鎖定
八都鎮,隸屬於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地處蕉城區東北部,東北與福安交界,西靠九都鎮,西北與赤溪鎮為界,南鄰七都鎮漳灣鎮。鎮區舊稱牛渡,在虎頭山東北麓。地處霍童溪入海口,東臨三都澳,鎮人民政府距蕉城區17千米, [3]  區域總面積101.69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八都鎮户籍人口為24055人。 [4] 
宋代,屬霍童鄉水漈裏;1984年10月,撤銷公社建制,成立八都鎮。 [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八都鎮轄1個社區、25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八都村新街22號。 [3] 
截至2019年末,八都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4] 
中文名
八都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
地理位置
蕉城區東北部
面    積
101.69 km² [4] 
下轄地區
1個社區、25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八都村新街22號
電話區號
0593
郵政編碼
35210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閩J
人    口
24055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4] 

八都鎮歷史沿革

宋代,屬霍童鄉水漈裏。
明代,置都,統銅鏡、水漈、牛渡頭、濠山寺等16村。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設鎮。
1949年底,為全縣下設5個區的第二區。
1952年5月,改為縣,轄3區。
1955年10月,改稱八都區。
1958年8月,撤區,設立八都公社。
1961年8月,複稱八都區。
1966年7月,複稱公社。
1984年10月,撤銷公社建制,成立八都鎮。 [3] 

八都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八都鎮轄居安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八都、雲淡、金垂、南岡、下坂、溪池、海星、洋頭、閩坑、猴盾、大坪、吳山、福口、林洋頭、韓丹、紅門裏、新樓、際山、嶼頭、仁厚、水際、岙村、下汐、半山、新峯25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8個村民小組、16個居民小組。有68個自然村。 [3]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八都鎮轄1個社區、25個行政村:居安社區、八都村、半山村、大坪村、福口村、海星村、韓丹村、紅門裏村、猴盾村、際山村、金垂村、林洋頭村、閩坑村、南崗村、仁厚村、水際村、吳山村、溪池村、下汐村、下坂村、新樓村、洋頭村、嶼頭村、雲淡村、岙村、新峯村, [5]  鎮人民政府駐八都村新街22號。 [3] 

八都鎮地理環境

八都鎮位置境域

八都鎮地處蕉城區東北部,東北與福安交界,西靠九都鎮,西北與赤溪鎮為界,南鄰七都鎮漳灣鎮。鎮區舊稱牛渡,在虎頭山東北麓。地處霍童溪入海口,東臨三都澳,鎮人民政府距城區17千米, [3]  區域總面積101.69平方千米。 [4] 

八都鎮地形地貌

八都鎮地形由山地、丘陵和河谷盆地組成,南、北部為山地、丘陵,中為河谷盆地,霍童溪自西向東貫穿全境,注人海洋。地勢呈南、北高,中部低。境內有大小山峯30多座,北部自西北向東南,分列着岡頂山、尖峯頂山、猴盾山、娥峯頂山、平崗頭山等10餘座500~900米山峯,屬於霍童溪與賽江分水嶺的中段。西部為龜山東南麓。南部自西向東有五虎山、鹿坑崗山、馬頭山等海拔200~400米之間的低山,屬於霍童溪與七都溪分水嶺尾端。 [3] 

八都鎮氣候

八都鎮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年平均氣温19℃,年平均日照時數1711.2小時,無稻期312天。 [3] 

八都鎮水文

霍童溪在八都境內稱八都溪,境內河段長12.25千米,平均河道寬10~120米,主河道面積20.02平方千米。河牀大部分是卵石鋪底,水流較緩,沙礫成堆。境內水系除吳山、林洋頭兩村部分屬賽江流域以外,都屬霍童溪流域。較大的溪流還有福口溪、嶼頭溪、紅門裏溪。福口溪源於赤溪尖峯山西北麓,向南沿龜山東側,納龜山深坪溪、留洋溪,經閩坑北溪村,再納大坪溪水,經洋頭村,於福口村南流入霍童溪,全長約15千米。 [3] 

八都鎮自然災害

八都鎮主要有颱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1985年8月23~24日,遭10號強颱風侵襲,普降暴雨,山洪暴漲、氾濫成災。八都街道有60多幢民房被洪水侵襲,水深達2米,因災死亡1人。 [3] 

八都鎮自然資源

八都鎮霍童溪河口與海洋匯合處有大片灘塗,其中面積較大的有大條土灘(1.58平方千米)、嶼后土灘(0.97平方千米)、雲淡沙埕灘(1.07平方千米)等盛產海蠣、蟶等海產品。 [3] 
2011年,八都鎮有耕地面積1.8萬畝,其中水田1.15萬畝,農地0.65萬畝。人均耕地0.78畝。山地12平方千米。 [3] 

八都鎮人口

截至201年末,八都鎮轄區户籍人口2.32萬,户籍人口中男性1.19萬人,佔50.95%;女性1.14萬人,佔49.05%;14歲以下0.33萬人,佔14%;15~64歲1.78萬人,佔76.5%;65歲以上0.22人,佔9.4%。户籍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95萬人,佔83.82%;另有畬族人口0.38萬人,佔總人口16.17%。2011年,八都鎮人口出生率15‰,人口死亡率7‰,人口自然增長率8‰。 [3] 
截至2017年末,八都鎮常住人口為20034人。 [1] 
截至2019年末,八都鎮户籍人口為24055人。 [4] 

八都鎮經濟

八都鎮綜述

2011年,八都鎮財政撥款收入863.3萬元,比上年增長52%。 [3] 
截至2019年末,八都鎮有工業企業17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5個。 [4] 

八都鎮農業

2011年,八都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馬鈴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果樹、食用菌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雞、鴨等為主。農作物播種面積為13平方千米,糧食產量0.41萬噸。2011年,八都鎮農業總產值1.99億元。 [3] 

八都鎮工業

2011年,八都鎮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341萬元。 [3] 

八都鎮商貿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 [3] 

八都鎮社會事業

八都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1所幼兒園,在園幼兒150人,專任教師15人;小學3所,在校生292人,專任教師8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518人。 [3] 

八都鎮科學技術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同時也是福建省知識產權試點企業。 [3] 

八都鎮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文化站1個。 [3] 
體育2011年末,八都鎮有國家級鄉鎮農民體育健身中心1個。 [3] 

八都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轄內有衞生所25個,鄉醫25人。衞生院1家,醫務人員23名。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6659萬人,參合率94.43%。 [3] 

八都鎮社會保障

2011年,八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31户,人數83人,支出127620元,月人均128.1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7户,人數763人,支出498036元,月人均54.4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2人,支出359040元,月人均110元;農村醫療救助57人次,共支出16.1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30人次,支出5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215人,緊急轉移安置163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瓦1.333平方千米,倒塌房屋2間,直接經濟損失455萬元,救災支出4.4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共29萬元。 [3] 

八都鎮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郵政網點1個,郵路4條,投遞線路單程總長度63.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電信企業家,服務網點1個。 [3] 

八都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鎮區自來水廠1座,日供水量600噸。21個行政村通自來水。 [3] 
  • 供電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鎮區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9450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3條,總長度106千米,用電負荷480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0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供電可靠率99%。 [3] 
  • 園林綠化
截至2011年末,八都鎮有鎮區公園2個。 [3] 

八都鎮交通運輸

八都鎮境內有寧屏公路、104國道穿腹而過,同三高速公路、福温鐵路過境。有云淡、下汐、海星、八都等多個水運碼頭,水陸交通方便。2011年末,有鎮區公交汽車線路1條。 [3] 

八都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八都鎮因明代建都制時列為第八都得名。 [3] 
  • 文物古蹟
八都鎮境內名勝古蹟有靈山寺、白蓮寺、慈化寺、明刑部尚書林聰墓、福水宮、閩坑嵐翠橋、金垂蔣氏石坊仁厚南山坡遺址等。 [3] 

八都鎮榮譽記錄

2020年6月29日,八都鎮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