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部天龍

(天龍八部)

鎖定
“八部天龍”,又稱為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這些名詞出於佛經。許多大乘佛經敍述佛向諸菩薩、比丘等説法時,常有天龍八部參與聽法。八部天龍包括八種神道眾生,因為“天眾”及“龍眾”最為重要,所以稱為“天龍八部”。八部者,一天眾,二龍眾、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呼羅迦
中文名
八部天龍
別    名
天龍八部、龍神八部、八部眾
屬    性
佛教術語
含    義
護法神

八部天龍術語解釋

八部天龍包含範圍

“天龍八部”是佛經中常見的“護法神”。諸天和龍神為八部眾的上首,故稱。
天,梵語deva,又稱提婆族,包括三界的諸天,著名的有大梵天(原為婆羅門教的創世神),天帝帝釋天(又叫因陀羅)。佛經上稱“龍力不可思議”,並有不少龍王護法和故事。如釋迦太子降生時,九龍吐水,為他灌頂。是護衞佛法的有功之臣,專司興雲降雨。
其他六部眾為:
夜叉:勇健、輕捷,如守護佛寺山門的執金剛夜叉,毗沙門天王麾下的夜叉八大將軍。 夜叉是梵文的音譯,在古印度神話中,夜叉是一種半神,有關其來源,説法不一。據《毗濕奴往世書》所述,夜叉與羅剎同時由大梵天的腳掌中生出,雙方通常相互敵對。夜叉與羅剎不同,對人類持友善態度,因而被稱為“真誠者”。其形象有時被描述為美貌健壯的青年,有時又被描述為腹部下垂的侏儒。
乾闥婆:意為“尋香”,吸香氣為食,從屬於帝釋天,能凌空作樂。是香神或樂神。是佛教中歡樂吉祥的象徵。大多被描述為少女形象,體態豐滿,飄帶飛揚,凌空飄蕩,極為優美。
阿修羅:意譯為“非天”,身大好鬥。原為古印度神話中的一種惡神。他與人一樣有七情六慾,卻不是人。據佛教傳説,阿修羅與帝釋天是冤家對頭,總是互相爭鬥不休。因為是與天神對立的最高惡魔,被逐出天界,居於彌盧山洞窟中,曾多次與天神惡戰,但皆處於劣勢。
阿修羅 阿修羅
迦樓羅:居住在四大洲大樹上的金翅鳥神,雙翅展開有三百多萬公里。在古印度神話中是大神毗濕奴的坐騎。
緊那羅:歌神,帝釋屬下,似人而有頭角。據《羅摩衍那》所述,為人軀馬首,或馬軀人首,又説為人首鳥軀。
摩呼羅伽:莫呼洛迦,譯作大腹行、大智行、大智腹行、大蟒、大蟒蛇、大蟒神。《維摩經略疏》卷二雲∶摩侯羅伽,此是蟒神,亦云地龍,無足腹行神,即世間廟神,受人酒肉悉入蟒腹。毀戒邪諂,多嗔少施,貪嗜酒肉,戒緩墮鬼神,多嗔蟲入其身而唼食之。此以摩侯羅伽為無足、腹行之蟒神。在新譯《華嚴經》卷一〈世主妙嚴品〉中,曾舉出善慧、清淨威音、勝慧莊嚴髻、妙目主、如燈幢為眾所歸、最光明幢、師子臆、眾妙莊嚴音、須彌堅固、可愛樂光明等無量摩侯羅伽王之名。又,《慧琳音義》卷十一雲:“摩休勒,(中略)是樂神之類,或曰非人,或雲大蟒神,其形人身而蛇首也。”此外,密教現圖胎藏界曼荼羅中,北邊安有三尊摩侯羅伽。其中央一尊,兩手屈臂,作拳舒頭指當胸,豎左膝而坐;左方一尊,戴蛇冠,坐向右;右方一尊,兩手吹笛,面向左。
八部天龍 八部天龍
大蟒神,人身蛇首,樂神。《盧至長者因緣經》謂:“爾時四眾,天龍八部,四眾圍繞,王及大眾,五體投地,為佛作禮。”幾乎每部經都有類似的場面。亦寫作“天龍神王”、“八部天龍”。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河水一》:“王斂舍利,用金作斗量,得八斛四鬥,諸國王、天龍、神王,各得少許。”又如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一:“遙知法會靈山在,八部天龍禮我言。”(李明權
“諸天”,佛寺中的護法天神像,通常供奉在大雄寶殿的東西兩壁間。據《金光明經·鬼神品》説,有“二十諸天”,依次為:功德天、辯才天、大梵天、帝釋天、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日天、月天、金剛密跡力士、摩醯首羅天散脂大將、韋馱天、堅牢地神、菩提樹神、鬼子母、摩利支天、婆羯羅龍王、閻摩羅王、緊那羅王、紫微大帝東嶽大帝和雷神,為“二十四天”。如今,在南方佛寺中多有“齋天”的儀式。如清·李鬥《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中》:“造鐵塔高丈許,仿正覺寺式,結庌塔頂,黃綠琉璃寶珠,塔燈、覆盂、仰盂,諸天、韋馱、四門佛像皆合。”(李明權

八部天龍八部釋義

應以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説法。(八部鬼神本悉非人而變作人形來聽説法故云人非人也;“人非人”通常指的是緊那羅)
此明能應八部,就是通常説的天龍八部,為佛法的護法眾。若分開讀,亦如上面一樣,應分八段來讀。‘應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而為説法;應以龍身得度者,即現龍身而為説法;應以夜叉身得度者,即現夜叉身而為説法;應以乾闥婆身得度者,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説法;應以阿修羅身得度者,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説法;應以迦樓羅身得度者,即現迦樓羅身而為説法;應以緊那羅身得度者,即現緊那羅身而為説法;應以摩侯羅伽身得度者,即現摩侯羅伽身而為説法’。
迦樓羅 迦樓羅
印度叫做提婆,中國譯名為天。平常説三界有二十八天,但這裏所説的天,主要是指欲界地居天,包括四天王天及忉利天的天人。如果世間有類眾生,應以天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天身為其説法。楞嚴經説:“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為説法,令其成 就”,就是此意。在前能應六天文中,雖説應現六種不同的天身,但那是約個別的説,現在總説為天,所以與前不同。
這在中國,向來説為四靈之一,就是靈異的東西,能夠善為變化。依佛法説,龍有各式各樣的不同:有守天宮的天龍,有守龍宮的海龍,有守寶藏的藏龍,有能致雨的雨龍。不管那一類龍,究竟是什麼樣的東西,從來沒有人見過。不過,在古時代,中國和印度,自來都有龍的傳説,我們不能不承認有龍。龍的福報雖説很大,但是業障亦極深重,並不能安然的享受其福報。
據佛經傳説,大鵬金翅鳥,最喜歡吃龍,由於龍身很長,它們吃起來,如世人吃麪一樣,所以龍類眾生,常受生命威脅之苦,亦即最怕大鵬金翅鳥。
有一次,佛在大海邊修定靜坐,龍又遇到金翅鳥的威脅,特到佛的面前來求救,以期解脱金翅鳥的攫食之難。佛陀慈悲,即將所著的袈裟,分一些給龍王,要他將袈裟撕成一條一條的,披在龍子龍孫的身上,就可免金翅鳥的捉食之難,因為金翅鳥看到佛的袈裟,就不敢再去吃龍, 而保護了諸龍的生命安全,由此亦可見袈裟的威力之大!
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龍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龍身,到龍宮去為諸龍説法,要它們捨棄嗔心。或説:龍宮在海底裏,怎麼能去龍宮説法?這不是不可能的,如現存的佛説十善業道經,就是佛在龍宮為龍王説的。這樣,菩薩當然亦可示現龍身到龍宮為龍説法。
前面説過,這是捷疾鬼,亦名暴惡鬼,有善惡兩類:愛吃人的是惡夜叉,護持佛法的是善夜叉。如比丘比丘尼登壇受戒時,開始白四羯磨,地行夜叉即很歡喜的告訴空行夜叉,空行夜叉得到這個消息,就又很歡喜的轉告四天王天,如是展轉相傳,到達他化自在天魔宮,使諸魔王大生恐怖!善夜叉,能保護行人及護持佛法。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夜叉身去化度他,才能得到度脱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夜叉身而為説法。如所熟知的面然大士,就是觀音菩薩的現身。
乾闥婆 乾闥婆
中國譯為尋香、嗅香、食香、香神。是忉利天主帝釋座前的奏樂神。帝釋天既然愛著五欲,當然也就喜歡聽音樂,每當帝釋要聽音樂時,不須派天人去找奏樂神,只須在自己面前焚一枝香,乾闥婆即聞香而來帝釋座前奏樂,一直奏到帝釋不願再聽樂時而止。此奏樂神經常住在須彌山南面的金剛窟中,能夠飛行虛空。世間若有一類眾生,應以乾闥婆身去化度他,然後才能得到度脱的話,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即現乾闥婆身而為説法。楞嚴經説:“若乾闥婆,樂脱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闥婆身,而為説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中國有三譯:一、非天,意謂修羅有天人之福,無天人之德。二、無端正,據經中告訴我們,阿修羅女是很美麗而端嚴的,但阿修羅男卻極為醜陋,沒有半點端正之相。三、無酒,傳説阿修羅在過去,是很喜歡喝酒的,可是有個時候,找不到酒,無酒可飲,就索性戒了酒,所以説為無酒。
阿修羅最大的特質,就是疑心甚重,不論什麼事情,都不輕信別人。由於猜疑心重,好鬥力也就強,而好勝爭強心,亦超過別人多多。阿修羅最喜歡與帝釋作戰,但也有它的原因,現在不妨舉一事實説明如下:
相傳阿修羅王有一女名叫舍脂,其貌長得的確很美,亦可説世間很少有像那樣美女的。後為天帝釋所知,帝釋是屬地居天,沒有斷男女的愛慾,所以就娶阿修羅女為妻,而與阿修羅王有了婿丈的關係,彼此間的感情自亦是很好的。帝釋與舍脂婚後不久,帝釋為了表示對岳丈的尊敬,特請阿修羅王到天宮中去遊玩並小住,當然是以厚禮相待的。當阿修羅盡興之後正要回去時,帝釋為示隆重歡送起見,特命天兵天將的儀仗隊,排列兩旁恭送如儀,豈知阿修羅不但不領女婿的盛情,反疑帝釋有意在他面前示威風,恐嚇他,心中感到老大的不高興!
帝釋雖是忉利天的天主,但經常的來人間聽道,有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佛説法,無佛出世,就來人間聽仙講道。一次,帝釋欲來人間聽仙説道,其妻阿修羅女舍脂,疑其夫婿在人間有外遇,竟與帝釋大起交涉,帝釋告以實際情形,阿修羅女舍脂,無論怎樣不信,要隨帝釋同來人間偵察,帝釋感於他是女子,不宜來到人間而予阻止,於是舍脂更加生起疑心,非要隨他下來不可!待帝釋坐上寶車要來人間時,阿修羅女運用其神術,隱身躲在寶車後面。到達人間,帝釋下車,舍脂亦從車出,帝釋見了,除了責備她幾句,並用花莖打她幾下,致使舍脂大發嬌嗔,直鬧到帝釋陪罪而後已。可是這麼一來,仙人因聽到她的嬌聲鶯語,以致失去神通。帝釋固然因此更為震怒,舍脂亦由此而更懷恨在心,總覺夫婿欺人太甚!過後,舍脂將經過情形向父親哭訴,阿修羅王一聽,不禁怒氣沖天,日前向我示威,今又欺負我女,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發動無數的阿修羅兵將,向帝釋天宣戰,直接攻擊天宮。由於阿修羅有小小的神通,竟然足踏海底,手撼天宮,使帝釋天大敗而逃,而且經過這次戰爭,帝釋阿修羅就經常的戰爭,雖説互有勝負,但帝釋失敗的時候多,因而常常的感受苦惱!
佛陀出世,帝釋向佛求救,佛告訴他要得勝利,在與阿修羅作戰時,須念“摩訶般若波羅密多”。帝釋就令天兵天將這樣稱念,果然大獲全勝,而使阿修羅失敗,逃匿於藕孔中,不敢再與帝釋天戰!
阿修羅的特性,既是疑心重嗔心大,那麼,在人間做人的人,如果懷疑心重,嗔恚心大,什麼都爭強好勝愛面子,死後即墮阿修羅道阿修羅在人間時,本亦作了不少善業,如佈施等功德,經常都在做的,但因好勝心強,即種了阿修羅因。若有眾生要以阿修羅身才能得度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阿修羅身而為説法,令其捨去疑嗔,而得身心解脱。楞嚴經説:“若阿修羅,樂脱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為説法,令其成就”,亦即此意。
迦樓羅
迦樓羅 迦樓羅
中國譯為妙翅鳥,或譯金翅鳥,又名大鵬金翅鳥,住在須彌山北方的大鐵樹間。據佛經中説:此鳥兩翼伸開的距離為三百六十萬裏。當它要吃龍時,用它的大翅膀 ,一撥海水,就可將水分開,見到海底,看見龍宮,即抓龍吃,吃龍如人吃麪一樣。上面説,佛以袈裟救龍,致使金翅鳥得不到飲食,於是走來佛前對佛説:你老慈悲救龍,龍得救了不錯,可是我肚子餓,沒東西吃,將要餓死,難道你佛見死不救?佛陀開示它説:你如發心歸依三寶,持不殺戒,以後不再吃龍,我當今佛弟子,在供佛受食時,用米或粥七粒出生,以佈施你及曠野鬼神和羅剎鬼子母等,使你們得到資生的生活,不再感受飢餓之苦!所以佛教的出生,是有其重要意義的,不是虛應故事的。在出生時,應念出生偈曰:“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千萬不可草率了事!迦樓羅頭上有顆如意寶珠,如果誰得到了,真可要什麼就有什麼了,迦樓羅有時從口中吐出火焰,所以又名迦樓羅炎。
世間若有眾生,要以迦樓羅身才能得到度脱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迦樓羅身,為其宣説仁慈愛物之法,使之照著去行,而得身心解脱。
緊那羅
緊那羅 緊那羅
中國譯為疑人,或譯疑神,這類眾生頭生一角,看來使人生起是人非人的疑惑,所以譯此。亦為帝釋天的奏樂神,與前乾闥婆奏樂神所不同者:乾闥婆所奏的是普通世俗音樂;緊那羅所奏的是法樂。亦可説,前者是奏世間的音樂,後者是奏出世間的法樂。若有眾生要以緊那羅身才能得到度脱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緊那羅身,為其宣説如來正法,使之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脱,脱離緊那羅的鬼神生活。
摩侯羅伽
中國譯為大蟒蛇神,或譯地龍,據説是人形蛇首的樣子。若有眾生要以摩侯羅伽身,才能得到度脱的話,觀世音菩薩,即現摩侯羅伽身,為其宣説忍辱修慈,柔和修慧之法,使其依法修行,而得身心解脱!
‘人非人等身得度者’,這是總結上面的八部。所謂人非人:有説似人身而非人身,名為人非人;有説八部鬼神,本來不是人,但變作人形來到佛前,名為人非人;有説人指人類四洲的人羣,非人指八部鬼等。雖有多種説法不同,但我以為第一種説法,較為合理。
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為了救度天龍等八部眾生,乃適應他們的各自機感,應以何身化度,即現何身而為説法,所以説‘即皆現之而為説法’。

八部天龍相關作品

八部天龍小説

小白龍是小説及影視劇《西遊記》中的人物,原來是西海龍王敖閏殿下的三太子。取經路上供唐僧坐騎,任勞任怨,歷盡艱辛,終於修成正果,取經歸來,被如來佛祖升為八部天龍。
所謂“天龍八部”是佛經用語,包括八種神道怪物,作者以此為書名,旨在象徵大千世界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
以《天龍八部》為名的金庸小説,起首寫的是北宋時雲南大理國的故事。大理國是佛教國家,皇帝都崇信佛教,往往放棄皇位,出家為僧,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現象。據歷史記載,大理國的皇帝中,聖德帝、孝德帝、宣仁帝、正廉帝、神宗等都避位為僧。《射鵰英雄傳》中所寫的南帝段皇爺,就是大理國的皇帝。《天龍八部》的年代在《射鵰英雄傳》之前。本書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無祜、紹聖年間,公元一○九四年前後。天龍八部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個性和神通,雖是人間之外的眾生,卻也有塵世的歡喜和悲苦。這部小説裏沒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這個佛經名詞,以象徵一些現世人物,就象《水滸》中有母夜叉孫二孃、摩雲金翅歐鵬
天人眾的代表,是蕭峯。蕭峯在整部書裏給人的感覺就是“如天神一般”,無論是身材、相貌、氣質,還是武功、人品、性格。另外,蕭峯其實是書中第一主角,與天神的首領地位一致。釋名中説“天神的壽命終了之後,也是要死的。天神臨死之前有五種徵狀:衣裳垢膩、頭上花萎、身體臭穢、腋下汗出、不樂本座,這就是所謂‘天人五衰’,是天神最大的悲哀。”蕭峯雖然如天神一般神武,但還是不免英年早逝,他的悲哀雖然與天神不同,但卻都是最令人扼腕的。蕭峯不但是天神,還是天眾中的首領——帝釋天。
龍眾的代表,是段譽。八部以天眾、龍眾最為重要,段譽是第二主角,可當這一位置。段譽是大理皇帝,在中國人眼裏,皇帝就是龍;古印度對龍的尊敬,也與段譽王子身份受人尊崇一致;龍王自幼向佛,這和段譽也一致。另外,大理歷代皇帝出家都在“天龍寺”,這足以證明大理皇帝與龍的關係,也暗指了段譽的“龍神”地位。
夜叉,經常以集體名義出現,有“夜叉八大將”、“十六大夜叉將”等名詞。金庸提到:“現在我們説到‘夜叉’都是指惡鬼。但在佛經中,有很多夜叉是好的,夜叉八大將的任務是‘維護眾生界’。”可見,金庸的意思是夜叉並不都是人們想象中的惡鬼,夜叉也有好的一面。夜叉是作為佛教的護法,其實應在虛竹身上。首先,虛竹的母親是葉二孃,而葉二孃本身是鬼子母神的化身。葉二孃的兒子被蕭遠山偷走,導致葉二孃去偷別人的孩子,取材自鬼子母神,事見於《佛説鬼子母經》:説鬼子母,食人之子,佛隱其愛子,以濟度之,使擁護三寶——虛竹其母既為鬼母,子亦不免為鬼之子。然而虛竹終究小説中的正面人物,必然只能是好的鬼,即夜叉這種佛教護法。此一端倪,從虛竹被逐出少林後,仍然對少林對佛法心嚮往之中也可看出。
乾達婆是一種不吃酒肉、只尋香氣作為滋養的神,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身上發出濃冽的香氣,“乾達婆”在梵語中又是“變 幻莫測”的意思。香氣和音樂都是縹緲隱約,難以捉摸。從這段釋名中我們很容易想到,乾達婆就是阿朱。與“帝釋天”蕭峯關係最親密的兩個女性就是阿朱阿紫,阿朱自然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阿朱剛出場就“變幻莫測”,易容成多個角色,但她身上的香氣卻讓段譽識穿了身份。還有一層引申的含義,那就是:塞上牛羊空許約,阿朱對蕭峯來説只是縹緲隱約的,空留一縷香氣,卻帶走了蕭峯的心。從此,“帝釋天”蕭峯出現了“天人五衰”的徵兆。
阿修羅毫無疑問是慕容復。阿修羅有以下特點:他經常率部和帝釋天戰鬥;他往往被帝釋天打敗;他性子暴躁、執拗而善妒;他權力很大、能力很大卻唯恐天下不亂;他疑心病很重,疑心佛祖偏袒帝釋。阿修羅的這些特點幾乎與慕容復完全一致:慕容復與蕭峯並稱“北喬峯南慕容”;慕容覆被蕭峯打敗;慕容復性子執拗而善妒;他是大燕太子為了復國唯恐天下不亂;他疑心病很重…………儘管“阿修羅”慕容復總與“帝釋”蕭峯作對,但他永遠都是失敗者。
釋名中寫道:“迦樓羅”是一種大鳥,翅有種種莊嚴寶色,頭上有一個大瘤,是如意珠,此鳥鳴聲悲苦,以龍為食。舊説部中説岳飛是“大鵬金翅鳥”投胎轉世,迦樓羅就是大鵬金翅鳥,它每天要吃一個龍及五百條小龍。到它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 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它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積蓄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迦樓羅顯然是鳩摩智。鳩摩智寶象莊嚴;他與大理天龍寺為敵,整個書中都在跟“龍神”段譽過不去;最終走火入魔,其痛苦如同自焚。但鳩摩智是幸運的迦樓羅,他最終把體內的“毒氣”(內力)還給了龍(段譽),也因此而悟道,成為岳飛一般的“大鵬金翅鳥”。
緊那羅,善於歌舞,也是帝釋的樂神之一。聯繫到前面的乾達婆,很容易判斷緊那羅是阿紫。緊那羅在梵語中是“人非人”的意思,其實她是個樣子和人相似,但頭上長有一角的善於歌舞的女神。之所以應“人非人”,是因為阿紫這個名字本就是狐狸精的名字。《太平廣記·狐卷·陳羨》:後漢建安中,沛國郡陳羨為西海都尉。其部曲士靈孝無故逃去,羨欲殺之。居無何,孝復逃走。羨久不見,囚其婦。其婦實對,羨曰:“是必魅將去,當求之。”因將步騎數十,領獵犬,周旋於城外求索。果見孝於空冢中,聞人犬聲怪避。羨使人扶以歸,其形頗象狐矣。略不復與人相應,但啼呼索阿紫,阿紫雌狐字也。後十餘日,乃稍稍了寤。雲:“狐始來時,於屋曲角雞棲間作好婦形,自稱阿紫,招我。如此非一,忽然便隨去。即為妻,暮輒與共還其家。遇狗不覺。雲,樂無比也。”道士雲:“此山魅。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名曰阿紫,化為狐。故其怪多自稱阿紫也。”
釋名中只説“摩呼羅迦是大蟒神,人身而蛇頭”,在首楞嚴經中對摩呼羅迦有以下解釋:“摩呼羅迦。此雲地龍。亦云蟒神。腹行之類也。由痴恚而感此身。聾呆無知。故樂脱倫。修慈修慧。挽回前因。脱彼倫類也。”也就是説,摩呼羅迦是與天龍相對應的地龍,原本是腹行類,但“由痴恚而感此身”,由於“聾呆無知”,反而能“故樂脱倫、修慈修慧”,最終挽回前因,擺脱腹行類,脱胎換骨。經此解釋,大家該明白了吧,摩呼迦羅就是遊坦之!遊坦之本就痴騃,行事渾噩,對阿紫也是一腔痴妄。最重要的是,遊坦之最後練成的武功是《神足經》,所謂畫蛇添足,腹行之蛇方需添足。

八部天龍歌曲

天龍八部之宿敵》,是許嵩為大型網絡遊戲《天龍八部3》譜寫的遊戲主題曲,歌曲於2011年9月20日發佈。

八部天龍影視

導演: 李添勝
主演: 黃日華,陳浩民,樊少皇,李若彤
類型: 內地,武俠劇,古裝劇
北宋年間,外族紛紛覬覦大宋國土,形成漢、遼對立的局面。丐幫幫主喬峯因拒絕副幫主妻康敏之愛遭報復指為契丹人後裔而受中原武林人士唾棄。喬峯為平反遂四處追查身世,期間認識了大理世子段譽及虛竹和尚,並結拜為兄弟。喬峯追尋身世時屢遭奸人所害,含冤莫白,更錯殺紅顏知己阿朱,後為救朱妹阿紫尋醫至大遼,輾轉成為大遼國南院大王,但與中原關係則更趨惡劣。段譽為人豁達開朗,對貌若天仙的王語嫣一見傾心,可惜嫣只鍾情表哥慕容復,令三人陷入一段糾纏不清的苦戀。虛竹天性純良,宅心仁厚,深得高人指點,武功高強,後被選為西夏駙馬。段譽、喬峯、虛竹在漢遼相爭的時勢下,竟都在異域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