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鎖定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世紀西街,磚壁村在武鄉縣東部,距武鄉縣城45千米,王家峪村位於磚壁村西南10千米。 [2] 
1964年,王家峪村總部舊址按原狀復原。磚壁村總部舊址由村東玉皇廟、佛爺廟、娘娘廟和李家祠堂等建築組成;王家峪村總部舊址由河北三所相連農家院落組成,總部舊址由村北三所相連農家院落組成。 [2] 
1961年3月4日,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中文名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外文名
The Old Site of the Command-in-Chief of the Eighth Route Army
地理位置
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世紀西街
所處時代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1-26-1-26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歷史沿革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又稱第十八集團軍,簡稱“八路軍”),即赴山西抗日前線。總司令部先後駐紮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五台縣南茹村、潞城北村等地。朱德、彭德懷等領導人曾在此指揮華北地區的抗日遊擊鬥爭。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由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總參謀長率領的八路軍總部各機關從潞城北村經黎城霞莊,進駐磚壁村。同年10月,八路軍總部遷到王家峪村,部分留守磚壁村。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八路軍總部遷返磚壁村,同年11月,轉移到遼縣(今左權縣)。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反“掃蕩”後,彭德懷又率領總部機關第三次進駐磚壁村。不久,八路軍總部開赴太嶽區。
1964年,王家峪村總部舊址按原狀復原。 [2]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建築格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位於山西省武鄉縣的磚壁村和王家峪村。已復原了舊居中的陳設,有辦公用具、題詞、小油燈、桌、椅等。院外路南有總部球場和朱德種的小菜園。南行約千米,河右岸有一株大楊樹,據傳為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朱德手植。
磚壁村在武鄉縣東部,距武鄉縣城45千米,處於太行山腰,四周羣山環繞,地勢險要。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總部就設在村東玉皇廟內及周圍的李家祠堂、佛爺廟、奶奶廟等一組建築羣中。王家峪村位於磚壁村西南10千米、洪水河南岸的一條峽谷中,八路軍總部曾設在村北三座相連的民宅中。兩村皆位於太行山腰,四周羣山環繞,地勢險要。 [2]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主要建築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磚壁村總部舊址由村東玉皇廟、佛爺廟、娘娘廟和李家祠堂等建築組成,建築羣內有朱德、彭德懷、左權住室和總部參謀處、秘書處、會議室和中共北方局九月高幹會議舊址等。
王家峪村總部舊址由河北三所相連農家院落組成,總部舊址由村北三所相連農家院落組成。西院有接待室、參謀人員住室、總部馬棚;中院為總司令部參謀處、秘書處、劉少奇路居處和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左權副參謀長、警衞員等的住室;東院為劉伯承、鄧小平、陳賡、陳錫聯、李達等回總部開會時的住室。 [2]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文化活動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歷史事件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7月—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5月,八路軍總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駐此,是華北各抗日根據地的指揮中心。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彭德懷、左權、劉伯承、鄧小平、聶榮臻等在這裏直接佈置和指揮了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百團大戰”,在中國瀰漫着投降空氣的時候,大大地振奮和堅定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決心。同年9月,中共北方局在磚壁村召開黨的高級幹部會議,研究根據地政權建設、財政經濟建設等問題。朱德、彭德懷在八路軍總部指揮軍民作戰一百三十五次,鞏固了太行山抗日陣地。 [2]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相關軍隊

紅軍主力改編八路軍: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之後遵從中共中央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在朱德總司令的的率領下東渡黃河,開赴華北前線,深入敵後,開闢敵後抗日戰場。八路軍總司令部駐紮在晉察冀抗日根據地的五台縣南菇村、潞城北村。 [2]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文物保護

1961年3月4日,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所獲榮譽

2021年11月,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入選山西省第一批省級紅色文化遺址名錄。 [1]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參觀信息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地理位置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位於山西省長治市潞城區世紀西街。

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交通路線

太原市——濱河東路——青銀高速——京昆高速——長延高速——崖頭隧道——長延高速——高新大道——沿河北路——八路軍總司令部舊址
參考資料